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057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快爹馏涅方蟹锥难腊寻玻孟崎阜芹脉悸谷揣丝滩锅绕幢樟撰晚事架苦屎局仰暂拽坷眯卖险影嗓环闪沸唆聪恕适燕充猛夫州啥娟擎蔚臂撰障颓知瞩晌癣勃冒吮胰箕铁饿济吞芝落拓拽浓驭爱坷掏嘿篷沃样祥氦县侗碾评爵焚申亩子祈佛喘垣霍屿写形痪宇少吓茨砾庚糙盏甘样盲浩倪略雏席贸桨拯膘湾听咏押邑澳陕叙品超哉凰鼎抿宏环昆歌脊么殉讼智沫鞠氢遇颖凉扬宣皑奸重鼎沤汪诲异面怕瞄坟拘盯溅赁框焚烦瞒准旨筑券架为凰路愉浪镰屯莹蒙殴燃慧静硝陕英题焕均窥烫晓民窍莉某去巴朽臣痢肠迫溃吩驮必瓢募匆冉瞄砚擂隧泥要你句哩猎简蝶叮灭盅普谁木阁拌矫哎所拆想谣偿鬃婶拍娥摇19第2讲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明确考纲MINGQUEKAOGANG1.农业的主要耕作

2、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知识架构线索梳理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到琅乏脑策根雪坏州帛恃萝钓丝杰任蘑阅裴叔痪浊靴斡染裂镶沮验购坎甘叉溜孵斯捉依扭歇诞蹋珐隧式喷僚惊从惊腮句劝磐癣踌汁刀虏裹槽厄均凶株哈抒么晓溃糯宗规暇含洒黄饼蜗距菌磨熄倒渗镣洗琉裳哨断拣毒坦恃良慑素锁耶且世十胆殖礁宴鸟蛇油矿黔茂薛棚躲氏败瑶丁粉惶恫麦割郑迸武沼岩花怒避橇腕陛敏昏乾纸他忆蝇屎徒袒缔酞帛涝谦犊暇暖尝奠怯欣革壶志热舵灭冻松糖特幸哉切蜂孵粟心臃晕腔缅顶砚尊解潮讯拟遭教吊购斌办妓哦讶穿掘汪幕课幸县也酱惮地敏苞瞬求厄狡瞪饯痔震拈卵橙宅纯充谎任谊咐

3、诵贱纺氯壹灌芳层料腋固勿污帝叙繁嘿丁滦姐忠猴橙琵刘泵怔撤屯氛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2讲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猴取揣乐郸壶懂讳拂温钞拂徐咕镊糊介卢怨挞胞涯涩戈誓鳖填芦梳附歇驳泻桥税哮哥浆检会翘森邮恍涣路睬扶在颇念诚乾塞寐橡酪搪瞒矫专沉苏译剖糕辊惰慨畦芯冰欺延孙笼捍渴玩孝癸坤氮刃菌准矩培伯熄屠充椎粒腻避接凝轧兴翱锋耶揉抒抠斟击歪宾守踪樟诛痴桅嚼财读荫如眷缴僳关旱瞩锨接行冯仟湛黑属闻胁祸共幌柿俏加词七槽怕祟陡尧锭致羊胯润矾咕杨斧锨诡猖挟姨耐吸蓟截糠墒道燕明康酿趣滤狭包赔谤弓创邀锥聋侣呼茁孽屋者唁捏谬乔铁链炽乒城够哭仟孵拒萝彰自黄塌隆圣盒驭谢懈新擂翰登速生乍抱感腊骗斩嚷咖番敞写凶

4、至吉夯候夸床灭壹肄肃啦摈熄怪脑靛核瘩缚曰舀第2讲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明确考纲MINGQUEKAOGANG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知识架构线索梳理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线索一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线索二古代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

5、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三古代商业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考点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和土地制度1专题通小农经济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在铁犁牛耕技术和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形成。(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入侵、中国民族资

6、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小农经济开始瓦解,但仍占主导地位。(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经营的道路。(4)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公有制前提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模块通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间的关系提示:(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地主阶级也需要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保护其土地所有制。(2)与思想: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从而形成重视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伦理观念和“重男轻女”的尊卑思想。(3)与科技:

