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06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0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临床医学]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临床医学]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临床医学]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临床医学]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月经过多导致的缺铁性贫血.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王小月,14岁的王小月是个聪明乖巧的女孩子,就读于嘉兴一中。半年前开始出现出明显诱因头晕、乏力。虽然能照常上课,但成绩从全班第一下降到班级中游。家人还发现,她的面色不如从前红润了,原本活泼好动的她最近变得不爱运动了。特别是近1个月来,头晕、乏力加重,并伴有活动后心慌。病后进食正常,不挑食,二便正常,无便血、黑便、尿色无异常、无鼻衄和齿龈初血。既往体健,无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月经初潮12岁,7天/28天,末次月经20天前,自诉近3月来月经量多。,(第一部分),查体:T36.5,P104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一般状态尚好,面色苍白,口唇、眼结膜及指

2、甲床色淡,巩膜不黄,头发干枯,精神萎靡,疲倦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脾不肿大。,可能导致头晕的原因,1、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主要见于消化不良营养摄取不足出现的贫血。2、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3、脑动脉硬化病: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严重时出现四肢发麻等。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

3、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4、颈椎病: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头晕的主要原因。目前该病在白领人群中发病率更高。5、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除头昏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6、心脏病:冠心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此时发生头晕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细变窄,使心脏缺血缺氧。而心脏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可能导致乏力的原因,身体对疲劳的感受因人而异,有调查发现,女性疲劳者是男性

4、的3倍。而女性更易疲劳往往与“三缺”有关,即缺铁性疲劳、缺碱性疲劳、缺维生素性疲劳。1.缺铁性疲劳。轻度的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容易疲乏、怕冷、注意力下降、抵抗力下降等。有些女性为了保持体型往往拒绝进食肉类,以蔬菜、瓜果类等充饥,这样的膳食无法提供足够的铁,很容易给身体带来疲乏感。2.缺碱性疲劳。不少女性经常会无故出现身体疲劳、记忆力减退、腰酸腿痛、头昏、失眠、便秘等症状,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使体质逐渐转变成酸性。3.缺维生素性疲劳。维生素缺乏或不足,会使人感到乏力,因此要多补充维生素。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肉类、蘑菇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蛋类、牛奶、大豆、花生、紫菜等,运动后心

5、慌,心慌指由于心脏活动的频率、节律或收缩强度的改变而导致,也可以在心脏活动完全正常的情况下产生,健康人一般仅在剧烈运动、精神高度紧张或高度兴奋时才会感觉到心慌,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过快、过慢以及有过早搏动时,或心脏神经官能症或过度焦虑时,患者会有心慌的感觉。(一)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2、心动过速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 1、生理性 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

6、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2、病理性 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四)心脏神经官能症。,高动力性循环,高动力性循环指休息状态下心输出量比正常增高,也称为高输出量状态。心输出量取决于心率与搏出量,受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血中儿茶酚胺与乙酰胆碱浓度、心肌收缩力与扩张度、静脉回心血流量和周围血管阻力等因素调节。正常人静息时心排血量比较恒定,体力运动、情绪激动、大量饮食后、以及在湿热环境下可以增加、睡眠、体位改变无影响。,二便正常、无便血、黑便、尿色无异常:排除肾脏等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异

7、常情况无鼻衄和齿龈初血:排除肝硬变、肝功能减退、凝血障碍的常见合并症,鼻衄,鼻出血亦称鼻衄颇为常见,一般可分为两类,由鼻局部原因所致的鼻衄和作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之症状性鼻衄。尤以症状性鼻衄更为常见,其发病率约为前者的2倍。局部因素引起的鼻衄大多为单侧性,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部富于毛细血管前动脉的部位。此处组织弹性较低、遭受刺激时(如挖鼻、干燥、粉尘等),粘膜血管容易破裂,导致出血。鼻粘膜溃疡、鼻息肉和鼻腔恶性肿瘤更是引起出血的原因。症状性鼻衄可见于血管和肾疾病(如血管壁损害、尿毒症等)。出血素质和某些传染病(如流感、麻疹、白喉、伤寒等)。遗传性出血性末梢血管扩张症患者的血管壁先天性薄弱,稍

