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资格考试]10教育心理学510.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40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业资格考试]10教育心理学51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从业资格考试]10教育心理学51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从业资格考试]10教育心理学510.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从业资格考试]10教育心理学510.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从业资格考试]10教育心理学510.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业资格考试]10教育心理学5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业资格考试]10教育心理学510.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张更立2011年12月3日,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一、含义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经验内部 basketballfootball经验之间 词汇阅读,二、种类,(一)性质正迁移:积极促进负迁移:干扰阻碍零迁移:既无促进也无干扰(二)抽象与概括水平水平(横向)迁移垂直(纵向)迁移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三)内容一般迁移具体迁移(四)迁移的时间顺向迁移逆向迁移,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2、,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对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培训人员具有指导作用。,三、迁移的作用,第二节 基本理论,一、早期的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官能训练形式,(二)共同要素说桑代克面积估计长度估计相同要素:刺激反应联结共同要素:A1234B4567,(三)经验类化理论贾德一般原理“水下击靶”实验(四)关系转换理论格式塔对关系的理解,(一)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有意义学习迁移认知结构(二)安德森产生式迁移理论(三)相互作用论,二、现代的迁移理论,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相似性(二)原有认知结构相应的背

3、景知识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相应的认知策略或元认知策略,父与子的故事,理论学习抓认识抓组织抓领导行风建设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工作简报认识到位组织到位领导到位,(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促进障碍(四)其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一)精选教材广泛迁移价值基本结构基本、典型的事例(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宏观;微观(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二、促进迁移的教学,【模拟题】,一、选择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念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C、一般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

4、移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 B、学习迁移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受m(a+b)=ma+mb的影响而得到lg(a+b)=lga+lab,这是一种()。A.负迁移 B.正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二、填空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经验类化说)、(关系转换说)。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而安德森则强调()在迁移中的作用。,三、名词解释学习迁移四、简答

5、如何促进有效的迁移教学?,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一)知识的含义信息及其组织;反映;主观表征(二)知识的类型1、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感性知识(感知+表象)理性知识(概念+命题)2、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二、知识学习的类型(一)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词汇学习;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二)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派生类属;相关类属)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每一段都有自己要解决的心理问题。知识获得知识的同化知

6、识保持知识的保持知识提取知识的应用,知识学习过程:获得;保持;提取知识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知识获得,即理解新信息的意义。为此:首先,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直观 其次,必须对获得信息进行思维加工概括,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感性经验,思维加工,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一、记忆系统及其特点瞬时记忆(感觉记忆)贮存时间2秒内;鲜明的形象性;容量大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保持时间5秒-2分钟;容量7 2个组块长时记忆 保存时间1分钟以上;容量无限度,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电视机、电冰箱、录音机、洗衣机、欣喜、愤怒、悲哀、快乐,沙漠、数字、灯泡、深刻、网络、天空、情感、成就、日记、电梯,二、知识的

7、遗忘及其原因,(一)遗忘及其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二)遗忘原因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发展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没有得到练习应用而衰退导致的。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前摄抑制;倒摄抑制,3、动机说弗洛伊德遗忘是因为主体排斥的负面信息被排除到意识以外的结果。,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深度加工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 及时复习 分散复习 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26,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

8、不死,乐尔乐。,【模拟题】,一、选择 1、桑代克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2、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3、组织学生参加展览室教学直观方式中的()。A.实物直观 B.形象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4、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推理学习5、遗忘就其实质而言,是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相互干扰导致的,这一遗忘理论是()。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6、反映活动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知识称为()。A.感

9、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描述性知识7、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这种学习称作()。6 A.上位学习 B.感性学习 C.命题学习 D.下位学习8、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6A.奥苏贝尔 B.班杜拉C.阿特金森 D.艾宾浩斯,二、填空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教学中的三种直观方式()、()和()。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和()。通过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是()。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大约为()个组块。三、

