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岗前培训文档资料.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近年来被公开报道的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原因是该医院违规允许不具备医疗资质的上海某公司在该院从事诊疗活动。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混乱,手术过程中相关设备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12日上午,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等感染表现。全部患者被急送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至17日,9名患者相继实施单眼眼球摘除手术。,西安交大的新生儿事件,2008年9
2、月3日起,西安交大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15日间相继死亡,一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卫生部专家调查组指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调查发现,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手卫生不规范。,汕头的剖宫产事件,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某卫生院的38名剖官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1名被确认感染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感染后千疮百孔的
3、手术切口,霍山的血液透析事件,2009 年,共有 70 名患者在安徽省霍山县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其中,28 名患者诊断为丙肝感染者,其中 9 名明确为入院透析前已感染丙肝,其余 19 名确定为与血液透析有关的丙肝感染,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调查发现,该医院消毒隔离措施不落实,医院感染监控不到位,医务人员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淡薄,知识缺乏。,诸多的事件告诉我们,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这些事件的后果都很严重,对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给社会造成的影响是很恶劣的。成本效果:关系
4、到医院的形象成本效益: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1.感控工作是医院医疗安全核心工作,2.前车之鉴,后事之师。,3.减少医院感染等于创造了经济效益,NI世界关注的问题,全国NI监控系统监测资料显示,我国NI的发病率在6%8%,每年大约有5000万的住院病人,椐此估算我国每年有300400万病人发生NI,这里尚不包括门诊病人。众所周知,NI直接与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全、病床周转、平均住院日、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等密切相关。,政府及社会公众对NI高度关注,传染病防治法21条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NI。医疗机构
5、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承担医疗活动中与NI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该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机构加强NI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的责任。社会和公众对医疗安全、费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卫生部五项行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1、重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2、在国家层面开展有利于感染控制的各项活动。3、不断完善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性标准,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4、坚持预防为主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框架下,广泛推行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在加强医务人员手卫
6、生、血液安全、注射和免疫安全、诊疗和护理安全、环境卫生与安全等方面注重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5、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内容,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五、医疗废物处理,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三级管理网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一)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入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内感
7、染。,(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粘膜屏障。如外科手术、各种穿刺、各种插(留置)管、气管切开等。现代医疗新技术,如器官移植、人工装置、人工关节、人工晶体。损伤免疫功能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等的广泛使用。基础疾病致宿主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肾炎、艾滋病等。使用能引起正常微生态失衡的抗菌素,破坏机体正常微生态屏障。其他原因:如医院消毒、灭菌存在缺陷、医疗场所过于简陋等。,(三)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对于有明确潜伏期的疾病,自入院第一天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所发生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2、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病人,发生在入院48小时后感染即为医院感
8、染。3、病人入院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亦称医院感染。,4、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的不同部位的感染(败血症除外)或在原有感染部位出现新的感染。5、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又培养出新的病原体,均属医院感染。6、新生儿经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亦为医院感染。,(四)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五)工作区域的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清洁区
9、。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无菌物品存放间,配奶间、水处理间、配液间等。,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可能被患者及其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污染区,凡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被病人直接接触的区域,或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污染的区域。包括:病房、候诊室、换药室、处置室、清洗打包间、污物间、血透室复用间等。,(六)医院感染暴发,发生NI暴发的报告、控制和处理措施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普通情况:医院12小时
10、内上报,卫生行政部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应急情况: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报告。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报告。,三、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有:(一)消毒隔离技术(二)无菌技术(三)手卫生(四)抗生素的使用,(一)、消毒隔离技术,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清洁、消毒、灭菌,清洁: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可使细菌数量减少的方法。消毒:将物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杀灭的方法。灭菌:将物品中所有的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含芽孢)全部杀灭的方法彻底的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的前提,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
11、染物,再清洁和消毒.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消毒采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器官移植病房、ICU、新生儿室、血透、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五,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
