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急救护理学饶萍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09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急救护理学饶萍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最新急救护理学饶萍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最新急救护理学饶萍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最新急救护理学饶萍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最新急救护理学饶萍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急救护理学饶萍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急救护理学饶萍PPT文档.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概述定义:急救护理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各类急性病,突发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特点:专科性 综合性 实践性内容:院前急救 院内急诊救护 危重症监护,第一章 绪 论,一、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一)急救护理学起源1854-1856年间的克里米亚战争(英、俄、土耳其)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二)国际急救护理学的发展美国是急诊医学的发源地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救医学为独立的医学学科后,急救护理成为重要学科。急救的含义: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病时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三)我国急救护理的发展建立急救站 成立急救中心 统

2、一急救呼叫号码,二、急救护理在护理学的作用,(一)扩大了护理学的应用范畴在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础上扩大到急危重症护理的研究(二)代表了现代护理水平,三、急救护理学的范畴,(一)院外急救(二)急诊科救护(三)危重症监护(四)灾难救护(五)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六)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任务(一)急救中心(站)主要任务(二)医院急诊科(室)主要任务(三)急救站主要任务二、急救医疗体系管理(一)完善急救通讯网络(二)保障急救运输工具(三)现场急救人员的组成和物资供应(四)现场救援与转运(五)社会急救,第三节 急救护理工作特点与人员素质要求一、急救护理工作特点时间性

3、复杂性 社会性 多学科性 条件性二、急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一)思想素质(二)业务素质(三)管理素质(四)心理素质(五)身体素质,思考题,什么叫急救护理学?急救的含义?哪一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全国统一急救呼叫号码?急救护理学的范畴?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急救护理学起源?国际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独立的学科?哪一年?,第二章 院外急救,定义: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医疗救护。也称初步急救。第一节 概述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它的成功率标志着国家的急救医疗水平、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救与互救能力。(一)院外急救的社会意义

4、(二)院外急救的医学意义(三)我国院外急救发展要求,二、院外急救的特点,(一)社会性强、随机性强(二)时间紧迫(三)应急性强(四)病种复杂(五)现场急救条件差三、院外急救任务(一)对呼救患者进行现场急救和运送(二)对各类灾难遇害者进行院外急救(三)特殊任务的救护值班(四)急救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时间就是生命,四、院外急救的原则,(一)先排险后救护(二)先重伤后轻伤(三)先救治后运送(四)急救与呼救并重第二节 院外急救设置与模式一、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1、城市急救中心的数量2、地点3、急救服务半径4、反应时间,二、基本设备(一)通讯系统1、急救通讯必须保持通畅2、急救通讯应该建立通讯联网3、急救通

5、讯网络的现代化建设(二)运输1、普通型救护车2、监护型救护车3、特种救护车4、急救通讯指挥车(三)急救物品1、医疗设备2、急救用品3、急救药品,三、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卫星定位GPS,上海,青岛,天津,武汉,广州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我国大多城市采用,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外貌,北京急救中心,Time is life,急救网站,第三节 院前急救护理一、现场评估与伤员分类(一)现场评估定义:当患者突患急危重病或遭到意外伤害时,护理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的过程。1、现场查看2、注意安全3、个人防护(二)呼救定义:在事故发生现场,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后需要立即救护

6、,同时立即向专业急救机构(EMS)或附近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医疗部门、社区卫生单位报告,常用的急救电话为“120”,然后急救机构立即派出专业救护人员、救护车至现场抢救的过程。1、救护启动2、呼救电话须知3、单人及多人呼救,(三)伤员判断定义:快速评估伤情,是在最短的时间判断伤者多少、伤势轻重,以及救护能力,为尽快救护打下基础。1、意识2、瞳孔3、气道4、生命体征:脉搏 呼吸 血压 体温 5、一般状况观察:头颈部 躯干部 四肢部(四)伤员的分类与标记(五)分流轻、中、重度患者与死亡者,二、现场救护 原则 注意1、安置体位2、保持气道通畅3、松解衣物4、外伤救护5、伤口包扎前的初次处理6、建立静脉通