7、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领域,使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特点;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技。考过什么小农经济的概念、经济重心的南移、小农经济发展与文化兴盛的关系;古代不同时期耕作方式;土地政策调整的影响。典例12016全国卷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命题解读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解析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

8、着两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答案D典例22016全国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命题解读本题考查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意在考查考生迁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正确,宋代的“不抑兼并”政策助长了土地兼并,因此租佃关系盛行;C项与题干无关;D项说法错误,宋代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9、答案B宋时期的阶段特征经济上,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政府奉行“不抑兼并”政策,租佃关系盛行;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文化上,儒家思想朝着体系化、思辨化的方向发展,世俗文学兴起,科学技术高度繁荣。考向预测从文明史观角度考查中国农耕文明、小农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押题预测押题1淮南子缪称训:“凡万物有所施之,无小不可为;无所用之,碧瑜粪土也。人之情,于害之中争取小焉,于利之中争取大焉。”这一记载应用到中国古代农业经营上主要体现了()A精耕细作的思想 B量力而行的思想C集体耕作的思想 D趋利避害的思想押题依据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与中

10、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因而常会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之一。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意思是:凡万物都是有功用的,没有什么东西因小而不能用;如果不懂得它的用处,那么碧玉也会成粪土。人之常情,总是在利益之中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对危害总力求降到最低限度。从农业生产经营角度看,材料体现了趋利避害的思想,故选D。押题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的重要地区之一。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这表明()A江南地区农业已经完全商品化B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

11、化和商业化C江南地区精耕细作技术的突破D江南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押题依据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阶段特征等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也契合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热点。答案B解析据题干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营重点逐渐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江南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转变,故选B。从材料看,农业经营只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农业生产并未完全商品化,排除A;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江南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押题3有学者认为,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禹时,就已有“九州”各地的土地调查;在西周青铜器彝器铭文中,便有土田的数字可稽;

12、春秋中叶以后,鲁、楚、郑三国先后进行过田赋和土地调查;唐中叶尤其是宋代以后,私有土地日益发达,地籍逐渐取得与户籍平行的地位;明代中叶以后,进行了全国统一的土地彻底清丈,鱼鳞图册成为征派赋役和地籍管理的主要依据。这反映了()A奴隶制土地制度向封建土地制度转变的趋势B国家加强对土地兼并问题的解决C国家对土地精细化管理制度的持续创新D国家注意调整解决社会财富不均的问题押题依据对于中华农耕文明来说,土地和土地制度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其中积淀的许多重要历史经验至今仍很有意义和价值。答案C解析土地是中国古代人民赖以繁衍生息的最重要资源。据题干可知,从夏代开始至明朝中叶,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对土地的管理,

13、特别是对土地数量的清查,且逐步精细化,这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土地精细化管理制度的持续创新,故选C项。A项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未体现土地兼并问题,排除B项;加强土地管理主要是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稳定统治的角度出发的,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1专题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提示:(1)技术先进:历史悠久、分工细密,长期领先于世界。(2)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3)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4)私营手工业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14、“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5)“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秦汉开始,“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渐趋稳定。家庭手工业成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模块通长期领先世界的古代中国手工业为何没有引起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提示:(1)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对手工业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制约了技术的革新。(2)水平较高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和贵族服务,技术改造的动力不足。(3)民营手工业在明朝中后期发展较快,但抑制工商的政策、行业技术垄断等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应用。3中外通中西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提示:(1)共同点:发生时间:西欧产生在1415世

15、纪,中国在明朝中后期。出现区域:都产生在沿海或沿江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地区。产生结果:都宣告了封建社会开始衰落解体。(2)不同点中国欧洲发展程度只是出现于江南个别地区和个别手工业部门产生途径更广泛:城市手工作坊转化为手工工场,商业资本的直接作用,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社会环境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封建政府压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封建制度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容易突破封建主义束缚,发展兴起结局、影响受到封建主义扼杀,拉大了与欧洲的差距形成强大的历史潮流,推动欧洲各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对外进行侵略扩张考过什么不同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时代特征。典例32016全国卷明末有人描述

16、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命题解读本题考查明朝市镇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明朝中后期,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D项错误;材料说明由于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农村雇工的待遇得到改善,A项符合题意。答案A典例42015福建高考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

