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59308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教师习惯的课堂走向学生喜欢的课堂城市小学课堂教学民主的制度构建与实践一、 问题的提出(一) 对“教师习惯”的课堂教学管理的审视课堂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课堂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通过听课、交流等方式,用片段描述的方法征集到一些教师习惯的课堂表现:1、关注常规,而忽略学生。“回答问题先举手”,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已成为一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即使是比较民主的老师也说“最好站起来”。上课不能插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不能随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的同桌、不能选择作业。2、关注教师自己的“教”,忽略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教师关注的只是自己的“教学预案”,而不是学生的“学

2、”。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不敢放开手脚,其最大原因就是担心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不去。3、关注精英学生,忽略弱势学生。相对较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表面上学生都坐在课堂上接受同一教师的平等的教育、教学,但是实际上,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机会还是难以做到平等。课堂上教师并没有给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创设平等的机会。4、关注“标准答案”,忽略“自我感悟”。在教学上大包大揽,存在“专制”、“集权”、“高度民主统一”的教学方式,任意否定学生的“那一义”,而把自己理解的或照搬教参的“这一义”奉为绝对真理,用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取代学生心中的“哈姆雷特”。在教学中,

3、老师经常简单地包办代替,而没有尽量给学生以思考和活动的机会。5、关注教学形式的花哨,忽略教学内容的实在。有的课又是课件演示,又是播放录音,还要齐唱国歌、摘果子游戏,一节课下来,教学环节很多,而每一个环节又没有上透,都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匆匆忙忙走过,学生就像配合教师演出的群众演员。还有的教师把大量时间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自主读书、探究,但是,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只注重热闹的形式,课堂放任自流。6、关注全体统一,忽略个体差异。当班级人数达到六十几人时,当班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时,教师在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学的不民主。优等生一遍就听懂了老师的讲解,而教师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讲解,对于他们

4、来说是浪费时间;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如果教师只讲一两遍,他们根本没有听懂。在体育课上,出现这样的一幕:“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为什么要横着跑。”“我喜欢横着跑,因为有一次,我看见螃蟹横着跑得很快,连我都抓不住它。”“不许胡说!”为什么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几年,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是“涛声依旧”、“新调老弹”?究其根源是与之相配套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却迟迟“按兵不动”,基本保持老面孔。请看一所城市小学的学生课堂规则:第二条:下课时,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课本、练习本一律放置在左右两上角,课本放在最上面,文具盒放在中间,课桌上不得放置与本节课无关的物品。第三条:上

5、课铃响后,各就各位,双手平放在桌面上,挺胸抬头,目视正前方,静等老师,待老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学生齐说:“某老师好!”老师还礼后,班长喊:“坐下”,全体学生再坐下。第四条:上课时,学生如要发言,必须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起立发言。第五条:举手一律用左手,小手臂与桌面垂直,五指并拢,举手时挺胸,目视老师,不向前伸手,不用肘关节撞击桌面,不左右、前后摇晃。- 本课题组曾对本市某城市小学的课堂教学常规进行调查,其结果分析如下:1、过分强调规范,忽略了师生的自由精神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管理重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学生因年龄小、天性好动等,上课时不是玩弄小玩具、学习用品,就是与其他同学嬉笑玩

6、耍。这些不良习惯总是会被“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老师发现,轻者请站立,请回答问题,重者罚站、罚作业、站办公室、请家长等。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在听课的坐姿、发言的语言等方面被一一严格要求着,学生的行为开始“规范”而“听话”,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也被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甚至有的被要求反剪着手坐着,像一个个囚徒;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都被一一规定着,连学生发言时的姿势也被严格规范着:“回答问题时要起立,不摇晃身子,成立正姿势,眼睛看老师-答问完毕,老师说请坐,学生方可坐下。”这些所谓严明的课堂常规和纪律,是否都是正常的、合乎情理的和合乎儿童天性的,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去

