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六章第一节痰液脱落细胞检查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71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138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六章第一节痰液脱落细胞检查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最新第六章第一节痰液脱落细胞检查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最新第六章第一节痰液脱落细胞检查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最新第六章第一节痰液脱落细胞检查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最新第六章第一节痰液脱落细胞检查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第六章第一节痰液脱落细胞检查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六章第一节痰液脱落细胞检查PPT文档.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目的,是通过检查痰液中脱落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来检查呼吸道及肺部病变的一种细胞病理学方法。检查具有非损伤性、非介入性且经济、方便、特异性高等优点,与其它部位的细胞病理学检查不同的是痰液细胞病理学检查主要是检出恶性肿瘤细胞(癌细胞),而对癌前病变检查无意义。,采集痰液的方法和质量直接影响痰检查阳性率,采集痰液分析基本要求是:痰液必须是从肺部咳出;痰液必须新鲜;对首次痰检查患者,应亲自指导和观察患者咳痰。,痰液检查,来源:肺泡、支气管、气管所产生的分泌物目的:辅助诊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确诊:肺结核、肺癌 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对原发肺癌的敏感性可达60%-80%,特异性达到100%。,二、方

2、法学,(一)标本准备1、咳痰建议用晨痰,涮牙、嗽口后进行,深咳。有条件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后诱咳采痰。纤维支气管镜检后咳取痰液能提高阳性率。,2、采集一次咳痰建议留取3-5口痰液。存放标本的容器必须是无吸水性的干燥塑料或玻璃器皿,须有盖子密封,标签明确,标签应记录相关内容,包括姓名、门诊号(住院号)、送检时间等。二种标准的送检方法:每日一次,连续三天送检,每天制片。每日一次,连续三天,每天收集后先预固定,一次性提取细胞成份后离心沉渣涂片或制成细胞蜡块(CB)。,3、送检:原则上留取后立即送检,保持标本新鲜;一般夏天存放时间应2小时,冬天4小时,如确有困难或须做沉渣切片则可以预固定后放置冰箱内冷藏,

3、但不宜5天。4、接收:核对送检单与样本盒(瓶)上的相关信息,一致后签收标本,若信息不一致则需重新与相关人员、科室核对,标本的签收制度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注意事项:,留痰:先漱口,取深部痰液。查24小时痰量和分层检查:无色广口瓶。细菌学检查:无菌容器,及时送检。细胞学检查:3-5口(约5ml),或上午9-10时新鲜痰液。无痰或痰少患者:化痰药(雾化吸入法)。昏迷患者:清理口腔,负压吸引法吸痰。幼儿:棉拭刺激喉部,棉拭刮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直接病灶采集。,痰标本应尽快涂片,在室温下,可以保存24小时,在冰箱内可保存两天;痰液量一般以3ml-5ml(3-5口痰)为宜;采痰时应采用内面涂蜡的痰盒,

4、可防止痰液被吸收而难于挑痰制片;采集痰标本没有禁忌证,但如果病人在行支气管镜检查之后,立即进行痰细胞学检查,往往会混有一些嗜酸性的细胞碎片和炎性细胞,而误认为高分化鳞癌。最好在支气管镜检查510天后再行痰细胞学检查。,(二)制片,1、标本取样(1)大体观察:量:无或少量,呼吸道粘膜和肺泡受刺激时增多。颜色:正常:无色或灰白色,病理情况有以下变化:水样痰:黏液少,呈水样,常有泡沫。灰白色黏液痰:黏液丰富,胶样。红色或棕红色:含血液或血红蛋白 血性痰:血液量多,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粉红色泡沫样: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大叶性肺炎,肺梗死 黄色脓痰:呼吸道化脓性感染,化脓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黄绿色

5、:绿脓杆菌,干酪性肺炎 烂桃样灰黄色:肺吸虫病;棕褐色:阿米巴肺脓肿、慢性充血性心衰肺淤血 黑色:煤矿,锅炉工人或大量吸烟者,性状:粘液痰: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或肺癌病例。痰液透明、无色、粘稠,用镊子牵拉时,往往可拉成很长的细丝。如果其中有乳白色的颗粒状物,往往提示有肺癌的可能,必须取这部分痰液做涂片检查。粘液脓性痰:是在粘液痰的基础上混有一部分脓液。检查时必须仔细挑选粘液丝的部分做细胞学检查,以提高癌细胞检查的阳性率。脓性痰:为黄色或黄绿色的粘痰,因细菌种类的不同,痰的粘稠度和颜色可有不同。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和肺化脓性感染。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核碎片。对这种痰最好经抗感染

