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4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护理专科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54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4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护理专科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3章4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护理专科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章4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护理专科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3章4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护理专科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3章4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护理专科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4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护理专科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4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生素护理专科PPT文档.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内容和要求,1.掌握四环素类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掌握氯霉素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熟悉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的抗菌特点及临床应用4.了解磷霉素、利福霉素的抗菌特点及临床应用,四环素和氯霉素类:抗菌谱广(旧称广谱抗生素),大多数G+、G-菌 四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某些原虫(阿米巴),一、四环素类,分 类,天然:四环素(tetracycline)4次/d 土霉素(terramycin)4次/d 金霉素(aureomycin)外用,半合成: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12次/d 米诺环素(minocycline,二甲胺四环素)2次/d 美他

2、环素(metacycline,甲烯土霉素)2次/d,药动学,吸收:天然四环素类吸收好,但不完全,每次0.5g,并不成比例增加吸收,餐后服血浓度降低50%。金属离子Ca 2+、Mg 2+、Fe 2+、Al 3+等在肠道与其络合,减少其吸收。,分布:均匀 四环素Vd=1.5 L/kg 脑脊液浓度低,仅为血浓度10%25%,脑膜炎 时必须静滴以提高血浓度(2550%血浓),代谢、排泄:部分肝代谢,部分原型肾排,55%(四环素)尿路排泄,胆汁浓度高,抗菌作用,抗菌谱(广谱),G+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部分葡萄球、炭疽杆 菌、破伤风杆菌、产气杆菌 G-菌:脑膜炎球、大肠杆、痢疾杆、肺炎杆、流 感杆、布氏

3、杆 四 体:支、衣、立克次体、螺旋体 某些原虫:阿米巴 无效:绿脓、伤寒、结核、真菌、病毒,抗菌活性:米诺环素 多西环素 地美、美他 四 土,临床应用,四体感染(多为首选),立克次体:斑疹伤寒、恙虫病 衣原体:鹦鹉热,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沙眼、非特异性尿道炎;支原体:支原体肺炎、盆腔炎 螺旋体:回归热,2.细菌性感染 G-菌:霍乱、布鲁菌病、痢疾、百日咳、急性前列腺炎(大肠杆、衣原 体)、胆道感染(混合)G+菌:不及青霉素;痤疮,3.阿米巴(肠内):土霉素(抑共生菌),抗菌机制(快效抑菌药),抑制蛋白质合成:30s亚基结合:抑制始动复合物形成;A位特异性结合:阻止aa-tRNA进入A位。细胞膜通透

4、性增加,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耐药性 耐药株较多,特别是G+球菌、肠道菌,天然四环素类有完全交叉耐药性 天然与半合成四环素有部分交叉(如 四环素耐药株对米诺、美他仍敏感),【耐药机制】,1.由质粒或转座子编码的排出因子(Tet A-E,Tet K和Tet L)在细菌细胞膜表达,促进药物排出细胞外;2.由质粒或转座子编码的核蛋白体保护因子(Tet M和Tet O)与tetracyclines结合,阻碍 tetracyclines与核蛋白体结合;3.细菌产生灭活酶。,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刺激所致。恶心、呕吐、腹部不

5、适 等。饭后服减轻(但减少吸收)二重感染 敏感菌株受抑,不敏感菌株大量繁殖。,真菌病:念珠菌所致鹅口疮、呼吸道炎、肠炎、尿路感染等 假膜性肠炎(难辨梭菌):肠壁粘膜出血坏死,腹泻、脱水、休克,a.停用广谱 b.抗菌,真菌病: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难辨梭菌性肠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甲硝唑,治疗,对骨、牙生长的影响,沉积于骨、牙,与Ca 2+结合,变黄 发育不全,畸形、龋齿 发育障碍,禁用于,妊娠月以上的妇女 8岁以内的儿童,肝、肾毒性 为长期口服或大剂量静脉给药所致,可致肝脂肪性坏死,加重肾功能不全,易发生于孕妇;,5.其他:前庭反应:头昏、恶心、呕吐等,米诺环素相对易发生,停药后可恢复。光敏反

6、应:患者受到阳光和紫外线照射时易出现红斑,多西环素较四环素和米诺环素多见。过敏反应:药热、皮疹、光敏性皮炎等,偶可致剥脱性皮炎;,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特点(与天然者比较):,抗菌作用强,且对天然类耐药者仍敏感;应用 敏感菌及四体所致尿路、胃肠道、胆道、呼吸道感染,五官科感染。米诺穿透性好,特别适于痤疮、酒渣鼻。口服基本不受食物及金属离子影响 t长,多西20 h,米诺14 h 不良反应基本同四环素,但米诺环素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恶心、头晕、平衡失调),与剂量大小有关(300400mg/d时易发生);光敏反应;,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orom

