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0细胞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0细胞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胞(cell)的发现和细胞学说(cell theory)1665年 虎克(R.Hooke)1838-1839年 Schleden 和 Schwann 创立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内容:1)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通过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3)精子和卵都是细胞;4)细胞进行分裂,一个细胞通过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的意义 1、从细胞角度把整个有机体统一起来了;2、证明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起源的;3、证明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打击了唯心论和神创论。,病毒(virus)非细胞的生命形态(non-cellular form of l
2、ife),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一、水和无机盐 1、水 作为生化反应物的溶剂;物质运输的载体;维持细胞与植物体的温度稳定 2、无机盐(通常以离子状态存在)Mg2+、Ca2+酶的活化因子和细胞生命活动的调节因子 Mg2+参与全盛叶绿素 离子对细胞的渗透压和 pH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二、有机化合物 1、糖类 能量物质 单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双糖蔗糖、麦芽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果胶、半纤维素 2、脂类 结构物质、能量物质 中性脂肪和油、磷脂、蜡、角质 3、蛋白质 结构物质、酶 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与植物体的结构、性状和发育有密切关系。,4、核酸 遗传物质 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
3、的生物大分子。核苷酸分子由一个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分子、一个磷酸分子和一个碱基组成。DNA(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RNA(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5、生理活跃物质 酶、维生素、激素,嘌呤:腺嘌呤(A)、鸟嘌呤(G)嘧啶: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植物细胞的形状取决于植物的种类、细胞的分布位置及细胞担负的生理功能。植物细胞的直径通常在10-100um之间。,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三、原生质体(protoplast),原生质的概念和原生质的性质,原生质(protoplasm)指组成原生质体(或细胞)的有
4、生命物质。原生质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半透明的亲水胶体。,(一)质膜(plasmalemma)(细胞膜cell membrane),1、质膜的结构:单位膜模型:“暗-明-暗”流体镶嵌模型2、质膜的功能:分界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界膜 选择性地调控物质进出细胞 信号传递、细胞识别及免疫,(二)细胞质及其细胞器,胞基质 胞质运动 细胞质 细胞器,细胞器(organelle)是由原生质特化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担负特定生理功能的亚细胞结构。,(cytoplasm),1、质体(plastid)与同化产物的合成、积累和贮藏相关的一类细胞器,具双层膜的结构。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1)叶绿体(chloroplast)
5、(含叶绿素)光合作用 外膜、内膜、基质、基质片层、基粒 含少量DNA、核糖体(2)白色体 造粉体(积累淀粉)造油体(贮藏脂肪)造蛋白体(积累蛋白质)(3)有色体 含胡萝卜素、叶黄素,质体的相互转化,2、线粒体(mitochondron)呼吸作用“动力工厂”具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含少量DNA、核糖体3、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缩写为 ER)单层膜构成的网状结构 粗面内质网(rER,表面上有核糖体)光面内质网(sER,表面上无核糖体)生理功能:“分室”作用;物质的合成、积累和运输;形成其他一些细胞器,4、高尔基体(Golgi body,dictyosome)由3
6、-7个扁平的单层膜的囊堆叠而成 功能:物质的累积、加工、转运、贮存 在植物细胞分裂时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在根冠细胞中分泌粘液5、溶酶体和圆球体 单层膜的泡状结构,含多种水解酶 功能:消化作用 圆球体是由半单位膜构成的泡状结构,除水解酶外,还含多种脂肪酶。生理功能:积累、贮藏脂肪,8、微管 微管由两种球蛋白构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 支持作用,构成细胞骨架 参与形成纺锤丝、鞭毛 中等纤丝 微丝细胞运动,微管、中等纤丝和微丝三者合称为细胞骨架或微梁系统。,9、核糖体(ribosome)(核蛋白体)由两个亚基(亚单位)构成,分布在胞基质中和粗面内质网表面。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排出细胞外;胞基质
7、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留存于细胞内。亚基由一个rRNA结合一个蛋白质分子构成。生理功能:合成蛋白质,(三)细胞核(nucleus),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与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四、细胞壁(cell wall),1细胞壁的分层 胞间层(中层)由果胶质组成 初生壁由纤维素构成骨架,半纤维素、果胶质等参与形成 次生壁由纤维素构成骨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参与形成 2细胞壁的特化 木化(木质素)角化(角质)栓化(木栓质)矿化(Si、Ca)3纹孔和胞间连丝 初生纹孔场(primary pit field):细胞的初生壁上一些较薄的区域。胞间连丝(plasmod
8、esma):穿过相邻细胞的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纹孔和胞间连丝的存在使多细胞生物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五、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后含物 是指植物细胞中的贮藏物质、次生代谢产物和废物。1淀粉(以淀粉粒形式存在)2蛋白质(以糊粉粒形式存在)3油和脂肪 4晶体、丹宁、色素(如花青素)、生物碱、有机酸等,第三节 细胞的增殖,一、细胞周期(cell cyccle)1间期:DNA合成 复制前期(G1)、复制期(S)、复制后期(G2)2分裂期(M)3细胞周期的时间:(小时),二、有丝分裂(mitosis)(间接分裂indirect division),特点:(1)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2)两个子细
