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938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对基层政务村务公开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乡镇及村处在基层工作的最前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其政务、村务公开备受群众关注,是人民群众评判农村党风政风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乡镇及村的政务和村务公开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带着这一问题,最近,我到一些乡镇、村和部分农户进行了重点调研。做法与特点通过调查,感到近年来乡镇及村坚持把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作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件大事来抓,使政务、村务公开不断由点向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深入

2、推进,并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发展,既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拓宽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又增强了广大干部依法行政、清正廉洁的意识,促进了党风、政风和党群干群关系的明显好转。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特点: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乡镇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乡镇长任组长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确定了具体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规划,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政务、村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建立了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为这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氛围浓厚,认识统一。调查中我们注

3、意到,大多数乡镇和村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宣传引导抓得比较紧,通过多种形式,认真组织乡镇及村社干部学习领会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的有关文件、政策规定、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增强了抓政务、村务公开的自觉性。尤其是针对一些干部中存在的怕失权而不想公开,嫌麻烦而不愿公开等模糊认识,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同时,还利用多种新闻媒体开展有关政务、村务公开方面的系列宣传报道,激发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此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载体健全,形式多样。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乡镇及村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中,把采取切实措施、建立有效载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目前,乡镇在办公地均设立了机关概

4、况、政务公开、行政执法流程图等三种标示牌,建立了政务公开记录和公开档案,并完善了硬件设施,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同时还依托政府网站向外发布政务信息,扩大公开面;村务有公开登记簿,有的还设立了固定公开栏。在公开形式上,结合各自实际,广泛采用了公开栏公开、会议公开、广播电视公开或张榜公布,都比较行之有效。内容明确,重点突出。政务方面,对涉及干部职工和群众利益的事项都坚持公开,尤其是把容易滋生腐败的行政行为和七站八所的各种税费收缴、工程项目实施、宅基地审批、救济救灾款物发放、计生指标安排、财政收支、考核奖罚等与干部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当作了公开的重点。村务方面,坚持以八公开(村

5、级财务收支公开、物资管理公开、集体土地管理使用公开、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和婚姻情况公开、农民应承担的税费收缴指标和收缴情况公开、小电价小电费收支公开、村级干部报酬公开、村级组织的各类重大决策公开)为主要内容,将公开的重点和核心放在了村级财务公开上。问题与成因从调查看,近年来,乡镇、村两级在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敷衍应付,公开不规范。政务、村务公开目前虽然在乡镇、村两级得到普遍推行,但同公开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来衡量,仍存在不够规范完备的地方: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

6、公开;公开地点不适中,政务、村务公开栏多数设在乡镇机关或村址内,不便于群众浏览,特别是公开栏仅设12处,更不能适应居住较为分散群众的实际;公开内容不完整;个别村犹抱琵琶半遮面,只公开一些不痛不痒的内容,而对群众意见大的热点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甚至不公开、半公开,避重就轻;公开程序不严谨,公开中的有关事项主要由乡镇和村干部唱独角戏,民主理财、议事和村民代表组织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二是疏于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方面,目前农村一些基层组织没有一套完善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务公开监督组为主体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即使部分有的,也没有很好发挥作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政务、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

7、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该建立的没有建立,该落实的没有落实,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经济的有关问题,监督的主体是广大村民。但目前二者之间还缺乏有机联系,互动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五是忽视反馈,效果不明显。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而轻公开后的结果,有公开无落实,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认为公开后就万事大吉。尤其是个别乡镇和村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该正面答复解释的不答复解释,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整改解决,导致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引发事态,激发矛盾。分析存在上述不足和问题的根源,我们认为:从主观上看,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

8、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心态各异,主要是怕暴露问题、怕失权、怕揭短、怕麻烦、怕引发矛盾引起群众上访,从而不想或不愿公开。二是一些群众在思想上也存在种种困惑和疑虑,担心公开工作能否真的行得通、落得实、有成效,是否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思想上缺乏信心,缺乏起码的参与监督意识;三是两手抓的职责意识淡薄,认为经济工作是硬指标,搞好了有政绩,而公开工作是软任务,排个名次,触动不大,由此导致对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司空见惯;四是受利益驱动,怕公开会损伤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敷衍应付,支吾差事。从客观上看,有的基层干部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和方法不大了解掌握,在实际

