必修三第2章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8450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第2章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必修三第2章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必修三第2章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必修三第2章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必修三第2章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2章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第2章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选文档.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展示考纲考频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人脑的高级功能(),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具有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解惑(1)传出神经末梢腺体效应器或传出神经末梢肌肉效应器。(2)刺激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而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规律性应答,神经系统,反射弧,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 后,由 状态变为 状态的过程。2兴奋的产生(1)静息电位:静息时,由

2、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形成细胞膜的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膜形成 的动作电位。(3)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钠、钾泵,细胞,再恢复到静息电位。3兴奋的传导形式和方向(1)传导形式:,也称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2)传导方向:由 到未兴奋部位。(3)传导特点:,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感受外界刺激,相对静止,显著活跃,K外流,“外正内负”,Na内流,“外负内正”,排钠保钾,电信号,兴奋部位,双向传导,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2突触类型

3、:轴突树突或轴突胞体型。3传递过程4传递特点。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其原因是递质贮存于 内,只能由 释放,作用于。,单向传递,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思考辨析1判断有关反射及人脑高级功能叙述的正误。(1)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收缩是条件反射(2012年高考重庆卷)()(2)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非条件反射(2012年高考广东卷)()(3)

4、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年高考海南卷)()(4)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5)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应(),2判断兴奋的产生与传导叙述的正误。(1)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2013年高考四川卷)()(2)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012年高考海南卷)()(3)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2012年高考海南卷)()(4)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2012年高考海南卷)()(5)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2012年高考浙江卷)()(6)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

5、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2012年高考重庆卷)()(7)突触小泡和神经递质都属于内环境的结构或成分(),1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神经冲动),传导兴奋。2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是指在 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与调节方式,产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2)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特别提醒(1)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2)一个反射弧组成的神经元越多,形成的突触越多,完成反射的时间就越长。(3)刺激感受器或传出神经,信息都能传到效应器而使效应器产生相

6、同的效应。(4)神经中枢的兴奋只影响效应器的效应活动而不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5)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6)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3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脊髓灰质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4)实验判断法:剪断或麻醉神经后,

7、刺激外围段效应器有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无反应,证明是传出神经;刺激外围段效应器无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有反应,则证明为传入神经。知识拓展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1(2014年南昌模拟)下图为人的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1)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_,当接收刺激时,兴奋在该结构中的传导途径是_(用字母表示)。(2)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_(填图中字母)。兴奋在突触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_作用。,(3)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

8、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离子的_发生改变,导致_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_,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4)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是如何变化的?_。,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弧与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过程。(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任何一个反射完成的前提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兴奋沿着反射弧从感受器依次经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和神经中枢上突触的结构判断,E为感受器,D为效应器,由此推导神经冲动传递的顺序。(2)两个神经元或者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

9、都形成突触。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在人体的神经调节过程中,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会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3)神经纤维在接受刺激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由于钠离子的大量内流,使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形成局部电流,从而使兴奋能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4)河豚毒素是钠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其阻碍钠离子的跨膜运输,但不影响钾离子的跨膜运输,在静息状态下,添加河豚毒素不会影响静息电位的变化,但当受到刺激后,钠离子的内流受阻,使产生动作电位受阻或者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答案:(1)反射弧EABCD(2)B、C、D只有突触

10、前膜能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控制(调控)(3)通透性Na局部电流(4)A,1神经冲动的产生:兴奋是以动作电位即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只有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才能说组织产生了兴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都可产生兴奋。2传导形式:局部电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神经冲动,3兴奋的产生及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4神经冲动的传导特点分析(1):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如下图)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相同,双向传导

11、,(2)生理完整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基础是神经纤维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在切断、机械压力、冷冻、电击和化学药品等因素作用下,使其结构和局部功能改变,都会中断冲动的传导。(3)绝缘性:一条神经内虽然包含许多条神经纤维,但是它们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而不波及邻近的神经纤维,这就叫绝缘性。正因为神经纤维具有这种特性,使许多神经纤维可以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神经调节的精确性。(4)相对不疲劳性:与肌肉组织比较,神经纤维相对不容易疲劳。神经纤维能够不断地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对于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电流方向分析(1)静息状态(如图所示,

12、其中B测的是静息电位)电位都在膜外,电流计指针偏转。电极分别在膜内、外,电流计指针向电极置于 偏转。电极都在膜内,电流计指针不偏转。(2)刺激神经纤维(如图所示),不,膜内一侧,刺激a点,b点先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指针向左侧偏转;b点恢复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但兴奋未传到d点,指针归零;d点兴奋(内正外负),电流计指针向右侧偏转;d点恢复静息电位,指针归零。电流计指针总共发生 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又同时恢复静息电位,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6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两次方向相反,(1)曲线表示膜内外膜电位的变化情况。(2)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使

13、K外流。(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4)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5)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6)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初静息水平。,2(2014年肇庆模拟)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

14、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_来实现的。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内ADP的含量会_。(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特点是_。(3)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_变化,形成动作电位。(4)请分析,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5)根据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离子通透性的变化可以推测,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哪种离子如何变化造成的?_。,解析:本题考查动作电位的产生及离子运输速率与膜的通透性高低的关系。(1)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载体蛋白的活性高,对离子的通透性强,离子的运输速率快。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是

15、主动运输,需要ATP提供能量,因此细胞内ADP的含量会增加。(2)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形成的原因是神经元细胞膜对钾离子通透性高,钾离子外流造成的。(3)受到刺激后,由于神经元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因此钠离子大量内流,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变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4)受到刺激后,钠离子的电导大,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钾离子的电导小,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不明显。(5)从曲线分析,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电导变大,钠离子大量内流造成的。答案:(1)载体蛋白(或离子通道)增加(2)外正内负(3)电位(4)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

