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1颈部、脊柱区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22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0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1颈部、脊柱区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最新21颈部、脊柱区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最新21颈部、脊柱区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最新21颈部、脊柱区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最新21颈部、脊柱区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1颈部、脊柱区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1颈部、脊柱区文档资料.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概述,境界:内容:,颈部分区:,项部 固有颈部(颈部)颈前区 胸锁乳突肌区 颈侧区,舌骨上区: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 舌骨下区: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颈侧区:枕三角 锁骨上大窝,二、浅层结构,1.颈阔肌2.浅静脉 3.皮神经,1.颈阔肌,起点:三角肌和胸大肌表面的筋膜。止点:口角 颈阔肌深面有浅静脉和皮神经。,2.浅静脉,颈前静脉 注入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 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1.皮神经,为颈丛的皮支:颈横神经 耳大神经 枕小神经 锁骨上神经颈部麻醉点:,三、颈部深筋膜,分浅、中、深 三层。,包裹二肌二腺,形成肌鞘和腺鞘。二肌: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二腺:下颌下腺 腮 腺

2、,1.深筋膜浅层,位于舌骨下肌群的后方,上附于舌骨,下续纤维性心包,分二层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2.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上自颅底,下续前纵韧带与胸内筋膜,并向下外包绕腋血管及臂丛,形成腋鞘(颈腋管)。,3.深层(椎前筋膜),为包绕颈部大血管和迷走神经的筋膜鞘。,颈动脉鞘:,颈动脉鞘内上部有颈内动脉、下部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位于动脉的外侧,迷走神经位于两者之间的后方。,颈部的筋膜间隙:,主要有:(1)胸骨上间隙(2)气管前间隙(3)咽后间隙(4)椎前间隙,位于胸骨柄上方深筋膜浅层的二层之间。内有颈前静脉下段、颈静脉弓、淋巴结、脂肪组织等。,(1)胸骨上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之间。

3、通向:向下通上纵隔。,(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内有:甲状腺下静脉 奇静脉丛 头臂干甲状腺最下动脉 左头臂静脉 小儿有胸腺上部,位于椎前筋膜与咽颅底筋膜之间。内有淋巴结及结缔组织。咽壁侧方的部分为咽旁间隙。,(3)咽后间隙,位于脊柱颈段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向下通后纵隔。,(4)椎前间隙,(一)舌骨上区 下颌下三角 颏下三角(二)舌骨下区 颈动脉三角 肌三角,四、颈前区,(一)舌骨上区,1.下颌下三角周界: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内容:主要为下颌下腺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浅面有:面静脉 深面有:面动脉 内下方有:舌下神经 舌动脉、舌静脉 内上方有:舌神经 下

4、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周围的结构:,(二)舌骨下区,颈动脉三角,肌三角,1.颈动脉三角,境界: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份 二腹肌后腹 肩胛舌骨肌上腹,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颈内静脉及其属支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主要内容:,颈外动脉 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及其分支:,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面动脉 枕动脉,颈外动脉的分支:,2.肌三角,周界:颈前正中线 肩胛舌骨肌上腹 胸锁乳突肌前缘,肌肉:舌骨下肌群 4对,功能:下降舌骨和喉,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甲状腺 甲状旁腺 气管颈段食管颈段,内容:,甲状腺 thyroid gland,1.外形:“H”形 有二个侧叶和一个峡部。一半以上(约

5、70%)的人有锥状叶。,甲状腺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侧叶上端平甲状软骨中部,下端达第6气管软骨环;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面。,2.位置,3.甲状腺的被膜,甲状腺的表面包有内、外二层被膜,即:内层:纤维囊(真被膜)外层:甲状腺鞘(假被膜),假被膜增厚形成的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连于喉和气管,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4.甲状腺的毗邻,甲状腺前面邻(层次):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浅层 舌骨下肌群,喉 气管 咽 食管 喉返神经,甲状腺侧叶内侧邻:,颈鞘及其内容 颈交感干,甲状腺侧叶后外侧邻:,5.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的关系,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在距腺上极约1 cm 处