10、名词知识过度学习四、简答简述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概括。五、论述运用记忆规律,分析如何促进知识的保持。,一、技能的一般概述技能的含义技能的种类二、操作技能的形成操作技能形成阶段操作技能培训要求操作技能训练方法三、心智技能的形成心智技能形成理论心智技能培训要求心智技能训练方法,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一、技能的含义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二、技能的种类操作技能心智技能,(一)操作技能1、操作技能的含义: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2、操作技能的特点对象的客观性(物质性客体或肌肉)执行的外显性(通过肌肉运动实现)结构的展开性(不

11、能合并和省略),(二)心智技能1、心智技能的含义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2、心智技能的特点对象的观念性(客体在脑中的主观映象)执行的内潜性(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结构的简缩性(高度省略和简化),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一)操作定向1、含义: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内容有关操作活动本身的信息:结构、要素、关系等。与操作活动有关或无关的内外信息。学习者对自己作业水平的评估及完成目标的期望。,(二)操作模仿1、含义即将头脑中的定向映像以实际的外显动作表

12、现出来。2、特点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三)操作整合1、含义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化、一体化的动作。2、特点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四)操作熟练1、含义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2、特点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进步先快后慢进步先慢后快2、高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一、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一)加里

13、培林的心智动作五阶段论活动定向基础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内部语言活动阶段(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三)我国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二、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善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模拟题】,一、选择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称之为()A.绘画技能 B.创造技能 C.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技能的

14、形成,在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暂停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完成一个动作往往比标准速度要慢,各经常感到疲劳、紧张,说明处于操作的()阶段。A.定向B.模仿C.整合D.熟练阅读技能是一种()。A.学习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动作技能在加里培林及其学派的著作中称为“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的是()。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启发二、填空心智技能的特点是()、()和()。,操作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我

15、国学者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和()三个阶段。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主要靠控制的阶段是()。三、名词技能四、简答简述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五、论述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智技能训练。,第八章 学习策略,一、学习策略的概述学习策略的含义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的关系二、典型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学习策略的训练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一、学习策略的含义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与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二、学习策略的类型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一)

16、元认知元认知知识(在长时记忆中):(静态)元认知监控(在工作记忆中):(动态)计划;监视;调节(二)元认知知识关于个人的知识关于任务的知识关于策略的知识(三)二者关系学习策略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类元认知知识,它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的关系,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术记问生际书记问生计 c.组织策略:纲图表2.元认知策略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控制:先计划中监视后调节3.资源管理策略,一、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它有助于有效地记忆和提取信息。(一)复述策略1、含义: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

17、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复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2、方法多次复述与练习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二)精细加工策略1、含义:是指将心学习的材料与大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2、方法记忆术:缩简与编歌诀;谐音联想;语义联想等。做笔记:5R笔记法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三)组织策略1、含义: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2、方法列提纲利用图表:系统结构图;流程图;网络关系图利用表格,(一)元认知策略的含义

18、是指学生为促进对自己认知过程有效性的策略,它包括计划、监视和调节。(二)元认知策略的类型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二、元认知策略,(一)含义它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有重要作用。(二)内容学习时间管理:统筹时间;高效利用时间;活用零碎时间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管理社会资源利用管理,三、资源管理策略,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a.主体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特定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e.有效的监控f.个人自我效能感,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a.指导教学模式b.程序化训练模式c.完形训练模式

19、d.交互式教学模式e.合作学习模式,【模拟题】,一、选择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讲划B.学习方法C.学习策略D.学习行为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计划策略D.调节策略,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组织策略()A.表格B.摘录C.列提纲D.过度学习利用画线突出关键内容的方法是()A.学习工具的利用策略 B.学习努

20、力管理策略 C.复述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学习课文时分段、总结段意属于()A.复述策略B.计划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属于()。8 A.组织策略 B.监视策略 C.调节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二、填空()是最先提出元认知概念的。我国学者陈琦认为元认知包括()和()。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的学习策略。()模式主要用来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由教师和一组学生一起进行。元认知监控包括()、()和()。三、名词学习策略四、简答联系教学实际,试述学习策略的层次分类。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有哪些?,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

