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1994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对我县财源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财源建设作为加快我县经济发展攻坚战的五个主攻方面之一来重点抓,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具体分析近几年我县财政收入的现状,收入总量偏小、增长速度缓慢、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因此,大力培植财源、增加税源,对促进我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确保“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已显得至关重要。一、我县财政收入的现状分析20xx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1091万元,比1995年增长10.3。从财政收入的构成比例来看,工业是主体财源,20xx年来自

2、工业企业的财政收入530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47;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1611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5;来自商业及服务业的财政收入199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7;来自其它收入的219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21。从财政收入的质量来看,一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20xx年全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6.1下降到5.2,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且大大低于全省和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全省20xx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8.6,高出我县3.4个百分点;全国20xx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5.5,高出我县10.3个百分点)。二是非税收入的比重偏高。20xx年全县非税收入2190万元,

3、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9.7,而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80.3,与全国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4.6的比例相差甚远。三是人平财政收入低,可用财力少。20xx年全县人平财政收入为135元,人平地方可用财力为99元,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来看,从1995年到20xx年,全县财政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仅1.5,比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4.4)低2.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二、影响我县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全县财源建设在近几年虽有长足发展,但由于受经济总量和规模的影响,财源增长质量不高,财政收入停滞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结构不优,财政增收受到抑制。从工业看,全县工业

4、规模较小,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大部分工业企业缺乏高质量、高档次、高知名度的产品,企业经济效益因而不佳,导致入库税收逐年下滑。特别是其中一部分企业近几年相继破产重组,效益不太明显,产值降低,税收减少。从农业看,传统的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结构不合理,高效高税品种不多,对财政的贡献率低。近几年来,来自农业的税收徘徊不前,至今仍然维持在1995年的水平上。从第三产业看,除了传统的商贸运输业以外,新兴财源不多,无论从总量看,还是从提供的税收看,都还没有形成优势。2、支柱企业太少,规模财源建设后劲不足。到20xx年止,全县上交税收上百万元的规模财源企业只有11家,缴纳的税收在1400万元左

5、右,仅占财政收入比重的13;且没有一家能左右全县财政收入的大型财源主体,导致财政收入增长缓慢。3、财源建设资金受到制约,新兴财源难以培植。由于以前银信部门存在惜贷、怕贷行为,社会资金也难筹集,财源建设资金投入受到制约,使一些好的财源项目不能得到巩固发展,一些有发展潜力的新项目不能迅速得到开发,影响了财源的增长速度。银信部门近两年虽然通过积极开展信贷营销加大了对企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但一些新兴财源也难以在短期内凑效。4、政策调整影响大,现有财源受冲击。全县有相当一部分工业项目属于资源开发型,根据国家关闭“五小”企业的产业政策,全县先后被关停的“五小”企业有75家,减少税收650万元左右,在一定程度

6、上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5、税收征收难度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目前,我县部分个体私营企业纳税意识淡薄,偷漏税收现象严重。在征收过程中,基数难核定,征收难到位,税收流失较大。据调查估算,全县个体私营企业照章纳税的不到60,每年税收流失在800万元以上。三、对加快我县财源建设发展步伐的对策建议要解决财政困难问题,最根本的是生财问题。随着我县“三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县各地财源项目迅速发展,财源建设来势喜人。但要实现在近期内摆脱经济困境的目标,还必须进一步拓宽财源建设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财源建设当成经济工作最关键、最首要的问题来抓。1、大力加强农业,稳定基础财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

7、是地方财政的基础财源。现阶段,应以优化农业结构为重点,突出发展创税农业。一是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突出扶持发展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特种养殖业等经济作物,对高效经济作物要抓好规划、引导、管理、服务,集中连片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档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建立健全“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庄园农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按照“公司 基地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农产品基地化建设;大力扶持、组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加工增值。三是着力提高农业