7、ycetin),为左旋光学活性(左旋有效),药 动 学,吸收: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维持68h,4次/d 分布:均匀,易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可达 血浓度的35%65%,可用于细菌性脑膜炎。代谢:90%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当肝功能 降低时,可蓄积中毒。排泄:约10%原型肾排,尿路感染有效。,抗菌谱(广谱,偏重于G-菌),G+菌:不及青霉素、头孢菌素 G-菌:大多肠杆菌科高度敏感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 首选 其他G-菌:百日咳、肺炎、变形、布氏、痢疾 杆菌等,脑膜炎球菌,淋球菌 均敏感 不首选 四 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作用强;支原体、螺旋 体有效,临床应用,伤寒、副伤寒:首选;(次选氨苄、阿莫

8、西林、SMZ+TMP、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G-耐药菌为主的重症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脑脓 肿、泌尿道感染、沙门菌肠炎合并败血症,脆弱 类杆菌所致腹、盆腔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Q热、恙虫病)及衣原体沙眼 眼内炎及全眼球炎(穿透力强),抗菌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肽酰基转移酶,使P位肽链不能移向A位,阻止肽链延伸。作用位点与红霉素、克林霉素的作用 位点相近,可能产生竞争拮抗作用,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不良反应,(本品毒性大,严格控制使用),1.抑制骨髓造血机能,1)可逆性骨髓抑制:血细胞

9、减少(网织红C、粒细胞、血小板),与剂量和疗程有关,及时停药;2)再障与剂量和疗程无关,少见,但死亡率高。,前者可能与抑制造血细胞线粒体中核蛋白体70s亚基有关 后者可能患者有遗传性代谢缺陷,对氯霉素结构中“硝基苯”基团特别敏感,可能为变态反应。死亡率可达50%,2.灰婴综合征 新生儿、早产儿其肝代谢及肾排泄功能不完善 氯霉素蓄积 呼吸、循环衰竭,BP,全身灰色紫钳。出现症状后约40%患者在 2-3天内死亡。新 生儿、早产儿禁用。,3.其他,二重感染:比四环素少见;亦可致肠道菌 受抑而引起维生素缺乏 过敏反应:皮疹、血管性水肿、结膜水肿 神经系统: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失眠、幻视、中毒性精神病

10、(大剂量),1.抗菌谱:较窄 作用强:G+球菌、厌氧菌 敏感:G+杆菌、无效:G-杆菌、肠球菌、艰难梭菌 2.抗菌机理:(与红霉素相同)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蛋白的合成 注意:林可霉素+氯/红霉素 拮抗作用 3.主要特点是骨组织浓度高 主要用于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 4.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 伪膜性肠炎:致肠道菌株失调引起伪膜性肠炎,三、林 可 霉 素 类 抗 生 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 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四、多 肽 类 抗 生 素,万古霉素(vancomy

11、cin)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特点:1.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肌注刺激性强,宜静脉给药,体内广泛分布 2.抗菌谱:对G+菌作用强大,G-菌无效 3.抗菌机理: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繁殖期杀菌剂,4.临床应用:用于耐药金葡菌和G+菌所致 严重感染(其他药物无效或 过敏时)5.毒性大:耳毒性: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 肾毒性:蛋白尿、管型尿等 变态反应抗组胺药+皮质激素 血栓性静脉炎 注意:禁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苷类、高效 利尿药合用,多粘菌素B(polymyxin B)多粘菌素E(polymyxin E),1.仅对G-杆菌作用强大,尤其铜绿假单胞菌,为窄谱杀菌剂;2.抗菌机理

12、: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 3.少用,主要用于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4.毒性大:肾毒性:如蛋白尿、管型尿 主要不良反应 神经毒性:如头晕、面部麻木、周围神经炎 变态反应:如皮疹、瘙痒、药热 其他:如肝毒性,思考题,1.天然四环素类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2.氯霉素类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有哪些?,Thank You!,Thank You!,林可霉素类主要作用于 对 无效 林可霉素类的抗菌机理:林可霉素类主要特点:林可霉素类首选用于:林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小 结(二),G+菌,G-杆菌,与红霉素相同,骨组织浓度高,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胃肠道反应,小 结(三),万古霉素类对 作用强大,对 无效 万古霉素类的抗菌机理:万古霉素类禁与 合用 多粘菌素类仅对 作用强大,尤其 为 谱 剂 多粘菌素类的抗菌机理:多粘菌素类的主要不良反应:,G+菌,G-菌,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氨基苷类、高效利尿药,G-杆菌,绿脓杆菌,窄,杀菌,增加胞浆膜的通透性,肾毒性、神经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