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八纲辨证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405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八纲辨证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最新中医八纲辨证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最新中医八纲辨证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最新中医八纲辨证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最新中医八纲辨证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八纲辨证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八纲辨证PPT文档.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什么叫八纲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个辨证的纲领。什么叫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总纲。是医生根据四诊所搜集的各种病情资料,将疾病的病位、性质、邪证盛衰、证候类别等情况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就叫做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临床运用 八纲辨证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任何一对和其它两对相连,辩表里须与寒热、虚实相关联。在一定条件下,症候之间还会相互转化,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还会出现假象。,八纲辨证的源流,八纲辨证出处和历代医家的论述 奠基于黄帝内经 运用于伤寒杂病论 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明此者,万病皆指掌矣”清

2、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说“医道至繁何以得其要领而执简驭繁、受病百端,不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通过对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的辨别将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八种最基本的证候。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八个方面证候其实,它们并不是完整而具体的证,只是对病情的大体分类而已。,表里辨证,表与里是用以概括和辨别疾病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一对纲领。表与里是一对相对相对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1.从部位论 2.从病势趋向论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而对于外感(热)病来说,其意义则尤为重要。,适用范畴,表

3、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辩表里能判断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理变化趋势进退,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为解表与治里提供依据。,表证,基本概念:指外感六淫之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轻浅证候的概括。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特点:有感受外邪的因素可查,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等。,临床表现,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等症。舌苔薄白,脉浮。,表证的共同特征,感受六淫、疫戾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并见,脉浮,舌苔没有明显变化内部脏腑症状不明显,辩证

4、要点,一、有感受外邪的病因可找二、有以寒热并见为必有症状,里证,基本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里证与表证相对而言,其概念非常笼统,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凡不是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可属于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1.由外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 2.外邪直接侵犯脏腑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出现的种种病证。,临床表现,症候繁多,临床表现要与寒热、虚实和脏腑辨证结合。这里仅与表证相对而言列举如下。壮热、汗出、口渴、便结、腹痛、烦躁谵妄、腹泻呕吐、舌红苔黄或白腻、脉沉

5、。,里证,辩证要点一、病位已不在表,也非半表半里,邪已深入于内。二、以病邪入侵不同的脏腑而症状而各异,通常以辩实热、实寒证为例。,表证和里证的关系,一、鉴别:,表证和里证的关系,二、相互关系有两种情况转化表里同病,半表半里证,在六经辨证中称为少阳病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半表半里证。,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机理:病在半表半里,正邪交争,,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也是疾病过程中阴阳偏盛偏衰的表现。,寒证,基本概念: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活动衰退所表现的 具有冷、凉特

6、点的证候。病因:多因外感阴寒邪气,或过服生冷寒凉,阴寒内盛,或因内伤久病,阳气耗伤。,寒证,临床表现:各类寒证证候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寒证,辩证要点一、阳气不足或阴盛伤阳是主要机理二、阳气受遏或不足,不能发挥温煦形体的作用。故根据主证恶寒、肢冷、蜷卧、喜暖、面白、舌淡、苔白滑等,热证,基本概念:指感受热邪,或阴虚阳盛,或脏腑阳气亢盛,或五志化火 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进 所表现的具有温、热特点的证候。,热证原因,外感火热之邪寒邪化热入里七情过激郁而化火饮食不节,积滞化热房室劳

7、伤,劫阴夺精,阴虚阳亢,热证,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发热,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燥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热证,辩证要点: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发热、恶热喜冷、面红目赤、脉数为主症有热伤津液表现,如:渴饮、便结、尿赤、苔黄干有火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的表现,如:吐血、衂血,寒热证鉴别要点,寒证与热证 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映 是疾病性质的主要体现 故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恶寒发热及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辨别寒证与热证的重要依据:,寒证与热证鉴别表,寒热

8、之间的关系,1.寒热错杂2.寒热转化3.寒热真假,虚实辨证,概念:虚实辩证施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虚,是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及维持活动的基础物质如:气、血、津液不足。实指邪气亢盛有余。通过虚实辨证,可以了解病体的邪正盛衰,确定治疗原则,及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虚证,概念: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之源不足思虑太过、悲哀卒恐、过度劳倦耗伤气血营阴房室不节耗损肾精元气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大吐、大泻、大汗、出血、失精阴液气血耗损,病因,虚证,临床表现,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各脏腑虚证的表现各不相同所以很难用几个症状全面概括常见的有:心

