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DOC14).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2071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DOC1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DOC1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DOC1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DOC1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DOC1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DOC1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DOC14).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手机消费实证研究【摘要】大学生手机消费已经很普遍,本文试图用基本的市场营销和统计学知识,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手机市场一般的消费特征,从一份手机调查报告分析出大学生手机市场的总体消费趋势,然后以此为事实依据,通过适当假设构造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手机消费的普遍规律主体特征,还进行了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取优策略分析,也希望对分析类似市场行为的学者有所帮助!【关键词】攀比心理 群体效应 拇指族 前卫意识 高校市场Abstract: It has been already very general that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ed cell-phone, this

2、 text attempts to gain knowledge with basic marketing and statistics, analyse the general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ell-phone market at first, analyse the overall consumption trend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ell-phone market from the survey report of a cell-phone , then regard

3、this as the fact basis , through supposing the model of constructing properly , summarize the universal law subject characteristic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ell-phone consumption on this basis, carry on cell-phone manufacturer and operator fetch excellent tactics analyse , hope to analyse scholar to s

4、imilar to market behavior helpful too also . Key word: Bandwagon effect Colony effect Thumb clan Van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market第一章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消费水平日益随之提高,人们在购物时,买的不仅仅是一件实物,而且还有商品所能体现的一种价值-流行时尚、身份地位、个性。尤其在中高档商品的消费上,大学生将会成为未来的主力,其中的手机消费尤为突出。整个社会的手机普及率在不断升高,而且使用者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与前

5、几年相比,手机已渐渐不再是个别人物的身份的象征,也不再是大人们的专用,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已悄悄成为新的消费人群。漫步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捧着手机“煲电话粥”的人,或与家人沟通,或与朋友联系,总之大学生的移动通信消费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的一般消费特征和消费规模进行了分析,并从对大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报告结果分析中总结出了当代大学生手机消费的主体特征和一般规律,同时运用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行为学的知识建立了大学生手机消费模型,从而阐明高校手机市场蕴藏了很大的市场潜力的理论。阐明了他们的消费方式对整个市场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也是抢占未来中高端用户

6、的心理市场,这对将来企业市场的开拓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大学生消费也是整个社会商品消费的指“指示灯”。 第二章 大学生消费市场和消费行为2.1大学生消费的规模和潜力我国大学生消费支出逐年提高,据调查,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已达1700万以上,他们是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培训等产品的强大消费者和潜在消费群体,部分大学生消费已高于普通的上班族,最高者达到了每年上万,低者每年也总在六千元以上。据悉,除了学习消费外,大学生还有不少奢侈消费,比如流行的手机消费电脑消费等,旅游、电脑、手机、恋爱可以称作是大学生的四大消费,消费额度早已超过了日常吃饭和购买学习用品的花费。现在对大学生消费的倾向的认识就是高消费和超

7、前消费,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中国大学生数量已经冠居全球,而且连年的扩招以及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要使得这一数量继续增加,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个人消费又有不同的发展,出现了新型不同的消费热潮,如参加培训等等。随着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学生潜在市场爆发力日益增强,因此大学生消费市场是非常巨大也非常具有潜力的。目前中国对于巨大的大学生市场,尽管各个厂家在不断的重视,但实际上我国的教育市场,却并没有形成一种真正的产业,在开发大学生市场上,还属于比较零散的小打小闹,并没有制订一个系统的规划设计着力开发大学生市场,这毕竟开发不了教育消费市场的巨大潜能,更不可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抢得先机但这也正反

8、映了大学生市场的巨大潜力,大学生市场是一块等待开发的肥沃的土壤。2.2大学生消费的特点,推究消费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要开发这一个市场 ,就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去引导和开发,因此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这一群体虽每年都有人员上的变化,但总体人数相对的稳定;大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日常交往基本是在学校内部,消费也相对集中;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兴建大学城,这更加巩固了大学生消费的群体性、集中性。另外,在基本生活消费以外的其他消费,大学生多是以小群体消费,消费依附性较强。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消费观念也

9、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对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目前消费产品比较集中,主要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培训上,但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群体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电子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单放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手机了。大学生消费产品比较注重产品赋予的内涵、品牌的影响力及外观形象。大学生是知识群体,对移动通信服务,不仅要享受服务本身带来的价值体验,还要享受产品功能以外的人文价值体验。移动通信消费本身代表着一种文化,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品牌又被

