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总论03输血(二院)PPT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082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总论03输血(二院)PPT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外科总论03输血(二院)PPT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外科总论03输血(二院)PPT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外科总论03输血(二院)PPT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外科总论03输血(二院)PPT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总论03输血(二院)PPT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总论03输血(二院)PPT文档资料.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输血简史,输血简史,输血简史,输血简史,1492 年,有一位犹太医生为罗马教皇英诺森八世输过三个10 岁男孩的血液;1654 年意大利医生佛林用漏斗、金属管进行早期输血的实验;英国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家诺维于 1665 年成功地进行了狗与狗之间输血的研究;,输血简史,1667 年12月19日,法国医生丹尼斯将一只小羊羔的血输给了莫里,从而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人体输血;病人多数死亡,输血被禁止。著名的英国生理学家、妇产科医生布伦达尔第一个明确指出“只有人血才能输给人”的科学结论,布伦达尔于 1818 年 9 月 26 日完成世界上首例有完整记载的人与人之间的输血,但病人两天后死亡;共完成11例,5例

2、成功,输血再次兴起。1908年3月,卡雷尔利用血管吻合技术,将桡动脉与腘静脉吻合进行输血,挽救了其助手兰伯特的女儿,获得了诺贝尔奖。,输血简史,1900 年,维也纳大学的血液学专家兰特斯坦纳发现了 ABO 血型;直至10年之后才逐渐懂得A型血不能输给 B 型血的人,B 型血也不能输给A型血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人,AB 型可以接受任何一种类型的血;由于兰特斯坦纳的发现对安全有效地输血具有划时代的杰出贡献,因此他获得了1930 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赢得“血型之父”的美称。,输血简史,Karl Landsteiner,输血简史,1914年,里维松发明出了用枸橼酸钠溶液保存血液的方法,此后可以用贮存

3、超过3个星期;人类为此付出了 400 年漫漫求索之路,是一 段充满曲折、艰辛、磨难,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又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血型学、血液免疫学和输血相关病毒学的深入发展,使输血进入更加安全的轨道;从输全血到成分输血,提高了输血疗效,降低了副作用。,重点内容,掌握输血的适应证掌握输血的并发症及其临床 表现和防治方法掌握成分输血的种类与用途,输血(blood transfusion),概念:输血包括输入全血,成分血,生物工程制品和血浆增量剂,是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的重要手段。,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状态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含量免疫力及凝血功能提

4、高,输血的功能,(一)适应证,大量失血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重症感染 凝血异常,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与方法,1、大量失血,严重创伤、烧伤及手术中 如外伤后股骨干骨折疾病引起血管破裂出血 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引起大出血,主要指征:1.血红蛋白80 g/L2.急性失血病人(具有以下2项以上),急性失血20%血容量舒张压30mmHg心率 100次/分少尿或无尿精神状态改变,主要指征:有症状的贫血病人,具有以下之一者 心率100次/分 精神状态改变 具有心肌缺血包括心绞痛证据 轻微活动即感气短或眩晕 直立位低血压,2、纠正贫血,择期手术贫血患者术前准备应将Hb维持在100g/L水平术前准备

5、时间充足,可行肠内外营养辅以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术前准备时间较短,少量多次输纠正,每天1u浓缩红细胞,3、凝血异常,根据引起病人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血液成分 血友病 补充因子或抗血友病因子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补充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补充血小板,4、重症感染,血液可提供各种血浆蛋白,包括抗体、补体等,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增强机体抗感染和修复能力输注浓缩粒细胞,配合抗生素的应用对严重感染者有较好疗效,(二)输血途径,静脉输血 周围静脉为主;病性危重,急性大出血可使用加压输血器 或经中心静脉输血或行大隐静脉切开动脉输血 有发生肢体缺血、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危 险,仅在特殊情况

6、下采用,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前臂正中静脉,输血常用通道,(三)输血速度,成人一般5ml/分;老人或心功能差者1ml/分;小儿10滴分;大出血时输入速度宜快,要参照血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病人的意识状态等调节输血的量和速度 若无失血情况,术前输血速度一般宜为12ml/min术后早期因水钠潴留,若无明显失血,输血速度应予控制,严密查对 姓名、血型、交叉配血报告、血袋及血液外观不加药物 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不向血液中加任何药物加强观察 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尿色输血后 血袋保存至少2小时,(四)注 意 事 项,第三节 输血并发症及防治,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细菌污染反应 循环