7、道7、应激心理干预,三、转送护理(一)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1、担架2、轮椅3、平车4、救护车(二)转送途中监护1、转送前准备2、搬运3、体位4、途中监护5、注意事项6、交接,思考题,院外急救的原则?急救用品的配置?现场救护的要点、原则?急救护药品有哪些?现场评估的意义?哪些属于生命体征?伤员的分类标记有哪些?,第三章 急诊科救护,第一节 急诊科设置一、概述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哨,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管理突出一个“急”字,工作人员应树立“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观念,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抢救技能做到既安全、又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及时准确地抢救患者。二、设置与布

8、局原则设置原则:方便患者就诊,以快捷、简单、安全为主。布局:也应从“急”出发。,第三章 急诊科的设置,预检分诊室 抢救室 观察室 急诊手术室 治疗室 诊察室 急诊重症监护室 隔离室,诊察室,隔离室,第二节 急诊科管理一、急诊科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一)急诊科人员组成(二)急诊科人员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2、建立健全抢救常规与操作流程3、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标准4、建立急救药品器材的保障制度,二、急诊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1、接受正规护理学历教育,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和急诊护士上岗证。2、高度责任心,工作主动,反应敏捷,熟练掌握基本的生命急救知识和技能。3、仪表端庄、待人礼貌,具有良好

9、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守岗尽责,严密观察病情,遇到病情突变能及时处理。三、急诊护理工作质量要求(一)管理目标1、医护人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时间观念强。3、急诊科应配备与其任务、功能、规模相适应的急诊医疗设备和药品,保持性能良好,数量规格齐全,固定地点放置,专人负责交接班制度。4、各种抢救记录、表格、病历等书写必须客观、真实、及时、完整、清楚。,(二)急诊管理措施1、建立常见急症的抢救工作程序。2、拟定常见急诊兵种的抢救成功指标。3、抢救工作组织要严密,真正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责、井然有序。4、严格各种防范措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四、急诊科主要工作制度(一)首诊责任制

10、(二)急诊观察室管理制度(三)急诊科抢救室管理制度(四)急诊患者接诊及护送入院制度(五)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第三节 急诊科护理一、急诊的接诊范围凡是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急性创伤、异物进入人体内给人体造成极度痛苦或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的患者。二、急诊科护理特点急 忙 多学科性 易发生医院内交叉感染 医疗纠纷、涉法事件多三、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 接诊 分诊 急诊护理处理(一)急诊接诊(二)急诊分诊1、分诊定义2、收集资料:问诊 视诊 触诊 听诊 嗅诊 叩诊3、分诊技巧:soap公式 pqrst记忆公式 4、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从第类到第类,(三)急诊护理处置原则1、对需抢救的危重患者开

11、放绿色通道(green passage for emergency service),并通知有关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病情稳定后再去办理就诊手续。2、对一般急诊,可在通知专科医生的同时办理就诊手续。3、按病情需要送检血、尿、大便进行各种常规和生化检查。4、经抢救病情平稳允许移动时,要迅速转入病房。5、遇有成批伤员就诊及需要多专科合作抢救的患者,应通知医务处和护理部值班人员,协助调配医护人员参加抢救。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口头医嘱复述制度、伤情疫情报告制度。四、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一)急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 恐惧感 优先感 陌生感 无助感(二)急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源(三)急诊患者及家

12、属的护患沟通要点,五、急诊仪器设备配置与维护1、对抢救各种器械、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定人、定期、定地点、定数量管理。2、按国家规定的病区设施要求配置病区所需设施及器材。3、护士长负责对购买的设施及器材建账管理,并按病区及编号标识在醒目的位置。4、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当班人员负责使用中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5、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告之器械维修工及设备科。新添仪器须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6、一切抢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时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7、病区的急救设施不准挪动、外借。,思考题,急诊科护理特点?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分诊定义?如何收集分诊资料?