12、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医院感染流行三环节,医院感染主要的传播方式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染性病原体通过污染的物体或人传播。飞沫传播: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即飞沫。空气传播:即气溶胶传播。直径5um,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有传染性的颗粒。其它:虫媒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污染的液体),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及标识,接触传播:蓝色。空气传播:黄色。飞沫传播:粉红色。,(二)、无菌技术,无菌技术的基本方法:工作帽的应用口罩的应用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无
13、菌容器的使用方法戴无菌手套外科换药无菌操作,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包装上有说明佩戴方法的,应按指示佩戴戴上口罩时,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紧贴鼻梁,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头带分别绑于头顶后及颈后一般情况下每天更换,当口罩有破损或扭曲、不能维持较好粘合脸部时,必须马上更换口罩,手卫生,全球洗手日_每年10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号召全世界各国从2008年起,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2010年第三届“全球洗手日”主题:“正确洗手,手筑健康”,(三)
14、手卫生(重点),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就是洗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年4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我国首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医务人员该如何“认真洗手”作出详细规定,希望以此控制高发的院内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两前三后”,手卫生的重要性,接 触 病菌 洗手,菌,手在NI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手在NI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手在NI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手在NI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手卫生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手卫生应遵循以下
15、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如何正确的洗手,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两手交换进行;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指尖并拢在另一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
16、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七步洗手法,最后不要忘记洗手腕及手臂,保护你的双手,冲净皂液正确干手 不长时间戴手套使用护肤品接触污染物和腐蚀性物品戴手套,特别提醒,所有的化学消毒剂都有毒性!不能过度使用!,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17、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1、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2、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3、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及方式 4、应使用清洁水清洗和冲洗双手。,洗手注意事项,你洗手了吗?,有些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1.下班后都会洗手.2.采血时都会戴手套,但不会换3.打电话时,都会戴手套或用手套套住手机4.喝水、上卫生间前都会洗手5.脱手套后基本不洗手6,保护患者,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你做到了吗?,大部分确实是用白大褂的背部擦干的!,白大褂是首选甩手运动第二重复使用毛巾,预防永远是,保护病人保护我
18、们自己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1,(四)、抗生素的使用,1.掌握适应症,有严格的用药指征。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和非细菌性发热并无多大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更有害无益。90%以上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是由病毒引起,除能确定为细菌感染者之外,一般不宜使用抗生素。,2.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做药敏试验,提倡细菌监测,针对所感染细菌对症下药。3.严格按量、按疗程用药,随意中断、频繁更换等不规律用药都对患者不利。老年人、儿童以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应酌情减量并缩短用药时间,4.联合用药的指征是:病情危重(如败血症)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一般以两种为宜。5.不宜过早使
19、用抗生素进行“试验治疗”。因其盲目性大,不对症用药更有害无益。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使致病菌无法检测,导致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确诊,延误治疗(危重患者及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除外)。,6.不要随意把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用药使用。7.非严重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疾病,尽量避免局部外用抗生素,以免发生过敏反应。,围术期预防用药,术前30分2小时内给予足量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者术中追加一次,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第一线医务人员更多关注医院感染问题,只有通过他们改变一些工作常规和行为习惯,才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变轻预防
20、重治疗的局面。,滥用最终 无药可用,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处理,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与风险,工作环境(特殊社会、病原微生物集中)工作性质(服务性、岗位复杂)工作要求(百姓关注、社会期望高)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传染性疾病 医疗器械 化学物质 放射物质高风险、高要求、高回报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职业暴露的类型,医疗锐器伤: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血糖针、手术刀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侵入性操作中的防护,1、接触患者血液、粘膜、开放性伤口、体液,分泌物和污染的器械物品时,必须戴手套。在进行可能有血液、体液喷溅等的操作时,应
21、戴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必要时穿鞋罩;,2、操作尖锐器械或手部有伤口时,要特别小心,可戴双层手套保护;注射或穿刺时,先检查针头是否安牢在注射器上,术者的手决不可置于针头前进的方向;完毕后取出针头时,应用乙醇棉球压住针眼,尽量减少血液或体液渗出,避免沾到患者的血液或体液;,3、用毕的注射器,不可用手接触针头,应针尖向下用钳子取下放入耐刺的硬质容器内。按传染性废弃物销毁。,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处置锐利器具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 人。2、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3、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
22、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5、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6、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7、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发生刺伤、擦伤后应立即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首先挤压伤口,让伤口血液流出;禁止直接按压伤口.(2)用无菌水(或清洁水、纯净水,无条件时用温自来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分钟.(3)再用安尔碘或酒精冲洗消毒伤口(可在所处科室接受处理);(4)报告感染管理科备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皮肤污染:污染部位用肥皂水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例如70%乙醇或皮肤消毒剂。眼睛溅入液体: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