6、治疗后再送检,以取得较好的结果。泡沫痰:即痰呈泡沫状,此种痰应在除去泡沫后,采取其中的粘液丝做涂片检查。血丝痰:即痰内带有少量的血液,这是支气管黏膜某个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或肺泡内出血所致。常见于肺癌或支气管结核,有时也见于支气管炎。为了明确出血的原因,应将带血丝的及其附近部分的痰全部制成涂片,进行检查。气味:正常无特殊气味,血腥味(血性痰),恶臭(合并厌氧感染),特殊臭味(晚期肺癌),(2)取样:选择性取有价值的部分 用镊子、竹签等无吸水性材料夹取,不主张用玻璃制品、棉签等取样。原则上优先选取以下部位:含血丝粘液痰。灰白色豆渣样痰丝(形似白色细线)。透明粘液丝丰富处。血液与粘液交界处痰液。黏液

7、丰富的样本与水样样本应注意区别取样的痰液量,一般情况下后者的取样量应多于前者。,2、制片普通涂片:直接涂片:用镊子或竹签直接涂抹在玻片上,尽量分开粘液丝及血性部份,做到相对均匀,涂片面积应超过玻片空白部位的三分之二,其优点是粘液丝分布明显,病变细胞相对集中,缺点是涂片厚薄不匀、重叠现象多见而影响观察及封片,一般一次制片二张以上。压拉涂片:将取样的标本置于一张玻片上后另一张玻片正面朝下压拉下一张玻片,多次推拉、挤压均匀后二边分开得到二张涂片;优点是相对厚薄均匀,但可能细胞挤压分散,镜下沿粘液丝查找的线索相对不明显。,液基制片:是指通过标本的预处理后先把痰液的粘液溶解、液化且细胞固定后再通过一定的

8、技术手段把细胞成分转移到玻片上的制片方法,制作过程等同一般的液基片,然应注意标本预处理中以下方面。选取的痰液样本量通常为一张普通制片痰液量的3-5倍。在清洗、固定作用的保存液内存放15分钟以上,保存液各厂家不尽相同,但主要的成份类似:酒精、甲醛、甲醇等。1,4-二硫苏糖醇(DTT)液消化粘液:用清洗液加10%的DTT粉剂配制成DTT液加入到保存液中1-2ml,震荡10分钟以上,即可完全溶解保存液中的粘液,使标本完全液体化。,沉渣涂片或细胞蜡块制作:需要较大的样本量,通常是用三天的咳痰量混合在一起制作取样,须注意标本的预固定及适当的保存。标本需作液化、离心沉淀预处理(同前)。沉淀后细胞量少作涂片

9、用,3-5张;沉淀后细胞丰富者作细胞蜡块。普查、科研等情况下应用较多,因其样本量大也可进一步应用分子、免疫等新技术。,3、制片的质量控制 样本的选取:直接关系到检查的阳性率,多次检查多张涂片结果的前后一致性应大于80%以上。涂片应相对均匀,重叠部份面积20%,涂片部分面积应大于玻片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合格涂片比例应80%。,(三)固定,必须采用湿固定,即制片后立即固定,一旦固定不及时,涂片在空气中干燥后,细胞的形态特征将明显受损,所以及时的固定非常重要。一般要求制片后立即固定,通常5秒钟。固定时间涂片15分钟,细胞蜡块30分钟。固定液:为常规固定液。垂直快速放入或自由落体放入固定液,否则会出现细

10、胞堆积而引起皱折现象。必须注意固定液的及时更换。固定槽内多个样本同时放置要杜绝相互间的交叉污染。,(四)染色痰液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常规染色方法是H.E染色和巴氏染色,特殊需要时也可使用抗酸染色,(五)透明及封片为保存痰液中细胞结构清晰,涂片染色脱水后必须经二甲苯透明及中性树胶封固。,(六)痰液标本的安全管理与院感控制,痰液样本因常常伴随特异性感染,并且需开放性处理,因此其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及院感控制必须引起重视。必须使用密闭性器皿来存放标本。制片操作人员必须带口罩、帽子等隔离措施。有条件单位对痰液样本在制片前可进行预消毒固定处理,常用预固定液为2%聚乙二醇和50%乙醇混合。每日一次空气、环境的