13、急诊护理处理原则?急诊患者及家属的护患沟通要点?对抢救各种器械设施进行中哪5定?,第四章 重症监护第一节 ICU概述定义: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以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单位,是应用先进的技术对疾病进行集中监测和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特点:三个集中:危重患者集中,具有救治经验的医护人员的集中,现代化的先进的监护仪器和治疗仪器设备的集中。工作内容:对危重患者的监测和护理,根据病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处理,挽救濒死患者的生命,是现代化医院不可缺少的组织部门。一、发展与现状二、模式专科性ICU 综合性ICU,三、收治对象四、ICU设置(一)ICU病房及床

14、单位(二)ICU的设备 治疗设备 监测设备第二节 ICU的护理一、ICU的护理制度1、患者入室后评估2、患者入ICU后常规监护措施3、患者出室护理4、心理护理,ICU的仪器,便携式血气电解质肾功检验仪,呼吸机,二、ICU的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人员配置 2、ICU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二)ICU主要工作制度1、监护室交接班制度 2、消毒隔离制度管理 3、ICU探视管理(三)仪器管理1、严格执行仪器保管制度 2、各种仪器每半年或一年定期检查一次,并登记。(四)ICU管理模式1、全开放式 2、半开放式 3、封闭式第三节 ICU常用监护技术一、体温监护(一)正常体温(二)测温方法(三)发热程度(四

15、)降温程度(五)皮温与中心温度差(六)临床意义 体温过高 体温过低 亚低温疗法,生物电测量电极,医用传感器,无线遥控监护仪有线遥测监护仪有线与无线双用遥测监护仪,心电监测仪床边心电监测仪携带式心电监测仪电话传输心电监测仪多功能监护仪,二、循环系统功能监测(一)临床观察内容1、意识和表情 2、皮肤温度、色泽 3、尿量(二)临床监测1、心电图 2、心室前负荷 3、心室后负荷 4、心肌收缩力(三)心电监测1、监护准备 2、选择粘贴电极片的皮肤 3、正确放置电极片(四)血压监测1、正常值 2、监测方法 3、血压监测的意义(五)中心静脉压监测1、测量方法 2、正常值 3、影响因素 4、并发症(六)血流动

16、力学监测1、右房压 2、右室压 3、肺动脉压 4、肺动脉楔压 5、心排血量(CO),DP-2.0型手持式心电图分析仪(三导联),心电监测,三、呼吸系统功能监测(一)临床观察1、皮肤黏膜的观察 2、呼吸运动的观察 3、触诊 4、叩诊 5、听诊 6、意识形态 7、其他临床观察(二)呼吸功能测定1、潮气量 2、每分通气量 3、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4、功能残气量 5、用力呼气量 6、最大通气量 7、呼气峰流速 8、弥散功能试验 9、顺应性(三)血气监测1、适应性 2、常用指标(四)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测定指标的相互关系1、PaO2 与SaO2的关系 2、HCO3-、PaCO2、pH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3、血

17、气分析结果的判断及临床应用四、肾功能监测(一)尿量、尿比重(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三)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测定,呼吸功能监护项目,呼吸机,制氧机,血氧饱和仪,五、中枢神经功能监护(一)临床观察1、意识障碍 2、眼部体征 3、运动与感觉 4、反射(二)脑电图监测检查目的:1、对癫痫诊断价值最大,可以帮助确定诊断和分型、判断预后和分析疗效。2、脑外伤、普通检查难以确定的轻微损伤脑电图可能发现异常。3、对诊断脑肿瘤或损伤有一定的帮助。4、判断脑部是否有器质性病变,特别对判断是精神病还是脑炎等其他疾病造成的精神症状很有价值,还能区别癔症或者是真正有脑部疾病。5、用于生物反馈治

18、疗。(三)经颅多普勒监测(四)颅内压的监测1、临床观察2、有创ICP监测3、正常值4、临床意义,思考题,监护室交接班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请答出低热、中度热、高度热?循环系统功能监测临床观察内容?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主要并发症?呼吸系统功能监测临床观察有哪些?中枢神经功能监护临床观察要点?,第五章 常用救护技术第一节 呼吸道异物救护一、病因1、饮食不慎 2、酗酒 3、老年人 4、儿童 5、昏迷患者 6、其他二、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1、体格检查2、估计阻塞的种类特殊体征 气道部分阻塞 气道完全阻塞(三)辅助检查1、间接或直接喉镜检查2、X线检查3、支气管镜检查,三、急救方法,(一)