8、有扩张则可破裂出血。一、局部原因 1、原发性:临床上很多病人的鼻出血找不到明确的原因,多见小儿或青少年,出血部位多在鼻中隔李氏区,多易自止。2、外伤性:挖鼻时损伤鼻粘膜是鼻出血的常见原因。3、鼻中隔偏曲及穿孔。4、鼻部炎症:如急性鼻炎、鼻窦炎、萎缩性鼻炎等。5、肿瘤: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良性、恶性肿瘤都可引起鼻出血。6、环境因素:如空气干燥、气压低,容易引起鼻出血,在空调房间因空气干燥也可引起鼻出血。二、全身原因 1、高血压和动脉硬化。2、静脉压升高。3、全身出血性疾病:如凝血机制障碍,血小板异常或毛细血管病变。4、内分泌紊乱,7天/28天,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一些

9、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与其他人科动物之间。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月经。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液(3/4动脉血,1/4静脉血),子宫内膜组织碎片和各种活性酶及生物因子。其中纤维蛋白溶解酶使月经血呈液态,不致凝固;前列腺素起收缩子宫的作用。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卵巢周期的长短,一般为2830天,但因人而异,也有2345天,甚至3个月或半年为1个周期。只要有规律,一般都属于正常月经。出血的时间一般为27天,每一次月经出血总量为30-50ml,月经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月经量多,

10、月经量多(menorrhagia)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对照将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月经量多与经间出血两类。,P104次/分,正常值P60100次/分贫血的时候,由于血红蛋白减少,运送的氧气量减少,为了保证组织的氧气供应,心脏就代偿性地增加跳动次数来弥补血红蛋白减少这一不足,导致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口唇、眼结膜及指甲床色淡,头发干枯:1、贫血。2、休克、大出血等所造成。3、肾炎等相关原发病巩膜不黄:排除消化或者血液系统方面

11、的疾病、肝功能异常的情况,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排除凝血障碍浅表淋巴结不大:排除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心肺无异常发现:排除心肺疾病肝脾不肿大:排除慢性贫血。急性肝炎早期,王小月可能得了什么病?哪些化验和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贫血,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

12、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最早出现的症状:头晕、乏力、困倦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面色苍白其他:心悸、气促、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恶心、便秘、蛋白尿、月经失调等。症状的轻重取决于1)贫血的速度2)贫血的程度3)机体的代偿能力,贫血程度分级,按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3引起贫血的原因大致可从生成的部位、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红细胞的成熟过程、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过程和红细胞的破坏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1)出生以后主要在红骨髓造血。若骨髓造血功能受物理(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或化学(苯、有机砷、抗肿瘤药、氯霉素等)因素影响

13、而抑制时,将使红细胞和其它血细胞生成减少,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其特点是全血细胞减少。(2)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主要是铁和蛋白质。成人每天约需2030mg铁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若长期慢性失血(内源性铁缺乏)或食物中长期缺铁(外源性铁缺乏),均可导致体内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缺铁性贫血,其特征是红细胞色素淡而体积小。(3)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维生素B12和叶酸作为辅酶参与核酸代谢。维生素B12是红细胞分裂成熟过程所必需的辅助因子,并可加强叶酸在体内的利用。食物中的叶酸进入体内后被还原和甲基化为四氢叶酸,并转变为多谷氨酸盐,作为多种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参与DNA的合成。当维生素B12

14、和叶酸缺乏时,红细胞的分裂成熟过程延缓,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其特征是红细胞体积大而幼稚。(4)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可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内因子-B12复合物,保护维生素B12不被胃肠消化液破坏,并与回肠末端上皮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内因子缺乏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减少,影响红细胞的分裂成熟,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或受损的红细胞其变形能力减弱而脆性增加,在通过骨髓、脾等处的微小孔隙时,易发生滞留而被巨噬细胞所吞噬(血管外破坏)。当脾肿大或功能亢进时,红细胞的破坏增加,可引起脾性贫血。(6)红细胞的生成主要受体液因素

15、的调节,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可作用于晚期红系祖细胞上的EPO受体,促进其增殖并向可识别的红系前体细胞分化,也能加速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并促进骨髓释放网织红细胞。当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能引起肾性贫血。,(第二部分),化验结果回报:血常规检查:Hb60g/L,RBC3.0*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70fl(参考值82-98fl),平均血红蛋白量25pg(参考值28.3-34.3pg),红细胞比容30%,WBC6.5*109/L,分类:中性粒70%,淋巴27%,单核3%,PLT260*109/L,网织红细胞1.5%。血清铁50g/dl。二便检查:尿蛋白(-),镜