8、经济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人才、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农业适用技术的培训、推广,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加快工业发展,壮大支柱财源。工业是桃江财政的支柱,抓住了工业,就抓住了财源建设的关键。要继续坚持“工业强县”的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壮大支柱财源。我县近年来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发展势头较好,但目前全县上百万元税收的企业还只有11家,上千万元税收的企业还是空白,可以说仍然缺少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对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做文章:一是引进来。具体是引进资金、项目和人才。要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搞好对上、对外联系,争取引进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企业;要牢固树立“项目强县”的思想,把引大型企业、

9、高科技企业、外资企业项目放到发展企业的首位;要继续实施好“人才兴业”工程,特别是要创造良好环境,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二是靠上去。根据我县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企业向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靠,搞好优势互补,带动企业发展。目前我县在这条路子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原县水电设备一厂1997年靠上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后,近几年企业发展迅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是创品牌。桃江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没有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县域经济没有品牌支柱企业是没有生机活力的。桃江人有创品牌的手段,但没有保品牌的措施。往往是创了品牌砸品牌,有了品牌丢品牌。如石牛江镇过

10、去有个“豆腐花”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在成绩面前放松管理,算小失大跑掉技术人员,结果“豆腐花”成了“豆腐渣”,一蹶不起,机械成了废铁,损失惨重。因此,我们要在品牌上做文章,引导企业着眼于长远,多作市场调查,多作理性思维和深层思考,不搞短期行为,全力开发和维护好自己的品牌。3、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挖掘潜力财源。从我县目前的实际来看,民营经济是最具有潜力的财源增长点。在民营经济发展上,一方面要扶持民营大户,培育龙头产业,创建工业小区,培养小区特色,形成“商业城、工业镇、专业村”的经济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在政策优惠、信贷投资、社会保障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促进其

11、健康发展。4、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植后续财源。首先必须加速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消耗资源最少、投资回报最高、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桃花江名扬天下,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名胜甚多、交通便捷,是一个休闲旅游的风水宝地。旅游开发是我县三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一要加强领导,搞好旅游开发定位。突出桃花江竹海、竹乡农家、桃花湖森林公园、浮邱山佛教圣地、凤凰山屈原遗迹等地的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化旅游三大特色,形成规范化旅游线路。二要拓宽融资渠道,抓好重点景区建设。坚持“早投入、早开发,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实行举债开发、引资开发、集资开发、内外合资开发和向上争资开发,积极为开发者创造条件,提供环

12、境,让利别人,发展自己。三要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国内外旅游品牌。“桃花江是美人窝”,三十年代就名扬东南亚,在海内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因为忽视了在“美”字上做文章,没有自己美的品牌,人家看不到桃花江美的特色。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在“美”字上大做文章。以此推介桃江,增强桃江的声誉,提高桃江的知名度,吸引游客、招引客商。四要创优环境,全力搞活桃江旅游业。桃江旅游业目前在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这项工作不只是政府和某个部门的事,而是桃江83万人民共同的大事。全县人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优环境,力争把桃江旅游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邮

13、电通信、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巩固发展商品流通等传统产业;努力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加快发展社区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中介服务等行业。要力争我县三产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以增加新的财源。5、大力优化财源建设环境。环境既是一个重要的财源基础,又是财源建设发展的调速器。从硬环境看,我县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可以说硬环境建设已达到了一定水准,但建设硬环境不能满足现状,要有更高的标准。从软环境看,我县近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仍然存在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只看重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单位利益,而忽视全局利

14、益、长远利益,以致形成外资引不进、引进留不住,连桃江县本地不少经济能人也相继出走的尴尬局面。因此,建设桃江的软环境必须从凝聚桃江的人气入手,从提高桃江的信誉入手,尤其要认真规范行政执法和收费行为,严厉打击地痞地霸、阻工敲诈、索拿卡要等行为,打造“诚信桃江”的新形象。6、落实责任,强化财源建设目标考核。经济发展看效益,效益提高看利税,利税增长看入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一套财源建设的考核目标和管理办法,通过确定财源建设常设机构专门抓,健全“纵向责任到底、横向责任到边、奖罚考核到人”的目标管理体系,实行财源建设与干部政绩挂钩、与干部评先评优挂钩、与干部提拔任用挂钩、建立健全财源建设

