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提纲).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9279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本解读(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文本解读(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文本解读(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文本解读(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文本解读(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本解读(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解读(提纲).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去年的树课文及解读一、课文去年的树(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山谷里有

2、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飞去。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儿吗?”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二、作者简介新美南吉(19131943),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创作了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但大多是在逝世

3、后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毛毯和钵之子(1941)、爷爷和玻璃罩煤油灯(1942)、新美南吉全集(1965,八卷本)、校定新美南吉全集(1980-1982,十二卷本)等。二次大战后出现的日本儿童文学新派作家,大都把新美南吉看作是最值得推崇的前辈作家之一。新美南吉的儿童文学作品,非常强调故事性,起承转合,曲折有致。他说:“应该想到童话的读者是谁。既然读者是小孩而不是文学青年,那么今日的童话就应努力回归到故事性来。”三、课文内容文章讲述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

4、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四、课文结构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一棵树和一只小鸟是好朋友。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小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第三部分(第818自然段):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小鸟唱起了去年的歌。四、课文特点

5、1.拟人体童话。学习这篇课文,是要我们体会童话故事所提示的道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这也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2.白描的写法。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咱深挚透明的美。五、难句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之时虽然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 1.

6、“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这句话饱含了鸟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六、教学框架1素读后交流。交流阅读收获。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可以是阅读后的初步感受,可以是印象深刻的地方。2理解后体会。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理解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鸟寻访大树时的焦急、伤心之情。3聚焦后想象。想象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内心活动,体会鸟对树的深情与留恋。4说话后写片断。谈谈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后的想法,对小鸟、大树、伐木人说说心里话,用拟人体童话的形式、白描的写法写

7、一段对话。文本解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系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汪潮何为“文本”?1“文本”之载体。中国古代语文文本的载体曾经是竹简、帛书,还钟鼎和石碑。近现代语文文本的载体更多的是纸张,现在又有电子文本(E-Book)这样的载体。不管是什么载体,都只是语文文本的物质外壳,并不是语文文本本身。换一个说法,各种各样记录了文字符号的载体,可以称为第一文本;而被读者所掌握的内容和意义称为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才是我们要解读的语文文本。2“文本”之结构。“文本”这个词在英语的词源上与编织物有关,文本也可以说是一种“编织体”。因此,第二文本是具有结构层次的语言组合体。构成语文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

8、词义、句子、篇章结构、整体形象、思想感情、文章主题等。结构层次还有表层和深层之分。解读文本,要关注它的多因素性和多层次性。3“文本”之类型。语文教学中的文本与文学欣赏中的文本是不同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进入小学语文教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进入课堂的文本已经渗入了编者的意图,已经接受了编者的先行解读。4“文本”之范围。文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本专指小学语文教材和课文,广义的文本指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教材、课文、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学生生活等。文本解读的内容要从狭义走向广义何为“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等)的内容和意

9、义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一、文本解读的基本内容(一)课标的解读课标的理念、总体目标、学段要求及教学策略(二)教材的解读1理解一册教材的体系。文本解读不能囿于一篇课文的解读,应对整册教材系统把握。教师只有在教学前认真揣摩编者对本册教材、单元、课文、练习的编排用意,掌握教材的编排形式和组合特点。2掌握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材的每个单元由4-5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有一个明显的专题,课文有记叙文、诗歌、故事、说明文等之分,又有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之别,但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大致统一规定的。掌握单元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实施一个单元的整合教学。人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有一个单元

10、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共有4篇课文:七律 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泽东在花山,安排了2个练习:口语交际我爱看的影视作品和习作。其教学的知识目标是人物描写和场面描写。3领会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关系。每篇课文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但是一个单元中的课文与课文之间是有联系的,应注意这种联系性,把握单元教学的整体构架。(三)背景的解读了解课文的背景,熟悉作者写作的有关信息,有助于更完整、更深入地解读文本。背景的解读包括:(1)写作的时代背景。(2)写作的动机、心情、趣事。(3)作者的其他文章。(4)作者对写作意图的阐述。(5)别人对这篇文章的评论等。(四)人物的解读解读文本,要十分关注人