11、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时间,定期检测紫外灯管的紫外线强度。残留样本及盛具统一1%过氧乙酸液消毒处理,统一存放专用医疗垃圾袋后处理,处理标本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污染液体经专用医用污水管道排放。,其配制方法:10g聚乙二醇(熔点为43-46)在50-100的温箱中溶化后倒入500ml 50%乙醇液中混匀成聚乙二醇溶解液备用(此液不会凝固).。1升2%聚乙二醇和50%乙醇溶解混合液组成配方为:水 437ml 95%乙醇液 526ml 聚乙二醇乙醇液 40ml,(七)分子病理学技术在痰液样本中的应用,痰液细胞学样本分子病理学检测尽管临床应用较少,但在科研、专项普查等领域则经常开展,应用最多的是通过PCR或原位

12、杂交技术检测上皮细胞的以下项目:端粒及端粒酶检测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异源核糖核蛋白A2及其异构体P53基因EGFR相关基因等,痰液检查,镜检:观察有形成分的种类、数量、形态变化 1、白细胞:正常少量 2、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化脓性炎症或有混合感染 3、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肺吸虫病等 4、淋巴细胞:肺结核病 5、红细胞:正常无 6、呼吸道疾病、出血性疾病(镜检/隐血试验),痰液检查,7、上皮细胞:正常少量 炎症/其它呼吸系统疾病时大量增加8、肺泡巨噬细胞:炭末细胞:吞噬炭粒(炭末沉着症及大量烟尘吸入者)含铁血黄素细胞/心力衰竭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 心力衰竭引起的肺淤血、肺梗

13、死、肺出血9、硫磺样颗粒:黄色小颗粒,放线菌病 压平可见菌丝放射状排列呈菊花形(放线菌)10、寄生虫及虫卵 肺吸虫卵:肺吸虫病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阿米巴肺脓肿/阿米巴肝脓肿入肺,痰液检查,镜检 染色:脱落细胞:肺部咳出,标本新鲜,一小时内固定 巴氏(papanicolaou)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 细菌学涂片检查:革兰(Gram)染色:检测细菌、真菌 抗酸染色:检测结核杆菌 荧光染色:检测真菌、支原体,镜检前的准备及镜检规范:镜检内容1、标本满意度评估:在满意标本的前提下检查的样本才具有可信性,才可保证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满意样本的要求:合格的申请单,有详细的临床资料和病史提供,

14、咳痰方法已经过指导,方法正确。涂片面积大于玻片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均匀,厚薄相对一致,可见粘液丝(普通涂片)。镜下见到以下成份表明此样本合格:吞噬反应的组织细胞(尘细胞)。柱状上皮细胞(伴或不伴退变)。支气管形成的粘液丝(枯丝曼氏螺旋体)。,三、痰液涂片的脱落细胞病理学的诊断,不满意样本:不能作出诊断意见,建议重新取样制片。申请单内容不全,咳痰时未经专业指导。不能确认标本与申请单的一致性。涂片面积少于二分之一的阴性标本。缺乏满意样本应有的三种成份的阴性标本。固定、染色效果差,细胞严重变形。以上评估可写入报告单内容中,以将标本满意度信息反馈给临床医师及患者。,26,脱落细胞检查的基本知识,第

15、一节 细胞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一、细胞增生活跃 细胞体积增大,核明显增大,核染色质增多,颗粒 增粗,核仁增大增多,核浆比例失常,胞浆蓝染(巴氏),可伴核分裂像。二、组织修复细胞 组织损伤或修复过程中从新生上皮脱落下来的细胞。特征:细胞多成片出现,似合体细胞,排列规则;细胞稍增大,胞核也增大,核不深染,胞浆尚丰富,深染;核仁明显增大或增多;可能出现核分裂像。,组织修复细胞,三、细胞化生1、未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的特征:似正常上皮外底层细胞大小;多成群出现,可呈铺砖式排列;细胞呈圆或卵圆形,边缘有小突起;胞浆常有小空泡使胞浆透亮。2、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细胞的特征:细胞似正常鳞状上皮中层细胞大小;多成