10、赋予不同的消费内涵。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之所以在学生市场获得丰收,并不完全因为“动感地带”调低了移动资费,另一个原因是学生对消费文化的认同,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共识:“动感地带”是为我们设立的品牌,是我们消费的代表。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得出,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追求时尚,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比较容易把握大学生产品的方向。 因此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11、这样的产品也是整个社会今后产品的一个方向,大学生消费也是整个社会商品消费的 “指示灯”。2.3大学生消费的分类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它们在营销过程中的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要对大学生消费产品进行分类。2.3.1从产品上讲,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为大学生设计的产品,或者说其产品的目标消费群绝大部分都是学生,比如学生电子词典,学习机,中国移动通信手机校园卡等;另一类产品,它的目标消费者不是只针对学生,但学生在消费者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增长速度也很快,甚至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在同一产品上的增长率,如手机,电脑,化妆品等学生消费者都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增长速度很快,购买规格也越来越高。2

12、.3.2从商家角度讲,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瞄准了高校,围绕高校周围的地段建立的装饰品店、咖啡厅、茶社等越来越多,甚至比较流行的陶吧,香味店也逼近了高校门口,一些休闲商铺依托大学日渐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旺盛人气,集休闲、消费于一身,结合文化、艺术等元素,深层次挖掘出休闲商铺内涵,被誉为“21世纪大学城步入品位时代”的标志性作品,这也是看准了大学生消费市场。2.4大学生对手机的消费每种消费品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开拓大学生市场时还要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的简单化。手机及其通讯业务。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增长迅速,已经是全球市场容量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而在

13、手机消费人群中,中低年龄层手机普及率的增长要明显高于高年龄层的居民,手机潜在消费群有低龄化的趋势,可以说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大学生用户是将来的手机中高端用户的主力,抢占大学生市场,不但能提升现在的市场占有率,也是在抢占未来中高端用户的心理市场。 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目的,一为单纯的通讯交流方便,而另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追求时尚感,尤其是手机与网络等的相结合,使得手机在时尚中无处不在。大学生追求个性张扬和时尚品的个性,使他们很在意手机的个性化款式和新颖的功能,在乎手机时尚感,使手机这一本来的实用工具带上不少时尚感,购买手机的目的从交流沟通到追求时尚这就是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初衷

14、,也是大学生对手机最为关心和在意的地方,这是手机生产销售企业开发市场首先考虑的事项。大学生非常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他们心中的购买方向是品位高,功能齐全先进的产品,但手机价格普遍较高这一特点和学生经济能力的限制又使得他们在品牌和价格上再忍一忍,因此企业不仅仅要注重现在他们的购买能力和较低端的购买方向,但同时又要注意到将来他们在中高档产品上的潜力,生产不同价格品位的手机,扩大市场空间。 第三章 大学生手机消费数据分析3.1大学生手机调查结果与分析3.1.1对大学生每月支出的调查基于每个大学生生活环境、家庭、地区的不同,所以每月支出的多少不同,方式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所以,通过调查

15、大学生每月支出的情况可以了解大学生消费的多少等因素是否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表3.1调查大学生每月支出的统计结果题 目选 项女 生男 生全 体每月支出的数量300元以下6.3%7.4%6.6%300元450元17.0%19.0%18.0%450元600元61.0%57.0%59.0%700元以上 15.7%16.6%16.8%每月支出用于食品43.0%37.3%40.6%各种饰品23.3%18.5%21.4%学习用品6.3%7.3%6.8%上网或娱乐27.8%38.1%33.7%每月支出的使用有计划63.0%71.0%67.0%不坚持计划14.0%9.0%11.5%无计划却有节制17

16、.0%16.0%16.5%无计划6.0%4.0%5.0% 通过此项调查我们可以直接获得大学生当前的消费状态和趋势,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每月支出主要集中在450元600元区间上,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相应的改善,而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的一部分也充分发挥了刺激经济的作用,大学生的消费基数已经快达到我国消费水平的中端程度,再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来看,当前大学生已完全突破了原有的消费模式,在各项比例中饮食消费和学习用品的消费在不断的降低,而上网娱乐、各种饰品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这种趋势将成为我国未来消费的主流,换句话说,大学生就是我国未来消费的主体,在每月支出的使用方面

