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建陶业面对新一轮市场竞争现状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清建陶业面对新一轮市场竞争现状及对策.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闽清建陶业面对新一轮市场竞争现状及对策 闽清建陶业面对新一轮市场竞争现状及对策闽清建陶业面对新一轮市场竞争现状及对策闽清县建陶业发展考察组正当闽清建陶业蓬勃发展之时,辽宁的法库、建平、山东的淄川、四川的夹江等地建陶产业也逐渐崛起,其中淄川、夹江在总量上已经超过我县,成为闽清建陶业强有力竞争对手,法库、建平以优惠的投资政策,吸纳了部分闽清建陶资金外投。闽清建陶业在全国性新一轮竞争中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该如何在困境中加快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行于10月813日对辽宁省沈阳市的法库县、建平县、山东省淄博市的淄川区、四川省乐山市的夹江县等地建陶产区(以下简称三大产区)进行了为期
2、8天的考察,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三大产区建陶业迅猛发展1、法库陶瓷工业城及建平陶瓷工业园。法库县和建平县都是辽宁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法库陶瓷工业城是20xx年经沈阳市委、市政府批准建立的陶瓷工业城。陶瓷工业城位于法库县城的西南方,占地面积10000亩,203国道和沈环公路横贯其中,兼具原料、市场、交通、通信、电力、煤炭、土地、劳动力、政策等优势。整个陶瓷工业城规划建设陶瓷生产线130条,现已完成“五通一平”,落地企业16家,其中13家已动工建设,有8家20条生产线投产,主要生产地砖和内墙砖。投资商主要是来自福建的闽清、福清、莆田以及山东淄博等地的企业家。我县在法库投资的沈阳飞奥美
3、陶瓷有限公司(由吴仁初等投资)、沈阳日日顺陶瓷有限公司(由毛行灯等投资)相继点火、投产,主要产品为20cm30cm釉面内墙砖,产品销往东北三省。建平县在城镇规划区内规划了一个建平陶瓷工业园,规划面积10000亩,目前已有5家企业入园,闽清聂兆谈投资办了一个陶瓷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08亩,上2条生产线,投资4000多万元,主要生产中等档次内墙砖和地板砖,已投产4个多月。闽清黄拔锋投资办了一个陶瓷有限公司,占地108亩,窑炉、煤气站已建设完成,正在安装流水线,计划生产中等档次内墙砖。2、山东淄川产区。淄川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属淄博市辖区,陶瓷历史比较悠久,陶瓷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之一。现有各类建陶生产
4、线400多条(淄博市共有建陶生产线800多条),年产各种瓷砖4.5亿平方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认为全国建材产量最大的县级区。其中杨寨镇就有各类建陶生产线220条,成为“江北建陶第一镇”。目前已引进广东东鹏、新加坡亚细亚等企业,中国财富陶瓷城、淄川建陶城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3、四川夹江产区。四川夹江县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属乐山市辖区,该县是1987年才起步,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兴建陶产区,被国家授于“中国西部瓷都”称号。全县共有118家建陶企业、358条生产线,目前正常生产的建陶企业有110家、305条生产线,生产地板砖的企业占70,内墙砖企业占30,年生产能力达5亿平方米,
5、产品销售市场已占据西部的十个省份。这几年来四川夹江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从广东引进11家企业落户于夹江,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广东新中源公司,投资建设有20条生产线,现已投产16条,成为夹江佛山陶瓷园。(二)三大产区发展建陶优势明显三大产区建陶业的迅速崛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产物,有着其各自独特的明显优势。首先是政策优势。法库、建平县做为辽宁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享受着国家给予东北三省在税收、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辽宁省委、省政府分别重点抓这两个县发展,省委书记抓建平县,省长抓法库县。沈阳市长(副省级)把法库县“陶瓷工业城”建设列为全市20个重点项目之一,人称“市长
6、工程”,给予一系列极为优惠的政策予以重点扶持。如:中央、省、市每年给法库县约2亿元转移支付和各种专项资金,市政府每年无偿补助工业园区10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市政府还按项目投资额的10奖励给县政府,其中三分之一作为招商引资各项开支,三分之二无偿补助给投资商。一个入区企业自登记注册之日起,10年内可无偿使用其土地,征用土地时,征地价为每亩2.2万元,并颁发土地使用证。企业投产后可以给予500万元担保贷款,建设当中还可以向县财政借款300万元。每条生产线核定年缴国税68万元,年终县财政返还18万元,实际缴交国税50万元,地税实行免二减三,企业检修、停产不征税。陶瓷工业城还成立管理委员会,专门跟
7、踪入区企业的服务,统一为企业办理一切手续,工本费由财政负担。第二是成本优势。三大产区分别位于东北、江北和中西部,都具有明显的能源和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如辽宁法库县电每度0.50元,原材料(主要指瓷土)到厂价每吨在4050元之间,煤炭到厂吨价520元左右,与我县相比每条生产线年成本可少150万元左右。山东淄川区吨煤价格在400500元之间,天燃气每立方米为1.2元,可就地取材生产,电力也相对充足,今年在全国各地纷纷拉闸限电的情况下,该区仍然保持正常供电,每度电价在0.5元左右。四川夹江县红壤土遍地都是,到厂吨价20元左右,且单一原料就可以生产瓷砖,白陶泥储量也在4亿立方米左右,可供开采百年以上。
8、夹江县内有丰富而廉价的电力和天然气,每度电0.45元,天然气每立方米0.92元。现夹江建陶企业烧天然气的有38家、烧煤气的6家、烧水煤浆的1家、烧原煤的65家。第三是区位优势。辽宁法库县地处东北,其建陶产品在东北三省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交通运输等优势。山东淄川产区,位于东部沿海,市场发育水平较高,产品向全国各地辐射的能力较强,尤其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工艺比较成熟,在全国市场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产业聚集初步形成,规模效益比较明显。四川夹江距成都仅110公里,成昆铁路、省道103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借助明显的交通优势,夹江的陶瓷产品可以幅射到全国各地,尤其对西部10省区广大农村市场,其生产的中低