6、,二者又分开,故甲状腺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腺上极进行。,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的关系:,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关系密切,左侧喉返神经位置较深,多经动脉后方上行;右侧喉返神经位置较浅,多经动脉前方。,左右喉返神经入喉之前都经环甲关节后方,故甲状软骨下角可作为寻找喉返神经的标志。,在甲状腺手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腺的下极,避免伤及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同时要注意保留甲旁状腺。,6.甲状腺的静脉,有三对: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作甲状腺手术切口所经过的层次:,皮肤浅筋膜 深筋膜浅层 舌骨下肌群 气管前筋膜,气 管 颈 部,有一定的移动性,上段位置表浅,下段位置深。故常

7、规气管切开术应保持头正中位,并尽量后仰。,气管切开经过层次:,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气管颈部的毗邻:,两侧:甲状腺侧叶 后方:食管 气管食管沟内有 喉返神经 后外侧:颈动脉鞘 颈交感干,六、胸锁乳突肌区,位置:主要结构:颈袢,组成:由颈袢上、下根在第6颈椎平面汇合成袢。,颈袢:,颈袢上根:由颈1前支构成。颈袢下根:由颈2、3前支经颈丛发出下行构成。,分布:颈1发支至甲状舌骨肌,袢上发支至其余3个舌骨下肌群。,七、颈根部,位置:颈部和胸部之间的过渡区。,纵行结构,横行结构,以前斜角肌为标志分为:,结构:,在前斜角肌的前内侧,为来源于颈、胸之间的结构。,纵行结构:

8、,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 膈神经 迷走神经 颈交感干 胸膜顶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纵行结构有:,在前斜角肌的前、后方和外侧,主要是来源于颈、胸与上肢之间的结构。,横行结构:,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 锁骨下静脉及其属支 臂丛,横行结构有:,锁骨下动脉:,被前斜角肌分为三段。主要分支有:椎动脉 胸廓内动脉 甲状颈干 甲状腺下动脉,胸导管注入左静脉角,右淋巴导管注入右静脉角。,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之间的空隙。通过结构:臂丛 锁骨下动脉,八、颈侧区,枕三角 锁骨上三角,枕三角:,主要结构:颈丛皮神经 臂丛分支 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 斜方肌,锁骨上三角:,主要结构:锁骨下动

9、脉 锁骨下静脉 静脉角 臂丛,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内侧段上方,锁骨下动脉前面,直径12cm。,左侧有胸导管的注入,右侧 有右淋巴导管的注入。,静脉角,臂丛从颈部斜角肌间隙经锁骨中点后方到腋窝,临床上作臂丛阻滞麻醉 常在锁骨中点上方进行。,臂丛:,小结:,1.颈部深筋膜的配布及筋膜间隙。2.颈动脉鞘。2.甲状腺的毗邻。3.甲状腺手术及气管切开手术经过的层次。,脊柱区,软组织,(一)皮肤较厚,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度脂腺。(二)浅筋膜致密而厚,含有较多脂肪,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浅筋膜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三)皮神经来自脊神经后支。1项区来自颈神经后支,其

10、中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枕大神经: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第3抗神经:是第3颈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至项区上部皮肤。,2胸背区和腰区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行,下部分支斜向外下,分布至胸背区和腰区皮肤。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 支可至臀区。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成臂上度神经,行经腰区,穿胸腰筋膜浅出,越髂嵴分布至臀区上部。该神经在髂嵴上方浅出处比较集中,此部位在竖脊肌外侧缘内、外侧2cm范围内。当腰部急剧扭转时,上述部位神经易被拉伤,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11、。3骶尾区来自骶、尾神经后支的分支,自髂后上棘至尾骨尖连线上的不同高度穿臀大肌起始部浅出,分布至骶尾区皮肤。其中第13骶神经后支的分支组成臀中皮神经。,(四)浅血管项区的浅动脉主要来自枕动脉、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胸背区来自肋间后动脉、肩胛背动脉和胸背动脉等的分支。腰区来自腰动脉分支。骶尾部来自臀上、下动脉 等的分支。各动脉均有伴行静脉。,深筋膜,(一)项筋膜位于斜方肌深面,包裹夹肌和半棘肌,内侧附于项韧带,上方附于上项线,向下移行为胸腰筋膜后层。(二)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12、。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 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 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 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由于项、腰部活动度大,在剧烈活动中胸腰筋膜可被扭伤,尤以