21、创造性,一、问题解决概述问题解决的含义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二、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及其特征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创造性的培养,一、问题解决的含义(一)问题1、问题的含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2、问题的类型有结构问题无结构问题,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二)问题解决1、问题解决的含义: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2、问题解决的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3、问题解决的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一)代表性观点1、桑代克的“试误说”问题解决就是通过尝试错

22、误排除不成功的做法而获得成功做法的过程。2、苛勒的“顿悟说”问题解决是通过问题解决者对问题情境和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理解和领悟实现的。3、杜威的“五阶段说”呈现问题;明确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选择最佳假设,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二)综合性观点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一)问题的特征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呈现方式(二)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时具有原型启发的作用)量的方面质的方面(三)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功能固着(四)思维的自束性(五)个性心理特征个人的智力水平;性格;情绪状态;认知风格等,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利用如图所示的材料,将蜡烛象壁灯一样立在墙上。,问题答案,(一)提高学生知识

23、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一、创造性的含义是指个体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真正的创造与类似的创造二、创造性的特征 研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所以通常用发散思维的特征来代替创造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第二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一)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二)智力

24、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独立,有相关。(三)个性高创造性者的个性: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和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培养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与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用途扩散;结构扩散;形态扩散;方法扩散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法:让参与者畅所

25、欲言;鼓励标新立异;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模拟题】,一、选择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地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称为()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理解问题 D.分解问题,

26、某人对某种制品的用途总是有一种惯常的固定模式,很难想到它的其他用途,这在心理学上成为()A.定势 B.功能固着 C.认知态度 D.顿悟通过集体讨论,是思维互相碰撞,达到集思广益效果的思维训练法是()A.推理法 B.启发法 C.讨论法 D.头脑风暴法二、填空任何问题都包含三个成分:()、()和()。检验假设的方法有()和()。一般认为,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和()。常见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有()、()、()和()。发散思维是创制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三、名词问题解决功能固着四、简答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有

27、哪些?,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1、含义内部状态、反应的倾向性2、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3、关系:三者不总是一致的。口是心非知行脱节,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1、含义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稳定、特质或倾向2、结构道德认识(核心)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行为(标志)3、关系:三者不能互替,构成一个统一体。认识是前提;情感是内部力量和连接中介;行为是外在表现。,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相同实质:内部状态结构:知、情、行区别所涉及的范围:态度大于品德价值内化的程度:性格化品德态度,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28、选、填】(一)皮亚杰1、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2、发展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无道德规则的阶段):2-5岁权威阶段(他律道德):6-8岁可逆性阶段(自律道德):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2、道德教育的目标使儿童达到道德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二)柯尔伯格【填、简】1、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2、发展阶段: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取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习俗水平:“好孩子”取向;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良心取向3、发展特点9岁前大都处于第一水平;13岁前后半数处于第二水平,极少数进入第三水平;16岁以上30%进入第三水平。发展次序固定不

29、变。多让孩子接触到的情景和道德两难问题。,二、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简、述】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3、明显明显处自觉纪律的形成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过渡阶段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它不仅涉及懂不懂、会不会;还涉及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填、选】1、依从从众:服从:被动服从;自愿服从2、认同3、内化,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填、选】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第四节 良

30、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简、述】,一、说服教育法提供信息,以理服人:讲解;谈话;讨论以情动人二、榜样示范法社会学习、观察学习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呈现榜样行为的示范,三、利用群体约定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惩罚五、角色扮演法,【模拟题】,一、填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价值成分道德的两难故事法是由()提出的。A.科尔伯格B.皮亚杰C.布卢姆D.桑代克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原因是()A.道德认识缺乏B.道德意志薄弱C.道德情感异常D.道德行为不良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评价成分D.行为成分社会学习理论侧重研究()。A.道德认知B.道德行为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二、填空品德的心理结构()、()、()和()。道德情感从形式上看包括()、()和()。态度和品德的形成经历()、()和()三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到()的发展过程。三、名词品德态度四、简答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因素。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常用培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