9、胞中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等。,有丝分裂的过程:(1)细胞核分裂 前期出现染色体,前期末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染色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两个染色单体分别移向纺锤体的两极 末期染色单体到达两极,核膜、核仁出现(2)细胞质分裂,三、无丝分裂(amitosis)(直接分裂direct division),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分裂速度快,消耗能量少。方式:横缢、出芽(发生在种子植物胚乳的形成;愈伤组织的细胞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四、减数分裂(meiosis),减数分裂的特点:(1)母细胞进行连续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形成的4个子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了一半。(2)同源染
10、色体之间发生基因重组,引起后代的变异,使后代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减数分裂的过程:,1减数分裂I(1)前期I 细线期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 粗线期染色体片断交换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终变期(2)中期I(3)后期I(4)末期I 2减数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五、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一)细胞的生长(二)细胞的分化(与脱分化)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cytodifferentiation)。细胞分化受环境因素、植物激素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是指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因素作用下恢
11、复分裂能力,重新具有分生组织细胞特性的过程。,(三)细胞全能性(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 Haberlandt 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是指有机体内大多数的生活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发育成完整有机体或分化为任何细胞的潜在能力。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为组织培养、克隆(clone)等生物技术(biological technique 简称 BT)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第四节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细胞死亡的形式:坏死性死亡和编程性死亡。坏死性死亡(necrosis):是由于某些外界因素,如物理、化学损伤和生物侵袭造成的非正常死亡。细胞编程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
12、ath,简称PCD):或称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果。,1972年,Ken,Wyllie和Gurie等首次提出了编程性死亡的概念。,细胞编程性死亡特征,细胞编程性死亡的主要特征是细胞的有序降解,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凝聚、收缩,染色质边缘化,成月牙型或环型,染色质DNA断裂成DNA片断,核质出泡。(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其染色质凝缩成球形,不边缘化,有细胞壁加厚和质壁分离现象。),已知有PCD的细胞、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导管细胞、糊粉层细胞、根冠细胞等的发育等;在生殖过程中,不需要的生
13、理原基(如单性雄花的雌蕊原基)、雄性不育系的败育小孢子(水稻、玉米)、胚囊中某些大孢子的退化、花药绒毡层的解体等;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缺氧条件下植物形成通气组织的过程等。,编程性细胞死亡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和对环境信号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发生的积极的死亡,是一种有选择地除去不需要细胞的生理性死亡过程,有重要的进化意义。,植物细胞的形态,DNA的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模型,生物膜模型,1925年,E.Gorter 和 F.Grendel 用有机溶剂抽提人的红细胞质膜的膜脂成分,并测定膜脂单层分子在水面的铺展面积,发现它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提出了质膜是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1935年,H.Davson
14、 和 J.F.Danielli 提出“蛋白质-脂类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的质膜结构模型。1959年,J.D.Robertson 提出了单位膜模型。1972年,S.J.Singer 和 G.Nicolson 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1975年,Wallach 提出晶格镶嵌模型。,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叶绿体的个体发育,白色体的类型与功能,质体的转化,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内质网的亚显微结构,高尔基体的超微结构,微管的模型,微管、微丝与中等纤丝,细胞内微梁系统的立体观,核糖体的模型,细胞核的构造,染色质丝的结构(示核小体),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很小(1-10微米)较大(10-10
15、0微米)细胞核 无核膜(称“类核”)有核膜遗传系统DNA不与蛋白质结合,DNA与蛋白质结合成 一个细胞只有一条DNA 染色质,一个细胞有 二条以上染色体细胞器 无 有细胞壁主要由胞壁质组成 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细胞壁的分层,纹孔的类型,松属的具缘纹孔,柿核胚乳细胞的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淀粉粒的类型,棉花胚乳游离核时期细胞核的无丝分裂,酵母菌的无丝分裂,小麦和蚕豆的减数分裂,百合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全能性(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仁花组培”:为农业生产“强筋壮骨”,浙江嵊州市仁花植物组培研究所(屠樑和胡林娟)于2004年创办,应用组培技术,已培育成功脱毒甘蔗、红叶石楠、铁皮石斛、凤梨、蝴蝶兰等10多种优质组培苗,开发的“天使花房”远销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下一页),“天使花房”工艺品,细胞程序性死亡,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悉尼布雷内、罗伯特霍维茨和约翰苏尔斯顿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这一领域中的开创性工作。他们不但发现在生物的器官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程序性死亡,而且阐明了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律。,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