15、奖励机制等措施,大力提高全县上下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做到真正把财源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一抓到底,并开创财源建设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新局面。 对我县劳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推力器”对我县劳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我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农村劳动力纷纷跳出农业粗放经营的圈子,加入转移的行列,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探求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县委政研

16、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农调队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据抽样调查推算,我县20xx年农村劳动力达42万人,转移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6.7,其中县内转移15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53.6,县外转移13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6.4,二者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5.7和31.0。进行转移的劳动力从性别上看,男劳动力比例高于女劳动力,占总量比分别为57、43;从各年龄组构成来看,以青壮年为主体,90以上的劳动力在1648岁之间,其中3039岁的比重最高,占39.4,其次是2029岁的占28,4049岁的占21.3,19岁以下及50岁以上的占11.3

17、。县内转移以自发转移为主要方式,主要转向我县的建材、竹木加工、建筑等第二产业和进城镇从事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县外转移的形式主要有四种:1、由劳动等有关部门和机构直接组织输出;2、通过劳务市场获取信息外出;3、依靠乡友和亲属联系外出;4、纯粹的自发转移。具体有以下特点:(一)转移的流向以省外为重点。多年来,我县农村劳动力向省外转移高于省内转移,省内转移只占县外转移总量的8.7。省外以广州、深圳、珠海、浙江等沿海地区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为劳动力转移的热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占87,转向西部地区的只占4.3。如泗里河乡在东莞市厚街镇务工的劳动力就达4000余人。(二)转移的行业以工

18、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体。具体分5个层次:一是集中在广东地区的工业普工,主要从事于工业企业的生产;二是广州、深圳、珠海、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三星级以上宾馆、导游等服务业;三是河南、安徽一带的饼干、制糖等熟食加工业;四是广东、北京等地的建筑业,主要在一些国家重点工程如人民大会堂防漏工程、奥运场馆建设等工地从事泥木工;五是在广州、北京等地开办招待所。(三)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自发性转移是我县农村劳动力跨县转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是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亲属带领、亲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动、自行外出闯荡等方式进行转移。据对8个劳务输出重点乡镇的调查,通过劳动等部门或机构有组织进行转移的

19、平均值仅为5。组织者主要以劳动部门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每年组织向县外输出劳动力在20xx人左右。20xx年我县组织劳动力输出情况单位输出人数输出地域县劳动局跨省就业办、劳动技工学校142沿海地区县劳动局就业服务中心113沿海地区县职业中专195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通达电脑学校350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各乡镇劳动管理站877沿海地区及北京(四)转移的兼业性不太明显。尽管转移的劳动力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农业粗放经营的效益低下,加上来回往返费用高,所以即使在农忙季节,外出劳动力也一般很少回乡投入第一产业的生产,转移的兼业性不太明显。劳动力一旦外出,在外务工的时间就较长,据抽样调查

20、推算,外出劳动力的年均务工时间为8.6个月。(五)参与转移的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总体来看,我县北部地区转移劳动力比南部地区多。其中马迹塘、泗里河、武潭、大栗港、乌旗山等乡镇是劳务输出的重点地区,泗里河乡外出劳动力占该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武潭、马迹塘、乌旗山等乡镇外出务工者均达到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8;灰山港、河溪水、石牛江等乡镇的一些偏僻村也有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县城周边乡镇出县务工者相对较少。(六)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以初中及相当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我县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部分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有初中文化的占59.2,高中文化的占18.4,大中专或中等职业

