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文稿00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43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文稿00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文稿00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文稿00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文稿00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文稿00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文稿00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文稿00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本资料,患者男性,64岁,因“左下肢肿胀,疼痛半个月”入院。于2013年2月16日推入病房。入院查体:T:36.2C P:72次/分R:18次/分 BP:120/70mmHg。左下肢重度水肿,左足背动脉扪及减弱,双下肢皮肤多处皮疹。,既往史,患者于半个月前因“突然左下肢肿胀,疼痛,无发热,无咳嗽,无咯血,无胸痛”收入我科,诊断为“左下肢静脉血栓症”吸烟史30年,约20支/天,辅助检查,CDFI(彩色多谱勒血流图)显示左侧髂总,髂外,股浅,股深静脉腔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左侧股总静脉,腘静脉可见窄条状血流。超声提示:左侧髂总,髂外,股总,股浅,股深,腘静脉血栓形成。,概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

2、常见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以下肢髂股静脉段最多见。,病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发现肢体制动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形成静脉血栓,这些都提示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二)静脉壁的损伤: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

3、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三)血液高凝状态: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脾切除术后由于血小板骤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

4、,烧伤或严重脱水使血液浓缩,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肿如肺癌、胰腺癌,其它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结肠癌,当癌细胞破坏组织同时,常释放许多物质,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也可使血液凝固,孕药,可降低抗凝血酶的水平,从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发病机制,下肢髂股静脉血栓以左侧多见,为右侧23倍,可能与左髂静脉行径较长,右髂动脉跨越其上,使左髂静脉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有关。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主干静脉血栓形成后,患侧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在急性期,血液无法通过主干静脉回流,使静脉内压力迅速增高,血液中的水分通过毛细血管渗入组织中,造成组织肿胀。同时,静脉压

5、增高,迫使侧支静脉扩张、开放,淤积的血液通过侧支静脉回流,使肿胀逐渐消退。,病理分类,(1)根据栓塞血管部位划分:下肢DVT有3种类型,即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周围型:也称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经治疗多数可消融或机化,也可自溶。少数未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向大腿扩展而成为混合型。小栓子脱落可引起轻度肺动脉栓塞,临床上常 被忽视。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征阳性)及腓肠肌压疼(Neuhof征阳性)。,中央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

6、沟及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栓塞,威胁病人生命。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内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因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的时间不一致。也可以由中央型向下扩展所致,其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央型鉴别。,临床表现,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局部沉重感,站立时症状加重。患肢肿胀,较健侧同一部位周径大于1cm以上,除外其他因素。患肢轻度发绀,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可出现红斑压痛。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

7、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Lukes征:前后位压迫腓肠肌时疼痛增加。,浅静脉曲张低热 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如出现高热提示合并感染,如蜂窝质炎或淋巴管炎。小腿DVT小腿部疼痛及压痛,小腿部轻度肿胀或肿胀不明显,Homans征可阳性,浅静脉常属正常。股静脉DVT在内收肌管部位、腘窝部和小腿深部均有压痛。患侧小腿及踝部常出现轻度水肿,患肢静脉压较健侧升高23倍。Homans征阳性或阴性。,髂股静脉DVT左下肢较右下肢多23倍。发病急骤,数小时内整个患肢出现疼痛、压痛及明显肿胀。股上部及同侧下腹壁浅静脉曲张。沿股三角区及股内收肌管部位有明显压痛;在股静脉部位可摸到索条状物,并压痛。股青肿:患肢

8、深浅静脉广泛性血栓形成,伴有动脉痉挛,患肢皮色呈青紫,有时可导致肢体静脉型坏疽。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体温上升39,可有轻度心动过速和疲倦不适等。股白肿:肢体肿胀压迫股动脉造成肢体缺血,最为严重。,上肢DVT的临床表现疼痛、麻木不适、活动受限和沉重感。患肢肿胀:用力加重,抬高或休息可减轻。患肢轻度发绀。上臂、胸壁皮下静脉扩张,非凹陷性水肿。从导管抽血时阻力加大,近端DVT膝盖以上静脉,腓静脉血栓膝盖以下静脉,VTE在DVT和PE中密切关联,迁移,栓子,血栓,约80的PE患者发现有DVT(主要是无症状性),近50%腿部近端DVT的 患者有无症状性PE,并发症,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1、肺栓塞

9、 肺栓塞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三大体征为肺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奔马律。因此,临床上肺栓塞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2、出血 溶栓治疗中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特别应警惕胃肠道、颅内出血。因此溶栓治疗前应检查血型、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溶栓过程及溶栓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血管穿刺点、皮肤、牙龈等部位。观察有无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如有穿刺部位出血,可压迫止血。严重的大出血应终止溶栓,并输血或血浆对症治疗。对于出血性并发症应指导病人自我观察及预防。3、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发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数月至数年,

10、主要表现为下肢慢性水肿、疼痛、肌肉疲劳(静脉性跛行),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纤维变化,重者形成局部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肺血栓栓塞症的病理与病理生理,栓子通过下腔静脉进入心脏和肺,梗死区域(组织损害),血栓,股静脉,栓子,下腔静脉,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增高,说明有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抬高患肢,早期活动戒烟酒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原发病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特殊护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肺栓塞,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应引起高度重视,除严密观察病情

11、外,还要及时通知医生。,患肢的护理,室温保持在25左右,注意患肢保暖患肢制动,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正确使用弹力绷带每日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背动脉波动情况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长并记录静脉穿刺忌选择患肢作为注射对象,并不宜点滴大量高渗糖,少用造影剂抬高患肢:急性期嘱患者抬高患肢20-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溶栓的护理,流质无渣饮食不刷牙禁止活动,患肢抬高制动,防止栓子脱落观察全身新老穿刺点用药后每2h观察患者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和脉搏强度。注意有无消肿起皱,每日定时用皮尺精确测量并与健侧肢体对照,对病情加剧及应时报告医生。,饮食护理,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生素食物,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病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