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论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59561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论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八年级语文《论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八年级语文《论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八年级语文《论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八年级语文《论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论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论语》.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九则,公主岭市永发中学:张国权,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其:指孝子 唯:只,父母只为儿女的疾病担忧,这样就是孝。,一个人通过努力,很多事都可以做好,让父母欣慰,放心。只有生老病死,这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让父母担忧也是没办法。除了这些人力不可控的事,其余的都做好,不让父母担心,这样就是孝,而且是比较高层次的孝。,子女的成长无时无

2、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心情高兴与否,吃饱穿暖与否,事业通达与否,与人交往顺利与否等等。面对父母的担忧,为人子女,能做到的就是减少父母的忧虑,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为很多事情凭借个人的努力,是可以让父母少担忧,少操心的,也许只有身体的疾病,是个人的力量所改变不了的,所以这一则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为人子女要想行孝就要谨慎持身,这样就可以让父母放心、安心,少挂心。,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养:奉养。,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称为孝的,只是说能够奉养父母。跟犬马一样,人都能豢养他们,如果没有敬重之心,那跟圈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讲犬

3、马呢?我们一再提到效犬马之劳,因为犬跟马是人类选出来,狗替人看门,马替人拉车,来服务人的,所以既然讲犬跟马当然是对人有服务的作用。如果这边说孝顺父母亲是让父母亲吃饱就好,如果下面提到猪那就有问题了,猪不会照顾人,猪只是人喂的。孔子讲犬跟马,就是把子女比喻为我就是犬,我就是马,我来伺候父母亲,但是狗跟马不会尊敬人。所以我不能只是像狗跟马一样伺候父母,我还要尊敬父母亲。,世人对尽孝的理解是肤浅的,认为只要是养父母终天年就是孝道,牲畜也有人养,怎么能依据是否有所养就是孝道呢?“不敬”,即不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我们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都为了更好地生存而疲于奔命,物质生活是很富

4、有,孝敬父母的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公式化,给老人足够的零花钱,给老人舒适的住房,给老人电脑、电视、电话、音响来排遣寂寞,根本不知道老人内心真正的需要,这怎么能算做是孝敬呢?不能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不能发自内心地对老人怀有敬重、敬畏之心,这又怎么是孝呢?,那么在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去做才是真正的行孝呢?,能给予老人心灵上的安慰,使老人在精神上不寂寞,不孤独。能从尊重的角度出发去对待老人。,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游:游历,外出学习或做官 方:去向。,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去向。”,古时远游在外,少说也是一年半载,万一父母

5、急病或紧迫有事,难以召回,往往误了大事,甚至有的错过了给父母送终的遗憾。所以,“父母在,不远游”并不是无稽之谈,在当今,天涯若比邻,世界已是地球村。“父母在,不远游”似乎已成了荒唐可笑的言论。,父母在,为人子女尽量不远行,一方面,子女的远行会让父母牵肠挂肚,寝食难安,另一方面,父母年事已高,当有些事始料未及时,让子女空留遗憾。如果必须远行,那么一定要告之父母你的行踪,及时让父母知道你的情况,以免父母担忧。可见,人之常情,古今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至少“游必有方”在今天还是适宜的罢。,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

6、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晓,知道父母的年龄常怀着这样的心情,喜悦和恐惧。喜悦则是因为父母还很健康,很长寿,恐惧的是父母已经高龄,生命已经衰竭,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内心非常恐惧。,知晓父母年龄 的意义是什么?,知道父母的年龄意义在于提醒自己应该及时行孝,尽心行孝。,论语第一章即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请谈谈你对“本”的理解。,行孝是为人的根本,孝心即仁心,一个人如果以私心去对待父母对待家庭,怎么可能期待他以爱心、忠诚和责任感去对待他人和国家呢?所以孝是根本,只有“务本”,才可以生道。,孝为人之本,唯疾之忧,敬而养之,游必有方,知年喜

7、惧,巧言令色。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如果再加上孟子借用曾子的两笔,那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腾文公下)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其它两次见于阳货、公冶长)。,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一脸笑得稀烂的伪君子。,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

8、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做伴。,在追求仁德的道路上会很多困难,包括他人的误解和自己的孤独。当你远离巧言令色的人时,容易产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无奈,此时要坚定地自我激励:志同道合者并不遥远。有德者立于世,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自然会有朋自远方来;更何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不论能否欢聚畅谈,有德者都不愁没有精神知己相伴。,喻:明白,懂得。,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君子可以晓以大义,而小人则只能动之以利害。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孔子所说的“义”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有何异同?,孔子

9、所说的“义”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义”都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和举动,“见义勇为”“义不容辞”“义务劳动”中的“义”都是这个含义。但是,因为“舍生取义”“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共产主义”等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人们心中的“义”有约定俗成地缩小为“大义”的倾向,即重要的原则,如“民族大义”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10、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一言:一个字。施:强加,孔子主张“以宽恕之心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了千百年来流传的佳句,表明了孔子儒家之道“仁”的主张。反映了孔子“仁”的学说的一个方面,也是谈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学会体谅别人,尊重别人。,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恕”的深刻含义?,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恕很重要。什么是恕?孔子的定

11、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讲,我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别人也不要把他的想法强加给我。恕很不容易做到。子贡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赐也,非尔所及也”。恕是将心比心,古人拆字为解,“如心为恕”。我们要注意的是,孔子所谓恕,与现在的宽恕不同。今语宽恕,强调的是宽,从宽引申为原谅。孔子谈的恕,含有对等原则。,君子原指有官位者或权贵子弟。论语中提到的君子是儒家的人格典型,指有理想、有原则、不断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人。,如果立志做一位21世纪的君子,应继承什么?还应有哪些发展?,如果立志做一位21世纪的君子,应继承孔子提倡的行孝立德、去伪存真、重义轻利、推己及人等君子之道,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为人。除此而外,还应赋予君子以时代的新内涵,如应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积极面对人生的磨难和挑战,善于接纳新鲜事物和理念,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把握机会、显现才能。,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德:“德不孤,必有邻。”义:“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