7、想过。当我们制定并反复训练儿童达到课堂常规要求时,实际上也限定了儿童天性的发挥,表达的自由,思维的自由。学生内心的反应是“我不可乱说乱动”,“我做什么都要经过老师的允许”。教师是管理学生的,但是他们也是受一定的制度管理的。在传统的教学常规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准”、“严禁”等字眼,以此达到规范课堂教师行为。而有的规范和制度越订越细,越订越死。比如备课的格式,必须按统一的规格进行。有的老师为了应付检查,只好拿一本教案集抄下来,而真正钻研教材、查找资料、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过程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上课时只能按着备课本照本宣科。这样规范的的课堂教学管理,非但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

8、由于教师的被动参与,从事大量的无效劳动,使身心疲惫,无暇顾及学生的更多想了解的,只是应付性的完成任务就是了。师生在机械的、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中紧张忙碌着,被种种制度规范着,也失去了教与学的自由。2、过分强调控制,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课堂教学管理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控制。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安排、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利用等,都集中在“教师的教”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核心人物。所有的指令都由教师发出,学生的所有行动都受教师支配,以至于整个课堂教学演化成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就是圣旨,学生如同一群听话的良民,一切“唯老师是瞻”、“唯书本是瞻”。为了能使教师

9、的“教”能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常规就要严格管理。这样一来,我们如何能听得到真正发自学生的声音?我们又如何能看得到真正源自学生内心的互动呢?教学目标的确定以教师的备课本为主,学生对于“今天上什么内容”也是上课时才知道的,这节课会怎样安排学生更是“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学生对教师的课堂预设也总是一无所知,因为教师的备课本是他们不知道的世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的讲授不能不听的,好学生的发言不能不记录;所以他们听的时间更多,坐着不许随便动的时间更长;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老师和一些同学的话更多的是听不懂的、记不下的,连着几个小时坐下来,腰酸背疼是小事,时间一长,他们便变着法儿“乱动”

10、,课堂上出现了老师背后的恶作剧、同桌间的无声争斗;更有一些乖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因“坐得正”而获得一朵小红花的奖励,一天下来,经常有刚入学的小学生向家长哭诉:“妈妈,我的腰很酸。”由于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控制,教学中没有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却多了一些“乱动”和“不动”。 3、过分强调秩序,忽略了教学过程的开放在课堂上,“插秧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我们所司空见惯的。这种“插秧式”课堂教学中,以教师的讲台为中心,几十张桌椅板凳整齐有序地排列着。教师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要“静、齐、快”,然后遵照既定的程序师生问候以后学生再坐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高高地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课,其中间或提出问

11、题,再指名学生回答。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这样的语言: “不准把手拿上来。” “起立坐下后不准出声。” “打开书,只许动手不许动嘴。” “因为你举手姿势不对,所以我不叫你回答。”“你怎么老坐不住,椅子上有钉子呀?”“说你呢,眼睛不要离开我。”“坐直,不要放松。”“谁同意你坐那儿说,为什么不举手?”“不准插嘴。” 教学实际上成了教师展示其授课技巧的一种表演活动,没有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室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课堂法庭”。过多的禁令使课堂教学环境封闭而死板,学生就箱“刑事犯”一样,毕恭毕敬地坐着,生怕做错了什么,被教师动辄以“法制化”的手段整治-这样的教学,其实就是试图维护严格的甚至苛刻的课堂秩序

12、,即极端的课堂常规,通过这种方式确立所谓的教师权威。过分强调秩序,课堂成了一块块整整齐齐的“秧田”,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有固定的位置,一张组织严密的网络由此拉开,使教学变得封闭而严谨。4、过分强调划一,忽略了师生的个性张扬人因个性而存在,教师和学生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中用既定的、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和学生。教师成了一块一块等长等宽的光边豆腐。同样,教师在课堂上,也遵循一致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所有的学生学习同一内容,十指有短长,学习能力有强弱,但在单位时间里,有的学生早已学会,有的可能还要“补小灶”;所有学生回答同一个问题,机会总是被班内少数反应敏捷、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占有;所

