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比尾巴》课的心得.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59696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比尾巴》课的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听《比尾巴》课的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听《比尾巴》课的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听《比尾巴》课的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听《比尾巴》课的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比尾巴》课的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比尾巴》课的心得.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听比尾巴课的心得 听比尾巴课的心得1一、在情境中快乐识字。一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天真好奇、爱玩好动的特点,我想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在识字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并鼓励学生掌握识字方法。金老师在设计过程中把整个教学安排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比赛当中来进行。让孩子们在课堂上一下子拥有了多种角色体验,首先是一个学习的小学生,同时又是一个比赛过程中的一个小观众,一个小评委,在活动中学生很轻松地认识了生字词“孔雀、松鼠、兔子、鸭子、猴子、公鸡”。语文学

2、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学习中感悟。二、在情境中的快乐阅读。本篇课文整体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俏皮的,就好像两个小朋友在一问一答,做猜谜游戏。因此,在安排全文的朗读时,老师除了让每位学生自由读外,还安排了同桌、男女生、师生问答等不同形式的对读。在朗读指导中还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问句末尾词语的升调,如“长?”“短?”“一把伞?”等。另外比较有特色的是加动作读。课堂教学进行到学生已经对文本一定领悟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参与到小动物的比尾巴大赛中去,想一想能不能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既可以作为课堂学习的

3、延伸,又可作为课间操,舒缓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一举双得。强化了朗读训练,培养了朗读能力。三、趣味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课文中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中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图片另外出示了六个小动物的图片,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此时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儿歌。在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和耳朵的特点,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例如,“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谁的耳朵尖?”“

4、 耳朵尖。”课的最后,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播放原课文视频,巩固本课所学,学生一边唱一边演,课堂教学达到高潮。总之,课越上越精彩,为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无比快乐的学习享受。听比尾巴课的心得2这首极富童真童趣的儿歌,用对话的形式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共四节,第一、三节各有三个问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第二、四节,回答了第一、三节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栩栩生,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在入学前多数孩子接触过这首儿歌

5、,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撇折”,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及相关尾巴图。2、课前让学生收集小

6、动物图片或者玩具,并了解这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主题1、激趣:森林里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啦,有小猴子、小白兔、小松鼠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瞧,比赛的牌子都挂出来了,(出示“比尾巴”字卡)你知道它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指名读,齐读,“巴”要读轻声。)这三个字你是在哪里认识的?怎样记住它们?(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力量,是开发儿童智能的一把金钥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增强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信心。)2、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指名回答)把你收集到的小动物图

7、片或玩具,展示给大家,说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先组内交流,再汇报。)我们把这些小动物聚在一起,举行“比尾巴”交流会怎么样?(板书课题)(“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趣味性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脑、眼、口、手并用,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自由地探究、表达,陶冶了性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对话平台初读1、“比尾巴”大赛的项目都有哪些呢?(出示文中六个问句)2、自由练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句,教师示范问句的读法。3、指名读,开火车读这六个问句。(注意对朗读的评价)4、评选结果怎样呢?请你打开书找一找吧。(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以问促读,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注意及兴趣,为学生创造一

8、个主动学习的环境。)5、汇报。(读出六个陈述句)6、同座互相练读全文。读给小伙伴听,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要互相帮助。7、组内4个小伙伴合作读, 互相评价,把课文读通顺。(堂课中穿插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实现真正的自主实践,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识字1、课件出示生字,问:这些字你认识吗?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这些字曾经在哪里见过。2、识新偏旁“八”和“鸟”。3、拿出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4、请一名同学当小老师,其它同学提问题,考考他怎样识记这12个字。(调动学生的识字经验和积累,引导说出识记这些生字的方法。)5、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贴动物图片

9、或挂图)出示生字卡片: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开火车读词。6、你能给这些字宝宝找到它的朋友吗?(指导把字卡贴在相应的动物上。)7、出示:长、短、一把伞、弯、扁、最好看,指名领读这些词。问:这些小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把这些词贴在相应的动物下面。(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并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从而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质疑出声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问题意识。)写

10、字1、出示生字:云、公、车,认读,组词。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的笔画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习新笔画:撇折,书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会思考,并且能发表自己的见解。)3、这节课学习写“云、公”两个字,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好看。(同桌交流)4、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观察所得范写。(“云”字第二笔横要比第一笔长,要托住第一笔的横,并落在横中线上;“公”上面的“八”开口度要适中。)5、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个别指导)6、评议。(用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作品,奖励一颗闪光的小星。)听比尾巴课的心得3这是一堂小学一年级林老师上的语文课,整节课层次清晰,方法多样,达到了