9、操作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不尽如人意;个别乡镇、村领导为创造政绩,争时间、抢速度,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注重质量和实效,以为下发个文件、开个会议或者建个公开栏,就万事大吉,对于进一步抓好清理财务、后续监管、民主评议、监督考核等一系列重要环节将置之不理;还有的奖罚和制度约束不到位,致使履行职责不认真,工作不落实,使政务、村务公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策与建议目前,基层政务、村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解决。一、深化宣传教育,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农村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加强

10、领导,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政务、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教育乡村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勤政廉政,切实解决少数干部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不断为政务、村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乡镇、村政务、村务公开必须从健全制度入手,使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要以实际、实

11、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每个环节的严格、规范操作,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村干部任用、干部任期离任审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政务、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及管理监督等工作也应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并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使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到有制可循、有制可依、依制办事、违制必究,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开工作在管理上由以人管到以制度管、靠制度管的大转变。还应把政务、村务公开纳入经常性工作,对政务、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公开后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认真处理,始终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实。三

12、、严格考核奖罚,切实解决责任不落实的问题进一步推行政务、村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政务、村务公开纳入对乡镇及村整体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之中,坚持量化考核,严格奖罚,并同经济利益挂钩。建立乡镇和村干部领导责任制。在执行政务、村务公开过程中,一定要对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范围等作出硬性规定和明确要求,要从乡镇到各村、从乡镇领导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再到驻(联)村干部,以及村干部和有关责任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相应的职责范围,并以此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工作搞得好的要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一般的进行诫勉谈话或批评教育,要求限期整改,对工作差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

13、定实施责任追究,做到严惩重罚。四、强化制约机制,切实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务、村务公开的内部监督机构。如政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并促其真正发挥作用;二要强化群众监督。建立政务、村务公开意见登记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三要强化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应定期进行巡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结合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经常性地检查政务、村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蓄意应付差事,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的人和事予以严肃处理。五、注重协作衔接,切实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当前

14、乡镇和村政务、村务公开由多家部门、单位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分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抓,在具体工作中容易产生相互间的依赖或推诿,最终结果是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为此,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配合,既履行好自身职能,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乡镇和村也要将自己的政务、村务主动公开、及时公开,尤其要把涉农价格、收费以及与农民利益相关的项目、资金、物资及时公布,并注意公开内容的对应性、公开目标的一致性,民主评议的统一性、组织领导的整体性,使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及时互动,衔接配套,取得实效。 光阴催人老,转瞬又到了述职的时刻,回顾这一年平庸而又忙碌的工作,虽没有显著的业绩

15、和令人羡慕的成功。但也小有收获。与*年相比,自己的思想觉悟或说对问题的认识虽不敢说已达到了与时俱进,但跟着时代的步伐自认为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参加了委里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活动。主要有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精神的理论学习;贯彻落实市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精神的理论学习;与时俱进,争创一流大讨论活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题实践活动等等。通过学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今后的方针、路线、政策,明确了一个科技人员今后努力的方向,增添了工作动力。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出的是感谢组织的培养和信任,使我荣幸地成为一名政协委员。今年在领导的安排下,主要负责信息和微机管理工作。一、信息1、东丽区科委网站建设在领导的指导下

16、,完成了东丽区科委网站建设。完成了网站内容的策划、筹备与网站的建立工作。网站的主页版面共修改两次。共制作子网页面200余份,修改子网页面100余份。这项工作的技术难度虽不算很高,但俗话说的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是一项对我委及我个人来说都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因任务量大、任务急,故很难坐下来仔细推敲网页制作技术问题。但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自己时常要早来晚走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网页制作的知识(如动画制作、免费计数器插件的下载、时间插件的改动等等)。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我委的知名度、扩大了我委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了政府职能的透明度、方便了企业、加大了我们的服务力度。也使我个人感受到开拓新知

17、识领域的愉快、感受到劳动的愉快。2、科技参考的编制工作2003年第3期以前所刊发的科技参考的内容是由天津市农科院提供的。从2003年第3期始根据委领导的意图由我来负责搜集选定。这也是一项新工作,工作的难度虽说相对加大了,但为委里节省了经费开支。且通过科技动态栏目加大了科委工作的宣传力度。全年共完成12期960份科技参考的摘癣排版、分送工作。3、共发送天津科技6期108份。二、微机管理工作1、协调电信部门完成了我委ADSL宽带网入网连接及委内局域网上各台微机入宽带网的调试工作。2、完成了我委局域网上所有微机日常入网连接维护、协调工作。如计划科、管理科电脑故障排除后入网连接设置、调试工作。总线(宽