13、有学生做同样的练习,老师用同一标准来评判所有学生的答案;所有的统一都源自于“考试是统一试卷,没有专门为你一个人出”!这样,有的学生因完成不了任务而灰心丧气,有的学生因学习无法发挥特长而彷徨不前;教师中也出现有的完成不了工作、有的工作无法发挥特长,也有的因工作有创新而得不到制度的承认,变得消极起来。以上所述传统课堂教学管理制度,是为了维护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而制定的。这些制度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课堂教学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也许在目前的某些地区、某些学校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理念。(二)新课改中的教学民主没有

14、得到制度的认可,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滞后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15、明确表达出我们的教育是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使教育成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转变角色。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树立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育人观,这也是教学民主思想的根本。要实现这一改变,我们就要在教学中真正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建立自尊、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积极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新课程的以上教育教学理念都提出了教学民主的思想,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维

16、护的是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教育教学的本体是育人,没有把学生当“人”看待。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上帝是主宰,高高在上,教师灌,学生听,忽视学生的个性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讲,学生听,答案、理解千篇一律,结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失去了应有的多姿多彩的个性,个体的发展也成了空谈。由此可见,由于新课改中的教学民主没有得到制度的认可,课堂教学管理改革滞后,制约了新课程的实施。(三)教学民主需要制度的建构,不能放任自流民主意味着平等、自由、尊重和宽容,但不是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事实上,对于每个个人来说,对什么是公平的理解都是非常

17、不一致的。制度可能使一些人受益,受益者认为是公平的,受损者可能认为不公平;得益多者和得益少者也会出现意见的分歧。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选择“民主原则”来解决问题,多数人认为公平就是公平,从而否定了少数人认为的不公平。这就是说,民主制度的实质是为保障大多数人的底线公平。正如马克思认为的:“自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规定的一样。”因此,民主精神所蕴涵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是自我表现意识和主体意识的理性体现。同时,真正的民主也离不开法治。教学民主不意味着不要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民主正是为了更严格地按照既定的规则、制度去学习,从而保证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课堂

18、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必然导致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应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步步深入,学科课堂教学已经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可是,当一种旧的格局被打破,而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之时,我们的教师肯定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新课程的课堂教师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应该出现怎样的新面孔?新课程教学的课堂评价标准是什么? 带着种种困惑,我们提出了如何用教学民主的视野重新审视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民主化,构建以“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相对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与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民主制度,旨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推进新课程的改革。二、 研究的设计(一)

19、研究的目标通过用民主教学的目光重新审视课堂这个特定场所、特定时间内发生的师生行为和课堂教学过程,发现存在的不民主行为表现,并通过一定的策略来纠正、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推进课堂教学民主,构建起一种课堂教学民主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形成更民主、更和谐的课堂文化,推动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顺利实施。(二)概念界说课堂教学是培养具备民主生活方式的人才、民主社会公民的重要渠道。教学民主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观,努力追求师生间人格平等、心灵和谐的关系,理解学生,一切和学生商量着办,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教学

20、环节,运用符合情感需要、个性特征的教学语言,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是个人或集体对有关部门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的思想习惯。所有的制度都是具有大量特征化的和共同的观念和日常惯例,制度相对具有耐久性、自我表现强制性和永续性。制度制约既包括人们所从事的某些活动予以禁止的方面,有时也包括允许人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从事某些活动的方面。良好的课堂教学制度是维持课堂纪律,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制度是不易觉察到的、可以挖掘的课堂教学资源,它以潜在的方式影响或支持课堂教学。它包括个体差异、问题与错误、师生情感和关系等。为

