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908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试卷结构有所变化。试题的个数由22个变为21个,体现在第一大题上,从7个变为6个,分值仍是14分不变,其中有两题从原来的两个填空变为三个填空。第二大题虽然还是8个小题16分,但最后两道小题13题和14题由原来的单选变为双选。第四大题的分值由19分变为18分、第五大题的分值由17分变为18分。,一、试卷分析,2.试卷的突出特点,(1)知识覆盖面广,突出重点知识,各知识板块分配合理。,课标要求的18个知识板块考查了17个,其中基础题量约占70,考查的知识点分别为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及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题目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注意了知识的覆盖面,部分题目情景和插图直接来

2、源于课本,题目要求的起点低,提高了大部分考生的自信心。,科学内容18个板块所占分值,科学内容18个板块所占分值,18个板块中“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没有涉及。其中“光现象”、“运动和力”、“压强”、“机械能”、“简单电现象和串、并联电路”、“电功率与安全用电”在考题中所占分值较大。,参照物、力的初步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压强、连通器、滑轮、机械效率等知识没有涉及。,电流的热效应、电功的计算、奥斯特实验、发电机等知识没有涉及。,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没有涉及。,物态变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沸点、扩散现象等知识没有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等知识没有涉及。,

3、其中八年级占36分,九年级占34分。,(2)在注重基础的同时,突出对能力、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突出对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综合能力等的考查。,试卷基本遵循了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所占分数比例控制在4321的原则。整体上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又能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所需的学生区分出来,还能给我省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以正确的导向。,(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较好发挥评价功能。,(4)试题兼具基础性、灵活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导向性。,(5)命题导向引领学科教学。,引领学科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和学科素养放在首位。,总体而言,2016年河南省物理中考试题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能兼顾到导向性、基础性、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与科学性。纵览整套试卷,试题在平稳中求创新,在基础上求变化,试题的总体难度略有提高。试题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了实验探究试题的考查,非常注重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命题过程中注重了体现试卷的义务教育“水平检测性”和“选拔性”的双重功能,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尤其注重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注重体现学生灵活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整卷

5、设计创新题多,知识应用题多,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符合初中物理的教学实际,充分展现了“生活中的物理”的特色。命题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3.对试卷的总体评价,1.各题型平均得分情况,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2.学生答题错误原因分析,(1)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我们认为很容易的题目的得分率并不是很高,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认识不透彻,理解不全面;不会用物理术语;写错别字;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例如:第1题考查磁现象和光学的基础知识,第一个空,很多学生填“磁场”“磁力”;第二个空,有学生填“聚光”、“具光”、“聚合”、“聚集”、“凝聚”等。

6、,(2)学生阅读、审题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题目里会有一些关键字,这些关键字有的学生难以读出、读懂,从而直接导致失分。例如:第4题的第一个空:关键字是“降低到”的“到”字,有些学生把意思读成“了”,温度变化量错误的取值为5,导致计算结果错误。,(3)处理信息题与语言表述能力不到位。,学生对于语言表述题,能力还是比较差的,这可能跟学生平时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指导方面也没有严格要求有关,以致于出现这方面的普遍失分。例如:第18题题干提供的信息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在填第(2)问的第一个空时,很多学生填成“高度”,说明学生没有通过阅读获取有用的信息,连带第(4)问的结论一

7、块儿填错。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些学生不写“当速度一定时”这个前提条件。,(4)基本书写不规范,随意性太强。,不少考生在答卷过程中书写不规范造成失分,如作图不规范,画光线不带箭头,虚实线不分;计算题没有公式,步骤混乱,物理量不带单位、不能用下标区分物理量,计算过程中单位不统一,单位换算不过关等。,3.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5.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R0和电源电压U 均为已知。在a、b间接入一个未知电阻Rx,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UX,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可以推出:Rx,Rx的电功率PX。,6.物理知识是对自然现象的概括总结,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和技术当中,请联系表中的相关内容填写表中空格。

8、,11.如图6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下班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12.如图7所示,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1的液体时,把实心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漂浮,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1;当溢水杯盛满密度为2的液体时,把同一物块放入杯中,物块沉底,静止后溢出的液体质量为m2。则物块的密度为(),A、B、C、D、,13.(双选)如图8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

9、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14.(双选)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将螺线管一端靠近磁敏电阻R,闭合开关S1、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线管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B、当R1的滑片向左端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减小C、当R1的滑片向右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D、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电压表示数减小,15、如图10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这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