18、带网)掉线排除的协调工作等等。3、微机故障排除利用Ghost克隆软件排除计划科电脑死机故障一次、笔记本电脑软程序故障两次。虽然自己到科委后才从事微机专业方面的工作,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有限,但自己竭尽所能去维护委里计算机的正常运转。4、根据区里指示精神完成了我委盗版软件的清查工作和微机设备及正版软件的调查、填报工作。5、完成了微机配件的修复与采购工作。如激光打印机硒鼓充分数次;色带、软盘、键盘等配件的采购。6、参加了市科委举办的硬件基础知识及局域网组网培训班。提高了专业能力,有利于微机管理工作的开展。三、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如参加了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的考试等。非常感谢领导给了这次机会,虽只通

19、过笔试进入了面试,但没有通过面试,最后以失败告终。但能和领导们一起考试已是我的光荣。而且通过这次考试扩大了自己的知识视野、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与锻炼机会。成绩也好失败也好都已成为过去。在明年的工作中要竭尽全力去学习、去工作。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完成领导制定的工作目标。 瑞典、德国的国家结构和地方自治 2005年4月18日至5月1日,民政部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赴欧洲考察团,到德国、瑞典学习考察国家的地方自治,公共管理培训的手段、方法和组织实施。参加人员有民政部、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办公室和辽宁、黑龙江、江西、山东、河南、云南、甘肃7个试点省的培训项目主管、

20、培训教师共17人。短短10多天的学习考察,学员们不仅被欧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田园城市”风光所陶醉,而且对两国的公共行政管理,特别是地方政府自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考察活动的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是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的组成部分,也是该项目派出的第四个赴欧洲考察培训团。出访前,民政部和中欧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办公室专门组织召开赴德国、瑞典学习考察动员会,介绍了欧盟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及最新发展、中欧合作项目的情况,德国地方政府体制和地方治理模式,并向代表团成员提供了访问地的中文材料,为考察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帮助。 考察期间,除旅途时间外,我们在两国先后各工作了6天。在瑞典,瑞典基层机构协会(

21、SALAIDA)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就基本国情、国家行政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国家的审计和监督、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国家和地方的选举以及瑞典基层机构协会的发展历史、工作职能和成效等情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期间,到英雪萍市(EnkÖping)听取了市政府首席执行官关于市政府的员工构成、工作职能和财政情况的介绍,实地参观了该市残疾学生与健康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小学、为弱智学生设立的短期看护家庭;参观了地方政府培训中心(Stora Brannbo),了解了该校对瑞典地方自治体发展所起的作用及目前市镇议员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情况;参观了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观摩了瑞典国家议会举行会议的现场,

22、并听取了国会议员关于各大政党在瑞典国家和地方民主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制衡机制的情况介绍。 上图:英雪萍(EnkÖping Kommun)市议会及市政府 在德国,我们的考察活动集中在北威州(NRW)进行,先后听取了科隆林德斯区(Lindenthal)市民倡议小组(IBB)代表关于市民如何参与地方自治的情况介绍,并实地参观了在他们的建议和干预下,城市社区的市场、住宅、办公、工厂在建筑风格上如何相互协调,布局上更为科学合理;到贝尔斯基格拉德巴赫市(Bergisch-Gladbach)了解了地方议会在地方政府决策中的角色和作用;到北威州首府杜塞尔多夫(Dseeldorf)听取了州政府内政

23、部基层治理部门(Kommunal verwal tung)的官员关于州和县、市镇(乡)的组织结构和自治方式等情况介绍;访问了艾伯特基金会(Bonn Friedrich)、大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Rheinischen Studieninstituts Fur Kommunale Verwaltung In Koln)和哈根大学远程教学教材开发中心(fern-unversitat hagen,zentrum fur fernstudienentwicklung ZFE),了解了公务员培训的基本情况,培训的方法和手段等;参观了克莱沃先生(Krevert,农民)的农场和家庭,并与克莱沃夫妇及市镇农场