21、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保障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教学民主,构建一套课堂教学民主制度,用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如哪些行为指向教学民主?谁有权力提出异议?怎样保证大多数人的说话权利?怎样保证大多数人得到尊重?师生交往中有哪些须遵循的规则?随机发言的规则?通过一系列刚性制度与柔性制度的结合,创设师生双方平等、和谐的关系。(三)理性思考1、对民主与教学民主的思考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观点最早是杜威提出来的。他认为民主不仅是不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并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指出,民主主义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这种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追求共同利益的联合生活的方

22、式,是一种自由无碍的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能以同等条件共同享受社会的利益。胡适也说过:民主不是别的,“千言万语,归根一句话,就是承认人人各有其价值,人人都应该有可以自由发展的生活方式。”民主的生活方式,意味着自由、平等、尊重、多元、宽容、妥协、协商、和平等观念浸透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里的“平等”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生命价值的平等、思想尊严的平等、社会机遇的平等和政治权利的平等。这里的“自由”不时为所欲为。马克思说:“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规定的一样。”他主张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解放,社会本身才能得到解放。因此,

23、民主精神所蕴涵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是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理性体现。而真正的民主离不开法治。法治精神体现在“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宽容,也就是要允许别人跟自己不一样不一样的思想,不一样的个性,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等。其精神核心是思想宽容,也即承认思想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宽容意味着进步,使每一个人都精神焕发充满创造力。我们理解的教学民主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观,努力追求师生间人格平等、心灵和谐的关系,理解学生,一切和学生商量着办,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环节,运用符合情感需要、个性特征的教学语言,创设宽松、

24、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2、教学民主视野下的教学观与学习观 在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 、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

25、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不同学习内容,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另外,我们觉得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民主教学更是如此。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

26、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因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语)”、“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3、攰课程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管理对建构民主制度的启迪 新课程标准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的新的挑战,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不仅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而且也要求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服务,为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长,鼓励他们不断自我表现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

27、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这和民主教学倡导“以人为本”、“人文化管理”不谋而合。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这是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师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那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与新课程改革、教学民主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改革基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突出伦理政治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同时,强调了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我们认为“以人为本”不但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只有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

28、,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尊重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在“尊重”的环境里让师生学会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爱心助人、善于合作、宽容大度;学会尊重社会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学会尊重自己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以人为本”管理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通过激励,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人的积极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要顺利地实施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管理者就不能硬性地去要求教师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应当在管理中既为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又为调动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为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29、,保障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教学民主,构建一套课堂教学民主制度,用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良好的课堂教学制度是不但能规约师生的行为,维持课堂纪律,而且为保障大多数人的权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从而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试图通过课堂教学民主的制度建构,挖掘课堂中不易觉察到的教学制度资源,并让其以潜在的方式影响或支持课堂教学。(四)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方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研究步骤:第一阶段:从2004年4月至2004年6月为调查分析阶段。1、 通过不民主教学片段征集,了解并分析了教学不民主的表现及“教师习惯的课堂”的特点。2、 对传统教学管理的调查与剖析,了解教学管

30、理制度现状,分析其弊端;第二阶段: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为研究策略制定制度阶段。1、开展了学生“我最喜欢的课堂”征文及绘画创意活动,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2、“教师习惯的课堂”与“学生喜欢的课堂”的对比与分析。3、 组织教学民主理论学习,转变教师教学观念。4、 通过教师论坛和教师访谈,讨论并修改课堂教学民主制度。5、 构建以“两地书”为载体的师生沟通机制。6、 形成新的城市小学课堂教学民主制度。第三阶段:从2005年2月至2005年6月为实践与验证阶段。1、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并验证新制度,进行课堂追踪。2、 “在课堂中寻找快乐”学生在课堂中的快乐体验调查。3、整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

31、。三、 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我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一直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校训,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本着“教孩子六年,益孩子一生”的办学宗旨,以“分享、宽容、合作、求精”的教风和“勤学、善问、学以致用”的学风,取得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效应。学校坚持以艺育人、以爱启智,教育学生“扎扎实实求知、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以学生发展为本,用“今天你在小学起步,明天小学为你喝彩”激励学生的进步与发展。2003年我校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学校树立了“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优质教学目标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教师” 的办学根本目标。20