16、群出现,细胞呈多边形,有锐角突起,形态多样;胞浆中常见小空泡。胞浆少,排列紧密,无细胞间桥。,鳞状化生,四、储备细胞增生 储备细胞是柱状上皮细胞下的一层具有分化潜能的幼稚细胞(或未分化细胞)。形态特征:细胞小,似鳞状上皮内底层细胞大小;圆或卵圆形,胞浆有小突起;胞浆淡染可见小空泡;核偏位,可能大小稍不一致;核染色质匀细,可见核仁和几个大小一致的核粒;细胞常成群,有时彼此相连;其周围常伴化生细胞。,成团增生的基底细胞,支气管黏膜,五、细胞增生细胞分裂增强,数目增多,体积可增大,形态可出现异常。细胞大,核大,核染色质增多、增粗,双核或多核,核仁明显,核膜增厚,甚至轻度不规则。可分为轻度和重度增生。

17、六、细胞分化从幼稚细胞发育成具有完备结构和功能的成熟细胞的过程。上皮细胞分化的形态表现:1 细胞体积由小到大2 胞浆量由少到多3 核浆比由大到小4 饱和由大到小5 染色质排列由疏松到致密6 核仁由大到小,由多到少,七、细胞核分裂像 病理性分裂像应与核碎裂鉴别(核染色质呈大小不 等的块状)八、细胞退行性变 细胞退变包括变性和坏死,涂片中二者鉴别较困难,统称退变。1 人工引起的退变 原因:标本放置过久,细胞自溶;细胞置于高渗或低渗溶液中;固定液浓度或时间不适合,过湿或过干 形态特征:细胞呈大片结构不清,细胞均增大或均缩小,胞浆多呈红染,各种类型细胞退变形式一致。,2 细胞自然退变 原因:细胞脱落过

18、久,细胞营养不良,炎症、放疗、化疗的影响,肿瘤表面供血不足,细胞生理性衰老 类型:(1)肿胀性退变细胞及胞核肿大,染色质模糊、断裂并淡染,核内有空泡。胞浆空泡状、蜂窝状或网孔状,胞界不清胞膜消失。(2)固缩性退变细胞及胞核缩小,胞浆红染、橘黄、淡黄或多彩,常出现核周晕,核固缩,染色质致密,核碎裂核膜消失。,脱落细胞肿胀性退变过程,细胞退行性变,细胞退行性变,40,第二节 正常脱落细胞形态,一、上皮细胞(一)复层鳞状上皮 痰液涂片中占80%-90%由底层到表层分为:基底层、中层、表层 1.基底层细胞:(1)内底层细胞:单层立方或柱状,很少脱落。核浆比1:1(2)外底层细胞:23层,核浆比1:3-

19、1:2,41,2.中层细胞:形态多样,核浆比1:3-1:5 3.表层细胞:多角形,核浆比1:5-1:10(1)角化前细胞(2)不全角化细胞(3)完全角化细胞,45,(二)柱状细胞 正常痰液涂片中占10%-20%,类型: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 皮、复层柱状上皮涂片中常见:1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2 黏液柱状上皮细胞 3 储备细胞,气管壁:黏膜、黏膜下层、外膜,支气管黏膜:黏膜上皮及固有层,支气管黏膜,成团、多核纤毛柱状上皮,多核纤毛柱状上皮,成团增生的基底细胞,支气管黏膜,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增生的柱状上皮,53,二、非上皮细胞 1 内皮细胞 2 成纤维细胞 3 组织细胞 4 多核异物巨细胞

20、 5 血细胞,肺泡吞噬细胞 多核,55,三、背景成分,红细胞 炎细胞 多核巨细胞 坏死物 黏液等,56,炎症增生时脱落细胞的形态,一、一般形态特征(一)上皮细胞 急性炎症:退化、变性、坏死 慢性炎症:增生、再生、化生,退化、变性 1.鳞状上皮细胞:退化变性、巴氏细胞(鳞化)(1)细胞核:核肥大、核固缩、核碎裂,57,(2)细胞形态:变形(梭性、星形、蝌蚪形、不规则形),核改变不明显 柱状上皮的鳞状化生。常见底层和中层细胞团(正常或轻度畸形)2 柱状上皮细胞:纤毛柱状上皮常成片脱落,以固缩退变为主。多核的纤毛柱状细胞;核增大的柱状细胞;纤毛柱状上皮增生;储备细胞增生;鳞状化生细胞;纤毛柱状上皮细