13、腰部的损伤更为多见,是腰腿痛原因之一。,由背肌和部分腹肌组成。由浅至深大致分为四层:第一层有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第二层有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肥和腹内斜 肌后部;第三层有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第四层有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等。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由胸背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 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斜方脱:是位于项区和胸背区上部的扁肌,宽大且血供丰富。由副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其次来自枕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此肌

14、可供作肌瓣或肌皮瓣移植。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隙,称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下缘,外侧界为肩胛骨脊柱缘,下界为背阔 肌上缘,三角的底为薄层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和筋膜,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该三角范围扩大。夹肌和半棘肌 位于斜方肌深面。半棘肌在颈椎棘突两侧。夹肌在半棘肌的后外方。两肌上部深面为枕下三角。,枕下三角,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 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于其

15、间。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椎动脉穿寰椎横突孔后转向内,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继穿 寰枕后膜入椎管,再经枕骨大孔入颅。头部过份旋转或枕下肌痉挛可压迫椎动脉,使颅内供血不足。枕下神经为第1颈神经后支,在椎动脉与寰椎后弓间穿出,行经枕下三角,支配 枕下肌。,腰上、下三角,竖脊肌:为背肌中最长的肌,纵列于脊柱全部棘突两侧。起自骶骨背面,向上至枕骨和颞骨。由脊神经后支支配。在腰区该肌两侧有腰上三角和腰下三角。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深面,第12肋的下方。三角的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第12肋。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12肋的附着处 与腹内斜肌后缘相距较近,则下后锯肌亦参与

16、构成一个边,共同围成一不等四边形的间隙。三角的底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腱膜深面有三条与第12肋平行排 列的神经。自上而下为助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腱膜的前方有肾和腰方肌,肾手术腹膜外入路必经此三角,当切开此腱膜时应注意保护上述三神 经。第12肋前方与胸膜腔相邻,为扩大手术野常切断腰肋韧带,将第12肋上提,此时需注意保护胸膜,以免损伤引起气胸。肾周围脓肿时可在此切开引流。腰上三 角是腹后壁薄弱区之一,腹腔器官可经此三角向后突,形成腰疝。,腰下三角:位于腰区下部,腰上三角的外下方。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此三角为腹后壁的又一

17、薄弱区,亦可形成腰疝。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深部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有明显压痛。腰区深部脓肿可经三角出现于皮下。,深部的血管、神经,(一)动脉项区主要由枕动脉、颈浅动脉,肩胛背动脉和椎动脉等供血。胸背区由肋间后动脉、胸背动脉和肩胛背动脉供血。腰区由腰动脉和肋下动脉供血。骶尾区由臀上、下动脉等供血。,1枕动脉起自颈外动脉,向后上经颞骨乳突内面进入项区,在夹肌深面、半棘肌外侧缘处越过枕下三角分出数支。本干继续向上至上项线高度穿斜方肌浅出,与枕大神经伴行分布至枕部。分支中有一较大的降支,向下分布至项区诸肌,并与推动脉、肩牌背动脉等分支吻合,形成动脉网。2肩胛背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

18、,向外侧穿过或越过臂丛,经中斜角肌前方至肩胛提肌深面,与同名神经伴行转向内下,在菱形肌深面下行,分布至背肌和肩带肌,并参与形成肩胛动脉网。有时肩胛背动脉与颈浅动脉共干起自甲状颈干,称颈横动脉,颈浅动脉即颈横动脉的浅支,肩胛背动脉即其深支。,3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l段,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穿第61颈椎横突孔,继经枕下三角入颅。按其行程分为四段,第一段自起始处至穿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第二段穿经上6个颈椎横突孔;第三段经枕下三角入颅;第四段为颅内段。当颈椎骨质增生而致横突孔变小时,椎动脉可受压迫而致颅内供血不足,即所谓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周围有静脉丛,向下汇成椎静脉。,(二)静脉脊柱区的深部静脉

