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0765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PPT文档.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认识前交叉韧带,在膝关节腔内前后各有一条韧带,它们有方向上的交叉,分别为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其主要功能就是防止胫骨的前后错动及膝关节在旋转时的不稳。它们在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一、认识前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的英文名字是anterior crucaite ligament,所以缩写成“ACL”。,(1)限制胫骨过度前移(2)限制膝关节 过伸(3)限制胫骨的旋转(4)限制伸膝位的侧向活动,前交叉韧带的功能:,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及损伤后的表现,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由于前交叉韧带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在胫骨过度的前后移位、膝关节过度的内外旋,和膝关节过

2、度的屈伸运动时,都可能在韧带起止点或是韧带的本身发生撕裂和断裂。尤其是屈膝4050位的时候,前交叉韧带相对较松弛,如果这个姿势下有外力的损伤,就可能会引起前交叉韧带的断裂或部分断裂。伸直位受外力损伤经常是后外束受伤;屈膝位受外力损伤则经常是前内束受伤。单纯的前交叉韧带断裂都是有急性膝外伤史的,也就是一定会有一次受伤才能造成韧带的断裂。,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及损伤后的表现,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由于前交叉韧带独特的形态与功能,在胫骨过度的前后移位、膝关节过度的内外旋,和膝关节过度的屈伸运动时,都可能在韧带起止点或是韧带的本身发生撕裂和断裂。尤其是屈膝4050位的时候,前交叉韧带相对较松弛,如

3、果这个姿势下有外力的损伤,就可能会引起前交叉韧带的断裂或部分断裂。伸直位受外力损伤经常是后外束受伤;屈膝位受外力损伤则经常是前内束受伤。单纯的前交叉韧带断裂都是有急性膝外伤史的,也就是一定会有一次受伤才能造成韧带的断裂。,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及损伤后的表现,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及损伤后的表现,损伤后的表现:受伤的当时经常能感觉到关节内有撕断感,随即就会产生疼痛和关节的不稳,而摔倒等等。于是伤后就不能完成正在进行的动作,同时走路也会受到影响。受伤之后,多数会很快就出现关节积血,也就是膝关节很快就会肿胀起来。同时因为剧烈的疼痛,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会逐渐出现保护性的痉挛,膝关节就会自然的固定在

4、稍微屈曲的姿势,自己不敢活动也害怕任何人搬动自己的腿。也会因为断裂的韧带嵌入关节间隙以及肿胀出现关节绞锁,就是膝关节觉得“卡住”,不能弯曲也不能伸直。前交叉韧带断裂之后6周就属于陈旧行损伤了。陈旧的前交叉韧带断裂可能因为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已经消退,而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更多的时候是会产生关节的不稳,轻微持续的膝关节疼痛和肿胀,还有下楼或者是跑动和突然停止以及转身的时候关节的错动。,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由于交叉韧带是在膝关节的内部,不象髌腱和内外侧副韧带一样在体表可以通过触诊来触摸到,即使常规X射线检查也不能对前交叉韧带损伤作出准确诊断。MRI是目前诊断该病最敏感的无创检查手段。同时,MR

5、I还可对膝关节的其他合并损伤进行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以有不同的MRI表现,但只要断裂或者部分断裂,都应该进行早期重建,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后遗症。,四、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如何治疗,前交叉韧带里面并没有血管,它的营养物质来源主要是由关节囊内的滑液和附着在韧带表面的毛细血管网来供应的。所以前交叉韧带断裂之后自己是不能愈合的!在临床上,对于前交叉韧带的断裂,经常是通过保守疗法或者是韧带重建手术来进行治疗的。保守治疗:用支具制动、消炎阵痛药物、物理治疗、加强肌力训练;手术治疗: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目前最佳的外科手术。自体、异体髌腱和腘绳肌腱(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为最常用的3种方法。,五、前交叉

6、韧带重建术效果、及可能造成的后遗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和正规的术后康复训练后,疗效良好,可以恢复大部分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若失去了早期修复的机会,常遗留下不同程度的膝关节不稳。不稳定的关节容易反复受伤,加速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的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或创伤性关节炎。晚期韧带重建方法很多,但远期效果不理想,不能完全恢复原韧带的功能,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许多患者被迫因此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六、ACL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康复治疗能够消炎、消肿、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少疤痕,防止粘连,对膝关