32、04年我校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努力构建一套课堂教学民主制度,形成“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课堂文化,促使学校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的目标。 依照教学民主理论,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我校的办学理念出发,参考师生提出的若干课堂教学规则,课题组经过多次研究,制订了新型的、体现教学民主思想,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民主制度。本课题着重对教师课堂教学常规、学生课堂学习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两地书”为载体的师生沟通机制等四个民主制度进行研究。(一)教师课堂教学常规1、制度构建的原则(1)柔性原则制度是由正式的规则和非正式的规则构成。其中正式规则是指一些法律条令、规章法规,具有保护公众

33、利益、有一定恒久性的特点。非正式规则是对正式的刚性制度的一种柔性的调节制度。在课堂民主教学制度中,增加弹性指标,减少刚性方法。用柔性的调节制度来扩充刚性制度。(2)个性化原则提倡教师教学有个性特点、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制订的制度要有利于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根据学生的自身基础确定学生个体的学习目标,体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保护学生的个性。(3)情感性原则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要求教师力求做到与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距离都要很贴近,倾心地关爱学生,课堂教学中关注情感教育,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情境。(4)发展性原则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时代对课

34、堂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个体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评价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2、构建的途径和方法(1)开展征文和绘画创意大赛,了解学生“喜欢的课堂”需求我们通过征文、绘画创意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在全校学生中做了一次主题为“最喜欢的课堂”的调查活动。在调查中,我们从一幅幅幼稚的画面和一行行纯真的文字中发现,“学生喜欢的课堂”与教师习惯的课堂有很大不同:亲切、友好的课堂老师走进教室,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我们的课题是怎样玩得起劲!”上课前老师总是背着挎包,左手捧着文件夹,右手提着录音机精神焕发地走进教室。她把录音机放在电脑桌上,开始倒好上课要用的磁带。走进教室后,老师笑眯眯地说

35、:“早上好!”同学们排着不是特别整齐的队伍,微笑着回答:“老师早上好!” 充满鼓励的课堂有一个女同学这样一来描述她喜爱的课堂:教室里灯光明亮,语文老师边走边提出问题,学生有的高高举着手,叫着:“我来!”有的站起身来,高喊着:“我-”还有的激动得在桌子上打起节奏来。老师微微笑了笑,并没有请他们回答,而是不停地注视着其他慢慢举起的一只只手。我看了看老师传递着信心的目光,我也举起了手,老师毫不犹豫地叫了我,我结结巴巴地回答。老师一边循循善诱,一边鼓励我说:“你回答得很好,下次别紧张。”我坐下了,眼中感到有一点湿润。课堂上充满乐声,老师微笑可掬;开放、自由的课堂在教学中,老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学

36、生和老师实行合作教学,组织教学井然有序;有时,教室里,讲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教科书、钢笔、粉笔和学生名单,学生则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看书、活动-有时,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起游戏,老师和学生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有时,课堂不在教室里,而是在一片青青的草坪上,花儿怒放,蝴蝶飞舞,年轻时尚的女老师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上兴致勃勃地讲课;有时,课堂是在操场上,学生们在自由自在地活动,跳绳、老鹰捉小鸡、玩双杠、跑步、倒立,这样的体育活动课学生喜欢!有时,课堂似乎变了个样儿,头上长着角的山羊老师、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组合在一起,成了一个特别富有童趣的童话般的课堂;课堂上空悬浮着各种奇形怪状的“不明飞行物”,老师驾驶着宇

