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2.doc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1014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设计方案【课 题】 物质的密度 (第一课时) 【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难点是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说明】1、实验设计思路:此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这个实验不仅是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准备素材,建构密度概念,所以实验操作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探究活动的结束,对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反思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而这一点对于此探究活动尤其重要。教材中原来的安排是通过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长方体塑料块的质量和体积来进行探究,我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了一些改动,采用

2、三种不同的长方体物块(木块、铁块、橡皮块),把学生分成三大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我作这样的改动是因为:(1)、采用三种不同的物质进行探究,更能够说明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正比关系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而不是偶然。(2)、每组只探究一种物质是为了简化实验过程和课堂流程,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发现“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的规律,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密度概念,突破教学难点。2、目的:(1)、探究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密度概念3、步骤:(以使用木块进行探究的一组为例,提倡分工合作)(1)、调节天平,分别测量三个木块的质量。(2)、分别测量三个木块的

3、长、宽、高,计算木块的体积。(3)、记录数据,完成表格。(4)、结论展示,组间交流,发现问题,生成新知。4、器材准备:教学演示准备:高脚杯多只,酒、水、酱油、醋、糖、盐适量,外形相同的铜块、铝块各一、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准备:天平、砝码、刻度尺、体积成倍变化的三个物块(木块、铁块、橡皮块)多组。5、实验装置的照片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特性。2、能通过实验探究努力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3、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简单物理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收集数据,引导学生用比值法和

4、图象法去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并学习用比值来定义新的物理量。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比较,认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由此建构密度概念,理解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种类的可行性。3、通过查表和练习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刻度尺、天平的使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导入主题: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等特性来直接辨别物质,有

5、时却很难,有没有其它特性能够让我们更加有效的鉴别物质呢?新闻图片放送:假“金元宝”骗取数十万逐次出示实物或图片:1、酱油、醋、酒、自来水、盐、糖。2、同体积的铜块、铝块3、同体积的铜块、金块(图)4、体积悬殊的铜块、金块(图)提问与引导:1、你怎么辨别它们呢?2、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吧!学生活动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取大小悬殊的两个砝码,请学生比较他们的质量大小。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呢?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探究?学生通过看,尝,闻,掂,甚至咬等多种活动来辨别物质的种类。(说明:来自身边的这些物体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非常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

6、很快就将学生推到最佳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鼓励和引导:数学中我们是如何分析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关系的呢?猜想:同种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可能成正比关系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巡回指导,及时提醒交流思想,商讨做法,拿出方案论证猜想得出结论展示、分析、评价。(注:学生如果用图象法分析m与v的正比关系,要予以肯定。)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分析交流(注:全班分三大组,三人为一小组,甲组用大、中、小三个木块进行探究,乙组用大、中、小三个铁块,丙组用大、中、小三个橡皮块)发现问题建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自习,帮助学生交流,协助学生建构。(注:作布白处理,给学生留足思考和自主建构的时间)交流成果,

7、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木块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是成正比关系的,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约 )2、铁块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是成正比关系的,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约 )3、橡皮块的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是成正比关系的,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约 )应用演练固化新知投影5道应用练习:1有一个假金元宝被分成了三块,若通过测量知道了其中最大的一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g/cm3问:最小的一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密度是 g/cm3。合 kg/m3 ,这个假金元宝实际是由什么物质所做的?2通过查课本密度表可知:金的密度为 ,它的物理意义是 。3相同体积的金块和铜块, 的质量较大,这是因为 。4小民的妈妈买了一条金项链

8、,小民很想知道这条项链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如果小民测得这条项链的质量是10g,体积是0.7cm3,则这条项链的密度是多少g/cm3,合多少kg/m3?它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呢?5你知道怎样测一条项链的体积吗?1、 分析数据,生成新发现2、 自习课本,寻求突破3、 建构密度概念:(1)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总是一个相同的量,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所以我们可用这个比值来鉴别物质的种类,可见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2)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我们把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即密度=质量/体积。(=mV)(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

9、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我们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结束语提问与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学到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感到什么地方还有遗憾吗?交流总结,提出问题附-新闻:假“金元宝”骗取数十万日前,诏安县公安边防大队破获一起以假“金元宝”进行诈骗的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两名,当场缴获假“金元宝”一百多锭,假“金佛”两樽,经过精心伪造的遗书一份,旧国民党纸币十多张,铜钱二十多枚。近日,诏安边防大队获悉,近来有一伙外来打工者,以在施工工地挖出金银珠宝,谎称家人生病急需用钱或怕珠宝被工头发现等为由,来欺骗善良的群众,且屡屡得手,他们每次所诈骗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给群众带

10、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人上当受骗后悬梁自尽,虽抢救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但给群众带来影响非常恶劣。 接报后,诏安边防大队领导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加强布控,分兵两组,一组以陈进财大队长化名为某公司总经理与犯罪嫌疑人取得联系,进行交易;另一组由陈进川副大队长负责进行抓捕工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将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大队领导专门向诏安县公安局领导作了汇报,并借用地方某一办公场所,进行精心布置,对抓捕方案进行演练,不放过一点细节,不漏一个死角。 经过努力,“陈总经理”和犯罪嫌疑人肖某取得了联系,双方约定了交易时间、地点。5月30日下午,正当犯罪嫌疑人肖某和其同伙拿出一锭锭金灿灿的假“金元宝”和其它物品与“陈总经理”进行交易时,边防民警从天而降,还未等犯罪嫌疑人反应过来,就被民警们带上明晃晃的手铐,一场漂亮、圆满的战斗在没有销烟中结束。 现此案已移交诏安县公安局处理,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截止发稿之时,已有10多名受害者前往报案,受骗金额总计达数十万元。民警们想通过此案例来奉劝广大群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致富发财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而不是指望从天上掉下一锭锭金灿灿的元宝,希望广大群众能以此为戒,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让犯罪分子在机可乘,共同来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记者 彭建军 通讯员 徐国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