21、技术以上文化的占7.1,小学文化的占15.3。我县劳动力转移情况(据县农调队对100户农户抽样调查推算)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投资少,见效快,是一种隐形经济。农民外出劳务不仅给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我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一)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各产业中,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所获得的实际报酬往往要大于农业,产业之间的这种收入差异,成为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动力。近年来,我县一产业收入在占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年为52

22、.7,1998年下降到39.1,20xx年降至28.4,而农民人均纯收入20xx年增加88元,达到2349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857元,占36.5,在增加额中劳务输出的工资性收入就占75;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远高于从农业获取的收入,如20xx年在家从事一产业的劳平纯收入仅1827元,而转向省外劳动力的劳平收入达到4736元,二者相差1909元。因此,我县农民收入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业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仍有所增加,主要是劳务收入的增长。据推算,我县仅转移到县外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收入每年在68亿元之间,剔除在外消费,每年回流县内的资金在5亿元左右。武潭镇劳管站与北京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建总公司联系输出

23、劳动力127人,每人月工资达18002500元,除留足务工人员基本生活费外,该公司20xx年直接汇入武潭镇劳管站的劳动力工资共达128万元(由镇劳管站再分发给劳动力家属)。(二)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劳务经济来源于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越高,对二、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拉动效应就越明显。从县内转移看,劳动力从比较效益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比较效益高的二、三产业,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从县外转移来看,转移的劳动力在完成资本积累后,纷纷返乡创业,投身二、三产业,扩大了产业规模。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转移劳动力带回的资金为加大农业投入提供了保障,提高了种子、种

24、苗、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力,从而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大批的农民外出劳务,可提供大量的耕地转包给种养能手和大户,为加速土地的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三)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外出务工者中,一部分人员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及市场信息,为返乡创业发展“回流型”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县相继涌现了一批回乡创业发展民营企业的农民老板,如武潭镇农民蒋国文在东莞打工几年赚回80多万元,先在深圳办起了电子厂

25、,后回乡投资100万元开办了桃花江纯净水有限公司,成为当地民营企业的典型。大栗港镇何介中打工完成资金积累后,建起了湘中皮件厂,安置本地劳动力120多人。据县农调队调查统计,20xx年我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3.4亿元,其中用于发展企业的投资1.55亿元,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9,其中有半成以上为转移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投资。武潭镇20xx年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投入资金550多万元,创办企业37个,安置劳动力1000多人。(四)扩大了消费内需。劳务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购买力,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20xx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2亿元,其中农村5.09亿元,占45.4。农民开始注重生

26、活质量的提高,在居住、医疗卫生、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明显加大,20xx年人平生活消费支出2693元,其中居住消费增长13.5、医疗消费增长86.8、文教娱乐消费增长29.2。(五)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增大,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而在县内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能为缓解就业压力起到积极作用。20xx年我县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仅为33.2,在县内转移到乡镇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进城镇从事商贸、餐饮等服务业的为35.7,而出县劳务的达31.1,相当于提供11

27、.2万个就业岗位。随着我县国有及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形势将更趋严峻,而有序组织劳动力转移可成为我县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三、影响我县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我县劳务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组织化程度、管理和服务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一)对劳动力转移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尤其是一些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自己的事,与政府无关。同时,未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所潜在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把劳动力转移摆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经济工作来抓

28、。虽然我县24个乡镇都设立了“劳动服务管理站”,但大多数只挂了个牌,有其名、无其实,特别是在乡镇劳管站与企业办合并后,由于存在债务、编制、归口管理等问题,大多是分灶吃饭,导致体制不顺,经费短缺,工作难以落实。(二)政策措施未配套,管理工作乏力。我县劳务输出虽然起步较早,但有关政策措施未配套,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机制和制度不健全,导致劳动力流动渠道不畅、有效组织化程度低,加上赢利性中介机构较多过滥,严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秩序。一些所谓劳务输出的中介机构,根本不具备劳务输出条件,对劳动保障政策、法律法规等知之甚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只求把劳动力送出去,很少为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考虑,导致许