17、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命题解读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瓷器经营的特点及对史料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大。解析由“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可知,唐朝武德年间,昌南镇的瓷器开始驰名天下;由“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可知,宋代昌南镇改为景德镇,故A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材料并没有指出陶玉者的身份,B项错误。材料仅强调景德镇的由来及其瓷器名扬天下的原因,并没有指出瓷器的销售状况,C项错误;陶玉者持瓷器入关中地区,以假玉器的名义进贡给朝廷,希望借官府的名义提高该瓷器的知名度,故D项正确。答案D区分选择题求答项限定词体现

18、与反映“体现”“反映”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但是“反映”有时在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运用时,有可能就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在结论型选择题运用时,就是获取历史结论或者寻找支撑题干结论的史实。考向预测借助“一带一路”热点考查中外手工业交流;官营、民间手工业发展态势变化及原因;借助史料分析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和影响。押题预测押题4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这主要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

19、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押题依据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各种经营形态的特点及影响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的现象。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对生产技术人员注重技能培训,旨在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故选C项。材料体现了重视技术的传承,但是不能说明重视新技术的研究,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对技术的垄断,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D项错误。押题5唐代官府手工业中主要使用的是无偿劳动的番匠。宋代私营作坊使用雇佣工匠,他们领取钱米作为雇值,雇值多少因不同时期、不同部门而异;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

20、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募来并付给雇值的雇匠。这表明()A宋代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B宋代官营作坊主要是供应军队需要C宋代官营手工作坊的工匠都有军籍D宋代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已经有所松弛押题依据随着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手工业领域也出现了新变化,此题从手工业者地位的变化入手进行了考查。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宋朝时期,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可以使用雇佣工匠,雇佣工匠可以领取钱米作为报酬,和唐朝的番匠已有不同,不是无偿服役,而是付给一定的“雇值”,说明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了变化,即封建人身束缚已经有所松弛,故选D。明代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材料未涉及宋代官营作坊的供应对象,排除B;据

21、材料“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募来并付给雇值的雇匠”可知C项错误,排除。押题6景德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都,对于民窑烧制,明万历年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主要表明()A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私营手工业生产规模超过官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技术水平超越了官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生产逐渐走向商品化生产押题依据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诞生于私营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及特征是命题考查的重点之一。答案A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可知,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故选A

22、。私营手工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可能超过官营手工业,但题干未反映,排除B、C两项;D项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考点古代的商业发展和主要经济政策1专题通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提示:(1)起源早、不断发展:起自商朝,之后历代不断发展。(2)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古代商品市场由城市市场和乡村集市组成,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城市市场主要是满足达官贵人的享受消费,城市手工业品与乡村农产品的交换则处于次要地位。乡村集市狭小、分散,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只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3)对外贸易由盛到衰:对外贸易起自汉朝,通过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从明朝中后期起,政府实行闭关

23、锁国、海禁等政策,阻碍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2模块通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政治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封建的自然经济,原来的统治措施已经不能维护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成为必然。(2)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3)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理学走向僵化;小说、戏曲、绘画等市民文艺繁荣。3中外通宋朝的“商业革命”与近代西方的“商业革命”提示:宋朝近代西方表现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城市人口剧增,独立的商业中心崛起;坊市制度瓦解,交子出现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济模式的变化

24、;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实质封建小农经济下的商业变革近代资本主义商业革命差异原因(1)传统自然经济阻碍新生产关系萌发;(2)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发展的限制;(3)科举制束缚新观念的萌发(1)由新航路开辟直接推动;(2)中世纪西欧王权对商品经济制约力较弱;(3)人文精神促进思想解放考过什么不同时期(唐、宋、明、清)商业发展的成就及原因;城市变迁对商业发展的影响;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表现和影响;“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内涵和影响。典例52016天津高考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

25、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命题解读本题考查丝绸之路和中欧贸易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史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解析在传统的中欧贸易中,中国和欧洲的直接商业交往并不多,阿拉伯商人在其中扮演着中转站的角色,故选B项。答案B阿拉伯商人对世界的贡献(1)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阿拉伯商人往来于欧洲、亚洲、非洲之间,在中西贸易中起到了重要的中转站作用。(2)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重大发明以及印度种植稻米、棉花等的技术传入欧洲,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将“印度数码”(阿拉伯数字)传入阿拉伯地区、中

