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114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医诊断学(望诊望排出物、小儿指纹)文档资料.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望小儿指纹,望小儿指纹是观察小儿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的形色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适用于岁以内的小儿。小儿正常指纹的表现是:浅红微黄,隐现于风关之内,既不明显浮露,也不超出风关。其形态多为斜形、单支,粗细适中。,望小儿指纹,三关测轻重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指纹显于风关可见于正常小儿,亦可见于外感初起,邪气入络。指纹达于气关,其色较深邪气入经,邪深病重指纹透关射甲(即直达指端),其色紫黑病属凶险,预后不良,浮沉分表里,指纹浮显:病邪在表,外感表证外邪袭表,正气抗邪,鼓舞气血趋向于表指纹沉隐:病邪在里,内伤里证邪气内困,阻滞气血难于,红紫辨寒热,指纹鲜红:外感表证邪正相争,气血趋

2、向于表指纹紫红:里热证里热亢盛,脉络扩张,气血壅滞指纹青色:疼痛、惊风痛则不通,脉络气滞血瘀,或肝风内动,筋脉拘急,脉络郁阻指纹紫黑:血络郁闭,病属重危实邪亢盛,心肺气衰,脉络瘀阻指纹淡白:脾虚、疳积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充于脉络,淡滞定虚实,指纹色深暗滞者实证邪气有余色淡不泽者虚证正气不足,望排出物,望排出物是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出物和某些排出体外的病理性产物的形、色、质、量的变化来诊察疾病的方法。内容包括望痰涎涕唾、呕吐物、大便、小便。,望痰,观察痰的色、质、量的变化可以判断脏腑(肺、脾)的变化和病邪的性质。主要有寒痰、热痰、湿痰、燥痰及咯血等。风痰(痰白清稀而多泡沫)寒痰(痰白清稀

3、量多)寒邪伤阳,津凝不化聚而成痰,脾阳不足,湿聚为痰上犯于肺热痰(痰黄稠有块)热邪犯肺,煎津为痰,肺失清肃燥痰(痰少而粘,难于咯出)燥邪犯肺,耗伤肺津,肺阴虚津亏,清肃失职湿痰(痰白滑,量多,易咯)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为痰,上犯于肺咯血(痰中带血,色鲜红或暗红)肺阴亏虚,虚火灼肺,肺络损伤,或肝火犯肺,火热灼肺肺痈(咯吐脓血痰,气腥臭)热毒蕴肺,肉腐成脓,望涎,涎为脾之液,由口腔分泌,具有濡润口腔,协助进食和消化的作用。望涎可以诊察脾与胃的病变“滞颐”小儿口角流涎,涎渍颐下脾气虚不能摄津,或胃热、虫积口流清涎量多,睡则更甚脾虚气弱,气不摄津,望涕,鼻流清涕不止风寒束于肺卫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鼻

4、渊湿热蕴阻,望唾,唾多肾阳不足,或胃有实邪,望呕吐物,呕吐胃气上逆所致,外感内伤皆可引起。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胃气上逆的原因和病性的寒热虚实。,望呕吐物,寒呕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胃阳不足,腐熟无力水饮内停,寒邪犯胃,损伤胃阳,胃失和降热呕呕吐物秽浊酸臭邪热犯胃,蒸腐胃中饮食,胃失和降伤食呕呕吐不消化食物,酸馊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食积内停,胃失和降呕吐黄绿苦水肝胆郁热胆汁上溢,胃失和降,或肝胆湿热呕吐清水痰涎,胃脘有振水声痰饮停胃,胃失和降吐血鲜红或紫暗有块,挟有食物残渣胃有积热胃络损伤,络破血溢,或肝火犯胃,或胃府血瘀,望大便,大便的形成主要与脾、胃肠的功能密切相关,亦与肝的

5、疏泄和命火的温煦有关。观察大便的异常改变主要以可以诊察脾、胃、肠的病变和肝胃的病变以及病性的寒热虚实。望大便应注意大便的形、色、质、量的异常改变,主要有泄泻、便秘、便血、痢疾等。,望大便,泄泻:大便质稀不成形,排便次数增多 寒湿泄泻大便清稀如水样外感寒湿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或过食生冷 湿热泄泻大便黄褐如糜热臭湿热内蕴伤及胃肠,或暑湿内犯,大肠传导失司 伤食泄泻大便臭秽如败卵,夹有不消化食物食积内停 脾虚泄泻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肾虚泄泻五更泄泻火不暖土,清浊不分 肝郁泄泻腹痛则泄,泄后痛减肝气郁滞,脾失健运,望大便,痢疾大便如粘冻,挟有脓血湿热蕴结大肠,大肠传导失司 血多脓少偏于

6、热在血分 脓多血少偏于湿在气分便秘:大便干燥难解,排便时间延长 热盛伤津大肠液亏,传化不行 胃火偏亢 食道与胃阻隔不通,水津不能下注,大肠液亏,传化不能便血:大便带血或便血相混或排出全为血液 血色鲜红,附在大便表面或排便前后滴出近血肠风风热灼伤肠络痔疮、肛裂 血色暗红或紫黑,与大便混合均匀远血劳倦内伤,肝胃瘀滞,望小便,观察小便的异常改变,主要可以诊察肾、膀胱、肺、脾、三焦的病变,并可了解津液的盈亏和病性的寒热虚实。望诊时应注意其色、质、量的变化。,望小便,小便清长属虚寒证寒则汗液不泄,无热则津液不伤,水津下趋膀胱小便短黄,尿时灼热涩痛属实热证热盛伤津所致,或汗、吐、下、利伤津尿中带血尿血、血淋热伤血络,或脾肾不固,或湿热蕴结膀胱尿有砂石石淋湿热内蕴,煎熬尿中杂质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脂膏尿浊、膏淋脾胃亏虚,清浊不分,或湿热下注,气化不利,不能制约脂液下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