11、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几方面讲一下个人的听课感受。1. 引导学生自己认读汉字,注重基础训练,层层深入。课堂已开始便以拼读题目展开,学生个别朗读示范,并给予优秀者以表扬,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接下去,教师以介绍朋友的方式给带来了很多小动物,学生看着拼音读一读,认一认,以个别朗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等多种形式展开,变化多样,加深记忆。当学生基本能读出这些动物时,教师去掉了汉字的拼音,让学生在增加难度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及时地提升对知识的掌握。2. 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在介绍动物尾巴时,首先在黑板上贴出了这些动物的图片,用具体形象的图片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看一看这些动物的尾

12、巴到底有什么差别,也思考了题目:小动物比尾巴怎么比,比啥?很好地为后文作了铺垫。3. 贴图游戏,凸现尾巴特征,增强有效记忆。教师在教授了课文后,让学生找到描述尾巴的特征词语,把它贴到相应的尾巴下面,即是一个识字拼读的过程,又是再次唤起孩子对所学*内容记忆的过程,他们在贴的活动中不断地进行着思考“什么动物的尾巴怎么样”,相当有效地巩固了知识。4. 朗读课文,注重语气语调。这篇*的呈现是以上下篇、问答形式出现的,教师在朗读上篇文句时,反复地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朗读和录音中的标准朗读,听教师朗读,找出其中的差别;此外,还特别提醒句末的问号,暗示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在仔细聆听后不断模仿,以个人、小组、集

13、体等方式进行朗读训练。而在教授下篇时,教师也同样强调了句号要读出陈述的语气,引导孩子较好地理解标点符号。5. 精美幻灯片,巩固所学生字。在课堂最后,教师用了一个冒气球的幻灯游戏让学生朗读本课中遇到的单词,相当有创意地巩固了所学内容,每升起一个气球便是对学生掌握情况的一次小考验,其新颖的形式也受到了孩子的欢迎。袁老师的这堂课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尽管我对语文的课堂并不熟悉,但我想教学是想通的,这堂课中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也可以为我们英语教学采用,给我们很多启发。听比尾巴课的心得4不记得何时曾听过薛法根老师的雷雨,被他那简约、扎实、风趣的课堂所吸引。之后又买了他的许多书来读,越来越喜欢薛老师

14、,今天听他的比尾巴,我又学到了很多。一、看图猜字,激发兴趣。薛老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小朋友做了一个趣味的小游戏看图猜字谜。“两个人一前一后就是从”、“两个人背对着背就是北”、“两个人手拉着手就是伴”,最后一个字谜“两个人肩膀靠着肩膀比高矮就是比”,由此引出今天的课文就和“比”有关,比的是尾巴。这样的导入,不仅自然的引出课文主题,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有趣的中国文字。找到几个由人的不同姿势组成的字,非一般人能想到,可见薛老师的语文功底之深,实在景仰。二、以读代讲,细致到位。低段教学识字、写字、朗读是重点,而朗读要求孩子们读正确读流利。薛老师紧紧抓住朗读,耐心细致地教给学生读正确流利的方法。课一开始教学

15、生读好一个问句“谁的尾巴长?”,不厌其烦地指导,读准生字“谁”“长”的字音,读好“谁的”“尾巴”词中的轻声,读好放大的字或加点字的重音,读好句子的停顿、连接、节奏。读好问句答句的不同语气,后来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拍手读、指名上台展示读。孩子们在一次次地读中掌握了读的方法,增强了读的兴趣,积累了表达问和答的句式。课堂上时时处处是孩子们响亮喜悦的读书声。出示文中第一句话谁的尾巴长,请同学们朗读,学生拖音拉调,这也是孩子小,再加上平日朗读训练不到位,所以全班一个腔调,薛老师发现这个问题,马上纠正学生的朗读,从示范,到加重点词,再到用手打节拍,老师想到各种方法教孩子朗读,直到孩子读好了为止,这是真

16、正的教书育人,不是走过场,扎扎实实的教学,这种品质值得每一个老师学习。我在反思,为什么自己平时的课堂也在指导,学生当时读得挺好的,转过头又打回原形,可能训练程度还没有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级别。三、一篇带一篇,拓展训练。学完比尾巴之后,薛老师又以问答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学水乡歌,学生在有了前面的训练之后,基本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最后的作业编一首自己家乡的儿歌深圳歌:深圳什么多?同学们畅所欲言,有问有答,既正确又有节奏,真正让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拓展训练。四、教师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着学生薛老师在整个课堂上就是孩子们的大朋友,俯下身子亲切地提问、真诚的鼓励、热情的表扬、直率的否定,耐心的教读

