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附子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769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附子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附子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附子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附子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附子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附子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附子临床应用文档资料.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称】:附子/附片/黑附子/天雄【分类】:温里药【功用】:回阳救逆,温补脾肾 散 寒 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经】:心、脾、肾,附子简介,临床常用附子,即将“断气”的危急重症。代表方剂为四逆汤(生附子、干姜、甘草)之类。,回阳:,附子加小青龙汤。,附子理中汤、附子泻心汤。,温上:,温中:,温经:,温下:,真武汤(前)、黄土汤(后)。,麻黄附子细辛汤(筋)、桂枝附子汤(骨)。,补充生命活动的动能,气虚是能量不足,阳虚是能量严重的不足。,附子的作用,附子配伍举隅,附子配肉桂、干姜:,附子走窜、干姜守中、肉桂引火。,附子配熟地:,真火、真阴共补

2、。刚柔并济,动静结合,补而不腻,行而不散。,温通兼施,共下寒实。,附子配大黄:,附子配白芍:,附子配半夏:,阳虚有寒、络脉郁滞。,半夏反附子。阳气回,寒痰化,沉疴起,病邪除。,临床应用,李可:行走于缺医少药的山西农村。创“破格救心汤”:附子30-2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山萸肉60-120克,生龙牡各30克。治心衰垂危病人:24小时最大用量超过500克。“附子剧毒正是心衰救命仙丹”。主要症状表现:四肢厥冷、喉间痰鸣、神识模糊、两便失禁、汗出如油、肢体浮肿、心动过速。,李可老中医的经验,一例晚期肺癌:冷汗频频、四肢厥冷、喉间痰鸣、心率160次/分、面色潮红。处方:黑

3、附片60克、肉桂10克、山萸肉60克、生龙牡各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60克。用法:少量频服。观察:汗止、潮红消退、心率降至110、四肢回暖。,肺癌心衰实践,晚期肺癌功能不足:气虚或阳气亏虚。痰喘病人:常用小青龙或六君子,但是辨证用药常不知不觉将半夏、黑附片列入同一处方。合并慢支、重症痰喘、兼有阳气不足的病人:除用半夏之外,必用附子助阳才能获得良效。,肺癌寒痰实践,肿瘤常见黄腻苔,辨证湿热内阻常用的清热利湿方剂如六一散、三仁汤、平胃散、连朴饮、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难以奏效先去有形之邪、后治无形之邪,顽固性黄腻苔,患者,女,53岁,病历号:107475。99年6月28日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

4、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腺管内有癌组织残留,肿瘤大小约3.51.21.5cm,左腋下淋巴结转移(8/11)。术后以TA方案辅助化疗并行局部放疗。07年5月复查CT发现双肺转移,少量胸腔积液。07年5月至9月20日以泰索帝、希罗达化疗6周期。第5周期化疗后无明显不适,第6周期化疗后短期内(9月底)出现咳喘、腹胀逐渐加重,10月中旬出现双下肢浮肿且迅速加重,皮肤有水泡生成。07年10月26日入院时:神疲、乏力、自汗、面色苍白,一般情况差,纳食可,偶有咳嗽,痰色白、量少、胸闷、心悸,气喘,腹胀,无法平卧,无发热,大便不成形,排气少,小便量少,色黄,双下肢腹股沟以下可凹性浮肿,双下肢皮肤破损、伴淡黄

5、色液体渗出250ML左右/日,活动受限。舌暗淡、少苔、脉沉迟无力。辅助检查:血ALB 25.4g/L,BUN5.8mmol/l,Cr66umol/l。双下肢彩超:皮下水肿,未见血栓。胸水B超:双侧胸腔积液左侧水深11cm,右侧水深10cm。扇扫:心包大量积液。双下肢破溃处分泌物细菌培养:鲍曼不动杆菌。胸CT:心包膜增厚。西医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 双肺转移 多浆膜腔积液。中医诊断:乳岩、水肿,乳癌阳虚水肿,茯苓20g,处方,泽兰 15g,泽泻15g,黄芪40g,干姜20g,黑附片40g,肉桂10g,白术20g,麻黄10g,桂枝10g,甘草10g,白芍15g,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减少,咳喘、胸

6、闷、腹胀缓解,可平卧,双下肢浮肿减轻,下肢创面不愈合。针对下肢破溃创面局部使用微波热疗:微波频率915MHz,辐射器距疮面35cm,每1次,每次30min,微波治疗功率为 100W。使用热疗两周后大部分创面愈合,双下肢渗液消失。,四周以后,破溃处结痂,双下肢无浮肿,胸水完全消失,无咳喘,正常活动,出院。,继续用药三周,双下肢无浮肿,双下肢原破溃处结痂留有色素沉着斑,皮肤弹性正常;心功能正常;CT:肺内病灶稳定,心包膜增厚同前,未见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腹B超未见腹水;血ALB41.9g/L;妇科肿标正常;KPS:90分。,一年后随访,自觉畏寒四肢冷生冷致泻水肿或体腔积液慢支持久反复上盛下虚,我的

7、体会,张仲景:生者用于回阳救逆,炮者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一般用13枚。仲景时代附子每枚平均重约40g左右,13枚即合现制40120g。但本草书籍以1.5g为起点,9g为最高量。中药大辞典煎汤内服剂量为39g。中国药典规定剂量为315g。现代:炮附子6-250g。,附子的用量,最好用药罐或砂锅,如果容量不够,亦可用洁净的铝锅。开水煮附子。常规剂量的黑、白附子:煎煮12 h。盐附子、乌头、大剂量用药:煎煮23 h,取出少许放在嘴里嚼一下,如果不感到麻口,就可加入其他药物同煎。盛药容器:干燥、勿沾冷水。服药前后:勿进生冷及酸涩食品,勿当风受凉,忌酒。少量频服,中病即止。因时、因地、因人。,安全用

8、药要领,用药禁忌,脉实数或洪大、高热、内热外寒、真热假寒的阴虚和热证患者应忌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孕妇应禁用;年老体弱、心功能减退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是药三分毒:减轻症状为药理作用,产生新的症状为毒性作用。附子药理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因此认为毒性较大。发作时间:服药后1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症状,亦有在服药后立即发生或3天后发生的。主要症状:首先感到唇舌辛辣、灼热、继而发痒麻木,从指尖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全身,痛觉减弱或消失,感到头昏眼花、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肠鸣音亢进。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动能不全,甚至发生阿斯综合症。,附子中毒表现,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稍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毒性物质基础,中毒抢救,消化道排毒:早期应尽快催吐导泻。吸附中和毒素:灌入通用解毒剂20g,或混入水中的药用炭20g。肾脏排泄:静脉输入高渗或等渗葡萄糖注射液。阿托品对抗:每4小时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12mg,总量45mg。需要时可延长使用。抗心律失常:在心电图监测下,依其心律失常的性质选择用药,采取相应措施。对症治疗:如呼吸抑制给呼吸兴奋剂,但对于病人伴有血压下降者,通过纠正其心律及补液等一般即能恢复正常,不必多用升压药,以防心律失常复发。中药: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各30克,蜂蜜150克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