37、宙飞船,学生骑在星球上-这是一个充满知识的神秘课堂!平等、互动的课堂老师在课堂上笑容像阳光般灿烂,对学生一视同仁。宽容、幽默的课堂“老师刚说完,同学们都捧腹大笑。其实我们都知道,老师这是在用笑话故事批评我们班的某些同学很粗心,相信这些同学也会在笑声中改正错误。”“我最喜欢老师上课风趣幽默,待人和蔼可亲,知识渊博的老师,她不仅给我知识,更给我许多关怀和鼓励-” 老师对学生亲切又和蔼,学生犯了错误,学生说“对不起”,老师笑眯眯地说“没关系”;活泼有序的课堂教室里挂着挂钟,老师按时下课;老师批作业可认真了!她一字一句地看,如果发现错误,就用红笔在上面画一个圈,再写上“订正”两个字,然后发下来让同学们

38、改正。要是没改正确,她就耐心地讲给你听,直到懂为止。以上“学生喜欢的课堂”涉及了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活动设计、教师上课导语、课前准备、课前问候、提问及回答、教学媒体使用、合作教学、上下课的时间等各个方面,还提出了“学生所喜欢的老师”的条件:能歌善舞、贴近儿童、知识丰富、待人真诚、会宽容人、平等待人、对学生态度和蔼、关心学生、教学认真等。现在,我们对教师习惯的课堂与学生喜欢的课堂作一次比较:表一:教师习惯的课堂与学生喜欢的课堂比较教师习惯的课堂学生喜欢的课堂关注常规,而忽略学生亲切、友好关注教师自己的“教”,忽略学生的“学”充满鼓励关注精英学生,忽略弱势学生。开放、自由关注“标准答案”,忽略“自

39、我感悟”平等、互动关注教学形式的花哨,忽略教学内容的实在宽容、幽默关注全体统一,忽略个体差异活泼有序从上表我们看到: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重,教学程序一经预设,便不再更改;为了维持教学秩序,注重严格的课堂常规管理;教学遇到突发事件或学生有不同意见时,一般由教师说了算。而学生喜欢的课堂是充满亲切友好、鼓励的气氛,课堂教学开放自由,教师平等待人,宽容学生,教学语言幽默,教学组织有序,这样的课堂是活泼的,是贴近儿童生活和心灵的,是民主的课堂,也是他们所喜欢的课堂。(2)观摩“学生喜欢的课堂”作品,反思教师教学习惯行为 “学生喜欢的课堂”调查结果出来以后,课题组挑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和征文,进行

40、了一次“学生喜欢的课堂展览”,要求教师观摩后反思:“我的课堂是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我可以怎样做让学生更喜欢我的课堂?”围绕以上几个问题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再由教研组确定教师参加全校论坛,进行发言交流。有老师这样感叹道: “我们这些在课堂上自认为对学生负责的老师,却没有在画面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是该反省反省自己了!”“原来满心认为自己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但是在学生的征文里我读到了学生对我的委婉的批评。我觉得很惭愧。”“我们错了!总以为把什么都教给他们是尽职,却不知道硬塞是没有效果的;总以为学生多做点作业,老师多批点作业,学生能理解老师的苦心,却不知道这样的自作主张让学生失去了多少

41、快乐的游戏时光啊!”“回想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那段时光,我也能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聊天,学生很喜欢和我在一起。而教学经验越来越丰富的我,为什么学生反而疏远我了?我是不是把教学民主置之脑后,一切由自己说了算?做一个民主的老师吧,在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和学生多商量-”通过这一次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课堂民主教学是学生所能接受的教学,民主教学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师在活动中反思着自己,追问着自己的教学中的民主程度。(3)学习民主教学理论,转变教师观念首先,组成课题理论学习小组,参加民主教学理论学习。由校长、教科组成员、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组成课题理论学习小组,广泛搜集有关部门民主教学资料,组内

42、成员分工协作。其次,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进行专题学习。每课题组定双周一为课题学习时间,要求全校教师在阶梯教室进行理论学习。每次学习都定专题,由专人负责。如开设新课程对课堂的新定义、民主教学、民主化的课堂是人文化的课堂、课堂教学民主化技术行为、民主教学氛围的营造民主教学的具体作法有哪些等专题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另外,课题组积极外出参加杭州市教科所组织的课题学习及外校关于民主课题研究活动、如参加杭州市艮山小学课题研究活动、学习青蓝小学的课题研究材料等,为我校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成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通过理论学习,教师们了解了“民主教学”、“教学中的民主”、“怎样实施课堂教学民