24、主协会主席进行座谈,了解德国农业的发展形势,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政策及对农民政治、经济权益的保障等情况;听取了莱茵西格县(Rhein-Sieg Kreis)选举办公室负责人关于地方议会选举规则、组织机构及莱茵-西格县2004年选举情况的介绍,并前往托斯道夫市(Troisdorf)会见了该市社会民主党(SPD)主席拉尔夫沙伯劳斯奇(Ralf Saborowski)先生、皮特克莱尔(Peter Kreppel)教授,了解了民主党派怎样为自己竞选做准备工作的有关情况。 二、瑞典的国家结构和地方自治 (一)基本情况 (二)国家结构与行政组织 市镇是地方自治的基本单位,它的最高权利机构是市议会,所有的决策均

25、由议会所作。根据市(Stad)或镇(Kommun)的大小不同,市议会分别由31-101议员组成,如我们考察的英雪萍市(EnkÖping Kommun)共有议员61位,其中左派党30位,右派党31位。市“议长”同时也是“市长”。市议会一般设6-8个委员会,由执行委员会的首席执行官负责综合部门的日常工作,其它主要是负责教育、社会福利、老人残疾人服务、文化娱乐、公共管理、紧急救援等事务的委员会,委员长由议会选举,每个委员会通常有5-7个议员组成。 (三)地方政府治理 1地方政府的选举。 无论是国家议员,还是省议员和市议员,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每四年。选举有选举法和实施细则,选举

26、法的规定比较原则,实施办法的规定比较细致。选举时间为选举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上图:瑞典国家选举局官员在介绍情况 2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 省(医疗区)的职能主要是:医疗保险、牙齿保健、交通补贴。大量的公共服务是由市镇来承担的,主要有:中小学教育、城市规划、住房供应、公众交通、环保、消防、垃圾处理、饮用水供应、污水处理、课外活动、图书馆等文化基地建设、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其它福利,等等,包罗万象。过去从洗礼到葬礼,都由宗教来管,现在从摇篮到坟墓都由市镇负责。只要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该事务已由其它机构负责,都可以市镇的职能,因此,市镇通常都会根据当地实际,自愿承担一些工作,如英雪萍市(Enk&Ou

27、ml;ping Kommun)政府,就主动承担了建设市民业余活动场所和政府出租房屋、热能供应、支持工商业发展等职能。 3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情况 地方财政来源:(1)地方居民所得税59%;(2)国家拨款20%。(3)城市场所出租收费12%。(4)资产出售、财产利息、贷款所得9%。 地方财政的支出,大部分用于学校教育、儿童福利和老年人福利,约占7580%,其它支出,如残疾人照顾、垃圾处理等,占2025%。由于今后十多年的发展趋势是,工作的人越来越少,需要照顾的人越来越多(参见表1)。因此,对市政府的工作是个很大的挑战。 三、德国的国家结构和地方自治 (一)基本情况 (二)国家结构与行政组织 德国的

28、行政层次分为联邦、州和地区(社区)政府三级。国家权力被划分给代表整个国家的联邦和16个州(包括13个州,3个州级市)。这16个州不是通常理解的省,联邦各州都保留了“国”的性质,都拥有国域、国民和治权。也就是说,州有自己的州宪法,拥有自己的领土主权和主权国家所有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其主权尽管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不依赖于联邦,而是要与联邦国家基本法的共和、民主、福利、法治、联邦原则相符合。州下设有县(Kreis)、非县市(Stadt)和乡镇(gemeinden)等地方政府,约13万个。乡镇(gemeinden)又分为若干小区、管片或“村”,“村”不设机构,由乡镇议会推选议员或执政党物色的负责人“村

29、长”协助市长管理“村”里的一些事务。 县、非县市和乡镇是德国基层的地方自治单位,它不是州政府的下属行政单位,而是相对独立的地方自治体。非县市规模较大,具有完备的行政机构和自治功能;乡镇所辖的人口较少,与市相比,它不具完备的行政机构和自治职能,其缺少的职能,由县承担。因此,县并不是一级完备的政府层级,它一般仅承担管辖区域内的乡镇政府缺少的自治职能。县与乡镇也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只是各自的职能不同而已。如非县市一般设有卫生防疫部门,但每个小乡镇可能没有必要都设这个机构,因此这个机构设在县里,由县卫生防疫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几个、十几个乡镇)的卫生防疫工作。在州、县、非县市和乡镇中都设有自己经普遍、直接