16、检(-),大便潜血(-)。,Hb正常范围 男:120160g/L女:110150g/L RBC正常范围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范围 82-98fl 平均血红蛋白量正常范围 28.3-34.3pg 红细胞比容正常范围 男:40%-50%女:37%-48%WBC正常范围(4.0-10.0)*109/L中性粒正常范围 50%-70%淋巴正常范围 20%-40%单核正常范围 3%-8%PLT正常范围(100-300)*109/L网织红细胞正常范围 0.5%-1.5%血清铁:男:13.4331.34mol/L 女:10.7430.9

17、8mol/L 尿蛋白(-)(1umol/L*11.31=1g/dl)镜检(-)大便潜血(-),红细胞平均体积,1.升高 见于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吸收不良;胃切除术后、肠病、裂头绦虫等寄生虫病;及恶性贫血、混合缺乏、叶酸、B12、癌;遗传原因)。酒精性肝硬化、胰外功能不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之后和甲状腺功能低下。2.降低 见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由癌或感染引起的继发性贫血;高铁血症见于铁粒幼红细胞贫血和铅中毒及CO中毒),全身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网织红细胞,1.网织红细胞增高(1)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

18、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缺乏叶酸、维生素B12)贫血、失血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增加最为显著,常10%。(2)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在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2.网织红细胞减低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铁,血清铁增高和减低发生的原因和机制:1.血清铁增高: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铅中毒;释放增多:溶血性贫血、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铁蛋白增多:白血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反复输血;铁摄入过多:铁剂治疗过量时。2.血清铁减低:铁缺乏: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月经过多、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慢性炎症等;

19、摄入不足:a.长期缺铁饮食,b.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少年,生育期、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镜检,镜检是显微镜检查的简称。就是将待检标本取样、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判断。人体排泄物、分泌物、脱落细胞或人体组织、动物组织,甚至植物细胞,都可以作为镜检对象。常用范围为协助诊断疾病。(1)咽壁涂片 疑有咽白喉时,如涂片检出白喉棒状杆菌对诊断意义很大。咽、喉结核有时涂片(用抗酸染色法)或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在发生坏疽性口炎时,涂片检到梭形杆菌亦有助于诊断。(2)鼻分泌物涂片 鼻白喉或疑为瘤型麻风伴有鼻粘膜损害时,从鼻粘膜取粘液涂片,前者可找到白喉棒状杆菌,而后者或可发现麻风杆菌。(3)脓液涂片 以

20、脓液作涂片或培养,找到致病菌,有助于分析细菌的致病作用和选择抗菌药物。常见的化脓性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等。(4)皮肤采得组织液涂片 疑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者,在皮肤淤斑划痕,取渗出组织液涂片,找脑膜炎奈瑟菌。高度疑似麻风病人,可选择最活动的皮肤损害,用刀划到真皮,刮取组织液涂片,如能查到麻风杆菌则有助诊断。(5)胸腔、心包腔、腹腔和关节囊液涂片 在病理情况下,常可检到致病菌,最常见的如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疑为结核性胸膜炎时,取胸水涂片或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6)痰涂片 如遇咯血病人,弄不清是患支气管扩张还是肺结核时,作一痰液涂片,查找结核分枝杆菌,有鉴别诊

21、断意义。,大便潜血,大便潜血(亦称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的出血。临床意义:1.消化道癌症早期,有20%的患者可出现潜血试验阳性,晚期病人的潜血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并且可呈持续性阳性,因此粪便潜血检查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筛选的首选指标.2.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粪便潜血试验多为阳性,或呈现间断性阳性.3.可导致粪便中出现较多红细胞的疾病,如痢疾,直肠息肉,痔疮出血等也会导致潜血试验阳性反应。注意进一步结合胃肠镜的检查有无异常。,贫血类型,(正常红细胞),(大细胞高色素性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

22、血是指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应积极防治。,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与小细胞性贫血鉴别,发病原因,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2.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

23、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3.铁丢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它(遗传性出血性毛