11、。文本解读中的“人”包括写文章的人和文中写到的人。1写文章的人(作者)。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如果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作者是谁?他(她)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拿到教材文本,在进行解读时,首先要发出的究问。2文中写到的人(角色)。文中写到的人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寓言、神话故事等课文中的角色则用动物名、虚拟名代之(如:普罗米修斯)。人物解读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二是人物自身的表现,包括语言、动作、外貌、神态以及内心活动等。王菘舟老师对小珊迪中主人翁“小珊迪”的解读:读到课题的第一反应,

12、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题叫“小珊迪”,但让人颇感奇怪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却从未出现“小珊迪”的字眼,只出现“珊迪”,一共出现了6次。为什么唯独在课题中出现一个“小”字?可以这样理解:第一,珊迪的确是个小孩,这是从年龄上说。第二,珊迪的身体相当弱小,这不仅是一个生理的问题,更是一个生活的问题。第三,珊迪的地位相当渺小,他是穷人、是孤儿,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最容易被人瞧不起的人。第四,以上三层意思恰恰可以用来反衬珊迪形象的高大、精神的高尚、灵魂的高贵。珊迪不小,不但不小,相反他很大,他的形象、精神、灵魂是伟大的。(五)课文的解读(1)文体的把握。文体,指的是文本体裁,是文本的类型。小学语文课文的主

13、要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谜语、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文言文等。文本的类型决定着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策略的选择。太阳这篇文章,体裁上属于科普类说明文,前半部分说明了太阳的特征(大、热、远),后半部分说明了太阳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解读和教学“太阳的特征”时,应充分关注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特别是说明文的语言表达特点:用数据、比喻、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记得有一位老师在上这一节课的时候,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了对太阳特征的具体介绍上,组织学生大量的搜集相关的资料,讨论交流,口头表达,然后指导学生述说太阳的特征。这样,就把语文课变相地上成常识课了。说明文放在语文课本里,主要不是常识性知识的介绍

14、,重要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说明的方法、语言的表达。笔者建议在学生初步了解太阳的特征后,重点理解说明的方法、语言的表达特点,再设计一个片断的习作训练加强巩固:“请用数据、比喻、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今天上课的教室。”把学生的视野从说明太阳的特征引向说明事物的方法。(2)内容的梳理。对课文中的事件、情节、段落大意等进行系统整理,对课文涉及的常识性知识、历史性知识、军事性知识等进行解释。如课文司马光救人中的“司马”的复姓,杨氏之子中的“杨氏”,国际救援队 真棒中的“当地时间”,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391高地”(3)语言的品味。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前者包括字、词、句、段、篇,后者包括听、说、读、写

15、、书(写字),这些是语文文本的根本。特别是词句,它们是文本内容的承载物,是基础中的基础。例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有很多词语与文章的中心意思有密切关系,如:接连不断、总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懈努力、迷恋、孜孜不倦、数十年、始终、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等,这些词语逐个理解并不难,但联系起来构建一个语言“词串”就不容易了。(4)文意的理解。任何一篇课文都是有“意”之作,“文意”在课文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文本解读,要有“立意”意识,力求达到文与意的有机统一。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自然段:“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

16、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很多老师在教学这一段的时候,把基调定在很美好的感觉上。但是,如果仔细解读就会发现,这样处理是不对的。因为有四个字被忽略掉了“早先有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把整个文本的“文意”基调确定了。它一开始就告诉你,这些东西是过去的,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们再来读天蓝水清,产生的就是一种悲凉的怀念,而不是享受。我是什么的课文解读课文: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有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做“云”。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

17、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又变成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做“雪”。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解读1文体。(1)科普类的常识性课文。在尊重科学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2)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3)谜语。2内容。全文共分五个自然段,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讲了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形态变);第