21、胞退变;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核、浆包涵体;增生的细支气管和肺泡管上皮。(1)细胞核:固缩退变(2)细胞形态:缩小,储备细胞增生 不成熟鳞化,成熟化生细胞,变性,无核纤毛丛,61,3 病毒感染所致的上皮细胞改变(1)单纯疱疹病毒:鳞状细胞核肿大,弱嗜 碱性不透明,大的嗜酸性包涵体,多核 巨细胞细胞变性。(2)巨细胞病毒:胞体增大,胞核、胞浆见 嗜酸性包涵体。,病毒感染的柱状上皮,多核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增生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增生的基底细胞,鳞状上皮化生,退变的纤毛柱状上皮,病毒感染,核内包涵体,(二)炎细胞成分 1 肺泡吞噬细胞 2 其他炎细胞(三)其他成分黏液管型;植物细胞;钙化凝结物;非致病菌,

22、肺泡吞噬细胞,黏液管型 线虫,黏液管型,73,(二)上皮增生、再生、化生时的形态,1 增生共同特点:胞浆嗜碱性 胞浆相对减少,核浆比略大 核增大可见核仁 核分裂活跃(1)鳞状上皮(2)纤毛柱状上皮,增生基底细胞,增生柱状细胞及少量基底细胞,76,2 再生:再生上皮和基底层细胞 再生细胞核大染色深,染色质结块及有丝分裂,核仁大、多,浆略嗜碱性,见双核多核,常见炎细胞。3 化生:不成熟的鳞状化生上皮似基底层与棘层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成熟的鳞状化生上皮与正常鳞状上皮很难区分。如化生的细胞核染色质增粗,染色深,核大,染色大小异常称不典型化生或异型化生。,鳞状化生,(三)各种炎症时脱落细胞的特征,1急性

23、炎症:上皮细胞常严重退变,有较多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坏死 细胞碎屑,纤维素。2亚急性炎症:退变上皮细胞、坏死细胞碎 屑和增生上皮细胞,中性粒细 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和淋巴细胞。3慢性炎症:较多成团的增生上皮细胞,淋 巴细胞、浆细胞。,4 肉芽肿性炎,上皮样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仅靠此细胞诊断结核不可靠,需同时见到上皮样细胞和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若邻近出现上皮样细胞,更支持结核的诊断。其他细胞: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类上皮细胞,核异质和角化不良的脱落细胞形态,(一)核异质 1 轻度核异质细胞:又称炎性核异质病因:去除多能恢复。多见于鳞状上皮的中、表层细胞。与炎性增生细胞的鉴别:

24、核虽大,但染色 质仍为细颗粒状,分布均匀,无染色加深 和核畸形。,重度核异质细胞:见于慢性炎症,可发展为癌细胞,又称癌前核异质。核增大12倍,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略不均,核膜增厚,核仁大、多,胞浆与正常细胞相似,核浆比轻度增大。见于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的细胞 与癌细胞的鉴别:核异型性中等,核浆比无明显改变。,(二)角化不良,又称异常角化、不成熟角化、细胞内角化细胞呈圆形,核深染,胞浆呈深红色,巴氏染色呈桔黄色,此种细胞出现在底层、中层时,可能为癌前病变的表现,在老年和更年期妇女应高度重视。,角化不良,三、放疗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放疗的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受照射部位的癌细胞和其周围正常细

25、胞均会受射线影响而发生形态改变。了解这些改变对明确是否复发非常必要。细胞核增大、空泡变性、核碎裂和核溶解;细胞质内细胞器空泡变,溶酶体破坏释放蛋白水解酶,使细胞自溶。,(一)良型上皮细胞的改变1.急性放射反应(1)细胞体积增大,可增大一倍以上,胞质膨胀而向薄弱处外突,呈不规则形或蝌蚪形。胞核与胞质比例不大。(2)核边增厚,核空泡变,胞质核染色质同质化,呈淡蓝云雾状染色,有空泡形成,染色质被推向核边,使核边增厚,最后核碎裂溶解,可见中性粒细胞侵入胞质内。(3)放射作用影响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使之形成多核或分叶核等畸形核。,2.上皮细胞持续性放射改变 由于放疗后上皮细胞的改变持续时间较长,涂片中可发