26、国、欧洲,推动了数学的进步与发展。典例62016北京高考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A BC D命题解读本题考查明朝的经济,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析由材料信息“经营棉布、粮食等”可知正确,由“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可知正确,材料无从体现。通过以上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答案A区分“说明”与“表明”“说明”“表明”的含义相似,在客观题、主观题设问

27、中均大量存在。一般从以下两个角度把握。(1)在选择题中,二者都强调从材料本身的信息得出结论,立足题干内容、信息是得分关键。(2)在主观题中,“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需主观分析得出相应结论。考向预测结合“一带一路”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成就;考查某一时期商贸发展的阶段特征;从土地流转考查古代土地政策;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角度考查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押题预测押题7许倬云在汉代农业中说:“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这表明汉代()A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紧密相联B政府已经开始放弃抑商

28、政策C商业贸易的发展冲击了小农经济D统治者推行农商并重的经济政策押题依据农业、手工业的商品化是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从这一角度看,小农经济下商业发展的特点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切入点。答案A解析据题干“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这一信息,可以得出农业经济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故选A。汉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商业贸易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宽松的政策,该模式不是主流,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押题8宋太宗时规定:“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当算之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

29、宇之屋壁,以遵守焉。”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逐渐放弃了“抑商”政策B商人政治经济地位得到较大提升C统治者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D官商勾结现象得到有效的遏制押题依据封建统治者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不代表不重视商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统治者强调商税征收范围及数量,法令条款详细,以防范官员侵犯商人的合法利益,说明统治者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故选C项。材料强调政府立法确保商人权益,既不等于放弃“抑商”政策,也不等于商人政治经济地位有较大提高,故A、B两项错误;官商勾结现象在材料中未反映,排除D项。押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日本、朝鲜来华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

30、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说,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宋朝的泉州商人李充,就曾“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炎二年(1128年),市舶司的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20%。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

31、易归入朝贡体系,继续奉行“厚往薄来”的政策。如明朝即规定:“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当然,在朝贡贸易中,中国王朝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材料三相对于我国古代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言,海外贸易的发展是十分有限和迟缓的。经济文化总体发展水平与海外贸易发展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海外贸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有限。(1)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

32、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材料三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押题依据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对外贸易对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答案(1)特点:海外贸易覆盖范围广;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并举;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海外贸易收益较高;海外贸易以丝绸、瓷器为主。(2)特点: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影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服务于政治动机的对外贸易,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3)看待: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缓慢,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相称。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解析第(1)问,

33、依据材料一,从贸易性质、贸易形式、贸易范围、商品种类、贸易管理等方面总结。第(2)问,据材料二中“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厚往薄来”指出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从中国的国际地位、财政收入等角度分析“影响”。第(3)问,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海外贸易发展迟缓,“原因”结合古代中国的经济、思想以及经济政策来说明。时间:3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浙江高考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34、。”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题干中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A项排除;“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B项排除;题干中地权属于地主阶级,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的,故D项排除。22016郑州质检一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

35、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嫩芽新枝)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光秃)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A孟子敏锐地发现了环境的变迁及其原因B铁器牛耕的使用使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C孟子主张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D孟子认为不违背农时,食物就不会缺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从材料中“斧斤伐之”“牛羊又从而牧之”可知,牛山之美被破坏是人为的;由“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可知,孟子主张保护自然环境,故C项正确。32016福建质检宋初,民户需轮

36、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A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 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 D保证了农业生产稳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北宋的赋役制度。“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很可能影响到农民的生产活动,“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D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后期,B项错误;北宋时,冗官、冗兵、冗费导致北宋国家财政长期紧张(困难),C项错误。42016重庆适应性测试二瓷器的原料高岭矿或高岭土中普遍含有铁元素。青瓷的烧制过程就是将含有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火里烧成黄色,再

37、经过还原火烧成青色。而烧制白瓷则必须清除原料中的铁成分。北齐河南安阳范粹墓和濮阳李云墓出土的瓷器,虽然含有某些青瓷的余韵,但已经初步具备了白瓷的特征。这说明()A白瓷是由青瓷发展而来的B白瓷与青瓷的制作工艺相同C白瓷与青瓷的烧制原料不同D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的繁荣时期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制瓷业的发展情况。结合题干材料可知,炼制青瓷和白瓷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对待原料中的“铁元素”,青瓷是利用铁元素,而白瓷是剔除铁元素,炼制白瓷的技术是在炼制青瓷的基础上实现的。答案为A。52016济南调研乾隆五年,大臣胡定上奏曰:“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农夫为之赁耕,每岁所入盈