24、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发病机制,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于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指标发生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其表达量与红细胞内Hb合成所需的铁代谢密切相关,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成为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2.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以游离原卟啉(FEP)形式积累在红细胞内或与锌原子结合成为锌原卟

25、啉(ZPP),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严重时,粒细胞、血小板的生成也受影响。3.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生长发育和智力;缺铁可引起粘膜组织病变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与小细胞性贫血鉴别,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2地中海贫血: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或

26、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常增高。3慢性病贫血: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为小细胞性。贮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4转铁蛋白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幼儿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有原发病表现。,月经量还多,妇科如何治疗?,月经量多的原因月经量多的治疗方案 月经量多的注意事项,月经量多的原因,(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此时体内无器质性

27、病变,仅仅是调节月经的功能异常。(2)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这些人常同时有易发生皮肤出血点、出血斑、鼻出血等现象。(3)子宫肌瘤。常为中年女性,除月经量多外,还会有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下腹部隆起、尿频、排便不畅等症状。(4)盆腔炎症。平时常有下腹疼痛、腰酸,月经量多经期长,并常伴有痛经等症状。(5)子宫腺肌症。此类女性常伴有继发性痛经。(6)少数女性放置官内节育器后月经量偏多。,月经量多的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1)对无避孕要求或不愿意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选用抗纤溶药:如氨甲环酸或抗PG 合成药:氟芬那酸(氟灭酸);甲芬那酸。皆于月经第1 天起服用等。(2)对要求避孕的患者,可选用

28、内膜萎缩治疗:如19-去甲基睾酮衍生物等。(3)其他:达那唑为17a-乙炔睾酮的衍生物,它能抑制GnRH 分泌,抑制Gn周期高峰及卵巢性激素的生成,200mg/d,可减少失血量60%,但应注意皮疹、肝损、雄性化副反应。2.手术治疗 对药物治疗无效,持久不愈,年长,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手术切除子宫。,月经量多的注意事项,1、调情志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扰及冲任而为月经疾病。同时平时还应注意饮食调养,保持机体正气充足,可防止月经过多 2、月经血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落出血,中医认为是胞宫执行“泻”的功能,即行月经,故月经血要下行通畅,而血量又不宜过多,由此治疗月

29、经过多时,在月经的头三天内以减少血量为妥,如果一下子使用大剂量的止血药,尤其是炭类止血药,虽然出血已止,但常有下腹胀坠不适等症,继而又淋漓出血不止,导致经期延长,这一要点在临床上常被疏忽的 3、节育和节欲要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避免生育(含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交合,否则损伤冲任、精血、肾气,导致月经疾病。上述各项在平时应多加注意,在经期、产后更要重视,既可减少或防止本病的发生。4、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5、有内科疾病者,如肝病、血液病者应同时治疗内科病。因为这类病人的月经病是由内科病引起的,所以当

30、先治病为主,病愈经亦能自调 6、提倡劳逸结合,尤其在经期更要适当休息。平时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脏腑功能。,缺铁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病因有何不同?,(1)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受物理(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或化学(苯、有机砷、抗肿瘤药、氯霉素等)因素影响而抑制时,将使红细胞和其它血细胞生成减少,其特点是全血细胞减少。(2)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所需的原料主要是铁和蛋白质。成人每天约需2030mg铁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若长期慢性失血(内源性铁缺乏)或食物中长期缺铁(外源性铁缺乏),均可导致体内缺铁,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其特征是红细胞色素淡而体积小。(3)巨幼红细胞

31、性贫血:红细胞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维生素B12和叶酸作为辅酶参与核酸代谢。维生素B12是红细胞分裂成熟过程所必需的辅助因子,并可加强叶酸在体内的利用。食物中的叶酸进入体内后被还原和甲基化为四氢叶酸,并转变为多谷氨酸盐,作为多种一碳基团的传递体参与DNA的合成。当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时,红细胞的分裂成熟过程延缓,其特征是红细胞体积大而幼稚。(4)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可与维生素B12结合形成内因子-B12复合物,保护维生素B12不被胃肠消化液破坏,并与回肠末端上皮细胞膜上特异受体结合,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内因子缺乏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减少,影响红细胞的分裂成熟,导致。,血常规检查结果有何不同?,Hb RBC 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比容WBC中性粒淋巴单核PLT网织红细胞血清铁尿蛋白镜检大便潜血,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3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