18、三自然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况(活动变);第四自然段讲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脾气变);第五段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照应。3语言。(1)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硬:韵母是后鼻音,不要读成。散:多音字,在本课读,不读。“散”的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助:翘舌音,不要读成。第五笔是“提”,不是“横”。冲:翘舌音,不要读成。灾:平舌音,不要读成。躁:平舌音。稼: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要读轻声。(2)词组分类。出示第四自然段生字组成的词组,引导学生以“温和、暴躁”为线索给词组分类。(3)动词的准确性。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4)拟人。白衣服、黑衣服、红袍(5)词的规律第一组:汽、云、雨、雹子、雪第

19、二组: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第三组:飘浮、灌溉、淹没、冲毁(6)口语化“管我叫”、“管住”、“光做”等。(7)句式A总分结构总起句:我会变分述句:变成汽、云、雨、雹子、雪B有时候有时候C设问句 我是什么?(8)朗读指导A笫三自然段:诗歌换行的形式出示本段,读出诗的韵味。B“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可以用对比的语调表达出“我”的“温和”与“暴躁”。C“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要读出疑问的语气。4立意。(1)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变化的。文中条件一:“太阳一晒”,条件二:“碰到冷风”。(2)任何事物都有优缺点。文中的“温和”、“暴躁”。5.题目。可以改题为:我会变。(汪潮)二、文

20、本解读的思维方法(一)铨释学层面铨释学,又称“解释学”、“阐释学”、“释义学”。1.释义。语言的模糊性,形成对文本语义理解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汉字的字义往往有字面义、字中义、字外义之分,需要加以铨释。例如,“美”字再平凡不过,似乎不必解释。其实不然。“美”的字面义为:羊大为“美”,而字中义为:美好的“美”、美丽的“美”,字外义则是:美得你!臭美!不但不美,反而很丑了。倡导在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这是词语释义较为有效的策略。2.明理。对于语文文本,需要解释其含义,明白其道理。特别是对一些写作年代已久的课文,更需要深入铨释。因为对同一个文本,不同时代、

21、不同读者的解读会有不同意义。例如,山东省著名特级教师张伟老师执教再见了 亲人,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是亲人?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当亲人?这一个层面学生都会理解。张老师又提出,亲人是双方的,那么我们再看看,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是去寻找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他还进行第三层推进:课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结成下骨肉亲情。在今天和平时期,还有没有这样的亲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有亲人。”试想一下,这个结论,跟作者写作的本意相差甚远也!张老师这样的解读有没有道理?有,他是对再见了 亲人进行一个当代解读。现在读这篇文章,如果学生还只是读出

22、“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是亲人”,教育价值已经不是很大了。张老师的当代解读却读出了对今天的学生有教育价值的东西。3.铨疑。语文文本或多或少有些疑义、疑难,更有必要仔细考量,释义问难。王菘舟老师对课题鱼游到了纸上,是这样深入铨释的:鱼游到了哪里?纸上。竟有这样的事儿?可能吗?不可能。谁游到了纸上?鱼。可能吗?不可能。鱼怎么到了纸上?游,游到了纸上。鱼竟然会游到纸上?可能吗?不可能。是的,不管怎么问、怎么想,鱼游到纸上都是不可能的,都是不正常的呀!其实,只要改一个字,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就完完全全的正常了。把“游”字改成“画”字。真改吗?不改?为什么?为什么不能改?这就得铨释文本了。第一次读题目,读到“

23、游”字时,眼睛突然为之一亮。鱼竟然游到了纸上,你信吗?按照常理,鱼只能游在哪里?只能游在水里。但题目偏偏就这样写了,这可能吗?不可能,不可能却偏要写,这叫违背常理。好处是什么呢?引发读者的种种猜想和思考,让人产生急于读下去的欲望。明明是不可能的事儿,作者却写得这般明确、这般明了,用意何在呢?进一步追问,是鱼游到了纸上还是别的什么游到了纸上?游到纸上的只是鱼吗?还有什么也随着鱼一起游到了纸上?也游到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上?(二)语言学角度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基本上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的文本解读方法,就是从文章的字面意思,倒上去追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就是“得

