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名人名胜(胡建斌).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927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风名人名胜(胡建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团风名人名胜(胡建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团风名人名胜(胡建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团风名人名胜(胡建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团风名人名胜(胡建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风名人名胜(胡建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风名人名胜(胡建斌).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团风名人名胜我们团风县虽然是一个新县城,但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雄奇灵秀的大崎山、风光满眼的神仙寨,闻名古今的书院,还有各种名优特产,都为家乡增色添彩。团风是名人之乡、红色土地。团风产生的名人之多、领域之广、品位之高、贡献之大全国鲜有。这里诞生了共和国元帅林彪、地质学家李四光、哲学家熊十力、革命家包惠僧、林育英、林育南、经济学家王亚南、文学家秦兆阳等。 但是,同学们对于家乡的名人名胜特产了解又有多少呢?李源潮同志在全国少工委第八次全委扩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于孩子的一切思想品德教育都只能从人的活动形象演化起。通过宣传教育的手段,在孩子中形成崇尚榜样,效仿榜样、学习榜样的心理,把我们所希望的思想

2、品德目标人格化。”确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利用家乡这一丰厚的人文资源,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在队员中开展团风名人名胜的主题探究活动,一是让队员在活动中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是通过这一活动,使队员在体验中获得感受,种下思想,传承美德。 第一课 走近家乡名人 传承名人美德活动目的认知目标:1、 通过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让队员对家乡有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 2、 在活动中使队员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习各种网络知识、交往知识。情感目标:1、 通过探究活动,激励队员以名人为学习榜样,不断进行研究性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理想。2、 通过

3、活动让队员更加知家乡,爱家乡,爱学习。让队员传承名人美德,长大后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注重培养队员自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培养队员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队员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3、通过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争当“名”人等探究活动,培养队员的实践能力及队员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学习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要求 寻访家乡的名人,挖掘、宣传其先进事迹,发动大家一起了解和学习这些名人的先进事迹。活动形式活动可以以个人的

4、形式进行,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最后上交的可以是调查报告、宣传手册、手抄报等各种形式的实践结果。活动对象五年级活动时间 约七周活动准备1、课前调查“家乡的名人知多少”问卷调查名人的姓名从事何种职业有何成就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队员对家乡的名人知道得不多,但30%的学生却知道得了如指掌,有10%的学生一点都不知道。2、队员动员 通过师生交谈,激发队员开展调查研究的兴趣。3、家长动员发放告家长书,宣传本次研究活动的意义以及内涵,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支持。同时听取家长的合理化建议。注意积极反馈交流学校与家长的意见,邀请一些有所特长的家长成为研究活动的参与者,为此次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

5、础。4、制订方案4、制订方案队员通过交流,想出了很多点子,最后确定了寻访名人、阅读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和争当名人五个板块来完成本次主题探究活动。队员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几个板块分组进行活动,自己选组长,自己分工完成任务。活动内容查一查(一)、寻访名人(历时2周)这一板块的队员根据不同的人物分为三组进行:革命先烈研究组、科学家研究组和当代名人研究组。革命先烈研究组利用回龙山镇林家大湾这个基地,对林氏三兄弟的英雄事迹、革命历程、以及他们小时候的故事进行探究。1、队员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其他班级的队员、队员的家长、还有学校的老师,向他们了解情况,收集资料。2、走访小镇的长者向他们了解家乡有哪些革

6、命先烈,他们有哪些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烈生前及小时候的故事。名人曾说过的话,开展名人名言摘录活动。3、队员利用课外、周末、节假日到图书室、书店、翻阅书报,上网、去县政府的档案室查阅资料,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科学家研究组包括哲学家熊十力、地质学家李四光、经济学家王亚南、文学家秦兆阳、思想家殷海光、书法家张荆野等。当代名人研究组1、跟革命先烈研究组的队员一样,制定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其他班级的队员、队员的家长、还有学校的老师,向他们了解情况,收集资料。2、调查、走访团风的长者向他们了解家乡有哪些当代名人,现在何地从事何种工作,了解他们的老家在团风的哪个地方。 3、采访或电访名人。学一学(二)

7、、阅读名人(历时1周)各小组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在班组级中开设阅读长廊,利用早上时间,中午等时间,仔细阅读。革命先烈研究组:参观回龙山镇林家大垸林彪纪念馆、林育英纪念馆、林育南纪念馆。看一看他们的照片,了解他们的革命事迹介绍,查阅一些有关林氏三兄弟的资料,作好读书笔记,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和熏陶。科学家研究组:队员探究到了哲学家熊十力、地质学家李四光、经济学家王亚南、文学家秦兆阳、思想家殷海光、书法家张荆野科学研究事迹等。队员收集到了很多科学家们的资料及他们写下的一些文章,队员认真阅读,人人能说出他们的事迹,人人能了解他们为科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当代名人研究组:小组队员调查到很多对团