7、超负荷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疾病传播 免疫抑制 大量输血的影响,(一)发热反应,定义 与输血有关,不能解释的体温升高特点 a、多发于输血开始后2小时内,持续12 小时后逐渐缓解 b、表现为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 等,有时伴恶心、呕吐,原因1.免疫反应:白细胞或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见 于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2.致热源:蛋白质、死菌、细菌代谢产物等;3.细菌污染和溶血:程度较轻。,预防 a、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 b、有输血史者或经产妇输血前肌注异丙嗪或 哌替啶或输注成分血,如洗涤红细胞治疗 a、轻者减慢输血速度、重者停止输血 b、阿司匹林;重者给予异丙嗪或哌替啶。,(

8、二)过敏反应,特点 a、多发于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发生于即将结束;b、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或荨麻疹;重者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神 志不清,甚至休克。,皮肤红斑,荨麻疹,过敏反应,原因 a、受血者对血中蛋白过敏;供血者过敏体 质,转移抗体,IgE抗体;b、多次输血,体内产生抗血清免疫球蛋白 抗体,抗IgA抗体为主;,过敏反应,治疗 a、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b、重者停止输血,肾上腺素或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插管;预防 a、有过敏史,输血前应用抗过敏药或激素;b、有IgA抗体的病人,应输洗涤红细胞;c、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d、献血员采血前4小时禁食。,(三)溶血反应,特点 a、最严重

9、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高;b、多为血型不符,其中ABO血型不符症状最严重;c、表现为输入异型血1020ml后出现头痛、胸痛、心前区压迫感、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脸色苍白、烦躁不安、呼吸急迫、脉博细速、甚至休克,随 之出现血红蛋白尿,肾衰;d、麻醉中最早表现为血压下降、手术野渗血。e、延迟性溶血反应:输血后7-14天,无原因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反应,原因 a、误输ABO血型不合血液;补体介导以红细胞破 坏为主;也见于亚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b、输入有缺陷的红细胞后引起非免疫性溶血;c、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抗体破坏异体红细胞。,诊断 a、停止输血、核对血型及姓名;b、采静脉血

10、,观察血浆色泽,正常呈橙明黄 色,粉红色提示有溶血反应;c、观察尿量及尿色,行尿血红蛋白测定;治疗 a、抗休克:补液、新鲜同型血液及凝血因子;b、保护肾功能:重曹,碱化尿液、溶解血红蛋 白结晶;透析疗法;c、DIC时,肝素治疗;d、血浆交换治疗。,预 防,加强输血、配血过程核查;不输缺陷红细胞;尽量输注同型血,(四)细菌污染反应,特点:a、表现与细菌种类、毒力、数量有关;b、轻者发热;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和DIC;c、常见致病菌G-杆菌,如大肠杆菌,也可为 G+球菌或所谓的“非致病菌”。表现:烦躁不安、剧烈寒战、高热、发绀、腹痛等,甚者发生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死亡。,原因:采血、储存、

11、输血时无菌技术不严。治疗:a、停止输血,细菌培养,涂片染色;b、抗感染、抗休克治疗。预防:a、严格无菌操作;b、血液与血袋保存期及输血前仔细核查。,(五)循环超负荷,特点:常见于心功差、老年、幼儿、慢性严重贫血;表现:心率快,呼吸急促、发绀、咳血型泡沫痰、颈静脉怒张、肺水肿;原因:a、速度过快;b、心功不全;c、肺功能减退或低蛋白血症。治疗:停止输血,吸氧,抗心衰治疗。预防:控制输血量及速度。,(六)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特点:常发生输血后16小时内,与ARDS难于区别;表现:急性呼吸困难、严重的肺水肿、低氧血症,可伴发热和低血压,后者对输液无效;原因:供血者血浆中含白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抗

12、体;治疗:停止输血,插管、输氧、机械通气等;预防:多次妊娠的供血者的血浆禁用。,(七)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原因:血中含有免疫能力的异体淋巴细胞所介导,在受体内迁移、增殖,进而引起严重攻击和 破坏宿主体内细胞和组织的免疫反应;表现:发热38、皮肤红斑、肝功异常和严重的 全血细胞减少;治疗:效果差,重在预防预防:用射线照射血细胞成分,去除免疫活性淋 巴细胞。,病毒,细菌,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梅毒,疟疾,肠球菌,微球菌,疾病传播,(八),布氏杆菌,(九)免疫抑制,非特异免疫功能下降和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增加术后感染率,并可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及