24、意忘言”、“得意忘形”,把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道德教训。解读文本,应该站在语言的立场,用语言的头脑思考语文文本问题,挖掘文本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深入地语言分析。这叫“潜心会文”。江苏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草时,善于引导学生品字析词,在领悟汉字的人文内涵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韵味。如教“一岁一枯荣”的“荣”字,于老师出示“荣”字的甲骨文,问学生“春天来了,山坡上长什么?山坡下长什么?”“坡上坡下都是草木,当然是一片茂盛的景色。学生理解得十分容易。教“春风吹又生”的“生”字时,教师先遮住“土”,又遮住“撇”,“像什么呀?”“一棵草从土里长出来。”“那为什么是春风吹又生而不是

25、春风吹又长呢?”“因为生的意思就是从土里往上长。”既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词义。这样的引领“语文味”实足,韵味无穷。在“潜心会文”观照下,要辩证处理好文本语言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并把文本解读的重点逐步从语言内容转向语言表达形式。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中有一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仔细读就会发现,前面两句话是多余的。它可以直接说“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加上这两句,读起来味道就大不一样:时光流逝,一去不再复返。像这种句子看起来很普通,但读着读着,我们的心就慢慢跟作者融合了。文本中有的地方好像是冗余信息,但是文学作品中,冗余信息会带给我们很多信息和想

26、像。又如,小音乐家扬科,有一句“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为什么不说“这是扬科最后一次听村子里的演奏了”?为什么要倒过来说?仔细品味后面的情韵,可以挖掘文本“倒装”这种语言表达形式所蕴藏的思想内涵。语言表达形式在语言理解和运用上具有迁移性,教学意义重大,理应倍受重视。(三)美学观念1美是一种多样。更多的时候,美是无法言语的,因为美的类型太多种了,对美的评价也太多样了。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宁静的美;还要让他们感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激人豪放的美。既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寒冬北国原野,促人奋起。又有“江南草长,杂

27、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暮春江南大地,引人欢歌。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文本解读中美的赏析提供了广泛的基础。2美是一种和谐。“和谐是美”,这是一个永恒的美学命题,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用数学和声学的观点验证了该命题的正确性。语文文本中的对称、流畅、完整、和谐,便是一种美。文学语言的韵律和谐,尤其在诗歌中表现得特别强烈。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悦耳动听。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所选诗歌为例,有唐代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元

28、代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代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有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诗歌韵律的和谐之美。散文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而生动优美的语言总是靠优美的句式表现出来。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例如桂林山水中是这样描写漓江

29、的水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排比句式,使得语句对称工整。教学这类词句时,应反复指导学生细品词句,体味其中美的韵味。3美是一种变化。突出、波折、距离、对比、残缺也是一种美。这在雕塑美神“维纳斯”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文本解读如果能读出文本的一波三折,能读出文本的正反对比,变化之美也就产生了。教学课文月光曲,为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指导学生抓住“水天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像并练说,引导学生有感

30、情地朗读这段话,从而体会到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乐曲由舒缓到高亢激昂。既要找“喜”,也要掘“悲”,产生美的体验。又如,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要让学生学习“对比感受”的方法,通过创造性地想象美好的幻景和离我们现在很遥远的那个年代,将美好的幻景与残酷的现实对比,从整体上把握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的悲惨现实,深刻感受故事的悲剧本质。用教材中挖掘到的“悲”,让学生产生新的体验,有了新的创造,这何尝不是教材中另一中形式的美“悲”美?谁说悲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美丽呢?(四)心理学思想西方体验心理学认为,一个文本是作者的一种体验,解读一个文本就是体验作者的体验,体验作者体验过的世界,是一种体验的体验。