19、与动脉伴行。项区的静脉汇入椎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胸背区者经肋间后静脉汇入奇静脉,部分汇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腰区者经腰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骶尾区者经臀区的静脉汇入髂内静脉。脊柱区的深静脉可通过椎静脉丛广泛地与椎管内、颅内以及盆部等处的静脉相交通。,(三)神经脊柱区的神经主要来自31对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胸背神经和肩肿背神经。1脊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由脊神经分出后,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间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颈神经后支分布至项区皮肤和深层肌;胸神经后支分布至胸背区皮肤和深层肌;腰神经后支分布至腰区、臀区皮肤和深层肌;骶、尾神经后支分布至骶骨背面和臀区皮肤。脊神经后支呈明显的节段性分

20、布,手术中横断背深肌时,不会引起肌肉瘫痪。,2副神经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点处斜向外下,经枕三角至斜方肌前缘中、下13交点处深面进入该肌。3胸背神经起自臂丛后束,与同名动脉伴行,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支配背阔肌。4肩胛背神经起自臂丛锁骨上部,穿中斜角肌斜向外下至肩胛提肌深面,继沿肩胛骨内侧缘下行,与肩胛背动脉伴行,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脊柱,(一)各剖椎骨的形态特点椎骨由椎体、椎弓和椎弓发出的7个突起所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共同连成椎管。椎弓包括椎弓板和椎弓根,相邻椎弓根的椎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由于各部椎骨所在部位不同,其承受压力、运动情况以及周围结

21、构的差异,因而各部椎骨有一定的特征。,1颈椎椎体小,上、下面均呈鞍状,第37颈椎椎体上面侧缘有明显向上的嵴样突起,称椎体钩;下面侧缘的相应部位有斜坡样的唇缘,两者参与组成钩椎关节。椎体钩的作用是限制上一椎体向两侧移位,增加 椎体间的稳定性,并防止椎间盘向外后方脱出。椎体钩前方为颈长肌,外侧为椎动、静脉及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后外侧部参与构成椎间孔前壁,有颈神经和根血管通过。横突根部有横突孔,孔内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横突末端分为横突前、后结节,,第6颈椎前结节前方有颈总动脉,结节间有脊神经通过。前结节是肋骨的遗 迹,有时第7颈椎前结节长而肥大,形成颈肋,可伸达斜角肌间隙或第1肋上面,压迫臂丛、

22、锁骨下动脉和锁骨下静脉。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位,受斜向或横向暴力时易脱位。相邻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是骨性管道,其前内侧壁为椎体钩、椎间盘和椎体的下部,后外侧壁为椎间关节。颈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构成一复合体,有脊神经和椎动脉等在此通过。,复合体的任何组成结构的病变均可压迫神经和血管。第1颈椎又称寰椎,由前、后弓和侧块组成,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后弓上面近侧块处有椎动脉沟,椎动脉和枕下神经自此经过。第2颈椎又称枢椎,其椎体向上伸出齿突。头颈部的旋转活动,主要是在寰椎与齿突之间。如旋转活动受限,提示病变。可能在寰椎与枢椎齿突。枢椎棘突最大最坚固,常作为定位标志。2胸推椎体两侧和横突末

23、端有肋凹,棘突长,斜向后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额状位,易发生骨折而不易脱位。,3腰椎椎体大,脊柱结核常发生在此处,病变形成的脓肿可向周围蔓延。关节突的关节面从额状位逐渐演变为矢状位。上关节突后缘有一突起,称乳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称副突,副突与乳突间张有上关节突副突韧带,韧带深面有腰神经后内侧支通过,该处的韧带肥厚或骨质增生,均可压迫神经。第3腰椎横突最长,有较多的肌附着,穿行于肌筋膜的腰神经后外侧支,可因肌筋膜损伤而引起腰腿部疼痛,即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棘突宽,呈矢状位后伸。相邻两棘突间距较宽,第35腰椎棘突间是腰椎穿刺或麻醉的进针部位。,4骶骨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有时第1、2骶椎间不骨化