30、、自由、平等和秘密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机构和执行机构。人民代表(议员、政治家)全部为兼职,市长为专职人员。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各州基层的市镇自治体制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北部的“一元制”模式,即市镇议长同时也是市长(如前所述的瑞典市镇自治体制);二是南部的“两元制”模式,乡镇议会与乡镇长议行分设,分权治理。由乡镇议会决策和监督,乡镇长执行议会的决策,但有权否决议会不符合法律的决议,在决策中扮演着“二长官”的“核心”作用。三是莱茵河流域的“两元制”模式,是南部“两元制”的变体,不同的是,在这里,如果法律确定由乡镇长来完成的事务,就不再由乡镇议会作决策。四是“三元制”模式,通常有市镇议会、

31、市镇长和市政公司,由乡镇议会决策,市政公司执行;乡镇长既是首席执行官,有自己的权力,又是市政公司的董事长。各种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发展趋势上看,主要是从“一元制”向“两元制”和“三元制”转变,决策权由乡镇议会向乡镇长加强,对乡镇长的直选也逐渐盛行。 (三)地方政府治理 1地方政府的选举 上图:莱因西格县2004年选举县议会、县长、乡镇议会和乡镇长选票式样 议员选举采取多数原则和比例原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半议员由选民在选区直接选出,另一半议员根据各政党在全县选举所得总票数,按比例将席位分配给各个政党。以该县选举产生72名议员为例,首先,由县选举办公室将19个乡镇划分为36个选区,各政党党内

32、推荐或市民联合推荐候选人到选区中参加竞选(每个候选人只能在一个选区参加选举),选举出36名议员。 2地方政府的职能 3地方政府的财政运行情况 基本法第28条规定,“自治的保障也包括财政自收自治的基础”。市镇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联邦财政补贴。每年联邦政府向州政府分配一批资金,州政府再将其中的一部分分配给市镇政府%;二是市镇政府与州政府分享的税收。各市镇分享的数量因纳税人的多少而不同;三是市镇自行征收的工商税、地产税等税收;四是政府贷款;五是出租房屋、土地等收益;六是社会各界的捐款。 四、体会与思考 此次欧洲之行,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有具体接待单位的周密安排,加上全体团员的共同努

33、力,使考察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所有团员一致认为,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大。 1全体团员都能严格遵守外事纪律,认真听取情况介绍,积极主动提问,赢得了国外专家学者一一致好评。这次考察,虽然日程安排紧张,但我们努力克服时差调整难、饮食不习惯等问题,有的同志甚至带病坚持参加每项活动,从未出现请假或缺席的现象。听取有关人员介绍时,大家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踊跃提问。我们谦虚、认真的态度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两国接待官员给我们的评价都是:”你们的提问十分有水平,都能问到点子上,与你们的合作很愉快”。 2加深了我们对部分欧盟国家地方自治,公共管理培训的手段、方法和组织实

34、施等情况的了解。所到的两个国家,虽然行政管理体制、民主规则的运用各具特色。但就地方自治而言,都具有完备的法律规范,各级政府职权明晰,严格依法行政,任何国家公务人员都不具有法律规定以外的任何特权。地方议会主席、政府首长仅仅扮演召集人的角色,国家的各项政策均由人民选举出来的议员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制定出来,且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相分离。地方行政有来自市民、媒体、议会监察部门的严格监督。就公共管理培训方面而言,不同的培训机构,在培训方式、组织实施等方面,既有很多共同之处,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出国前,我们仅是从相关的文献资料上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通过听、看、问等方式实地考察学习,对两国地方

35、自治和公共管理培训的发展历史、运行规则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们在今后在工作中借鉴成功经验,提供了帮助(详见分报告)。 3两国地方自治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在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中学习借鉴。首先,在选举方面,我国现行的村级选举,对参选率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规定“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有的地方召集足够的选民就得很多时间,有的甚至因选民人数几次变更选举时间,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参照德国、瑞典地方自治中的“自由”原则,我们在做好充分宣传的前提下,也可以对参选率不作要求,只要候选人获得实际投票数的过半数即可。同时,应取消委托投票的规定,对于选举日不能到选举现场的选