8、风影响深远的人物,如王正本、程礼才、徐才礼等名人。自古团风重乡邻重互济重伦理重名声重义气。而今,团风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乐善好施、回报社会声名远扬,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修桥筑路,成为了一种新风尚,出现了“正本路”、“王正本奖学金”、“山河扶贫助困教育基金”、“徐才礼通村公路奖励基金”。 队员们了解到这些团风名人勤奋学习,艰苦创业,饱受磨炼,对这些人物的资料仔细了解,对队员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比一比,哪组完成得最出色。做一做(三)、介绍名人(历时1周)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有意义的话做成家乡名人名言书签,送给老师、队员、校友或者家人。2、设计完成一张家乡的名人手抄报,在学校的宣传窗中

9、展示,向全校队员做宣传。3、分工到其他班级出一期“家乡的名人”黑板报。4、建立家乡名人小档案。写一写(四)、感悟名人(历时1周)1、根据阅读名人、介绍名人以及搜集的相关材料的情况,撰写个人体会。2、根据小组的活动情况,撰写小组活动小结、感想以及得失成败的体会等,并把研究过程中积累的各种资料整理到小组的档案袋中。 3、交流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及感受等,评选出优秀活动小组、最佳创意小组、团结协作榜样小组等。评一评(五)、争当“名”人(历时2周)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教师应正视队员自身的差异,给孩子们一个公正的评价。争当“名”人这一板块就是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

10、能。1、举行才艺比赛在班中进行各种比赛,评选出“小小歌唱家”、“小小书法家”、“小小舞蹈家”、“故事大王”、“小小表演艺术家”、“小厨师”、“小小园艺家”、“编织能手” 为少先队员们提供一个发挥潜能的舞台,给每一个少先队员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给每一个少先队员的特长得到发展的空间,激发少先队员们比学赶超2、评选班级之星每个月评选出班级中的不明星,如学习小明星、纪律小明星、值日小明星,助人小明星等,班中设一个“明星广角”,被评到的队员把照片贴在“明星广角”中。3、颁奖对在才艺比赛评选出的“小小歌唱家”、“小小书法家”、“小小舞蹈家”等以及评选出的班级之星进行颁奖。名人简介集“三家”于一身-王亚南王

11、亚南(1901-1969),黄冈市团风县王家坊人,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王亚南小时候是一名孤儿,但他得到堂哥的支持,在黄州读完小学后,于19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第一中学。毕业后,又考入中华大学教育系学习。1927年参加北伐军,任政治教员。1938年,他与郭大力一起翻译完成资本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王亚南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他为厦门大学校长。1969年11月13日,王亚南在上海病逝,遗作有资本论等译著41部,经济学术论文334篇。勤奋读书出真知王亚南并没有超常的智力,主要是靠自己勤奋读书去获取知识。他总结了自己积累知识的五个基本途径

12、,即:诵读、抄摘、翻译、教学和写作。王亚南幼年在家读私塾,对先生指定要背的四书五经以及史记、离骚等古书,他都一遍又一遍地读得烂熟。中学时代,为了向睡眠争夺学习时间,他仿效司马光的“警枕”,特意把自己睡觉的木床锯去一条腿,让它变成“三脚床”。每当读书读到深夜,身子疲劳时就倒在“三脚床”上睡一会儿,只要迷糊中一翻身,“三脚床”就会倒向一边,他就一下子惊醒过来,立刻下床,继续苦读。由于没有钱买书,王亚南就设法借书读,或者到书店站着看书,或者借书来抄。有一次,他从老师那里借来一本东周列国志,读了几页,爱不释手,竟然下了狠心,花了一两个月时间,硬把整本书给抄了下来。从此以后,抄书成了他的学习习惯,连史记

13、这样大部头的书也抄。他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海洋里,广泛阅读,不是伏案读书到深夜,就是勤奋练笔至凌晨,常年累月,孜孜不倦。艰苦翻译资本论年,王亚南从德国回到上海,和好友郭大力久别重逢,格外欢喜,他们商量正式翻译资本论。在当时,翻译这部大型的著作谈何容易,最大的困难是资本论中的一些名词概念在中文词典中找不到,而这些名词又是中国绝大多数人不熟悉的。翻译工作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让中国读者看得懂,可以说是一次再创作。怀着对事业的追求,王亚南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决心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跑遍上海各大图书馆,搜集资料。早晨,图书馆一开门,他第一个钻进阅览室,中午边啃馒头边看书,直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开。在他的房间里,