17、、示范、引导。眼里全是孩子,心里也全是孩子,读得好的,说得错的,他始终笑眯眯的,孩子们由刚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完全放松,从孩子的神情语言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完全融入了课堂,读水乡歌时,老师晃着身子打着节奏,孩子们也不自觉地全晃动起来有节奏地朗读。多么舒服和谐温馨的画面啊!薛老师的课如他的人一般睿智、朴实、厚重,这也是我所追求的教学风格,我的奋斗目标。我不求有辉煌成就,但求扎扎实实、简简单单教书,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人听比尾巴课的心得5我是今年刚刚分配的新任教师,上天给了我们这批幸运儿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先有“蓝青工程“活动,我们每个青年教师都有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师傅,后又学校举行了教学“创新杯”大赛

18、,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是非常看重这次比赛的,一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二来对自己把一个学期的工作也是一个检验。在比赛之前,我进行了准备工作,关选课文就用了两天的时间。最终选定的是一年级语文课文第10课比尾巴。选定课文、设计教案、试教、修改教案。反反复复地征求指导老师、其他老师的意见。根据自己的的理解,结合老师们的意见进行着紧张的准备工作。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再根据自己的特长,自己画了课文中动物的图片。本课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以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容易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而且,在教学设计中我

19、设计了学生当裁判的环节,充分发挥*的“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学会识字,读好问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12个生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一次性很难很好地掌握,在试教时梁老师建议我分开识字,三个问句分开读。我觉得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点,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教学,课前每一个字我都想好了识字方法,并结合在短文的学习中,最后再进行一次集体的巩固。终于,星期二上午轮到我上课了,是第三堂,当时真有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感觉。上课的思路基本还是清晰地顺着教学设计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采用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动物园里

20、可热闹了!小动物们要开展一项比赛,邀请每个小朋友做裁判。究竟是一项什么比赛呢?”一下子把同学们的吸引力给集中了,同学们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我,很想知道答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给小朋友了带来了两份小礼物,一份是亮晶晶的大星星,是奖给大组的,还有一份是红红的小苹果贴纸,奖给优秀个人的。在读课文的时候,我先给学生一个问题:到底有哪些动物来“比尾巴”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了课文去解决问题。到了最后的时候,我用这样的语句穿插:“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老师决定奖励你们!”学生眼前一亮,我不失时机地马上说:“送一首很好听的.歌曲给你们。”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要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在教

21、学时,除了老师范读、录音范读之外,我还根据问句的特点,指导学生把句子最后的一个字音扬上去,还用了一个往上的手势给予提示,让学生自己练习,同座位互相学习等办法去解决难点。新课标的要求是要学科综合,我在教学当中也注意和美术与音乐结合。在学习各种动物名称时,我及时出现相应的动物图案,让学生字词和动物样子结合起来,整体认识。课件还配有歌曲,一边看着漂亮的动画一边拍手唱歌,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高涨了。我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去上好这节课,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体现和解决了重、难点。但是,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有很多的不足与缺陷。上完课后,几位听课的专家和语文骨干教师结合我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给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一、教学经验

22、不足,指导还不到位。1.因为本课的上声比较多,对于一年级来说,读好上声是一个难点,很多小朋友的上声没有读好,为了使得我的教学任务很好地完成,我就没有一个个去纠正,而是最后一总告诉他们上声到底该怎么读。我想讲了一下,全部就应该知道了。可是,袁主任说:“他们才是一年级的孩子啊,不要太高估他们了,一定要出现一次就指正一次,否则你会徒劳无功的。”在教学问句时,问句是从第一个字就开始上扬的,而且每一句的感情应该是不同的。而我却没有很好地指导。这样对于问句的读这个难点就难上加难,学生无法很明显地理解问句和陈述句的语气的不同。虽然,老师们只是安慰我说这是经验不足,但我觉得自己是准备不充分。如果我在解读文本注

23、意到这个难点,可以听听磁带上的范读,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读就不会出现这个不应该犯的错误了。2.不能很好地投入,感觉自己游离在课堂之外,与课文还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梁老师说过:“教一篇课文,你首先必须先把自己放在*中去,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员。 比尾巴教学反思_比尾巴教后感二、自己的语音语貌影响了整堂课的水平。有老师跟我说,其实你的整堂设计以及组织都非常不错,可是你的声音太尖了,一来影响课堂教学水平,二来对你自己的嗓音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教师是你一辈子的职业,必须好好保护。看来,上课用什么样的声音也是一种很大的学问。虽然为这次赛课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我平时花再多时间也未必能得到的。它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更清楚了自己的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教无止境,学无止境,今后,我要向同级组的同事多多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把教学水平提高。听比尾巴课的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党团建设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