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概论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155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生素概论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抗生素概论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抗生素概论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抗生素概论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抗生素概论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生素概论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生素概论PPT文档.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抗生素的定义,瓦克斯曼的定义:抗生素(antibiotic)是微生物细胞产生的能以低浓度抑制其他微生物细胞生长的化学物质 现代定义:抗生素是生物细胞产生的能以低浓度抑制其他生物细胞生长或功能的化学物质,药理活性物质作用于动植物体本身的生理功能(如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抗炎、减肥、动植物生长促进、植物生长抑制等等)抗生素作用于动植物体内的寄生(或赘生)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癌细胞等),抗生素与药理活性物质的区别:,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400万人死于感染病,占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其次是心脏病、癌症和脑疾病,分别为750万人、700万人和550万

2、人。而在欧美各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死亡率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癌症、心脏病和脑疾病。,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一),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二),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三),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四),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五),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六),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七),第三节 抗生素的命名(一),第三节 抗生素的命名(二),第三节 抗生素的命名(三),第四节 作用机制(一),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抗生素的作用部位(示意图),第四节 作用机制(二),第四节 作用机制(三),第四节 作用机制(四),第四节 作用机制(五),第四节 作用机制(六),第四节 作用机制抑菌与杀菌,抑菌作

3、用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肯霉素类,磺胺类,氯霉素类等,它们只抑制具有生长活性的病原菌繁殖,而对静止细胞不起作用,故须与体内免疫系统协同作用。杀菌作用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可直接杀死病原菌细胞,一般在作用浓度下能在4-8小时内杀死99%以上的病原菌,用于免疫功能下降的病人。b-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低浓度下为抑菌作用,在高浓度下呈杀菌作用。,抑菌作用与杀菌作用图解,第五节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一),第五节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二),第五节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三),第五节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四),第五节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五)

4、,第五节 抗生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六),第六节 抗生素的的抗菌活性后抗菌效应,第七节 抗生素的副作用(一),第七节 抗生素的副作用(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排序,另外,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杀死寄生在肠道内能合成人类所需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的有益菌群,从而导致维生素缺乏症,如舌炎、口腔炎、咽喉炎、肛周炎、阴道炎等粘膜症状(B族维生素缺乏)及出血症状(维生素K缺乏)。,名词解释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抗万古霉素肠球菌MDRmult

5、idrug resistance 多重抗药(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或交叉抗药R因子耐药因子,是存在于质粒上的易于传播的耐药基因,第八节 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一),主要的抗药机制产生修饰抗生素的酶:修饰b-内酰胺抗生素的b-内酰胺酶,修饰氨基糖苷抗生素的乙酰化酶、磷酸化酶和腺苷化酶。修饰自身的药物作用靶: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降低细胞壁前体对万古霉素的亲和性,喹诺酮抗生素作用靶DNA促旋酶或拓扑异构酶突变,利福霉素作用靶RNA聚合酶b-亚基突变。减少药物的摄入或强化药物的排出: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对氨基糖苷及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药,增强药物排出泵的活力而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

6、耐药。,第八节 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二),第八节 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三)各种抗生素的抗药机制(一),第八节 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三)各种抗生素的抗药机制(二),抗药性的预防开发新抗生素及对已有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用抑制耐药机制的药物与抗生素组成复方;开发预防病原菌感染的疫苗;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医院病原体及废弃物的无害化管理,阻断病原菌传播;对症用药,除恶务尽,不滥用抗生素;利用噬菌体抗菌。,第八节 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四),名词解释效价(potency)抗生素对病原体的抑制活力单位(titer)每毫升溶液中所含抗生素的效价牛津杯(Oxford cup)内径6

7、mm、外径8 mm、高10 mm的高光洁度不锈钢小管纸片(disc)直径6或8 mm、厚度1 mm的圆滤纸片平板(plate)装在培养皿或其他平底扁容器中培养试验菌厚度均一的琼脂培养基薄板抑菌圈(inhibitory zone)在培养试验菌的平板上滴有抗生素溶液的牛津杯或纸片周围出现的无菌苔生长的透明圆圈抗菌谱(antimicrobial spectrum)抗生素所抑制的微生物类群范围最低抑菌浓度(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

8、ration)在一定条件下完全杀死微生物细胞的最低抗生素浓度,第九节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一),平板扩散法:又称杯板法或纸片平板法。将灭菌后的牛津杯或纸片置于在琼脂凝固前(冷却到4550)均匀混入试验菌的平板上,滴入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溶液(纸片预先滴入并风干),在适温下培养过夜(1216 h),测量牛津杯或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并计算抗生素效价(抗生素浓度的对数与抑菌圈直径成正比)。稀释法(试管稀释法或平板稀释法):在若干个无菌试管或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含有系列稀释抗生素的液体培养基或琼脂培养基,接种同样量的试验菌,适温下培养1820 h,确定无试验菌生长的最低抗生素浓度,这一浓度即称为最低抑菌浓度(

9、MIC)。将无试验菌生长的试管培养基移入不加抗生素的新鲜培养基中,培养后仍无试验菌生长的原试管内抗生素浓度,即为最低杀菌浓度(MBC)。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抗生素标准品用无菌缓冲液溶解并系列稀释到合适的浓度范围,按平板扩散法量取抑菌圈直径或按液体稀释法测量试管内液体的浊度,以抗生素浓度的对数对抑菌圈直径或浊度作图,可得标准曲线,用于含抗生素样品的效价测定。,第九节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二),第九节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三)标准曲线,第九节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四)抗生素标准品的法定效价,第十节 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一),自然界已发现的抗生素(包括药理活性物质)产生菌类群分布(截至1994年),第十节 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二),近年来发现的药理活性物质产生菌类群分布(19861994年),第十节 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三),产抗生素的放线菌主要属及产生的主要抗生素,第十节 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四),产抗生素的细菌主要属及产生的主要抗生素,产抗生素的真菌主要属及产生的主要抗生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