10、,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18.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图14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了出一段距离。(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的。(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过竖直位置的 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 关系。(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 的建议。

11、(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19.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1)图15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15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2)请在图15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A”“B”或“C”)处的电流。,(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只写表达式)。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

12、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20.在“大力士”比赛中,需要把一质量m=400kg,边长l1m,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利用翻滚的方法沿直线移动一段距离,如较16所示。g取10N/kg。求(1)立方体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翻滚立方体时,使立方体一边刚刚离开地面,所用最小力F的大小。(3)“大力士”用翻滚的方法使立方体沿直线移动了10m,用时20s,“大力士”克服立方体重力做功的功率。,21.某款新型电动车的性能参数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动机是电动车的核心都件,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能转化为 能

1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线圈的电流是多大?(3)同类型号的燃油汽车在同等条件下百公里消耗汽油10L,请通过计算比较两种汽车的百公里能耗,并说明能耗不同的主要原因。汽油的密度103kg/m3,热值q4.6X107J/kg。(4)汽车在某段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进入某超声测速区域,如图17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测速仪370m时,测速仪向该车出一超声波信号,2s后收到从车返回的信号,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该车的速度。,凡是“课程标准”中属于理解层次要求的内容都做了高层次的考查。,中等偏难、难题以电学、力学为主。,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物理概念(理解

14、),八年级:质量、密度、速度、力、惯性、压强、功、功率、机械效率等。九年级: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比热容、热值、电功、电功率等。,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区分易混淆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物理规律、原理(记住),力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连通器原理、阿基米的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功的原理等。,电磁学: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电动机、动圈式扬声器、发电机的原理等。,光学: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等

15、。,能量和能源: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一定的方向性等。,物理公式(理解、记住、灵活应用),物理现象(知道),如雾、露、霜等自然现象;水的沸腾现象;声现象、光现象等。,物理实验(演示或分组),课标要求的20个学生必做实验,教材安排的实验,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符号)、单位 换算(记住),一些常数(记住),如g的取值、标准大气压、声速、光速等。,光线、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作图题的 要求、计算题的解题格式等。,物理学史(知道),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会),会用刻度尺测长度;会用表测时间;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6、。,2.教学要联系生活、生产、社会热点,突出知识的应用。,如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课标要求:1.1.1 用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1.1.4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5(2015年)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 _越剧烈。,4.(2014年)如图2所示,把少量碘放人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

17、态变化是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3.(2013年)生活中的“粘”字常与一些物理现象有关,如:吃冰棒时会感到粘舌头,这是由于水发生了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3.教学中对重点知识、核心知识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拔高。,重点:理解密度;理解欧姆定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核心知识:力学和电学,4.注重能力的培养。,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审题能力 观察能力 理解能力 归纳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5.进行特色题型专题训练。,(1)开放性试题、创新性试题专练(2)坐标图像题专练(3)动态电路分析题专

18、练(4)浮力、压强与密度综合题专练(5)双选题专练(6)作图题专练(7)串、并联电路、欧姆定律与电功率专练(8)综合应用题专练,6.把探究活动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形式之一,把探究性实验作为重要内容。,近几年的中考实验题中,探究性实验内容有相当重要的份量,甚至成为整个试卷的压轴题。而在命题上以探究性实验的七个要素为主要内容,有的取其局部,有的整体构建。充分体现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完善的探究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认真落实“双基”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7.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的。,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

19、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学会查找资料,搜集现代科技信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尽量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要对学生进行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以及物理学史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会学物理爱学物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招试题的变化会引起中招试题的变化。建议各个学校应该注意中招的动态,遇到一些省市级的培训研讨会能及时参加,把握教学动态。,8.加强学习,与时俱进。,mp.weixin.qq/s?_biz=MjM5NTMxNjQ3MA=&mid=2652897345&idx=8&sn=bb3e2ab2340dba8e444e94f030e7a0a4&sce

20、ne=1&srcid=0821pszXBpIwLz8zcucvWxf6#rd,20162017学年度教学进度安排:八上: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八下: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九章(机械和功)九年级:第十章(机械能、内能及其变化)-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教学教研工作活动安排,9月:分学科召开直属学校中招(结业)考试“学情分析”及部分学科起始年级新教材使用培训会,安排新学年学科教研活动10月:组织教师参加河南省初中物理优质课评选及观摩活动11月:分学科举行研读课标教材,“画知识结构图”展示、观评活动12月:组织举行直属学校各学科微型课观评活动1月:组织直属初中七八九年级期末调研考试,Thanks fo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