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生理学概要ver1.2ppt课件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425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组织生理学概要ver1.2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口腔组织生理学概要ver1.2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口腔组织生理学概要ver1.2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口腔组织生理学概要ver1.2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口腔组织生理学概要ver1.2ppt课件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组织生理学概要ver1.2ppt课件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组织生理学概要ver1.2ppt课件精选文档.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牙体组织(dental tissues)牙周组织(periodontal tissues),釉质(enamel)牙本质(dentin)牙髓(dental pulp)牙骨质(cementum),牙龈(gingiva)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牙槽骨(alveolar bone),牙体组织:釉质(enamel),覆盖在解剖学牙冠的表面特殊性牙尖、切缘处最厚沟窝点隙,牙釉质的理化特性,人体最硬的组织淡黄色、半透明无机物占9697,其余为水和有机物无机物:钙(Ca2+)、磷(P3-)离子的磷灰石晶体和少量的其它磷酸盐晶体,非常相似于六方晶系的羟磷灰石Ca10(PO4)6(OH)

2、2晶体。含有较多HCO3-。还含有Cl-、Na+、Mg2+、Sr2+、Zn2+、Pb2+、F+有机物:1,为蛋白质和脂类。蛋白质主要有釉原蛋白(amelogenins)、非釉原蛋白(non-amelogenins)和蛋白酶(proteinases),组织结构,釉质的基本结构釉柱: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质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而达牙的表面。窝沟处:向窝沟底部集中,牙颈部:水平,釉牙本质界,1.釉质牙本质界(enamel-dentinal junction)形态:外形呈贝壳状。由相连的圆弧形小凹构成,小凹突向牙本质。意义:加大釉质和牙本质的接触面;分散部分咀嚼力。成因:两种不同矿化组织的交界面,分

3、别来自上皮、外间充质。,釉质的特殊临床意义,F抗龋原理沟窝点隙:龋的好发部位窝沟封闭的组织学基础釉柱排列方向与备洞的关系釉质酸蚀的基础,牙本质(dentin),构成牙的主体,成牙本质细胞功能:保护牙髓、支持表面釉质冠部:釉质覆盖根部:牙骨质覆盖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牙本质的理化特性,硬度比釉质低,比骨组织稍高弹性:给釉质提供缓冲环境渗透性:组织液和局部液体介质和离子可经过牙本质含细胞成分(不同于釉质)无机物约占70(45),主要也为磷灰石晶体,但其晶体比釉质中的小,而与骨和牙骨质中的相似有机物为20(33):胶原蛋白(18),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s)

4、、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及胺基多糖(glycosaminoglycans)等水为10(22),组织学结构,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细胞间质,牙本质小管:走行方向:放射状、较直、“”型 直径近牙髓:粗,3-4近表面:细,1,牙本质小管内,分支并与邻近的突起分支相联系分布范围:至牙本质小管的近髓端l/3或l/2细胞器:微管、微丝、线粒体和小泡、致密体,成牙本质细胞突起(odontoblastic process),细胞间质,以矿化形式存在胶原纤维:I型胶原,与牙本质小管垂直而与牙表面平行,彼此交织成网状磷灰石晶体:比釉质中小,长约20-100nm,宽2

5、-3.5nm,呈针状或板状。球间牙本质、生长线、托姆斯颗粒层、前期牙本质,A:牙本质小管 B:管间牙本质C:管周牙本质牙本质磨片 1500,牙本质生理及病理性变化,继发性牙本质:牙根发育完成,牙与对颌牙建立了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方向与原发性有较大差异,较水平,与原发性牙本质间有明显分界线。,牙本质生理及病理性变化,修复性牙本质结构特点 小管数量少,部分区域仅少量或无小管小管明显弯曲,排列紊乱矿化程度低位于受刺激牙本质小管髓腔侧,与原发、继发牙本质分界清,牙本质的感觉,神经传导学说(direct innervation theory)转导学说(transduction theory)流体动

6、力学说(hydrodynamic theory),牙髓(dental pulp),解剖特点:组织特点:疏松结缔组织硬组织包绕含成牙本质细胞无定位感受器增龄变化明显功能:形成 营养 感觉 防御 修复,牙髓的一般组织结构,成牙本质细胞层乏细胞层多细胞层髓核,牙髓的组织结构,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纤维:I型和III型胶原纤维(55:45)和嗜银纤维血管:管壁相对薄、血压高、血流快神经:多为牙槽神经的分支,与血管伴行基质:蛋白多糖复合物、糖蛋白、水,牙髓的功能及临床意义,1、形成牙本质2、营养功能:牙髓坏死釉质、牙本质失去营养无光泽、变脆3、感觉功能:痛觉,不能区分冷、热、压力和化学

