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课件 第13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8632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课件 第13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免疫学课件 第13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免疫学课件 第13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免疫学课件 第13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免疫学课件 第13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课件 第13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课件 第13章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文档资料.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体液免疫,由抗体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外周淋巴组织的B细胞区及生发中心TD Ag及TI AgTh2细胞协助B细胞浆细胞抗体抗体类别转换、亲和力成熟二次记忆性应答,2,主要内容,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T-B细胞间相互作用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生发中心的形成TI抗原对B细胞的活化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3,B细胞的抗原识别结构,BCR与TCR抗原识别的三点不同?,4,B细胞的抗原识别结构,BCR-Ig/Ig复合物:B细胞活化第一信号辅助受体:CD19/CD21/CD81:B 细胞活化共受体复合物。CD40:与CD40L配接后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5,抗原结合导致的受体交联启动信号转导,

2、Lyn,8,T、B细胞激活信号转导中主要成分的比较,9,T-B细胞间相互作用:B细胞从BCR获取抗原识别信号后作为APC对Th2的激活。Th2表达CD40L和分泌细胞因子,协助B细胞进一步分化。,T、B细胞间相互作用,10,T、B细胞间的相互作用,11,B细胞增殖分化有关的细胞因子,与TD抗原活化B细胞有关:IL-1、IL-7、IL-4与B细胞增殖有关:IL-2、IL-4、IL-5、IL-7与B细胞分化有关:IL-4、IL-5、IL-6、IL-10、IFN-g,12,B细胞的增殖分化,地点:外周淋巴组织过程:B细胞进入T细胞区识别抗原与T细胞发生相互作用出现增殖性原发灶(primary foc

3、us)形成生发中心在生发中心中完成抗体亲和力成熟及类别转换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或形成记忆B细胞,13,B细胞在淋巴结中的定居与激活,14,B淋巴细胞的迁移分化与趋化因子,BLC:蓝色,B细胞趋化因子;受体为CXCR5SLC:红色,次级淋巴趋化因子;受体为CCR7,15,生发中心的形成,三个结构区(由内向外):暗区、亮区、边缘区三个阶段:中央母细胞阶段中央细胞阶段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阶段,16,生发中心的形成与B细胞增殖分化,17,B细胞高频突变与亲和力成熟,体细胞高频突变 somatic hypermutation生发中心微环境中进入中央母细胞阶段的活化B细胞,重链和轻链的V区基因可发生高频率的点

4、突变。抗体亲和力成熟 affinity maturation经过突变的各种B细胞克隆,其BCR与抗原的亲和力各不相同,在中央细胞阶段经过FDC捕获抗原的选择,使表达高亲和力的B细胞免于凋亡,最终后代B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对抗原的平均亲和力得到了提升,这称为抗体亲和力成熟。,18,B细胞高频突变的特点,突变发生地点:通常出现在生发中心。突变部位:V区基因、V区旁侧区,有突变热点位置,不局限于CDR。不发生在C区。突变类型:点突变。偶见基因缺失和重复。突变频率:高,1/1000(自发突变频率是1/1071/1010)。主要发生于二次免疫应答,但B细胞向浆细胞分化完成后突变即停止。只针对TD抗原诱导的

5、免疫应答。抗原致敏时间越长,或致敏次数越多,突变检出率越高。,19,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class switchisotype switch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转换表达不同的重链恒定区基因,从而改变所产生的抗体分子的类型,但仍保持其原有的抗原特异性。,20,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的机制,S-S重组JH和CH之间有数千碱基长的内含子序列每一个CH片段(C除外)上游23kb处有一串联重复性序列,长210kb,S区不同CH对应的S区序列不同S区共同序列:GAGCT和GGGGT两个S区形成环状分子,随后发生环出而完成类别转换。IL-4(IgG1、IgE)、TGF-b(IgG2b、IgA)、IFN-g(I

6、gG2a、IgG3)等可诱导抗体类别转换。,21,22,抗体类别转换的特点,不改变抗原识别特异性仅发生免疫球蛋白重链C区基因的重排出现于二次应答之后,与IgG的亲和力成熟基本同步。,23,24,浆细胞的产生,短寿浆细胞:早期时相产生的。长寿浆细胞:次级时相产生,可进入骨髓,参与全身循环。,25,浆细胞的特点,26,记忆性B细胞,27,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免疫应答的区别,28,TI 抗原对B细胞的活化,不出现二次回忆性应答,无抗体亲和力成熟和类别转化,一般仅产生低亲和力的IgM。TI-1抗原:B细胞丝裂原,诱导多克隆B细胞(成熟or不成熟)增殖和分化,无需Th辅助TI-2抗原:具有高度重复结构,仅能激活成熟B-1细胞,无需Th辅助,高浓度或低浓度易诱导耐受,LPS受体,29,TD抗原与TI抗原的异同,30,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图13-7初次应答潜伏期对数期平台期下降期再次应答潜伏期短抗体浓度增加快抗体维持时间长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再次应答主要产生高亲和力抗体IgG,31,复习题,B细胞的抗原识别结构包括哪些重要的蛋白分子?简述B细胞激活的信号转导。B细胞对蛋白质抗原应答时,Th2-B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请解释体细胞高频突变、抗体亲和力成熟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是如何发生的?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