29、多农民上当受骗。如去年一对夫妇到高桥、三堂街等乡镇发布假劳务信息,在骗取劳务介绍费后却不知去向。(三)一些农民外出劳务被侵犯合法权益。目前农民仍是弱势群体,进城务工时工资被拖欠、无端遭搜身、殴打及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所致工伤得不到赔偿等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一些用工单位要求交纳保证金、签订不平等合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现象较多,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四)一些农民外出劳务影响子女教育。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农民夫妇,其子女正值上学求知的年龄,生活不能自理,只得寄放在年迈的父母或亲友身边,对子女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培养不能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外出打工农民的一块心病。(五)劳动

30、力整体素质不高。我县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法律、道德、技能等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低,所以大部分外出劳动力主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目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这给我县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四、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对策建议劳务经济是一大产业,大有潜力可挖。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城镇化水平将大幅度提高,必将促进大量农村人口的转移;我县具有“美人窝”的品牌优势,一些中介和培训机构与外地许多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加上我县基础教育扎实、职业教育长足发展,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这些给我县劳动力转移带来了良好机遇和有利因素。因此,必须转变观念

31、,拓宽思路,主动积极地制定和实施中长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一)制定有利于劳动力开发就业、创业的发展政策。各级政府要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考虑,把农民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加以部署,进一步提高就业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将农民的转移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将劳务经济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强化目标考核。要出台劳务输出的优惠政策,营造劳务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二)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同走出去的劳动力比、同城市的居民素质比,整体上有一定差距,影响了劳动力的外出转移。要通过各种渠道和现有的各种教育设施,积极推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训,制定岗位培训标准,加

32、强职业证书考试的管理,使各类岗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千方百计提高劳动力素质。要实施品牌战略,培养和储备一技多能人才,使外出人员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三)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为形成政府和社会多方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信息、技术培训、咨询、中介和合法权益保护的服务网络,一是要采取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城乡沟通的劳动力市场硬件、软件建设,规范社会中介、培训机构的管理,培育多元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二是要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重点,加强转移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对转移的劳动力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引导建立党团等组织和计划生育管理网络,并在劳动力转移密度大的深圳、珠海、广州

33、等地区设立“劳务管理办事处”。三是劳动、公安、工商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大打击地下中介、非法中介的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四是要加强基层劳管站建设,培育一支强有力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队伍;加强乡、村两级信息联络员队伍建设,及时掌握和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提高组织化程度,减少农村劳动力的盲目和无序流动。五是要培育和维护品牌形象。组织劳动力输出的部门和机构,既要替用人单位把住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关,又要为输出劳动力把住用人单位的合法关,维护好双方权益,严防弄虚作假和欺诈行为,培育良好的品牌形象。(四)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国劳动力资源占世界劳动力资源的五分之一,而劳务输出仅是世界

34、劳务输出总量的3左右,两者极不相称。面对入世带来的新机遇,政府有关部门要放宽政策,积极开辟输出渠道,努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随着各地劳务输出规模的扩大,沿海等经济发达、工资收入高的地区劳动力市场将趋于饱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内部转移将成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因此,要在扩大县外转移规模的同时,通过优化环境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来增加县内消化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拓宽农村内部转移的就业渠道。如我县崛起的竹木制品加工业就有95的从业人员来自农民,吸纳劳动力9万余人。另一方面,一些打工者在外地经过艰辛付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回报家乡的

35、良好愿望。我们要主动与他们“攀亲”,在支持、保护他们外出务工发展的同时,立足形成良性循环,鼓励返乡创业,并用招商引资的诚意和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吸引他们荣归故里办厂置业。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合同范本 _企 业 类 别:_法 定 代 表 人:_职务_地 址:_ 乙方(劳动者)姓名:_年龄:_性别:_民族:_户籍所在地:_4川_省_成都市_市_区(县)_街_乡(镇)_村 户口种类:非农业户口( );农业户口( )居民身份证号码:_国籍及护照号码:_现 住 址: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成都市实施劳动合同制度规定等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1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第1条 合同期限本合同期