36、民,可以通过设立投票站、完善函投等方式保障选民的选举权。这样,既可以降低选举成本,又尊重了选民自由,保证了选举质量。 其次,瑞典和德国在地方自治中,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国家(联邦)、省(州)、市、县、乡镇各自职能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在处理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关系时借鉴。 考察团团长:王金华 顾问:段丽元 团员:韩全永 李立新 孟德敏 程宪莉 林松华 唐咸富 王 晔 赵立杰 龚宗俊 姜明法 王晓旭 陈贵元 雷 路 景旭年 黄 瑞 执笔:李立新 唐咸富 德国、瑞典基层教育培训情况考察报告 4月18日至30日,我们随民政部考察团,对德国、瑞典的基层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

37、况报告如下: 一、瑞典基层的培训、教育情况 4月20日下午,我们先参观了乌普萨拉省英雪萍市(EnkÖping)的一所学校(Enöglaskolan),这是一所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小学。学校根据残疾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班施教,人数小的班级只有两个学生,人数大的班级有十几个学生。各班设有文化课教师和生活老师,多的设3个生活老师。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的学制是一样的,只是学习内容不同,残疾学生主要以掌握生活自理技能为主,如熨烫衣物、缝椅垫、针绣等。 随后,我们参观了社区为某些中小学残疾学生设立的一个“短期家庭”(Gluggen)。市政厅设立“短期家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

38、社区内残疾学生父母的负担,凡721岁孩子,有智力、肢体残疾或孤僻症等心理缺陷者都可由家长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均能被批准加入。这些孩子每月在“短期家庭”住一周,有专车接送他们上下学,他们通过和老师一起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康复训练。孩子们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一起交流学习,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在这里可以得到专门的矫治。 最后,我们到西格图那参观了瑞典地方政府培训中心(Stora Brännbo),培训中心的常务主任彼尔约翰先生(Björn Jonzon)向我们介绍了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能及其在瑞典地方自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中心的前身是瑞典的地方

39、政府培训学校,类似我国的国家行政学院,不同的是,它不仅培训地方行政公务人员,而且主要是为地方自治体议员提供培训和咨询,因此,可以说是瑞典职业“政治家”的摇篮。培训中心建立于1956年,当时正值瑞典地方政府机构第一次大的改革时期。地方政府体制的变化,需要培训大量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知识、有能力的社区领袖和地方干部,以往的函授培训远不能满足各地的需要,于是该校应运而生。它的运作方式是以“基金会”的形式来建构的,会员是瑞典所有的地方政府。当时每年约有一万名地方议员前来参加培训,后来发展到行政主管也来参加培训。在1968年的第二次政府改革中,市镇政府(Stad)和乡政府(Kommun)合而为一,培训学

40、校成为瑞典地方政府协会(SALAIDA)的一部分,当时有17位讲师在这里工作。那时,学校的培训对象除了新当选的议员和行政主管外,还有不同专业的师资,培训内容设有384门课程,这些课程,既涉及广泛的民主管理,也包括针对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市政府的各项工作。培训中心还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设计课程,送到各省,由各省的师资做具体培训工作。到1984年,省政府渐渐已经可以自行开展培训,根据瑞典地方政府协会的决定,地方政府培训学校暂停招生,把工作的重点转向编制教材,指导各地政府的培训机构上来;由此,一所负责全国培训的学校改为指导性的培训中心,体制上成为一家赢利性的公司,引入市场机制,以自己设计的课

41、程为“产品”开展“营销”。培训中心通过与地方政府、各党派和议会的广泛联系,通过每年的热点问题调查,及时掌握培训需求,组织人员设计课程,研发教材,然后再“出售”给地方政府。目前,该中心的研发成果,在地方政府培训市场上很有“卖点”,占有相当位置,很受信赖。与此同时,该中心还保留了一部分住宿性的短期培训,对需要进修的人员,提供收费式培训。 二、德国地方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 在德国,我们重点考察了艾伯特基金会(Friedrich Edert)和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Rheinischen Studieninstituts fr kommunale Verwaltung in Köln)。 (