9、悸、脉结代;咳嗽痰少、颧赤盗汗;食少、腹胀、便溏;眩晕、耳鸣、视力减退、月经量少;腰痛、阳痿、肢冷。,虚证,辩证要点可归纳为两大类:阳气不足面色恍白,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形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胖、嫩,脉虚弱沉迟。阴血不足面色淡白或萎黄,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实证,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概括,实证,形成原因:一、外邪入侵人体的初期或中期,邪气亢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处于剧烈阶段。二、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停留于体内。三、因食积、虫处于体内所致。,临床表现,常见的主要有:发热,腹胀痛拒按

10、,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感邪性质的差异致病的病理因素不同病邪侵袭、停积部位的差别,证候表现各不相同很难以哪个症状作为实证的代表,实证,辨证要点:实证是邪实正未虚,正邪剧争所致病邪性质各异,症见多端,具体要详细参详,虚实证鉴别要点,一般说来:虚证身体虚弱,实证身体粗壮。虚证声息低微,实证声高息粗。久病虚,暴病实。舌质淡嫩,脉象无力虚;舌质苍老,脉象有力实。,虚证与实证鉴别表,虚实之间的关系,虚实夹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阴阳辩证施概括证候类别的一对纲领,由于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

11、疾病的性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阴阳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也是八纲辨证中的总纲,阴阳辨证,阳证,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归属为阳证,病情变化较快,阴证,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归属为阴证,病情变化较慢,阴证,概念:是指机体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身重倦卧,畏冷肢凉、倦怠乏力、语声低微,纳呆、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语声

12、低微气虚畏冷肢凉、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气腥里寒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虚寒舌脉,阴虚证,概念:是指机体阴液亏虚,而导致阴不制阳的虚热证。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形体消瘦,两颧发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眩晕心悸失眠,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舌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数。,阴证与阴虚证的辨别,以上两者截然不同。阴证是体内阳气不足,温煦不足或代谢产物停留,而阴虚是热象虚热,津液亏损,突出一个“干”字。其次要注重脉、舌象。,阳证,概念:机体阳气亢盛,脏腑功能亢进导致阳热壅盛而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口渴饮冷,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舌红绛

13、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面赤,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小便短赤热证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实证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高热舌脉,阳虚证,概念:阳虚是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的病变和证候,又称虚寒证。临床表现:常见的有面色恍白,形寒肢冷,喜踡卧,神疲乏力,痛处喜温喜按,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微或沉迟无力。,阳证与阳虚证的辨别,两者均叫阳证,但性质截然不同。阳证表现实热证,是阳气亢盛,功能亢进阳虚证是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其次注重脉、舌象,阳证与阴证鉴别表,阳虚与阴虚的鉴别表,亡阴亡阳,亡阴亡阳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阴液与阳气衰竭而出现的危重证候。,亡阴,亡阴

14、证是机体阴液衰竭所表现的一种危重证候。临床表现:大汗出,汗热而粘,手足温,口渴喜冷饮,呼吸气粗,舌红干,脉细数无力。亡阴原因:一是高热、大汗、大泻、大出血等致阴液迅速丧失;二是阴亏日久,渐至枯竭 三是阳虚日久,反致阴液耗竭。,亡阳,亡阳是机体阳气暴脱所表现的一种危重证候。临床表现:大汗淋漓,汗冷而清稀,肌肤冷,手足厥冷,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气微,舌淡暗,脉微欲绝。亡阳原因:一是邪气极盛,暴伤阳气 二是阳虚日久,渐至亡脱 三是亡阴导致亡阳,亡阴亡阳的鉴别,思考题,什么叫八纲?什么是表证,怎样识别表证?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如何?什么叫亡阴、亡阳?并如何鉴别?,附注:八纲研究进展,八纲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总纲。有人认为它源于内经,发展于仲景,规范于宋,完善于明,推普于清。(一)八纲的现代理解 1.对八纲辩证的“证”的理解 2.“三论”在八纲中的解释 3.机体反应性的解释(二)八纲证的科学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