31、而且,读者的解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有着建构作用,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解读体验中才能生成。所以,解读即体验,体验即意义,体验是读者与文本产生情感交流、心灵沟通而进行对话的基本方式,是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而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可能的途径。这里所说的“体验”,是指文本解读中读者对文本世界超越于一般经验、认识之上的那种独特的深层领悟和活生生的感应境界。只有切入这种解读体验的“领悟”和“感应”,才可能有文本解读的建构性。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深层的体验意味着消解,消解“此在”与“彼在”的鸿沟,把两个彼此隔绝的世界豁然贯通起来,使读者从现实世界飘然跨入超然的艺术世界。体验更意味着生成,它将此在与彼在

32、两个世界融合,构成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使读者在沉迷的瞬间感悟到文本世界的真义,发现生命世界的奥秘。从根本上来说,文本解读的不是那个文本,而是你自己,自已的体验和情感。心中有的,眼中才有;心中没有的,眼中始终没有。其实,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文本。你这个文本越丰满越深刻,你去读那个文本的时候,你才会读得越丰满越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是你自己美丽的倒影。教师“自己”的文本解读王菘舟老师的观点:1你用多少自信、多少毅力挑战自己的精神惰性,你就有多少自信、多少毅力实现自己的文本细读。要实现文本细读,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自身的“精神惰性”问题。“与读共舞”,是一种幸福的折磨、痛苦的享受,是幸福和痛苦纠缠、交

33、织在一起的过程。越是起初,痛苦的感受越是强烈。你走在文本的丛林里,你却看不到清流、听不到鸟鸣、闻不到花香,这不是痛苦又是什么?此时,人所固有的精神惰性就会驱使你中断文本细读之旅。如果放弃一旦成为现实,那么,你真的只有慨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园”的份儿了!2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全然进入的敏感和警觉。一定要打开自己的生命,去教参之蔽、去教材分析之蔽、去他人言述之蔽,让自己的精神胸怀敞开再敞开。只有在生命的敞开中,你渴望的那种精彩才会呈现。敞开就是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3你有

34、多种姿态进入文本的可能和自由。“活在文本中”,是你可以选择的一种进入姿态。你让自己走进文本的世界,成为文本生活中的一个角色,文本这个“警幻仙姑”带着你游历文本所缔造的那个“太虚幻境”,你用心聆听她的种种言说,用心察看仙境的种种景象。“千万次地问”,是你可以选择的另一种姿态。进入文本,你不再轻信、不再迷惑、不再被她忽悠,在文本的言语之流中,你总是时不时加以打断,你问:这样言述究竟在言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言述?为什么只能这样言述?用意何在?启示何在? 在你千万次地问中,文本被你掰开了、揉碎了,终至于被你消化了、吸收了。前一种是感性的进入,后一种是理性的进入。更多情况下,姿态是你自己的一种创造。4细

35、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从“此在”开始。三、文本解读的主要策略(一)走近文本文本解读是对文本逐步走近的过程,从陌生感到亲和力再到创新性。首先,要善待文本。犹如观察的视线,对文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视”,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应多一些文本,少些架空分析、少些课外文献、少

36、些音响资料、少些课中游戏。其次,要细读文本。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他精辟地指出了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必须从细微处入手。文本解读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遵循“面-线-点”的线索,从细微处入手。特别是对文本的特点、重点、难点、突破点、空白点等要细细品味,慢慢欣赏。正如朱光潜先生在淡美中所说“慢慢走,欣赏啊!”例如,在解读曼谷的小象一文中“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银铃声”一句时,为什么用“飘”而不用“传”?一个“飘”字把铜铃声由远及近、晨雾的飘渺空灵、树林的静谧凸显得淋漓尽致,而“传”字就显得平铺直白。字斟句酌,涵蕴品味,人与文已融为一体。

37、(二)读透文本文本解读要经历一个反复读透的过程:从“读通”到“读厚”再到“读薄”最后达到“读准”。下面是文本读透的四个策略:1。整体地读。只有整体地读,才能整体观照,“前提”引导,居高临下,全局在胸,真正读透文本。有的老师经常有意无意地把读“森林”和读“树木”混为一谈,细节有余,整体不足。例如,读船长,读出了“舍己为人”,依据的是其中的一些局情节。而如果读“森林”,基于整个故事文本来把握,读出的就是船长的“恪尽职守”。作为一个文本的主导倾向,是通过“森林”反映出来的,还是通过“树木”反映出来的?这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都是整体观照,但解读中也会出现不同的价值取向。这时就要进行“前提性