24、融合,则第1骶椎似为第6腰椎,称第1骶椎腰椎化;有时第1骶椎与第5腰椎骨化融合,称腰椎骶化。上述 两种情况常可刺激坐骨神经根而致腰腿痛。骶骨的内腔称骶管,是椎管之一部,向下终于骶管裂孔,是椎管的下口,背面覆以骶尾背侧韧带。裂孔下部两侧有第5骶椎下关节突形成的骶角,体表易于触及,是骶管裂孔的定位标志。骶正中嵴两 侧有四对骶后孔,分别有第l4骶神经后支穿过,可经这些孔作骶神经阻滞麻醉。既管裂孔的体表定位:除以骶角作为标志外,还可用下述方法进行定位,即以左、右髂 后上棘分别定为A和B点,左、右坐骨结节定为C和D点,AD线与BC线的交点处,为骶管裂孔的定位点。5尾骨由4个尾椎合成。,(二)椎骨间的连结

25、1椎体间的连结椎体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前方,上自枕骨基底部,下至第1、2骶椎,宽而坚韧,与椎体边缘和椎间盘连结紧密,有防止椎间盘向前突出和限 制脊柱过度后伸的作用。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后方,上自枢椎,下至骶骨,窄细而坚韧,尤以腰段者为窄,与椎体边缘和椎间盘连结紧密,而与椎体连结疏松。有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和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由于此韧带窄细,椎间盘的后外侧部相对较为薄弱,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有时后纵韧带可骨化肥厚,向后压迫脊髓。,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椎体间,共23个,自第2颈椎向下至第1骶椎。第2颈椎体与齿突骨化愈合,偶有椎间盘的遗迹,X线片上

26、呈透明线状,应与骨折相 鉴别。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上、下软骨板构成。上、下软骨板紧贴于椎体上、下面;纤维环为围绕于髓核周围的纤维软骨,其前份较厚,后外侧份较薄;髓核呈胶状,位于纤维环的中央偏后。椎间盘富于弹性,可缓外力对脊柱和颅的震动。,钩椎关节:又称关节,由第37颈椎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唇缘所组成。钩椎关节是否一个真正的滑膜关节尚存在不同的看法,但近年来的观察多数学者认为不是恒定的典型滑膜关节,5岁以后随着颈段脊柱的运动而逐渐形成,是由直接连结向 间接连结分化的结果。钩椎关节的重要毗邻: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颈神经根;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随年

27、龄增长,椎体钩常出现骨质增生,可能压迫脊神经或椎血管。,椎管,(一)椎管椎管由游离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连成,上接枕骨大孔与颅腔相通,下达骶管裂孔而终。其内容有脊髓、脊髓被膜、脊神经根、血管及少量结缔组织等。1椎管壁的构成椎管是一骨纤维性管道,其前壁由椎体后面、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椎管骶段由骶椎 的椎孔连成,为骨性管道。构成椎管壁的任何结构发生病变,如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以及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均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一系列症状。,2椎管腔的形态在横断面观,各段椎管的形态和大小不完全相同。颈段上部近枕骨大孔处近

28、似圆形,往下为三角形,矢径短,横径长;胸段大致呈圆形;腰段上、中部呈三角 形,下部呈三叶形;骶段呈扁三角形。椎管以第46胸椎最为狭小,颈段以第7颈椎、腰段以第4腰椎较小。,(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椎管内容有脊髓及其被膜等结构。脊髓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向下以终丝附于尾骨背面。脊髓表面被覆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为硬 脊膜、脊髓蛛网膜和软脊膜。各层膜间及硬脊膜与椎管骨膜间均存在腔隙,由外向内计有硬膜外腔、硬膜下腔和蛛网膜下腔。1被膜(l)硬脊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厚而坚韧,形成一长筒状的硬脊膜囊。上方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与硬脑膜相续,向下在平第2骶椎高度形成一盲端,并借终丝附于 尾