26、现核异质细胞,胞核增大,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深染,有时可见核内空泡。胞质呈多色性,有的细胞呈纤维或蝌蚪形。这类核异质细胞需与高分化鳞癌的纤维形或蝌蚪形癌细胞鉴别,其鉴别点为纤维形核异质细胞核虽深染色,有核形不整,但胞核与胞质比例仍在正常范围或略大,其纤维形或蝌蚪形细胞体亦不如癌细胞大。,(二)癌细胞的放疗后改变 癌细胞在放疗后主要为持续性改变,表现为胞质和胞核内空泡形成,核仁增大,也可呈空泡变性,继之出现胞质同质化,呈淡蓝云雾状,核碎裂和溶解。致癌细胞坏死,呈红染色颗粒状。(三)放射敏感性、放疗反应和敏感反应1放射敏感性:不同组织细胞对放射后损伤的程度不同,损伤大者为敏感性高,一般是分化愈差,

27、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愈高。高度敏感的有精原细胞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基底细胞癌等;中度敏感的有鳞癌;低度敏感的有各种上腺癌;敏感性最低的为纤维肉瘤、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2放疗反应:放疗以后若有放射后改变的细胞达75%以上,属放疗反应良好,反应患者对放疗敏感,预后亦较好;若有改变的细胞在65%以下,则属放疗反应差,预后较差。3敏感反应:放疗后宫颈涂片中出现外底层鳞状上皮细胞胞质致密,嗜天青染色,空泡较多,空泡周围有极细胞红染颗粒时,反映宿主细胞对放射敏感。这种特殊形态细胞占外底层细胞的10%以上者为“敏感反应好”。,放射治疗后,第三节 肿瘤脱落细胞形态,一、一般特征(一)核异型性 1 核

28、大、大小不等 2 核染色质深染粗糙 3 核畸形 4 核浆比明显增大 5 核仁增大增多 6 核分裂像增多,病理性核分裂像 7 瘤巨细胞 8 裸核,核异型性,鳞癌,(二)胞浆异型性,1 高分化:胞浆丰富,有特征性分化物质2 低分化:胞浆少3 染色:嗜碱性染色红中带蓝,深染4 胞浆出现吞噬异物:细胞碎片、红细胞,肺鳞癌,(三)癌细胞团 癌具有成巢的倾向,可见单个散在的细胞,也可见成团的癌细胞(四)涂片背景成分 较多红细胞和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可见中性粒细胞。,腺癌细胞,(五)恶性肿瘤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二、常见癌细胞的形态特征,(一)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或柱状上皮鳞状化生后癌变 1.分化好:

29、鳞癌细胞涂片中以相当于表层的癌细胞为主,成团脱落的癌细胞互相嵌合,细胞间边界较清楚。胞核粗糙而深染色,核仁不明显。分化较好的鳞癌常见下列特征性形态:胞体一端膨大,一端细长,形似蝌蚪,胞质常有角化特征性形态;纤维状癌细胞胞体细长,含一个细长深染胞核,居中或略居中;癌珠又称癌性角化珠其中心有一具圆形癌细胞,周围由梭形癌细胞呈洋葱皮样包绕,胞质角化呈鲜红染。胞核浓染,畸形。2.分化不好:涂片中只见相当于中层和底层的癌细胞,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散在或成团分布。成团脱落的癌细胞呈堆叠状,胞质较少。嗜碱性染色,胞核居中,畸形染色质呈粗颗粒状,分布不均,有时可见核仁。,分化不好,角化性鳞癌,小细胞性鳞癌,肺

30、鳞癌,鳞 癌,(二)腺癌,涂片中腺癌分为分化较好的和分化差两种亚型。1分化较好的腺癌细胞: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卵圆形、成排脱落者可呈不规则的柱状。胞质丰富略嗜碱染色。胞质内可见粘液空泡,呈透明的空泡状,有的空泡很大,核被挤压在一边呈半月状,称为印戒细胞。有时在胞质内见到圆形细胞围腺样结构。癌细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略畸形,染色质丰富,略深染,呈粗块或粗网状,核边不规则增进取,常见1-2个增大核仁直径是可达3-5m。胞质核常偏于癌细胞的一侧。2分化差的腺癌细胞:癌细胞体积较小,胞质少,嗜碱性染色,少数癌细胞胞质内可见细小的透明的粘液空泡。胞核呈圆形,半月形或不规则形等,畸形明显。染色质明显增多