7、变化,缺乏定位能力4、防御及修复功能,刺激轻缓修复性牙本质,刺激强烈牙髓炎症。由于髓腔特点,疼痛剧烈,牙骨质(cementum),覆盖于牙根表面的一层硬结缔组织,色淡黄。牙颈部较薄,根尖、根分叉处较厚。,牙骨质的理化特性,硬度 与密质骨相似厚度 牙颈部较薄 根尖与根分叉处较厚颜色 淡黄 发暗无光泽组成 无机物:有机物和水=45-50%:50-55%(重量比)无机物 磷灰石。表面氟含量高 有机物 胶原蛋白 主要为 I 型,少许III型、XII型 非胶原蛋白 蛋白多糖、OPN、BSP等 参与牙骨质矿化,牙骨质的分类,时序 原发性 继发性有无细胞 有细胞性 无细胞性中间牙骨质:位于牙骨质和托姆斯颗粒

8、层之间,为一层无结构、不含胶原和细胞的薄层牙骨质。类似于上皮性来源的无釉柱釉质,上皮根鞘细胞形成。,牙骨质的组织结构,无细胞牙骨质(acellular cementum)紧贴于牙本质表面由牙骨质层板构成而无细胞分布于自牙颈部到近根尖l/3处,细胞牙骨质(cellular cementum)含牙骨质细胞的牙骨质位于无细胞牙骨质的表面根尖部1/3可以全部为细胞牙骨质,A:无细胞性牙骨质B:细胞性牙骨质,釉质牙骨质界(enamelo-cemental junction),牙骨质覆盖釉质(60)端端相接(30)彼此分离(10)意义:牙本质过敏,牙骨质结构的临床意义,特性:不断新生,抗吸收能力强于骨功能

9、:牙周膜纤维的更替牙髓和根尖周病治疗后覆盖根尖孔补偿咬合高度修复小范围病理性吸收牙正畸治疗,牙周组织(periodontal tissues),概念:牙的支持组织牙龈(gingiva)牙周膜(periodontal membrane)牙槽骨(alveolar bone),牙龈,牙龈(gingiva)是包围和覆盖在牙颈部和牙槽嵴的口腔粘膜,呈浅粉红色,坚韧而不活动。在前庭和下颌舌侧面,与红色的牙槽粘膜连续,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在上腭与硬腭粘膜连续无明显界限牙龈可分为游离龈、附着龈和牙间乳头三部分。,牙龈的表面解剖,游离龈(free gingiva)游离龈是指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它游离

10、可动,呈连续的半月形弯曲,其色泽较附着龈稍红。,游离龈,游离龈沟,附着龈,龈沟,与牙面之间有一环状狭小的空隙,称为龈沟,其正常深度约12.5mm,平均深度1.8 mm。龈沟深超过2.5mm时,通常被认为是病理性的,称为牙周袋。,游离龈,游离龈沟,附着龈,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附着龈:在游离龈的根方,紧密附着在牙槽嵴表面,它与游离龈相连处常有一浅的凹沟称为游离龈沟,附着龈色粉红,质坚韧,表面呈桔皮状,有许多点状凹陷称点彩。,点彩、牙龈乳头,点彩:可增强牙龈对机械摩擦力的抵抗,但在炎症水肿时,表面点彩可消失,牙龈变为光亮。龈乳头(牙间乳头)牙龈呈锥体状充填于邻近两牙的牙间隙部分

11、称牙间乳头,也称龈乳头。,龈谷,在后牙,颊侧和舌(腭)侧龈乳头顶端位置高,在牙邻面接触点下相互连接处低平凹下,像山谷故称龈谷。在前磨牙龈谷底形如楔形,在后牙区变为低平。由于该处不易清洁,易形成菌斑和牙石,龈谷易受到炎症刺激,牙间区牙龈炎的发生率确高于其它部位。在老年和疾病情况下,牙间乳头退缩而将牙间隙显露出来,可引起食物嵌塞和菌斑的积聚,导致牙周炎的发生,牙周膜的一般特点,概念: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组织性质:环绕牙根的致密结缔组织厚度:为0.150.38 mm构成:细胞、基质和纤维功能:将牙固定在牙槽窝内,抵抗和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具有悬韧带的作用,又称牙周韧带(periodontal l

12、igament),牙周膜的组织结构,纤维:胶原纤维数量最多,主要是型胶原,少部分为型胶原,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在细胞外聚合成纤维,汇积成粗大的纤维束,并有一定的排列方向,称为主纤维主纤维束之间为疏松的纤维组织,称间隙纤维,牙周膜血管和神经穿行其间。,牙槽骨(alveolar bone),概念: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也称牙槽突(alveolar process)结构特点:与身体其他骨相似特性:依赖于牙的功能性刺激,改建活跃,牙槽骨的组织结构,固有牙槽骨(alveolar bone proper,也称硬骨板lamina dura,筛状板lamina cribratus)密质骨(compact bone)松质骨(spongy bone),固有牙槽骨,松质骨,皮质骨,牙槽骨的生物学特性及增龄性变化,生物学特性:高度可塑性受压力吸收,受牵引力增生:类骨质牙生理移动时牙槽骨的改建废用时萎缩,增龄性变化:牙槽嵴高度减少 生理性的骨质疏松 吸收活动大于骨的形成 红骨髓变为黄骨髓 细胞数量减少,成骨能力明显降 低,埋入的穿通纤维不均匀。,因为有你,心存感激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