29、骨。硬脊膜囊内有脊髓和31对脊神经根,每对脊神经根穿硬脊膜囊时被包被形成神经外膜,并与椎间孔周围的结缔组织紧密相连,起固定作用。,(2)脊髓蛛网膜:薄而半透明,向上与脑蛛网膜相续,向下平第2骶椎高度成一盲端。此膜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梁与软脊膜相连。(3)软脊膜:柔软并富于血管,与脊髓表面紧密相贴。在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处有纤维素或膜与脊髓相连,分别称为软脊膜前纤维索和后纤维隔。在脊髓两侧,软脊膜增厚并向外突,形成齿状 韧带。齿状动带:为软脊膜向两侧伸出的三角形结构。额状位,介于前、后根之间。其外侧缘形成一三角形齿尖,齿尖伸向外侧推顶脊髓蛛网膜而与硬脊膜相连。齿状韧带的附着部位不一,在颈段位于上下两

30、神经根穿硬脊膜间,胸部以下则 不很规则。据统计,齿状韧带每侧有1522个。最上一对在第1颈神经根附近;最下一对可变动在第11胸神经至第2腰神经根之间,其附着处的下方常恒定地发出一细小的结缔组织纤维索,长128132cm,经 后根前方向下止于第1腰神经穿硬脊膜处的附近,据此可作为辨认第1腰神经的标志。齿状韧带有维持脊髓正常位置的作用。,2脊膜腔(1)硬膜外腔: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其内填有脂肪、椎内静脉丛和淋巴管,并有脊神经根及其伴行血管通过,呈负压。此腔上端起自枕骨大孔高 度,下端终于骶管裂孔,由于硬脊膜附于枕骨大孔边缘,故此腔不通颅内。临床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腔,以阻滞脊神经根

31、。刺针穿入腔后因负压而有抽空感,这与穿入蛛网膜 下腔时,有脑脊液流出并呈正压的情况不同。硬膜外腔被脊神经根划分为前、后二腔。,前腔窄小,后腔较大,内有脂肪、静脉丛和脊神经根等结构。在中线上,前腔有疏松结缔组织连于硬脊膜与后纵韧带,后腔有纤维隔连 于椎弓板与硬脊膜后面。这些结构以颈段和上胸段出现率高,且较致密,是导致硬膜外麻醉出现单侧麻醉或麻醉不全的解剖学因素。骶段硬膜外腔上大下小,前宽后窄,硬脊膜紧靠椎管后壁,间距为0l015cm,骶管 麻醉时应注意刺针的角度。硬脊膜囊平第2骶椎高度变细,裹以终丝,其前、后方有纤维索把它连于骶管前、后壁上,结合较紧,似有中隔作用,且腔内充满脂肪,这可能是骶管麻

32、醉 亦会出现单侧麻醉的因素。,骶管内骶神经根列于硬膜外腔内,外包以硬脊膜延伸的神经鞘。第l3骶神经鞘较厚,周围脂肪较多,这可能是骶神经麻醉不全的因素。骶管裂孔至终池下端的距离平均为 57cm。椎静脉丛:按部位分为椎内静脉丛和椎外静脉丛。椎内静脉丛密布于硬膜外腔内,上自枕骨大孔,下达骶骨尖端,贯穿椎管全长。椎外静脉丛位于脊柱外面,椎体前方、椎弓及其突起 的后方,在寰椎与枕骨之间较为发达,称枕下静脉丛。两丛互相吻合交通,无瓣膜,收集脊柱、脊髓及邻近肌肉的静脉血,汇入椎静脉、肋间后静脉、腰静脉和骶外侧静脉。向上与颅内的枕窦、乙状窦等交通,向下与盆腔等的静脉广泛吻合,因此,椎静脉丛是沟通上、下腔静脉系和颅内、外静脉的重要通道。当盆、腹、胸腔等部位的器官发生感染、肿瘤或寄生虫病时,可经椎静脉丛侵入颅内或其它远位器官。,感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