31、,呈粗块或粗网状,分成不均,核边增厚,可见明显核仁。成团脱落的细胞胞质界不清,胞核位于细胞团边缘,致边缘细胞隆起,使整个癌细胞团呈桑椹状。,癌细胞排成花瓣状,腺癌细胞成团,成团和散在的癌细胞,成群的腺癌细胞,肺腺癌,分化差,(三)未分化癌,未分化癌是各种上皮组织发生的分化极差的癌。从形态上难以确定其组织来源。1大细胞型未分化癌涂片中癌细胞单个存在或集合成团。癌细胞体积较大,呈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或长形,胞质嗜碱性染色,胞核较大,呈不明显,染色质增多,呈粗网状或粗颗粒状深染色。有的可见较大核仁。2小细胞型未分化癌涂片中癌细胞体积小,呈不规则小圆形,卵圆形,胞质少,核与胞质比例很大,似裸核样,略呈嗜

32、碱性染色。成团脱落癌细胞间界线不清,易发生凝固性坏死,呈红染色无结构颗粒状,其间残存散在异型性明显的癌细胞胞核,胞核体积小,比正常淋巴细胞核大0.5-1倍,为不规则圆形、卵圆形、瓜子形或燕麦形,畸形明显,染色极深呈墨水点状,成排或成堆脱落的癌细胞,胞核互相挤压成石榴籽镶嵌状结构。,大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癌细胞团较分散,核圆型,似淋巴细胞,大细胞癌,未分化癌,三、肺转移癌,痰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报告,不满意“痰”阴性良性核异质细胞可疑恶性癌细胞阳性,细胞病理学描述性诊断 阴性:是指在合格的痰液涂片样本上未能发现异常线索或非典型细胞。找到异常线索或非典型细胞:找到异常线索:即所谓见

33、痰液涂片的“阳性背景”,但未发现异常细胞,主要是指涂片内发现肿瘤样坏死细胞碎片;粘液丝内发现成崩解红细胞(陈旧性出血)或吞噬红细胞的组织细胞;角化固缩的鳞状上皮细胞残片等,此时应报告异常线索(或肿瘤样坏死背景),建议反复咳痰取样。找到非典型细胞,但不能肯定恶性:即以往所谓的“核异质”细胞,细胞形态已有改变,但核大小,染色质颗粒粗细,核浆比,核畸形等多方面尚未达到癌细胞的标准即所谓“发现异常细胞,不能肯定恶性”,或称谓“发现可疑癌细胞”。此时并应建议反复咳痰送检。,找到癌细胞,但不能肯定其类型:指的是痰液涂片内已见确认的癌细胞,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分类困难,常见于低-未分化类型的肺癌样本,对此类标

34、本建议力求区分“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二类,但确实无特征或诊断把握时不强求明确亚型。找到癌细胞,类型考虑为:鳞状细胞癌:细胞呈多形性,核畸形性大,染色质粗,块状,核膜不光滑,常见核固缩,胞浆多少不一,副染色质区透亮,奇形怪状核多见,游离及散在癌细胞较多见。腺癌:核粘连成簇,可见三维的乳头状或腺样结构,胞浆多丰富,透明融合状、淡染,核圆或卵圆形,染色质颗粒细,核偏位多见,核仁多明显,坏死多见,游离的细胞量在普通涂片中较少见。,小细胞癌:约淋巴细胞的2-3倍大小,常见沿粘液丝成“串珠”样分布,胞浆稀少,浓厚的染色质,核仁不明显或缺乏,三角核,镶嵌核等具特征性,易出现核碎裂。细支气管肺泡癌:常见合体型组织片,成开花型乳头状片段或指压样片段,细胞小到中等,胞浆尚丰富,核异形性小,粉状或颗粒状染色质,微小到显著的大核仁。转移性恶性肿瘤:此类肿瘤细胞的痰液检查敏感性不低于原发性肺癌,因此也可作为检测恶性肿瘤是否伴有肺部转移的重要手段。常见有:恶性黑色素瘤、肉瘤、肾细胞癌、乳腺癌、生殖细胞肿瘤、甲状腺癌等,在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及原发肿瘤的病理形态学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