14、桌上摆满了书籍、笔记、资料卡片和字词典。每当人们沉睡梦乡的时候,他却用冷水洗洗头,继续笔耕不停。星移斗转,冬去春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年秋,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正式在上海出版。这是我国经济科学研究中的一件大事,引起社会各方面极大的关注。资本论象巨大的冲天火炬,燃烧着旧中国腐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又像一把利剑,剥去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面纱,更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给中国无产阶级必胜的信念!栽培“朽木”成名家在王亚南关注的年轻人中,陈景润无疑是他最大的收获。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教中学,整天搞研究,加上口才不好,不受学校喜欢,曾被人认为“朽木”不可雕。后来,他辞职回到福州老家,生活非常艰难,有时

15、甚至要上街摆香烟摊挣钱来养活自己。王亚南一直王亚南雕像认为陈景润是一个难得的数学奇才,当得知他的处境后,觉得这样实在太可惜了,就让陈景润返回母校,安排在数学系从事数学研究工作。陈景润取得初步科研成果后,王亚南又极力推荐他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去工作,勉励他勇攀数学高峰。陈景润不负老校长殷切希望,经过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摘取了世界数学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宝珠,使他成为誉满全球的大数学家。天地间一个读书人- 熊十力熊十力(18851968),著名哲学家,上巴河镇熊坳张家塆人。小时候,他家境贫寒,八、九岁还为邻家放牛,虽然为牧童,但他酷爱读书,放牛时也手不释卷。14岁

16、从军,1905年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在校期间加入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反清革命团体,武昌首义后参加光复黄州,后赴武昌,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参谋。1917年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后,决意专心从事哲学研究。他融汇儒释思想,发挥周易、宋明理学和佛教法相唯识之学,提出“新唯识论”,在哲学界轰动一时。1937年抗战爆发,自北平逃出,回黄冈后,暂住于团风粮道街,任教于团风小学。1943年8月,熊十力先后在武昌文华大学、天津南开中学、浙江大学任教。建国后,熊十力以“特别邀请人士”身份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他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著有新唯识论、原

17、儒、体用论、明心篇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1968年因病在上海逝世。地质之父李四光李四光,蒙古族,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导人。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

18、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大学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1952年,再次应李四光之邀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李四光的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说明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他的观点,并根据他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亲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

19、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一代名帅林彪林彪(19071971年)团风回龙山镇人。字阳春,曾用名育蓉、育荣。为林育英、林育南之堂弟。是他的两个堂兄带出来参加革命的。1925年林彪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参加了长征。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兼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在解放战争中,林彪率军作战,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过突出贡献。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中共九大选举林彪为中央副主席,并由党

20、章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1971年9月13日,林彪携妻叶群、子林立果等乘专机出逃,专机13日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附近坠毁,机上人员全部罹难。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包惠僧(18941979)团风县但店镇拱桥铺村社庙湾人。1917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1919年北京大学文学系肄业。1920年与董必武、陈潭秋组织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在上海编辑劳动周刊。1922年至1923年,先后任中共武汉支部书记兼中国劳动组合书记

21、部长江支部主任。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长。在武汉,组织了租界人力车夫罢工,筹建江岸工人俱乐部、徐家棚工人补习学校、汉冶萍工会、码头工会、纺织工会等,推动了武汉工人运动的开展。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包惠僧以中共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担任过国民革命军铁甲车总队政治教官。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东征时任黄埔军官学校后方政治部主任。后任黄埔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教导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6年任黄埔军校高级政治训练班主任政治教官。随北伐军到武汉后,任新闻检查委员会主席,后任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筹备主任。1927年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十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大革命失败后,包惠僧脱离共产

22、党的组织。后去澳门。1949年11月从澳门回到北京。1950年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后任内务部研究员、参事。1979年7月包惠僧在北京病故。撰写有包惠僧回忆录。(中共一大会议后期,由上海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毛泽东一生中惟一为之抬棺的人 林育英林育英(18971942年)团风县回龙山镇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回国,曾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书记、汉口市委书记。1928年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上海沪西区委书记。1930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书记。1933年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委、海员总工会党团书记。同年化名李复之赴莫