38、论证”。例如凡卡,基于社会学的解读,你读出的是对罪恶社会制度的控诉。但如果基于儿童本位学的解读,你读出的就是在非人生活下儿童还具有的一种童真童趣。这时就需要进行前提性论证。哪个前提更具有时代意义,我们就取哪个。所以,文本解读不但要考虑价值本身,而且要考虑这个价值是在什么前提下得出来的。又如,古往今来,离情别意,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肝肠寸断,写下了多少千古传唱的不朽之作。江苏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渭城曲教学中,始终贯穿感情的主线,将四首古诗放在古诗文的送别文化中展开教学,使此文本与彼“文本”之间纵横交错,血脉相成这是文本整体读的一个典范。2细腻地读。叶圣陶先

39、生在他的语文教育二十韵里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文本解读时,不要把一个字轻易地放过去,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而不用别的?要细细体会它的神韵所在。这样,文本解读就会丰满起来,不会变成一个空洞的、说教的东西。可贵的沉默的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是“沉默”还是“可贵”。文本中“沉默”这个词出现了六次。这六个“沉默”意思一样吗?内涵一样吗?有一句说“沉默了足足一分钟”,还有一句说“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两个“沉默”有没有区别?前一个“沉默”是从时间角度说的,这一分钟,是让每一个孩子自我觉醒的过程。后一个“沉默”是从空间角度来讲的,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在沉默。只有这样去推敲、咀

40、嚼,文本解读才能扎根在语言本身,扎根在孩子心里。3.反复地读。文本解读是“慢”的艺术,只有对文本反复地读,才能透彻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在本质。读阿Q正传不同遍数地读其效果是不同的: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砸出一点不是笑的成分;第三遍,鄙视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视化为深思的眼泪;第五遍,阿Q还是阿Q;第六遍,阿Q向自己走来。” 4形象地读。文艺理论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叫做“形象大于思想”。读文学作品,不要简单地抽象思想,重要的是读出形象来。这种“形象”就是: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现在我们许多的文本解读的终极目标往往就是一个概念。苏武牧羊要形成什么思想?爱国。其实,解读苏武牧羊不要

41、空讲爱国,要多解读典型的画面:北国边塞,白雪飘飘,荒草遍野,有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在放羊。但他手里拿的不是羊鞭,而是举着一支汉朝的旌节。就让这样一幅画面永远留在头脑里,鼓励我们爱国爱家乡。负荆请罪也是一样,不要光讲知错就改,而是要让学生把这幅画面刻在心里。语文文本解读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区别就在这里。(三)超越文本1这是由语文文本的形象性决定的。形象是感性的东西,一个具体的艺术形象,往往包含多层含义。感性的形象使得文本意义中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这就为鼓励学生文本理解中的新见、创见提供了空间。于是,对文本的解读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一位老师以“青蛙跳出井口

42、了”为题,让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学生们经过思考和讨论,大多数学生的看法是青蛙跳出井口后开阔了眼界,但有一个同学说:“青蛙从井里跳出来,它到外面看了看,觉得还是井里好,它又跳回了井里。”当时,老师、同学都不理解。当晚,老师在灯下批改学生们续写的故事时,老师被震撼了。这位同学是这样写的:青蛙跳出井口,来到一条小河边,它累了,想去喝口水。突然,它听到一声大吼:“不要喝,水里有毒!”果然,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抬头一看,原来不远处有一只老青蛙在对它说话。它刚要说声“谢谢”,就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那只老青蛙的身子,那只老青蛙在痛苦地挣扎。青蛙吓呆了,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它急忙跳回井里,