42、一)艾伯特基金的教育培训工作 艾伯特基金会是根据德国首位民选国家总统弗里德里希艾伯特提议创建的政治性基金会,为公益性的私立文化机构。基金会主要的职能,一是通过从事政治教育培训,帮助德国公民对政治以及社会变动做出反应,更加积极、更加有判断力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二是通过基金会的研讨会,特别课题大会和提出的可能解决的方案,使感兴趣的市民和公共行政管理人员得以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提高参与政治的兴趣和从事政治管理工作的能力。 基金会提供的教育培训课程必须是面向全体公众的,但到基金会接受培训的,主要是社会民主党在乡镇议会中的议员。每年北威洲大约有600名乡镇议员前来参加基金会的培训。教育培训的课程分为四

4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乡镇财政预算、乡镇管理等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第二个层次是专为议员们提供的相应课程和讲座;第三个层次是立足于培养学员面向社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诸如主持演讲等方面的内容;第四个层次是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在互联网平台上为学员提供有关论着、专业术语解释等信息,解答学员疑难问题。 基金会集中培训时,主要采用专业人员专题会议、个案、扮演角色等几种方式。专业人员专题会议形式,主要是为学员提供必备的知识,提高学员面对公众作出决策、应对冲突各方的能力。如城市规划、民主变革、社会福利、财政、处理社会事务、演讲活动、面对新闻媒体或鼓动市民参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案例教育培训的方式,是把具

44、体案例交给学员,让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自行讨论思考,寻找解决个案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分角色教育培训的方式,是问题提出,让学员根据问题内容分别扮演其中的不同角色,各人从自已角色的角度出发,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有效途径。案例法和分角色法,强调学员的主动参与,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注重激发学员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整个过程全部要求可视化,即要求每个小组和角色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将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的结果依次展示给大家,让全体学员共享案例分析结果。解决问题过程可视化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充分运用“道具”,在讨论过程中将讨论的进度、解决问题的步骤一步一步展示出来,直到大家达成共识。培训本

45、身就是一个保障人人都有参与机会的民主过程。 每次讲座(或每期培训)结束后,基金会都会以问卷的方式由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环境、任课师资等进行评估,以了解培训效果,掌握学员需求。 (二)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培训工作 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是一所受北威州内政部委托并指定为专门负责莱茵地区乡镇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职业培训机构。学院有专职教师10人,临时聘用教师近百人,管理人员10人。学院采取董事会的运作机制,由股东大会出资运作,具有颁发培训证明的资格。 在德国,从事任何职业之前都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取得相关证明,准备或已经在地方政府机构从事公务的人,都要接受培训或继续教育。德国公共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按

46、供职的行政层级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由高等专科正规大学和机构承担,培训地点在波恩和柏林;第二个层次为各州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由联邦各州自己相应的培训机构承担;第三个层次是乡镇一级的公务员,这一层次的培训工作,由各州的内务部按区域分别设立培训机构。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就是北威州在莱茵地区授权设立的一个负责非县市和乡镇公务员培训的专门机构,它也承担少量州政府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地点设在科隆和波恩。 公务员的上岗培训,主要针对有意进入地方政府管理机构的高中和职高毕业生,培训形式有全日制和业余培训几种,时间一般为2至3年。公务员的“再培训”指对已经在地方行政管理就业

47、的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主要形式有讲座和专题研讨会等,每期一般2至3天,每周到学校上课一次。 培训课程设置,由学院的专职教师研究确定,主要有法律、经济管理、社会福利、与公众沟通等几个方面,尤以法律,经济管理为突出。培训教材由学院根据联邦和北威州的法律规定进行选购。 学院本部的教师和外聘教师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或专业人员,主要有法律专家、经济学专家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在职人员。 教学过程,采用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制”方式,特别注重实践性,力求通过培训,学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做准备,并能较好地胜任工作;在职教育培训,目的是使公务员在该工作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扮演角色”的方式,由教师和学员分别扮演公共行政管理人员和市民,进行互相沟通、宣传鼓动和解决问题的等方面的模拟演练。在职培训,主要是请高层次的政府工作人员和专家举办讲座,或组织专题研讨,有针对性地为学员提供辅导。 为使雇主、学员节约培训成本,学院准备今年开通网上远程教育。 艾伯特基金会和莱茵地区行政管理学院均属于职业培训机构,都是以公共行政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课程以相关的法律、财经、公众沟通为主,注重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性、可视性,强调学员的参与,通过培训,力求使学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