17、,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消费有计划而不坚持计划的比例还不小,这就说明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还有一定的盲目性!3.1.2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期望值的调查分析 表3.2大学生未来期望值调查项目 性别 很高 较高一般较低 不确定男生21.3%33.0%23.5%13.7%8.5%女生27.6%26.3%29.2%7.6%9.3%通过此项调查可以从侧面了解大学生的未来状态,当前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对自己的未来看得比较乐观,这有助于大学生市场的开发对未来自己的价值观念比较清晰,在变化的环境中能乐观的看待自己,这充分说明大学生必将成为未来消费的领头羊!3.1.3.对大学生每月话费支出的调查结果分析

18、 表3.3大学生每月话费支出的调查结果性别 区间50元以下50元100元100元150元150元200元200元以上男生 7.6%13.4%29.2%41.7%19.1%女生 13.2%29.6% 37.5%10.7%9.0%通过此项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当前在通信领域的消费状态,数据显示:大学在通信领域的消费状况比较乐观和主动,男性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50元200元区间上,而这个数据已经达到我国通信消费的中端水准,女性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00元150元区间上,这个区间的消费也是一个相当的规模,在我国通信消费还不是很高的前提下大学生处在中高端消费层的比例占据了特别的一部分,同时,我们发现在大学生通信话

19、费每月支出中200元以上的消费比例着实喜人,其中,男性消费者的比例达到了19.1%,女性消费者的比例达到了9.0%,如此骄人的比例怎能不让通信厂商和运营商感到惊喜呢,换句话说,大学生手机通信蕴藏了很大的商机和手机市场份额!3.1.4对大学生购机方式的调查结果分析 表3.4大学生购机方式的调查性别 项目 自己购买 租机预存话费赠机协议赠机男生54.0%23.4%16.7%15.9%女生47.0%29.6%13.4%10.0%通过此项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在通信领域的参与状况,数据说明:大多数的消费者还是比较了与自己购买通信工具,希望给自己更多更大的选择空间,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个性鲜明的特点,而对厂商

20、和运营商的某些行为处在观望状态,存有一定的戒备心理!3.1.5大学生购买手机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表3.5大学生购买手机影响因素的调查项目 性别手机功能 手机外形大小手机薄厚轻重手机价格手机品牌男生29.2%13.4%8.7%43.1%5.6%女生28.0% 19.6%9.4%39.7%3.3% 通过此项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在选择购买手机过程中的消费偏好,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手机的价格比较敏感,其中男性消费者的比例达到了43.1%,女性消费者的比例为39.7%,此外,对手机功能的考虑也比较突出!3.1.6对大学生手机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表3.6 大学生手机满意度调查 项目 性别信号满意度接续满意度质

21、量满意度服务满意度话费收付满意度移动联通移动联通移动联通移动联通移动联通男生 86%78%90%82%88%81%77%89%78%83%女生 89%83% 97%94%92%96%82%94%86%90%通过此项调查可以从侧面理解通信运营商的状况,调查表明在信号满意度和接续满意度调查中移动运营商在消费者心目中稍好于联通运营商,服务满意度以及话费收付满意度的调查中的调查中联通运营商的表现明显好于移动运营商,这些讯号足以引起我国移动通信各大运营上的警惕了,因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其特殊性和不稳定性,比如:如果大学生之中有一位消费者感觉你出现了问题,那就预示着这个问题将会成为很大的问题,大学生在自

22、我保护意识很强烈,而且它们之间的传播效应是惊人的,而且在以后的消费过程中,他们将会抵制这个品牌,甚至会营销该品牌的系列产品与服务,而这些是厂商、运营商最为知名的要害所在!换句话说她失去的不是一个用户而是一大批用户,这个损失带他们来说是致命的!3.1.7对大学生手机理想价位的调查结果分析表3.7 大学生对手机的理想价位性别 区间500元左右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元以上男生 7.6%26.3%47.2%12.3%6.6%女生 8.6%29.6% 43.5%15.1%3.2% 通过此项调查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在购买手机时通常选择的价位,数据显示:在大学生选择购买手机的过程

23、中,他们的手机价位呈现的趋势基本雷同,男、女消费者的手机价位集中在1000元1500元这个区间上,同时我们还发现,大学生对2000元以上的手机,还是有一定的看好趋势,其中男性消费者的比例达到了6.6%,女性消费者的比例为3.2%,分布在区间500元1000元和区间1500元2000元的比例也不小,而总体趋势趋于1000元1500元这个主体区间上!3.1.8对大学生移动通讯网络关心程度调查结果分析 表3.8大学生移动通讯网络关心程度调查性别 项目 移动 联通电信小灵通寻呼机男生 48%41%6%4%女生 39% 47% 11%3%通过此项调查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在通信工具的选择上,寻呼机、小灵通已经