43、主”等理念,也转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固有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的负责任都受到学生喜欢。因为过度的负责已经成了学生的负担。”“教师因受习惯的影响,如果不经常作调整,课堂会逐渐因袭惯有模式而变得僵化。”“只有受学生喜欢的课堂才能产生更高的教学效率。而学生最喜欢的课堂就是民主教学的课堂。”(4)开设教师论坛,讨论民主课堂教学新制度在研究中,有老师提出了一些疑问:是不是课堂民主了就无所谓要不要常规了?在民主教学的课堂中的教学常规又如何体现呢?我们组织了教师论坛,围绕“新课程下的小学课堂教学常规”、“民主课堂教学常规”等主题进行讨论。老师们提出了要落实课堂常规,必须从老师自身开始。教师

44、自己在课堂上应尽量尝试着“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做到学生开心老师快乐”。教师首先要有宽阔的胸怀,沉思时允许学生正襟危坐,;各抒己见时允许得意忘形;情为所动时,允许流泪或痛哭; 通过几次教师论坛的开展,老师们都意识到了:课堂民主教学是学生所能接受的教学,民主教学的课堂是学生喜欢的课堂。课堂是班级授课和学生自学的场所,是一个由教师和若干有着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所生活的社区文化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学生结合而成的文化生态组织。各人有各人的的习惯,有的人不静下来无法学习,还是多多少少需要一点约束,不提倡只默守一点成规,这就应由老师来把握,正如一人开车,再急的事,人群聚集处只能满行,路阔人稀处尽管开足

45、马力。无规矩难成方圆,好习惯必须有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培养出来。所以教师还是要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制定一些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课堂规则,以保护大多数的学生的利益。3、具体内容在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在部分教师与学生中征集了“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然后组织教科组、教务处、教研组的老师进行集中讨论,对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有的条款应予以保留,有的条款已经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应予以删减,另外增加一些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教学民主思想的项目。最后,课题组经过多次研究,制订了新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学民主思想,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师课堂教学常规。新的民主课堂教师教学常规具体制

46、定如下:A、十要求1、 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坚持上课铃响前1分钟候课。2、严格按课表上课。教学中要以学定教,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以学生的发展的起点、发展的需要以及发展的可能来确定教学,并且以动态的形式随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来调整教学,不死扣教学预案,教学有生成性。3、教学目标恰当,整合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儿童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使学习变得活泼而有趣。4、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充分利用和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5、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细致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个体,保护学生个性,在知识底线的基础上设

47、计教学底线,因材施教,关心弱势学生和有差异学生。6、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既要发挥引导和组织作用,又要弘扬“教学相长”的优秀传统,建立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分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保护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注意师生互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7、注重在课堂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人格培养。严格要求学生的握笔、写字、坐立姿势,及时矫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式。发现学生答问或练习错误,要及时指出并纠正。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道德,培养坚韧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8、布置作业要精而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要有针对性和适当

48、的梯度。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练习。适当增加综合实践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9、尊重学生。当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教师要耐心地进行正面引导,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在学生面前发脾气。注意在教学使用礼貌语言、职业用语,把握语言的分寸,适时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调节课堂气氛。10、课风朴实,注重实效,按时下课,不拖堂,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教育学生参加有益的课间活动。B、教师课堂要求三字歌教师语言:引言新 讲解少 语言精 声音轻 语气柔教师态度:态度软 架子低 心理贴 距离近 关照细 关爱真教学设计:底线准 坡度小 宽度大 弹性足 活动多 教具齐 板书正课堂要求:规则严 课堂实 4、分析与讨论因小学学制为六年,教师教学六年为一轮,所以课题组找到1999年的教学常规为参比常规,新的课堂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