36、限执行下列_款。1、本合同期限为_年(月),自_年_月_日起至_年_月_日止。其中试用期为_月(日)。2、本合同为无固定期限,自_年_月_日始,其中试用期为_月(日)。终止劳动合同条件约定如下:(1):_(2):_(3):_3、以完成1定的工作为期限_第2条 工作内容甲方根据生产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在_合同范本 _岗位工作。乙方应服从甲方安排,完成本岗位所要求的工作。第3条 劳动报酬1、甲方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按月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工资报酬不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2、甲方每月_日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无故拖欠或不支付工资的,除全额支付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2105的经

37、济补偿。3、工资具体支付办法、标准及有关内容约定如下:(1)_(2)_(3)_第4条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甲方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实行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10小时的工时制度。甲方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1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106小时。1、甲方在乙方岗位实行_工时制度。2、甲方延长乙方工作时间,按照劳动法和本市有关规定支付乙方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3、甲方保证乙方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享受各种休息休假。第5条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1、甲乙双方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参加养老、

38、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履行缴费义务,确保乙方享有各种社会保险的权利;2、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实行医疗期制度。医疗期期限及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3、保险和福利待遇事项约定如下:(1)_(2)_(3)_(4)_(5)_第6条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1、甲方严格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劳动保护方面的规定,对乙方进行安全生产和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保证乙方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2、甲方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及时向乙方发放防护用品,并按规定对乙方进行健康检查。3、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卫生和操作规程。4、乙方患职业病、因工负伤或死亡,甲方

39、按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各项待遇。第7条 劳动纪律1、甲方有权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并按规章制度对乙方实行管理和奖惩。2、乙方应遵守甲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管理,按本合同的约定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保守商业秘密具体事项在本合同第104条中约定)。第8条 本合同的变更有下列情形之1的,甲乙双方可变更本合同的相关内容:(1)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对部分条款进行变更的;(2)由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3)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有关规定已修改或废止的。第9条 本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况之1的本合同终止:(1)合同期满,不再续订的;(2)甲方被依法宣告破

40、产、解散、撤销的;(3)乙方死亡的;(4)甲乙双方约定的终止合同条件出现的;(5)有不可抗力出现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的。第10条 本合同的续订本合同期满,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订本合同,续订合同手续应在合同期满前15日内办理。第101条 本合同的解除1、经甲乙双方协商1致,本合同可以解除。2、有下列情形之1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1)乙方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乙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规章制度的;(3)乙方严重失职营私舞弊或泄露甲方商业秘密,给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被劳动教养的;(5)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

41、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6)乙方不能按要求完成本合同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7)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8)甲方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经有关部门确认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甲方依据(5)至(8)项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31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本人。4、有下列情形之1的,甲方不得解除本合同:(2)乙方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经劳动行政部门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乙方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

42、)女职工在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计划生育规定的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5)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5、乙方解除合同:(1)应提前31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要依法承担责任。(2)有下列情形之1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1、乙方在试用期内;2、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乙方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甲方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危害乙方身体健康的;4、甲方未按本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终止、解除本劳动合同后,甲方应按规定开具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第103条 违反本合同的责任1、由于甲乙双方任何1方的过错行为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应承担违约责任;如

43、属双方违约,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别各自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违约金的约定如下:_2、甲乙双方任何1方违反本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赔偿。3、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任何1方受到损害,对方不承担违约责任。第104条 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1、_2、_3、_4、_5、_第105条 劳动争议处理甲乙双方因执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的,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效可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任何1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106条 其它事项1、本合同未尽事宜或条款与法律、法规有抵触的,按国家和成都市的有关规定执行。2、本合同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甲方应在1个月内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鉴证,双方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本合同1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1份。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25 / 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