23、斯科任中共驻第三国际代表和全总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曾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1935年11月回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白军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抗日战争开始后被任命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1940年主持创办中国工人月刊。1942年3月5日病逝。 铁路工人大罢工领袖林育南 林育南(18981931年)团风县回龙山镇人。又名林毓兰,字香(湘)浦。为张浩之堂弟。作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青年团著名领导人,林育南是林育英和林彪走向革命的引路人。五四运动时,林育南和恽代英等领导了武汉学生的爱国运动。1921年,林育南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武汉从事工人运动。1922年1月,林育南在莫斯科出席了远东各国共产党

24、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秘书主任,1923年与项英等人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从1924年起,林育南任中国青年主编、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大革命失败后,林育南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代理省委书记。1930年任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委员会秘书长。是青年团第二、四届中央委员,中共第五届中央候补委员。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被捕,2月17日被国民党杀害于龙华。 被蒋介石杀害的烈士徐会之徐会之(1901-1951)团风总路咀人,原名徐亨,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

25、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5军2师政治部主任,1931年任第65师政训处处长,不久任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科长,后任河南省经扶县县长。 1945年8月任汉口市市长,在担任市长期间多方掩护中共地下人员,1949年12月在重庆迎接解放。1950年11月经香港赴台湾,因涉及预备颠覆政府遭逮捕论罪,原审理单位建议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但公文送到蒋介石手中,批示“应即枪决可也。”1951年11月被台湾当局处决。后被追认为烈士,葬八宝山革命公墓。著名的作家秦兆阳秦兆阳(19161994)团风回龙山镇人,少时家贫,1934年入湖北武昌乡村师范,同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上海时代画报、抗战画报等发表漫画,并在武汉日报发表诗歌作品

26、。1937年毕业后到黄冈县中心小学任教。1938年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分校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9年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任教。1943年起,先后任黎明报编辑及社长、前线报社副社长、冀中军区文艺工作者协会常委、华北文艺编辑等职。建国后,历任文艺报党务编委,人民文学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当代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和第三、四届理事、著有短篇小说集农村散记,长篇小说在田野上,前进!、大地、论文集文学探路集。 狱中顽强斗争的共产党员 殷鉴 殷鉴(19041937)团风回龙山镇人。又名东山,化名黄建纯。1920年跟随林育南、陈潭秋参加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党派遣赴苏

27、联学习,1930年回国在党中央机关工作。1931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长期坚持斗争。1936年春,被营救出狱。1937年4月因长期的监狱生活,体质极其虚弱,因病逝世。活动感悟一个多月来,队员们参加了这一系列的活动,我深深地感觉到他们在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活动设计以探究性为主,尊重队员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少先队员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具体表现在:1、由于活动前作了精心准备,队员们对本次探究活动兴致高昴。由于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能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队员的探究意识、探究兴趣、探究能力逐步增强,并体会到合作、互助提高的乐趣。从“

28、寻访名人”、“介绍名人”、“感悟名人”这些活动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树立自信心,都充分地展示了自我。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了队员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了队员调查、访问、分析、社交、表达、动手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初步掌握了多渠道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并获得了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研究数据。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完全可以称为“研究成果”。他们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所获取成果与体验,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3、把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使少先队的活动更加富有特色,更加多姿多彩,更重要的是,能使少先队的教育目标更好地得到实现。本次

29、探究活动,队员们在家乡名人的熏陶下,更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如革命先烈探究组一位队员在他的体会文章中写道:“现在,团风的经济蒸蒸日上,我们的广大少先队员,所有的团风人民,都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这是无数像林育英、林育南一样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我们少先队员应该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今天,我们以家乡的先烈为骄傲;明天,家乡以我们为骄傲。”4、在探究活动中,要注重培养队员们的自主性,让他们成为整个活动的主人,但教师不能因此放任自流。教师仍是整个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

30、、参与者、协调者,以掌握活动的时间、保障队员的安全。同时,针对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使综合性学习这条路走得好。【活动延伸】这次主题探究活动结束了,但队员争当“名”人之风还在继续,“人人都能成名人,人人都要争先进”的理念已慢慢渗透到每一个少先队员们的心中。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确立目标,树立信心,积极进取,立志长大后为家乡、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团风的名人真不少,他们真伟大,了解了名人的事迹,你有何感受呢?【品味生活】胡建斌简介:胡建斌,男,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该同志长期从事综合实践课题实验,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综合实践说课、案例、论文比赛,并多次荣获一、二等奖。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