43、它心里想,还是井里好,井里安全啊!这位同学的观点是与他脑海中浮现的特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2这是由小学生的生活背景决定的。学生的生活是文本解读的背景。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和感受的不同,他们对生活的视角也会不同,对教材的解读也往往是多元的。一位老师教跳水一文,在讨论“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时,学生的感受各有不同:有的说,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小孩不好,太任性;有的说,开玩笑要有分寸,不可过头;有的说,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才到甲板上来寻开心,麻痹大意就要出乱子;当然也有的学生说,船长了不起,又机智又果断才救了孩子。对照课文编选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包容如此丰富,主要是赞赏船长机智、果断的精神,但学

44、生的感受也是很有道理的,这种富有个性色彩又无大错的理解,正是超越了文本的具体表现。又如鸬鹚一文中关于渔人和鸬鹚的关系的理解,学生就有多种看法:渔人在利用鸬鹚;渔人和鸬鹚是合作关系;渔人和鸬鹚相依为命;渔人剥夺了鸬鹚作为自然界一员的基本权利 所以,教师不仅要考虑把文本教给学生,还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立场”上,用学生的心灵去亲近文本,用学生的眼睛去发现文本中属于学生文化创造的那些特质。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世界,他们会用这世界里的规则去度量文本的各个方面;学生有自己的思维语言,他们会用这语言去解读文本的各种问题;学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会用这方式去呈现文本中属于他们的发现。当然,我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45、,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意发挥。在教三打白骨精一文时。老师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你最佩服谁?多数学生说佩服孙悟空,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佩服白骨精。白骨精足智多谋,屡败屡战,锲而不舍,有坚强的意志。这个感受太独特了。他的解读有没有意义?首先要肯定他,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一种解读。但是,这个学生感受到的意义,是否是文本的主导倾向?肯定不是。白骨精是害人精,这是大前提,是一种价值判断。这个学生说出的那些“优点”,都是在这个大前提下的。在“害人精”这个大前提下,你就不能说它“足智多谋”,只能叫“阴谋诡计”、“诡计多端”。这种是非不能含糊。3这是由全息解读的特点决定的。文本解读是一种“全息”解读,要

46、把握文本承载的三重意义: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即作者试图通过文本要表达的意义。这层意义是阅读要把握的基本意义,即尽可能准确地弄清楚作者试图要表达的思想。二是文本的社会意义。一个特定的文本,一旦作为一个自足的存在,它就不再受作者思想的绝对约束,它会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它特定的意义,这就是文本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不是某一个具体人所赋予的意义,而是在大跨度的时间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的。像很多古诗名句,我们使用时常常会承载着许多与作者原意风马牛不相及的新的意义。例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表达的是兄弟之情,思念之情,现在人们绝大多数不再用表达兄弟情谊,也不一定是表达思念,而常常是表达男女之间的

47、爱慕。三是文本的读者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一个代表性的说法。当然,要我们对每一个文本的三重意义都认识得十分清楚,是苛求的,甚至根本不可能,但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全息”解读的重要性,是不应该的。关于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可能,批评家巴尔特曾断言:作者死了,这意味着“读者”的诞生。因此,我们接触的文本不是“特定文本”,也不再是“待定文本”,而是“可以不断增补和超越的文本”。学习专题去年的树的主题解读去年的树是日本著名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文章。关于其主题有多种解读:一、一元解读生与死是一道不能逾越的界线,去年的树中鸟和树的友情却超越了这道界线。生死不渝的友谊是一种感人肺腑的永恒情怀。新美南吉在一个看似波澜不惊的故事后面,蕴藏着对生命和友谊的深刻感悟。 二、多元解读1不能乱砍伐树木,要有环保意识。2既然践约是如此困难,当初就不该轻易承诺。3树用“他”,鸟用“她”,作者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4描绘了小鸟的情绪变化,告诫人们不同情境下心情是不同的。5世事多变,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为此,2006年10月北京、香港、澳门、台湾四地小学语文教师同台执教了去年的树,四种不同教学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