24、逐渐被淘汰,替而代之主角则是手机,大学生对手机的需求程度已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了,也就是说他们对手机的渴求欲比较激进,这种前卫的意识已经比较成熟!在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站在信息的前沿,对信息的感知力和敏感程度比较高,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关心方面,性别差异不是很大,对手机的选择比例都达到了近86%,不可否认,大学生对手机的需求程度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和规模。3.1.9对大学生所向往的手机增殖业务和运营商应提供业务调查分析表3.9手机增值业务项目 性别 短信移动QQ游戏咨讯新闻 其他男生 31%19%27%21%2%女生40% 11%20%28%1%通过此项调查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在手机增值业务方面的需求,真正

25、体现了拇指族的特点,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手机增值业务比较敏感,主要集中在短信、游戏、咨讯方面,这就要求手机厂商和运营商已着手挖掘该类市场,进行微利营销!3.2大学生手机消费模型3.2.1假设同一时期购买手机的学生为一个整体消费单元,称之为消费者,这样因为每年在都有一个单元消费者退出大学生消费市场时也有同样一个消费单元加入(大学在有毕业生的同时也要吸收一部分新生的)可以认为这个市场上是分阶段购买并且永远持续下去的。3.2.2假设这个是市场上厂商是固定参与人,不断重复提供手机产品.3.2.3考虑到大学生消费人群消费水平偏低,在手机购买上更新频率低,可以把手机作为他们的一项耐用消费品,这里假设

26、大学生消费者是不固定的,而且每个消费者只买一次或有限次。3.2.4假设一个厂商提供产品,而且每个阶段只有一个消费者(这里把在同一时期购买手机的人看作一个整体消费单元)。因为大学生人群这种准消费者,占有金钱总量毕竟偏低,手机消费是占他们消费总额的大头,因而消费是有一定考虑和积累阶段的(这一点将在后面的模型中进一步体现),不可能形成蜂拥而上的消费现象。攀比心理购买力群体效应购买欲望自我实现购买行为的实现自我表现欲图一 大学生消费模型 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加之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其独特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首先大学生有着稳定的消费来源,换句话说有了一定的购买力,在此基础上,由于大学生具有好

27、奇性强、敢于尝试、表现自我等特点,故而会身先士卒或发现自己的美感并为之付诸于行动产生群体效应,加之大学生生活集群性特点,彼此间比较在乎感觉,一旦产生了群体效应,彼此间就会产生攀比心理和自我表现欲,在购买力稳定的前提下,顺其自然的产生购买欲望,在外界环境和内心感受的催化下达到自我实现完成购买行为!第四章结论4.1大学生手机消费特征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手机消费有以下消费特征:4.1.1大学生手机消费的连锁性,由于大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日常交往基本是在学校内部,消费也相对集中;加之很多地方大学城出现,这更加巩固了大学生消费的群体性、集中性。另外,在基本生活消费以外的其他消费,大

28、学生多是以小群体消费,消费依附性较强。所以,当一个寝室出现一部手机时,其他的同学会为之做出不同的反应,或大或小,大至出现第二部手机,甚至第三部、第四部,小则对第一部手机处于关注了解等反应成为手机的潜在用户,在群体效应和攀比心理的双重作用下就会产生购买欲望,最终成为手机的现实用户。4.1.2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稳定性,大学生手机消费的稳定性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比如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大学生消费更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则会坚持使用,从而形成固定的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大学

29、生使用移动通信一般都有较为稳定的通信对象;现在通信发达,大学生相互之间,学生与家庭、社会之间联系密切,使学生通信范围更加广泛。这些因素决定了如果大学生更换移动运营商,将给自身带来极大不便,因此,学生在校期间更换手机号码的频率不高。另外他们手机消费的稳定性还表现在购买手机价位的集中性上,虽然大学生有着稳定的经济来源,但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他们在手机价位的选择上表现得相对稳定集中!4.1.3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多元性,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前沿,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变化比较快,使用手机趋于多元化发展,他们会婉转属于自己的消费品手机的功能,在手机的

