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预防和心理调节 07意志和行为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59972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身疾病预防和心理调节 07意志和行为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身疾病预防和心理调节 07意志和行为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身疾病预防和心理调节 07意志和行为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身疾病预防和心理调节 07意志和行为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身疾病预防和心理调节 07意志和行为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身疾病预防和心理调节 07意志和行为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身疾病预防和心理调节 07意志和行为PPT文档.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意志的行为特征现实生活里意志总是表现在个体行动之中,通过行动表现能显示人的意志强弱。人的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一)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动:意志行动受意识能动地支配和调节,意志是内部意识向外部行为转化的过程。目的是行动的方向和结果,意识和计划是实现目的的行为动力和准备。能够自觉地确定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首要特征。,(二)意志行动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目的的确定与实现过程常会碰到各种阻力和困难,而克服阻力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也就是最终达到目的的过程。困难有内外两种,内部困难指不同动机和各种矛盾冲突对人的行动干扰,还有知识经验不足,缺乏信心,情绪悲观低落,身体状态不良等引起内心动摇

2、对行动的影响。外部困难指来自客观条件的阻力如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工具简陋、冷潮热讽、各种诱因干扰等,造成行动的滞缓。人的意志就表现于与内外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三)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人的动作可分为随意动作和不随意动作。不随意动作包括无条件反射动作和习惯性动作,例如吞咽、咳嗽、眨眼等。这些动作不受意识支配,而与遗传或经常性和习惯化行为有关。随意动作受意识支配,随意动作可构成具有目的的方向性行动。因此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基础和组成部分。意志对于行动的支配和调节可反映在两个方面,即发动和制止。发动在于推动人采取达到预定目的时所必需的行动。制止在于停止与预定目的不相符的行动。,第二节意志

3、过程意志过程包括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竞争和选择,最终确立意志行动的方向、行动部署和结果;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进行和完成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意志由内部意识向外部行动转化,程式化的概念、计划、部署转化为实际行动,人的主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一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的比较和竞争、目的确定、路线和行动方式的选择三个环节。,(一)动机的比较和竞争:人的动机因需要而产生,需要是人意志行动的内在因素,而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原因。(二)目的确定:确定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目的越明确、越有意义,对人的趋动作用就越大,人的行动就

4、越自觉;目的不明确,对人的意志行动有影响,容易耗费人的时间和精力。(三)路线和行动方式的选择:目的确定以后,需要进一步制定实现目标的路线和行动方式,而这正是获取结果的关键环节。有些情况是一旦目的确定之后,路线和行动方式随之确定下来但也有的情况是目的确定以后,到达目标的路线和行动方式有多种,如何选择正确的路线和行动方式,需要经过大量的分析和比较,不但要思,考主观的知识经验和客观的现实条件,还要预测未来行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将要付出的代价,甚至意外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措施等。另外,在抉择过程中,社会的评价和舆论监督也不可忽视,有的路线和行动方式虽然有利于达到目的,但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应该放弃。二执行决

5、定阶段决定的执行是意志行动的关键,行动的动机再高尚、目标再美好远大、路线和方法再完善可靠,如果不付诸实际行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就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意志行为。执行决定是意志、情感和认知评价协同作用过程。,第三节意志品质和培养一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构成人的意志力的稳定因素,它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一)自觉性:即人的行动有明确的目的,尤其能够充分意识到行动结果的社会意义,并能主动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目的的意志品质。(二)果断性:指人善于明辨是非,适时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适时意味着需要立即行动时,当机立断、豪不犹豫,甚至在危难时刻也临危不惧;需要立即停止行动或情况发生

6、变化时,能够迅速中断执行,或改变已作出的决定。,(三)坚韧性:即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旺盛的斗志克服一切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意志品质。具有坚韧品质的人对行动目的投入积极的情感,对主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善于排除与行动目的不相符的内外因素干扰,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始终不渝地、满怀信心迈向即定目标。(四)自制力:即指人在实现预定目标过程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自制力反映了人的意志在监督和控制自我方面所起的作用。自制力比较强的人,善于督促自己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善于克服不良情绪、情感和一些消极因素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从而保证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二意志的培养

7、意志的动力来源于人的崇高理想,远大的抱负,对所热爱事业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想住。而理想、抱负、追求和想往是人坚定信念的支撑,它们不是虚无飘渺,而是通过一个个的目标得以体现的。而人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就是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奋发向上的磨炼意志的过程。,第四节行为的概念 行为即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反应的动作组合。行为包括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本能行为与机体本能的需要密切联系,它是先天遗传的,例如摄食、睡眠、防卫、性活动等。社会行为受社会活动的制约和支配,如家庭、学校等的团体行为、人际交往行为、领导和服从的行为,侵略与攻击行为等。社会行为虽然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获得的,但它受个人的生活环境、

8、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的深刻影响。,一人的行为主要特征与动物行为相比,人的行为更具有主动性、目的性、持久性、效果性和可变性等主要特征。人的行为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和支配,需要和动机可引起人的目的指向性行为。行为往往与主客观事物发生联系,有具体的时间、空间、手段方法和作用对象;人的预定目标是否得的实现就是行为的结果,它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造成目标方向上的调整和修订,可导致人的行为发生相应变化。二行为发生机制(一)本能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它建立在人的生理活动基础之上。例如摄食行为与个人生存,保障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活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能量需要相关;,性行为与保存、扩大和延续种族需

9、要相关;而防御行为即通过生理反应避开危及生命的损伤刺激,或通过应对、心理防御机制摆脱由于动机受阻产生的挫折害怕心理和由心理冲突产生的焦虑、恐慌等心理不平衡。(二)社会行为:人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人的行为带有社会性,包括摄食、性生活等生物行为同样具有人类独特的社会形式。由于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驱动和制约,从而形成人的社会行为。人的社会行为形成包括社会化过程、人际关系、社会适应和社会制约。,三社会适应社会适应包括社会适应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行为。广义的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个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行为。四社会制约人的行为社会化意味着从生下来进入社会,人的行为就要向着得到社会肯定、赞赏和接纳的方向不断完善。从幼年到成年时期,人的行为完善方式主要受到奖惩机制的调节。当行为受到赞扬和奖励时,行为得到巩固,而受到惩罚的行为应该是避免的行为。成人以后,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各项规章制度例如道德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的制约,并且还受到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