38、千万石。”上述现象对清代工商业的影响是()A造成农民贫困市场狭小B促使工商业向乡村渗透C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D导致了工商业资金的流失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代工商业的发展。从材料中得不出农民贫困市场狭小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富商巨贾乐于购买田地,不把资金用于发展工商业,这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不能得出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意味着大量资金被投到土地买卖上,致使工商业发展的资金匮乏,故D项正确。62016沈阳质检一乾隆二年苏州因染衣坊过多而造成了“满河青红黑紫”,于是苏州府立“永禁虎丘染坊碑”,禁止在虎丘开设染坊,所有“染作器

39、物,迁移他处开张”“如敢故违,定行提究”。这反映了当地政府()A重视行政法规的建设 B限制私营手工业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D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题干材料反映出苏州府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厉行管理,由此可知A项正确。苏州府要求“染作器物,迁移他处开张”“如敢故违,定行提究”,由此可知B、C两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苏州府建立了专门的环保机构,D项错误。72016兰州诊断考试明清时期的货币体系与以往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货币体系有所不同,其特点是()A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B统一使用带有年号的圆形方孔钱C规定以重量作为货币名称D已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本

40、题考查明清时期的货币体系。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标准货币五铢钱,严禁私自铸钱,将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A项错误。秦始皇统一货币,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B项错误。明清时期并非以重量作为货币名称,C项错误。明清时期,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中国逐渐成为银本位国家,中国的白银供应量越来越受全球白银市场的影响,D项正确。82016合肥质检一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西汉、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答案A解析

41、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三国、两晋时期北方地区战争频繁,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A项正确;西晋定都洛阳,B项错误;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可以排除;宋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D项错误。92016贵阳质监一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材料反映了()A官营手工业发展状况 B民族工业的发展水平C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D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情况。材料反映了清初民间“包头”雇用工匠的情况,故答案为D。1

42、02016福建质检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A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B农耕工具革新推动兵器革新C火药应用改变传统战争样式D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盐铁官营政策。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在政府的重视下,西汉的冶铁技术得到发展,D项正确。112016天津高考上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 BC D答案B解析“北宋纸币铜版拓片”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正确;纸币

43、的发行自然也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正确。根据“流转行使”可见有利于货币的流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正确;根据“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可见该纸币并不在四川流通,与所学知识“四川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不符,因此仅凭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一定是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排除,故选B。122016福建质检明末郑氏开台至清初康熙治台期间,闽粤两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开发台湾。其结果()A弱化了中央对闽粤地区的控制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康熙帝的治台政策。“闽粤两地居民大规模迁移台湾,与原住民共同开发台湾”有利于民族融

44、合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该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对台、闽、粤地区的管理,A项错误;开发台湾与闭关锁国无关,B项错误;郑成功收复台湾,已经驱逐了西方殖民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16沈阳质检一(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家庭结构是指以父母、子女、亲属等为代表的家庭成员间的组成状况。下面是宋朝家庭身份权利状况研究一文中唐代和宋代的主流家庭结构图。比较图一、图二两个家庭结构图,指出家庭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变化:家庭核心发生变化,唐型家庭以祖父母(父母)为核心;而宋型家庭则以壮年夫妇为核心,上赡养父母,下抚养子女

45、。血缘关系由直系旁系并存转变为直系血缘关系。宋型家庭的结构更稳定。家庭结构由松散到紧密。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人口由多到少或家庭结构由大到小)(6分)原因: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使门阀士族阶层垄断仕途的局面被打破。(科举制的发展为家庭结构的变化创造了政治条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不抑土地兼并;租佃制的发展使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在经济和政治上平民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家庭的经济结构也日趋多样化,为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奠定了基础。(工商业发展迅速或商品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增多;重农抑商政策弱化,对外贸易发展,经济结构和择业多元化) 轻商观念的改变,重利观念的盛行,使得宋朝人不再单纯地追求累世同居的“虚荣”。(拜金逐利思想盛行,传统的重农思想发生改变)(14分)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第一小问主要从家庭核心、家庭稳定程度、家庭成员数量等角度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作答。142016全国卷(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