30、使用过程中,他们不像其他消费群体只将手机的功能集中到某一点上,短信、游戏、咨讯、互联网上的各种SP服务平台都是他们的渴望和追求!4.2高校手机市场营销策略 4.2.1把握移动通信消费的时间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活动 大学生一年的生活规律与社会有所不同,移动运营商可以在每个年份专门制定关于高校市场开拓的营销规划,此规划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减少突发性。另外,营销可以选取不同的侧重点。大学生每年都要经历一些大型集体活动,参与人多,影响面大,为移动运营商开展促销活动提供了良好机会;大学生社团组织在组织活动时,多半会寻求赞助商,学生社团对于赞助商的宣传是不遗余力的,能起到良好的群体效应;移动

31、运营商也可以自主开展一些针对学生的促销活动,且促销活动可以扩展到其他学校,形成联合促销,提高声势。 4.2.2加强高校营销渠道建设,控制销售通路 高校市场的渠道建设可以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进行。直接方式是移动运营商在高校集中点,或者是新建的大学城开设营业厅,也可以通过给予优惠的方式鼓励有实力的大型经销商开设营业厅;间接方式是借助一级经销商下的二级经销商打入每个高校市场。目前,各个高校内部都有店面铺,店面铺多为学校所属机构把持,仅仅靠移动运营商自己的关系很难进入这个市场。开展广泛的社会代销,借助他们的社会关系,与学校合作共同经营是拓宽高校营销渠道的有利途径。 同时还可以发展高校大学生自身,比如

32、,在高校设置学生代理,采取学生发展学生的战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社会素质!4.2.3联合手机制造商,共同开发大学生市场 大学生对于手机的选择相对社会消费者更为慎重,因为大学生对手机的外型、功能、增值业务要求更苛刻;大学生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购买手机是奢侈消费,手机价格的变动对大学生的消费影响很大。大学生在消费初期,对手机的重视程度比对移动运营商的选择更高。移动运营商如果与手机制造商联合,通过对手机消费实行补贴的方式,将手机销售与后续的移动通信销售捆绑起来,能很好地开发潜在市场。 4.2.4开发针对学生市场的新业务,制定个性化套餐 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移动运营商应抓住这个特点,积极

33、开发以学生消费为主的增值业务。大学生通信消费额中,短消息的费用比通话费用还要高;大学生对短消息的使用不仅限定在点对点的个人通信,已经开始尝试点对面的群体通信。众多内容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已盯住这块市场,积极开发新内容、新应用,移动运营商应加强对这个新兴产业链的控制,通过对学生移动终端的控制,增加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利润分成。另外,针对学生消费的不同阶段特点,移动运营商应开发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套餐。比如,迎接新生时可以开展放号促销活动;对于在校相对稳定的学生,可以推出短消息套餐、时段优惠等促销活动;寒暑假期间,多数学生离校,可以推出专门为假期制定的套餐服务。 4.2.5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品牌意识 对学校

34、的品牌宣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摸索出学生信息流动的规律,在学生信息流集中地进行品牌宣传。比如可以为学校的集体活动进行冠名,设立以品牌命名的一些奖项,在校园BBS等进行宣传等。另一种是在校园内培养良好的品牌环境,让使用移动品牌的用户自己成为宣传的主力,去影响身边的同学。 4.2.6提升服务质量,做好售后服务 大学生最担心消费出现问题之后得不到解决,这会严重影响其消费的移动品牌在心目中的定位。针对大学生消费的售后服务,可以进行校外集中处理与校内分散处理两种方式4.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既了解了大学生零用钱的来源和使用,又了解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且概括出他们的

35、消费心理特征,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的主客观因素。但是,由于调查问卷题量少,调查对象只限于城东区、城西区的两所大学的1000名学生,所以此次调查结果是否能反映当前大学生的整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地考察。特别是城东、城西两区的文化和经济水平都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文化氛围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否是影响大学生的主要因素也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编制问卷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学生的家庭环境等背景信息。在分析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时,关于父母的文化层次、工作性质、经济水平、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等因素是否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还缺乏足够的数据。针对这一点有必要再做一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之,由于问卷设计得仓促,内容有些粗糙,还是可以根据调查的目的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从而丰富此次调查的结果。 附录: 手机调查的数据源 中国联通青海西宁联通分公司市场部资料室问卷分析报告手机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 2004年2月 15日 -2004年3月21日调查人数 :1000 人调查的问题及调查结果:该问卷是从被调查的一千份中随机抽取的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