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⑤心律失常2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568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⑤心律失常2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最新⑤心律失常2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最新⑤心律失常2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最新⑤心律失常2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最新⑤心律失常2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⑤心律失常2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⑤心律失常2PPT文档.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习上一次课内容,1、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P波在、aVF导联直立,aVR倒置P-R间期:0.12-0.20秒P-P间期:P-P间期的互差0.16(0.12)秒频率:60-100次/分,2、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点:,(1)基本节律为窦性节律;(2)提前出现的搏动;(3)早搏后往往有代偿间歇,分为两种:1)完全性:早搏前一个正常搏动至后一个正常 搏动的长度等于一个正常P-P间隔的两倍。2)不完全性:早搏前一个正常搏动至后一个正 常的搏动长度小于一个正常P-P间隔的两倍。,3、室性、房性、交界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四、异位性心动过速(P 353),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强或折返激动引起的异位心律,根

2、据发生部位分为: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机理:以折返激动为主自律性增强占少数,心电图特点,1、心率150240次/min,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正常。(三个或三个以上室上性早搏连续出现)。2、P波逆行性,常在QRS波群中或其终末部分,P与QRS关系恒定;3、突然起始,常由一个房性早搏触发,下传的P-R间 期显著延长,随之发生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点1、3次及3次以上的室性早搏连续出现;2、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间0.12s,

3、继发性 STT改变;3、室率140200次/分左右;心率规则或略不规则;4、窦性P波与QRS无关,呈房室分离,P波频率较慢。5、有时可见心室夺获和心室融合波。,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三)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病因是洋地黄中毒。其次为下壁心肌梗死、心肌炎、内源性或外源性儿茶酚胺增加,急性风湿热或心瓣膜术后。心动过速发作与终止时,心率呈逐渐变化,有别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70130次/min,通常规则。QRS波正常。,五、扑动与颤动,可发生在心房或心室,是一种较阵发性心动过速频率更快的主动性异位心律。,(一)房扑 atrial fl

4、utter,病因:阵发性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持续性房扑则通常伴随有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病因: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此外,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导致心房扩大,也可出现房扑。其他: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包炎等。,心电图特征,1、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振幅绝对规则锯齿 样的心房扑动波(F波),频率250350次/分。(不规则者称不纯性房扑),2、心室律规则,频率:150次/分左右(房室传导比率恒定,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例为 2:1,快而规则)。3、QRS波群形态正常,可有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心房扑动,心房扑动(不纯性),心房颤动,听诊特点:1)第一心音强弱不等;2)心律绝对不整;3)脉搏

5、短绌(脉搏少于心率)。,心电图特点,1)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频率每分钟350600次。以V1导联明显。2)QRS波群间距绝对不规则。其形态和振幅常有不等,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3)QRS波群形态正常,也可有心室内差异性传导。,心房颤动,心房纤颤,(三)心室扑动和颤动,心室扑动和颤动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常见于缺血性心脏病。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缺氧、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与极快心室率等也可引起。一般需具备二个条件:1)心肌受损严重、缺氧或代谢紊乱;2)异位激动落在易损期。,心电图特点,1、心室扑动波,波幅大而规整,频率为200 250次/分,

6、有时难与室速鉴别。2、心室颤动时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及频率均完全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为200500次/分。,心室扑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六、心脏传导阻滞,病因:1、传导系统的器质性病变;2、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3、药物作用。,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心电信号传递和传导阻滞,第一站:窦房结第二站:房室结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心 房,束 支,心 室,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二)房室传导阻滞(AVB),冲动在房室传导过程中受到阻滞,延迟或不能到达心室。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不完全性阻滞包括度和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阻滞又称度房

7、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1)P-R间期0.21秒;或前后两次心电图检 查中,心率相当的P-R间期延长超过0.04秒。2)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心房激动不能传至心室,致某些 P波后无QRS波群,房室传导比例可能是2:1;3:2;4:3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分为两型。型又称文氏(Wenckebach)现象,或称莫氏(Mobitz)型;型又称莫氏型。,度型传导阻滞(文氏现象),心电图特点: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脱落后的第一个P-R最短,以后又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二度型

8、房室传导阻滞,度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P-R间期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若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P波后无QRS波群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P,P,两种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比较,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1)P波均不能下传,P与QRS波群无关;2)房率室率,心房律可为窦性或异位;3)心室律由交界区或心室自主起搏点维持。QRS波群的形态主要取决于阻滞的部位,,度房室传导阻滞,P,P,P,P,P,P,P,P,P,P,P,P,(三)束支传导阻滞(intraventricular block),又称室内传导阻滞,可见于各种心脏病。临床上除心音分裂外无其它特殊表现。根据传导阻滞发

9、生的部位可分为:右束支、左束支、左前半、左后半束传导阻滞。根据QRS的时间是否大于0.12s又可分为完全性和非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心电图特点:1)V1出现宽大R波,可呈rsR型(M型);2)V5、V6呈qRs或Rs,S波宽阔;3)V1、V2导联ST-T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4)QRS0.12秒为完全性RBBB,QRS0.12秒(一般在0.100.11秒)为不完全性RBB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心电图特点:1)V5、V6导联出现宽大的R波(M形),其前无q波,其后常无S波;2)V1V2导联多呈rS或QS型,S波宽大;3)导联R波宽大或有

10、切迹;4)ST-T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七、预激综合征(P 359)(preexcitationyndrome),心房冲动经旁路提前到达,使心室的某一部分或全部提前激动,其解剖学基础是在正常房室传导组织外,存在由普通心肌细胞组成的肌束,分三支:房室旁道(Kent束):最常见(典型)房结旁道(James束):结室、束室旁道(Mahaim束):,预激综合征发生机理,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点,P-R0.12秒QRS波群宽大畸形,伴继发性ST-T改变QRS波群升支起始部粗钝,可见波(delta)。P-J间期(P波开始至QRS波群结束J点)正常(0.26秒)。,根据胸导联

11、QRS波群的形态,预激综合征可分为A、B、C三型。A型:预激波和QRS波群在各胸导联均向上 B型: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V2导联向下,在V5、V6导联向上。C型: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V2导联向上,在V5、V6导联向下。,预激综合征(B),预激综合征(B),八、逸搏与逸搏性心律,逸搏(escape beats)是基本心搏延迟或阻滞后,异位起搏点被动地发生冲动所产生的心脏搏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房室交界区,但亦可发生于心室或心房。连续发生的逸搏(3个或3个以上)称为逸搏心律。,复习思考题,1、房颤的心电图特点。2、什么是文氏现象?3、度、度、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4、预激综合征的发生机理。5、阵发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