16、且增加的幅度较小(5)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1突触的常见类型(1)从结构上来看:A轴突胞体,B轴突树突。(2)从功能上来看: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的突触称兴奋性突触,使突触后膜发生抑制的突触称抑制性突触。突触的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的种类,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 的类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电信号,神经递质,受体,2神经递质及种类(1)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对具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2)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3)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4

17、)种类:递质、递质。(5)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6)特点: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 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如果因药物或酶活性降低,递质不能失活,则会引起后一神经元持续。特别提醒(1)兴奋在反射弧中的单向传导是由突触所决定的。(2)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作用,并非跨膜运输(不属主动运输),递质的释放与突触小体内高尔基体、线粒体密切相关,且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有关;释放的递质需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化学信使物质,突触小泡,糖蛋白,兴奋性,抑制性,兴奋或抑制,被酶破坏,兴奋或抑制,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图解分析(1)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胞吐)突触间隙(与受体结合)。(2)传递

18、过程:前一个神经元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后一个神经元)。(3)信号转换:电信号 电信号(兴奋)(递质)(兴奋),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化学信号,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分析(1):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 释放,并作用于只存在于 的受体,与受体特异性结合,所以传递方向是单向的。(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 ms),这段时间就叫做突触延搁。因此,一个反射需要的神经元越多,突触就越多,消耗的

19、。(3)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神经递质有高度的,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这可以应用于医学麻醉。,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时间就越长,选择性,5突触传递异常分析(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2)异常情况1: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异常情况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阻断信息传递。,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比较,3(2014年郑州

20、模拟)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下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1中能够体现出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2)图2中a段表示_(静息/动作)电位,b点时膜外是_(正/负)电位。(3)甘氨酸(Gly)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阴/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表示_。(4)上述整个过程中体现了细胞

21、膜具有的功能是_和_。,解析:(1)突触间隙充满的是组织液。(2)图2中a段为静息电位,b为动作电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阴离子通道打开、膜内外电位差加大,抑制兴奋传导。由图1可知: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结构为载体蛋白。(4)图中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交换和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1)组织液(2)静息负(3)突触小泡突触后膜阴载体蛋白(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物质基础:调节人和脊椎动物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为大脑皮层,其上面的沟和回,增大了大脑皮

22、层的表面积。2控制特点:大脑皮层上分布着控制身体不同机能的中枢。(1)中枢面积大小与身体大小无关,而与机能的复杂程度有关。(2)中枢位置与身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3)语言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4)大脑左、右两半球对机体的感觉和运动的控制是交叉的。3基本方式: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为,通过 来完成对身体不同机能的控制。4人类特有:人区别于动物的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高级神经活动,条件反射,反射弧,5大脑皮层有关功能区的划分大脑皮层神经中枢(背外侧面)(像个拳击手套,“四指”方向代表前)(1)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又称“第一运动区”,一般支配对侧运动。(2)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

23、回,一般支配对侧感觉。(3)言语区及其相应损伤功能障碍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会导致特有的某种言语活动的功能障碍。,4.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叙述科学的是()A小脑内存在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S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DH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解析:本题考查人脑的功能及大脑皮层各言语区的功能。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在脑干;S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H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答案:B,兴奋的传导方向、传导特点的判断分析与相关实验设计1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判断与

24、分析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2探究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设计,(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图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处,测量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处,测量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

25、递是单向的。,5.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_,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_,表明部位d受损。,解析:(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因没有经过完

26、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2)因兴奋在经过突触传递时具有单向性,故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可能是传出神经受损,也可能是骨骼肌或部位d受损。要证明传出神经受损,只需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要证明骨骼肌受损,只需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要证明部位d受损,只需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而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答案:(1)不属于(2)不能(3)用a刺激神经,在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例1(2012年高考海南卷)关于

27、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兴奋产生的机理、兴奋传导的机制等方面的知识。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与多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构成多个突触,A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神经细胞内K外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答案A,兴奋的产生及传导特点,例2(2014年河北石家庄模拟)下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

28、8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神经末梢和靶细胞C等共同构成_,若物质a是唾液淀粉酶,其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填图中序号)_。,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2)若刺激M点,则M点膜外电位变化是_,由此刺激引发的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与_(膜内/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电流表将偏转_次。(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构1_结合。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和_。,解析(1)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效应器。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

29、核糖体8、内质网7和高尔基体3。(2)若刺激M点,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神经细胞A神经细胞B,故电流表将偏转1次。(3)当兴奋抵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一般情况下,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马上被分解。但有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1)效应器8、7、3(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1(3)突触小泡(特异性)受体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红细

30、胞间的信息交流,例3如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的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_,结构的名称是_。(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叫_。针刺A时,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若针刺A只能感到疼痛,F却不能收缩的原因可能是_。,兴奋的产生与效应器的关系,(3)将麻醉药物分别放在B处和E处,然后用针刺A,产生的效果是:放在B处_,放在E处_。(4)如果在图2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是_(填“兴奋”或“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的_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弧中突触的作用,以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有关知识。(1)图2表示神经元

31、之间的突触,结构为突触后膜。(2)针刺A时,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到达F,可引起F的收缩,这种现象称为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整,任何一个环节阻断,反射都将不能完成。针刺A能产生痛觉,说明兴奋可以传到神经中枢,沿着上行传导束到达大脑皮层痛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但F不收缩可能是E断开或F本身受损伤。(3)B为传入神经,E为传出神经,麻醉B,既无痛觉也无反应;麻醉E,会产生痛觉,但F没有反应。(4)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反射大脑皮层E处受损或F处受损(3)无痛觉,F处无反应(或肌肉不收缩)有痛觉,F处无反应(或肌肉不收缩)(4)兴奋膜电位,本小节结束请按ESC键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