13、复发,降低5年存活率;免疫抑制与输血的量及成分有一定关系;小于3单位的红细胞成分血对肿瘤复发影响小。,第二节 大量输血,定义 数小时内输血量大于4000ml,或24小时内库存血细胞置换病人全部血容量;临床表现 1.低体温;2.碱中毒:枸橼酸钠转化碳酸氢钠;3.暂时性低血钙;4.高血钾及凝血异常。,大量输血注意事项 1.输血时适当加温,以防低体温;2.积极监测血气、电解质变化;3.每输5001000ml宜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4.凝血功能障碍时,及时补充新鲜全血、新鲜血浆或 新鲜冰冻血浆,有条件时可根据凝血因子缺乏情况 补充相应成分。,第四节 自体输血,定义:收集病人自身的血液进行回输

14、优点:,节约库血;不需检测血型及交叉试验;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一)回收式自体输血,术中失血经抗凝和过滤回输,回输总量小于 3500ml为宜,另需补充凝血因子。应用:a、创伤后体腔内积血,如脾破裂,异位妊 娠破裂;b、术中出血,如脾切除术;c、术后引流血液经处理回输,注意无菌操 作,仅能回输术后6小时内引流血液。,(二)预存式自体输血择期手术前,定期反复采血保存;每3-4天一次;每次300-400ml;全血可保存长35天、浓缩红细胞低温下可保存8年;必须每日补充铁剂和给予营养支持。,(三)稀释式自体输血,自体采血,用血浆增量剂交换血液,维持血容量不变;适量稀释血液,不影响组织供氧及凝血机

15、制。有利于降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应用于失血量为10002000ml的手术方式:术前采血,量不低于红细胞压积25,采血速度约200ml5min。室温下可保存4小时。需要时,先输最后采的血,因为最先采的血含较多的红细胞及凝血因子,宜最后输注。,自身输血的禁忌症,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者血液可能含肿瘤细胞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已有严重贫血者有脓毒症或菌血症者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在体腔内存留的血液超过3天者,第五节 血液成分制品,1.血细胞 2.血浆成分 3.血浆蛋白成分,1.细胞成分,(1)红细胞制品,(2)血小板主要适应证:24小时内血小板计数1X1010/L,用于预防

16、出血24小时内血小板计数5X1010/L,具有微血管出血征象或已计划作外科手术或其它侵入性操作者已有微血管出血征象且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者手术病人已输注10U血液,具有微血管出血征象者具有血小板功能障碍史者伴瘀点、瘀斑、微血管出血或需外科手术及侵入性操作者,(3)白细胞浓缩粒细胞用于重症感染输注指征是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1.0X109L。,2.血浆成分,新鲜冰冻血浆(FFP)采血后6h内分离并冷冻保存。含所有凝血因子。用于补充凝血因子;大面积烧伤、创伤。禁止作为扩容剂使用,禁止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冰冻血浆(FP)是FFP 4下融解时除去冷沉淀成分冻存的上清血浆制品,、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低。冷沉淀

17、(Cryo)FFP 4下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内含纤维蛋白原、因子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用于血友病甲、先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缺乏症。,3.血浆蛋白成分,白蛋白制剂 常用20的浓缩白蛋白液,可在室温保存,便于携带。用于补充血容量,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免疫球蛋白 预防病毒肝炎、重症感染。浓缩凝血因子 浓缩 VIII、XI及XIII因子等。,第五节 血浆代用品,定义:天然加工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制成的胶体 溶液,可以替代血浆以扩充血容量。特点:1.分子量与胶体渗透压接近于血浆蛋白;2.较长时间在循环中保持适当浓度;3.不在体内蓄积,不会导致红细胞聚集、凝 血障碍及切口出血;4.无抗原性和致敏性。,右旋糖酐 多糖类制剂。中分子,胶体渗透压高,维持612h,有出血倾向。24小时用量1500ml;作用维持1.5h。增加血容量效果小,有渗透性利尿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减轻血管内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有利于休克和外伤后组织灌流,对预防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也有效,羟乙基淀粉 由玉米淀粉制成;体内维持时间长;电解质与血浆相似,含碳酸氢根,提供碱储备;每日最大用量2000ml.明胶类代血浆 商品名海脉素,明胶+电解质;增加血容量、防止组织水肿;改善外周组织灌注、血液稀释、改善微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