7、节韧带损伤手术后康复或非手术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为防止患者因长期制动所致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必须早期介入康复。,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计划,说明,本计划应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执行。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不尽相同,具体进行康复锻炼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要佩戴可拆卸支具或铰链式支具46周,除膝关节康复训练外,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可以 尽早开始。康复锻炼中会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减弱或消失,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可以继续坚持康复锻炼。肌肉力量练习应当贯穿康复计划的始终。

8、每次应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为宜,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肌肉力量的提高是恢复关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应当坚持锻炼。膝关节的肿胀会伴随着整个练习过程,直至膝关节屈伸活动角度及肌肉力量基本恢复正常时,膝关节肿胀才会逐渐消退。如果出现膝关节肿胀突然加重,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必要时应及时回医院复查。功能锻炼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以继续冰敷,每日23次。,ACL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流程,第一阶段:术后1至7天(术后水肿期)第二阶段:术后2至3周(最大化保护期)第三阶段:控制行走阶段(术后4至6周)第四阶段:术后7至12周(中期保护阶段)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

9、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第一阶段:术后1至7天(术后水肿期),功能锻炼:,第一阶段:术后1至7天(术后水肿期),第一阶段:术后1至7天(术后水肿期),第一阶段:术后1至7天(术后水肿期),第二阶段:术后2至3周(最大化保护期),第二阶段锻炼方案:,1.继续以上练习 2.增加俯卧位屈膝练习 3.终末伸膝肌肉力量练习:在膝关节接近伸直的范围内(020度)进行伸膝关节力量锻炼,每日4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组间休息2分钟。4.抗阻的踝跖屈训练:对抗外界阻力的情况下,脚尖用力向下踩。5.膝关节活动度的锻练:被动屈膝0100度,主动屈膝080度 6.足沿墙面下滑训练 7.站立位:直腿抬高训练,勾腿训练

10、,第三阶段:控制行走阶段(术后4至6周),进展到第三阶段的标准:,1.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 090度 2.膝关节肿胀进一步减轻,第三阶段:控制行走阶段(术后4至6周),第三阶段锻炼方案:,1.髌骨松动 2.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被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0105度,主动活动度:090度;3.可以进行俯卧位屈膝、站立位屈膝的锻炼4.肌力训练:直腿抬高:可以抗阻力髋关节内收、外展、后伸抗阻训练微蹲训练股四头肌的抗阻训练 腘绳肌的抗阻训练 5.负重及平衡训练:在康复科治疗师指导下训练平行杠内患肢部分负重训练(从25%开始),重心前后、左右转移训练 游泳池内行走20分钟 功率自行车训练 15分钟,第四阶段:术

11、后7至12周(中期保护阶段),进展到第四阶段的标准:,1.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 0125度 2.股四头肌力量达到健侧60%3.腘绳肌力量达到健侧80%,此阶段患者能够完全脱离拐杖行走,第四阶段:术后7至12周(中期保护阶段),第四阶段锻炼方案:,1.热身:功率自行车 15分钟 2.髌骨松动 3.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被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0140度,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0120度 4.力量训练:单腿提足跟训练功率自行车抗阻力训练蹲起训练平衡训练:在坚硬地面上训练单足站立,或使用平衡板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髋关节抗阻训练:前屈、后伸、外展、内收 股四头肌耐力训练 5.本体感觉训练(膝关节稳定性训

12、练)6.重心转移训练 7.向后行走 8.步态训练,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进展到第五阶段的标准:,1.增强力量,耐力 2.开始准备功能活动 3.股四头肌力量达到健侧65%腘绳肌力量达到健侧94%,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第五阶段锻炼方案:,1.适应性训练:功率自行车 5.力量和协调性训练3.平衡和稳定性训练:平衡训练、跳上跳下练习,侧向跨跳练习;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4.跑步机步行训练5.灵活性训练:膝绕环练习 侧方移动训练 侧向跑或向后跑,垂直跳,跳绳,8字形跑,急停急转训练 可训练专业性的体育活动,第五阶段:术后13至24周(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8字跑 单腿跳 折返跑,祝您早日康复!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