19、成人救治法1、自救腹部冲击法2、互救腹部冲击法(1)立位(2)卧位3、互救胸部冲击法(1)立位(2)卧位(二)婴儿救治法1、背部叩击法2、胸部手指按压法3、儿童救治法四、注意事项五、预防,第二节 人工气道护理一、咽插管(一)口咽通气导管1、结构2、适应证3、禁忌证4、操作方法5、注意事项(二)鼻咽通气导管1、结构2、适应证3、禁忌证4、操作方法5、注意事项,二、环甲膜穿刺术(一)适应症(二)操作方法(三)操作要点(四)注意事项,三、气管插管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四)常见并发症(五)注意事项第三节 静脉与动脉穿刺置管护理一、静脉穿刺置管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深静脉置

20、管的分类(四)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方法(五)置管注意事项(六)深静脉穿刺置管后观察与护理,二、动脉穿刺置管术(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置管动脉选择(四)置管方法(五)动脉穿刺置管术注意事项(六)护理第四节 外伤救护技术一、止血(一)出血的判断(二)物品准备(三)止血方法(四)注意事项二、包扎(一)包扎目的(二)包扎材料(三)包扎方法(四)注意事项,三、固定(一)固定目的(二)固定材料(三)固定方法(四)注意事项四、搬运(一)基本原则(二)搬运方法(三)特殊伤员搬运方法(四)注意事项,思考题,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有哪几种?成人救治法有哪几种方法?婴儿救治法有哪几种方法?气管插管术的适应症、禁

21、忌症?外伤止血的各种方法?骨折固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搬运的方法及原则?,第六章 常用救护器材使用技术第一节 简易呼吸囊使用一、工作原理及组成二、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四、注意事项第二节 呼吸机使用一、工作原理及组成二、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呼吸机的类型定容型 定压型 定时型 混合型多功能 高频通气型四、呼吸机通气模式的选择辅助通气 控制通气 辅助控制通气 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五、呼吸机参数的设置潮气量 呼吸频率 呼吸比 吸气末停顿时间 吸气峰流速 触发灵敏度 吸入氧分数 PEEP的调节六、呼吸机的基本操作

22、方法1、使用前的检查2、使用的基本步骤,七、呼吸机撤离1、撤机指征2、撤机方法八、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一)严密观察病情(二)加强气道管理(三)做好生活护理(四)心理护理(五)人机对抗的处理 表现 常见原因 处理(六)常见报警原因与处理 高压报警 低压报警 容量报警 气源报警 电源报警(七)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肺损伤2、呼吸性碱中毒3、氧中毒4、呼吸系统感染5、呼吸机故障所致的并发症,第三节 输液泵和微量注射泵使用一、输液泵1、工作原理与组成2、适应症3、操作方法4、注意事项二、微量注射泵1、工作原理与组成2、适应症3、操作方法4、注意事项,第四节 除颤仪使用一、工作原理与组成二、适应症与

23、禁忌症1、适应症2、禁忌症三、操作方法1、除颤前准备2、除颤程序四、注意事项,第五节 抗休克裤使用一、工作原理与组成二、适应症与禁忌症(一)适应症(二)禁忌症三、操作方法四、注意事项,思考题,简易呼吸囊使用的操作方法?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输液泵的操作方法?除颤仪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抗休克裤的适应症?,第七章 危重患者救护第一节 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一、心搏骤停的原因1、心源性心搏骤停2、非心源性心搏骤停二、心搏骤停病情评估1、身体状况2、辅助检查三、心肺脑复苏术(一)基础生命支持1、早期判断与呼救2、早期CPR3、早期电除颤,(二)进一步生命支持1、病情监测2、人工气道3、氧疗与通气4、药物治

24、疗5、胸内心脏挤压6、心脏起搏(三)复苏后生命支持1、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2、脑复苏的方法3、脑复苏转归(四)复苏后监护1、一般护理2、加强监护3、健康指导,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1、创伤性休克原因2、休克微循环分期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2、其他检查(五)疾病诊断与救治要点1、诊断标准2、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1、保持安静2、卧位合理3、保持呼吸道通畅4、建立静脉通道5、配合医生处理原发损伤6、转送(二)一般护理1、病室环境2、快速补充血容量3、维持呼吸功能4、观察尿量5、手术准备6、营养支持7、预防皮肤完整性受损8、心

