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肠瘘的护理新进展PPT文档.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74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肠瘘的护理新进展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肠瘘的护理新进展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肠瘘的护理新进展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肠瘘的护理新进展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肠瘘的护理新进展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肠瘘的护理新进展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肠瘘的护理新进展PPT文档.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念,肠瘘是指肠与其他空腔脏器、或肠与腹腔、腹壁外存在异常的通道,肠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引起感染、体液丧失、内稳态失衡、器官功能受损及营养不良等病理生理改变。并发症多,处理难度大,死亡率高。,分类,一、按原因分类:先天性:脐肠瘘 病理性:腹腔或肠道感染、肠道缺血性疾病 创伤性:腹部手术或创伤引起的并发症 治疗性:空肠造瘘,结肠直肠造瘘二、按肠腔是否与体表想通分类:肠外瘘:肠瘘穿破腹壁与外界相通的为外瘘,如小肠瘘、结肠瘘;肠内瘘:与其它空腔脏器相通,肠内容物不流出腹壁外者称内瘘,如胆囊十二指肠瘘、胃结肠瘘。,分类,三、按肠道连续性是否存在分类:1、侧瘘:瘘口小,部分肠壁缺

2、失,肠腔仍保持连续性2、端瘘:完全瘘,完全中断,肠道无连续性四、按瘘管所在位置分类:1、高位瘘:距屈氏韧带100厘米以内的消化道瘘如胃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空肠瘘2、低位瘘:距屈氏韧带100厘米以下的消化道瘘如空肠下段瘘、回肠瘘、结肠瘘,病因,1、手术2、创伤3、腹腔感染4、恶性肿瘤5、放射线损伤6、化疗7、感染性疾病,病理改变分期,1、腹膜炎期2、局限性脓肿期3、瘘管形成期4、瘘管闭合期,病理生理,1、高位电解质紊乱重、低位感染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消化液腐蚀与感染,临床表现,(一)腹腔感染1、常发生在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道手术后2-7天,胃肠道功能未恢复;2、患者有恶心、呕吐、腹胀;

3、3、无排气排便或大便次数增多,为水样稀便,量少,解便后依然腹胀不适;4、体温持续38,心率100次/分;5、体征:腹胀,腹部局限或弥漫性压痛,但一般肌紧张不明显。(二)肠内容物排出1、切口处红肿、破溃,排出多量脓性液体,初为脓性,继为脓血性,1-2天后即为肠内容物;2、原来留置的引流管内引出含有胆汁或食物残渣的消化液;3、高位小肠瘘排出液量多,质稀薄,含胆汁和胰液;4、低位瘘排出液量较少,稠厚,但瘘远侧有梗阻时排液量也较多。,临床表现,(三)内稳态失衡1、脱水;2、电解质紊乱;3、酸碱平衡紊乱。(四)营养不良一般在2-3周内很快出现,表现为:消瘦、低蛋白血症、贫血、恶液质。(五)瘘口周围皮肤炎

4、表现为瘘口周围皮肤出现潮红、糜烂、疼痛、经久不愈(六)全身脓毒血症及败血症(七)多器官功能衰竭,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RBCHBWBCN 2、肝功能检查:GPTGOT胆红素3、电解质检查:低钾低钠4、营养不良指标检查:血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下降,特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一、特殊检查:1、口服美兰或造瘘管注入美兰判断瘘口位置2、瘘管组织活检及病理学检查判断有无肿瘤二、影像学检查:1、B超、CT检查、腹部平片2、瘘管造影3、胃肠道钡剂造影,治疗原则,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2、控制感染,有效冲洗和充分引流3、营养支持4、加强瘘口护理5、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和防治并发症6

5、、基本方法:吸引、封堵,手术方式,肠段部分切除吻合术和肠段部分楔形切除缝合术:方法是切除包括肠瘘在内的楔形肠壁或部分肠管后行肠吻合。这是最常用、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其手术创伤小、损失肠管少,适用于大多数空肠瘘、回肠瘘和结肠瘘。肠瘘修补术和小肠浆膜补片覆盖术:包括带蒂肠浆肌层片覆盖修补术和肠襻浆膜层覆盖修补术。肠瘘旷置术:适用于粘连严重、无法进行肠瘘部肠襻分离的肠瘘。,手术方式,A.瘘口的远近侧肠管侧侧吻合。仅在远、近侧肠管游离困难时选用。B.近侧肠管切断,近瘘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远侧肠段行端侧吻合。C.远、近侧肠段切断,近瘘的两残端封闭,另两端作对端吻合。这种方式转流效果较好,此较常用。十二指

6、肠空肠Roux-Y式吻合术:当十二指肠瘘的瘘口较大,切除缝合有困难时,可以将空肠上提与十二指肠瘘作端端或端侧吻合术,使十二指肠液进入空肠。其他肠瘘的治疗方式:包括瘘管切除、切开引流和肠造口术等方法。,肠瘘治疗护理的新进展,一、治疗策略的改变:1、先行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70年代以前首选治疗为紧急手术修补肠瘘,70年代以后则首选控制感染与营养支持,手术治疗为最后的选择措施。2、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强调肠外营养支持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并重3、应用促进组织愈合的制剂(生长激素的应用),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组织愈合。,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护理(1)一般护理:作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

7、心。(2)禁食禁饮,胃肠减压,回输引流的消化液,静脉输液,维持体液平衡。(3)加强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准确记录。(4)做好基础护理,鼓励有效咳嗽排痰,协助翻身,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并发症。,护理措施,二、控制感染:1、取低半坐卧位,有利于引流和呼吸。2、做好负压吸引和灌洗的护理:a正确安置引流管和滴液管的位置,保持引流管通畅。b调节负压46.6kPa,每天用等渗盐水冲洗,量为20004000ml,温度3040度,速度4060滴/分。C做好观察与记录3、合理应用抗生素。,(2),护理措施,三、营养支持:1、早期行完全胃肠外营养,优先选择中心静脉。2、肠道功能恢复时应用肠道外营养与肠道内营养

8、并举,肠内营养时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3、两者均需注意无菌操作,合理控制滴速与量。四、做好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1、及时清除溢出的肠液,敞露瘘口,保持干燥。2、造瘘口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局部皮肤。,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胃肠道或瘘口出血:原因是消化液腐蚀瘘附近组织和血管、胃肠黏膜糜烂、应激性溃疡。一旦发生应安慰病人,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止血,做好病情监测。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充分引流漏出的肠液、有效的控制感染。肝肾功能障碍:体液失衡、循环血量减少、腹腔内感染是引起肝、肾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记出入液量、合理输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有效控制感染,减少毒素吸收,以预防肝、肾功能障

9、碍。,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腹腔感染及肠瘘:术前35天禁食,口服肠道不吸收抗菌药物,术日晨从肛门和瘘口作清洁灌肠,充分做好肠道准备。术后加强营养,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处理。粘连性肠梗阻:注意取合适体位,鼓励术后早期活动,加强病情观察,有梗阻症状时及早报告医生做对症处理。,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进食:开始进食时以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糖类、低渣饮食为主,随肠功能恢复,逐步增加蛋白质和脂肪量。(2)鼓励和指导病人早期活动:活动在瘘口封闭后进行。先开始肢体被动活动、深呼吸;随着体质增强,指导病人自行床上活动,当瘘口愈合,可指导病人早期离床活动。(3)定期门诊随访,若出现腹痛,腹胀,排便不畅应及时就诊。,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