23、冲洗,且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衣物污染 1)尽快脱掉隔离衣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并防止进一步扩散。脱掉防护手套,洗手并更换隔离衣及手套;2)将已污染的隔离衣及手套放入专用容器;,高危环境下的自我防护,1、工作人员对病区空气污染的自身防护:戴好口罩,须注意的是正确使用和保存口罩。2、对接触性细菌传染的防护:了解洗手指征,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3、对血液、体液传染的防护:只需0.004毫升带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感染。因此在操作中应牢固树主自我保护意识。4、注意饮食结构,保持乐观情绪,加强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五、医疗废物处理,医疗
24、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我国医疗废物分类(五类),感染性废物(黄色袋子)损伤性废物(黄色袋子)病理性废物(黄色袋子)化学性废物(红色袋子)药物性废物(黄色袋子),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
25、圾。,医疗废物分类目录(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血清。(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1)医用针头、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4、药物性废物:过
26、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医疗废物分类目录(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实行分类包装 共三类,包装袋:污染敷料等不损伤包装物的废物(不
27、得渗漏、破裂、穿孔)。利器收集盒:易损伤包装物的利器、污染的血制品、重金属废物、血尿标本等(硬质、密保、封口后不能被再次打开)。周转箱:运送包装好的医疗废物(可复用)。,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一)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二)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三)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四)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五)易于清洁和消毒(六)避免阳光直射(七)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
28、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禁止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和生活垃圾。,一、医用污染垃圾(统一用黄色垃圾袋盛放)1、用过的棉签、棉球、手套、敷料等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时封袋,由保卫科专人每天上门收集,同时双方进行交接并签名,最后送至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室,48小时内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统一处理,交接双方做好交接记录,签字。交接记录本保存3年。2、使用后一次性输液器、配药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及时毁形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时封袋,由
29、保卫科每天上门收集,放至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室,处理方式同上1。3、废弃的标本、手术切除组织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达3/4封袋,处理方式同上1。,4、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器(袋)、注射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导管、引流袋等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集中封袋,处理方式同上1。5、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锐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放入黄色利器盒,达3/4封盖,处理方式同上1。6、放射科、化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品如:废弃的过氧乙酸、废弃的汞血压计等放入红色塑料袋,达3/4封袋,处理方式同上1。二、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医疗废物要求不得露天存放,储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
30、,存放容器(不包括利器盒)必须及时清洗消毒;利器盒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丢弃损伤性医疗废物。禁止回套、禁止手取、禁止损毁、禁止插入输液瓶橡皮塞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罚 则,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要求处置医疗废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疗废物标识,过程监控的目的,防患于未然!重结果监控医院感染发病率I类切口感染率医院感染漏报率轻过程监控 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手卫生依从性吸痰过程的无菌操做
31、医院感染预防应从小事做起,按照规范操作,万万不可大意。,希望医院感染的预防从你们走近病人的第一天做起;从你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手卫生做起;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为人民造福。,传染病疫情管理,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 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2006年修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6年 自发布之日起,要求各相关单位遵照执行,二、传染病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是医务人员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可以较早地发现传染病,切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防止疫情的扩散及暴发,从而有效地控制传染病,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三、传染病分类,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甲类2种
32、:鼠疫、霍乱乙类26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处理。丙类11种:,报告时间要求,报告时限:甲类、乙类甲管传染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要求在2小时内上报,这是原则问题。乙类及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要求在24小时内上报。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报告。,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监测内容及方法,1、病例信息的采集(1)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主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
33、例。监测病例定义:以腹泻症状为主的就诊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粪便性状异常(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等)。常见食源性疾病的诊断标准见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附录2。,(2)监测单位:景泰县人民医院(3)监测内容:县医院门诊医生负责对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内容包括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检结果、临床诊断等个案信息,填写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见附表1-1)。,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监测,此外,对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要及时填写纸质报告卡,于当日内上报给医院的公共卫生科专管人员,一旦有病例上报,专管人员应及时通知组织院内会诊,并在会诊结束后的1个工
34、作日内,完成纸质报告卡的填写和上报县疾控中心。发现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职业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在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方式,医院内诊断的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谁接诊、谁报告最后经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审核合格后,再录入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报告卡中,带“*”部份为必填项目,发现肺结核病人该如何上报?,疾控中心要求:凡发现肺结核病人首先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要求病人出院后继续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治疗。门诊病人同样要求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后,及时开具转诊单,转入当地疾控中心免费检查、治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