25、理护理,(三)加强监测1、重症监测2、病情观察3、用药护理4、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第三节 常见临床现象一、超高热危象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1、症状评估2、护理体检(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五)疾病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1、物理降温2、药物降温(二)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2、对症护理3、心理护理(三)加强监测1、观察病情变化2、观察降温治疗的效果健康教育,二、高血压危象病因与诱因1、病因2、诱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五)疾病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1、迅速降低血压2

26、、防治高血压危象造成的靶器官损害3、病因治疗(二)一般护理1、饮食护理2、对症护理3、避免诱发因素(三)加强监测1、严密监测血压2、病情监测3、用药观察健康教育,三、高血糖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诱因2、发病机制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4、辅助检查5、疾病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1、紧急救护2、一般护理3、加强监测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1、诱因2、发病机制护理评估1、健康史2、身体状况3、心理-社会状况4、辅助检查5、疾病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1、紧急救护2、一般护理3、加强监测健康教育四、低血糖危象1、病因2、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

27、况(三)心理-社会状况(四)辅助检查(五)疾病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测健康教育五、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六、重症肌无力危象,第四节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一、危重患者代谢变化1、饥饿状态时代谢反应2、应急(激)状态时代谢反应3、营养不良对疾病影响二、营养评价(一)病史(二)人体测量(三)体检(四)实验室检查三、营养支持方式(一)肠内营养1、适应证2、禁忌证3、支持方法,4、营养液组成5、输注方式6、并发症及防治7、护理措施(二)肠外营养1、适应证2、禁忌证3、营养液组成4、静脉营养途径5、输注方式6、并发症及防治7、护理措施,思考题,心肺复苏的顺序?简答

28、基础生命支持?脑复苏的方法、原则、措施?创伤性休克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常见临床危象有哪些,救治要点?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防治?,第八章 急性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救护第一节 急性心力衰竭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第二节 急性呼吸衰竭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第三节 急性肾衰竭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

29、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第四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第五节 急性脑衰竭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第六节 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

30、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思考题,心衰的诊断和救治要点?心衰的紧急救护?简答呼吸衰竭的氧疗?肾衰少尿期的临床症状?肝衰竭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脑衰竭的紧急救护?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用药护理?,第九章 急性中毒患者救护第一节 概述一、毒物的体内过程(一)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二)毒物的代谢二、病情评估(一)资料收集(二)病情判断三、救治原则(一)立即终止接触毒物(二)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三)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四)特效解毒剂的应用(五)对症治疗,四、护理(一)病情观察(二)洗胃的护理(三)一般护理五、健康教育(一)

31、加强防毒宣传(二)预防日常生活中毒(三)加强环境保护以及药品和毒物管理第二节 常见中毒救护,一、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毒物吸收和代谢中毒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毒途径中毒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三、镇静催眠药中毒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

32、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四、细菌性食物中毒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五、急性乙醇中毒,思考题,急性中毒患者的急救原则?常见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机制?洗胃的禁忌症?特效解毒剂的应用?“阿托品化”的表现?应用解毒剂原则?2%碳酸氢钠溶液()中毒禁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中毒忌用?,第十章 意外伤害患者救护第一节 中暑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33、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第二节 淹溺病因产生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第三节 电击伤病因产生机制触电方式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第四节 冻伤病因产生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

34、第五节 常见生物性损伤一、蛇咬伤病因发病机制触电方式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指导,二、犬咬伤病因发病机制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指导,第六节 多发伤病因致伤机制伤情特点多发伤常用评分方法多发伤的确立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三)辅助检查(四)心理-社会状况(五)诊断与救治要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紧急救护(二)一般护理(三)加强监护健康教育,思考题,重度中暑分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触电现场如何紧急救护?蛇咬伤的现场急救?犬咬伤的紧急救护?多发性创伤现场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