9、档产品适销对路,在大西部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三)闽清建陶发展路在何方三大产区建陶业虽然有着其独特发展优势,但深入分析,其劣势也是明显的。一是其建陶产品大多是中低档以下的,很难进入大中城市市场。二是今年以来受原材料和反超载的影响,各产区的陶瓷产品成本普遍提高,且瓷砖销价无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三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业市场再度低迷,整个陶瓷市场疲软,产大于销,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无法满负荷生产,有部分企业已停产。据了解,淄川区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夹江县有四份之一的企业已停产,而我县中大规格建陶企业的开工率仍可达95以上。地处东北的法库县、建平县,虽然其发展政策优势明显,但存在问题同
10、样突出:陶瓷市场幅射范围小,仅东北三省及内蒙一部分,区域整体购买力不大,产品运到关内南下则增加成本,明显没有竞争力;生产时间短,每年仅九个月,而我县至少有11个月;建设厂房投资比我们大,材料设备基本从南方运来,要加建保温层和防冻雪受力层;一下引进太多中低档次陶瓷企业,东北市场将很快饱和,由目前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风险很大;技术市场未形成,产品更新换代慢,熟练劳动力也缺乏,加上气候等因素,整个产业队伍缺乏稳定性;行政性优惠措施较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各地政策优势将逐渐减弱,加上人事和土政策变动,潜在变数大。闽清建陶业历经了多年的市场磨炼,正茁壮成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整个陶瓷市场全面疲软
11、的形势下,我县建陶业仍然保持了产销两旺良好态势,这本身就说明着闽清建陶业发展同样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我们在技术创新、员工管理、品牌打造、创业环境、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成本控制等各方面都已积累了一整套经验。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广大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建陶业必将迎来又一发展春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在看到自身优势,树立好发展信心的同时,更要充分借鉴外地产区的成功发展经验,以其之长补已之短,促进闽清建陶业健康、稳步发展。为此,结合闽清实际,提出几点发展建议。一是龙头带动,促进产业集聚升级。从考察的几个地区,我们不难看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是十分重要
12、的,淄川和夹江近几年来飞速发展除了他们地理条件比较优越外,最成功的做法就是引进了广东等地的大型企业在其落户,才优化了两地产区的产品结构,扩大了生产规模,带动了当地陶瓷产业的升级换代和陶瓷品牌战略的实施,并大大地促进了陶瓷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扶强扶优,对豪业、自力、腾龙、旭日、三德利等产品上档次的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成为龙头企业。同时,加大整合力度,鼓励企业走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的路子,组建松散、半松散的企业集团,或进行引资嫁接,或直接引资组建大型集团公司,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二是名牌驱动,提高闽清建陶的市场占有率和效益。我县建陶行业经过数十年的竞争发展和整合,基本上
13、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产品品牌形象逐步提高,产销基本平衡,出口数量较快增长,经济效益也逐步提高。但是我们在打造品牌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表现为部分企业积极性不高,短期行为严重,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在部分企业家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从这次考察的淄川、夹江等地情况来看,他们企业的广告宣传意识已很强,沿线城乡道路随处都可见制作精美的建陶广告牌,许多企业都在宣传广告上投入大笔资金,以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为此,今后在这个方面我们还须加大力度,要积极引导企业注重产品创新和加强广告宣传,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展销推介,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省市乃至国家级名牌产品评定,逐步形成企业自有的知名品牌。在市场宣传方面,要借助国家授
14、予我县“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荣誉称号契机,集中有限的资金,大力宣传推介闽清陶瓷产品,提升闽清陶瓷品牌地位和知名度。三是管理触动,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我县现有不少企业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制度,家庭式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经营秩序较为混乱。企业之间缺少沟通,行业之内难以自律,变相压价、无序竞争仍然存在,严重损害地区行业整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引导企业参与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奖惩激励制度,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企业的产品档次和效益在原有基础上能有较大的提升。从区域经济利益上来说,要加强企业间合作,完善社
15、会化生产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分工,树立起企业间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我县建陶产业再发展和新突破。四是营销拉动,积极拓展建陶市场销售领域。从这次考察中对销售市场的了解情况来看,我县虽然有众多在外营销人员,营销网点遍布全国各地,但据了解许多闽清人创办的营销点并不卖闽清砖,大多以销售广东瓷砖为主。我县的许多企业家市场意识还不够强,没有广东厂家的跟踪市场意识强,没能牢固建立和发展起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而且由于目前运输成本增加,我县建陶产品已逐步从东北、上海等地市场退出,这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针对当前我县陶瓷产品在东北等地市场份额逐步减少和厂家与销售商联系不够密切的实际,积极拓展周边省份市场,进
16、一步强化产销两个环节的沟通。特别要重视同较大型经销商的合作联系,建立感情,加强售后服务,及时通过销售商捕捉每个时期的市场信息,做到生产商和经销商真正能共同努力,做大做强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还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兼顾国外如欧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市场以及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加强对外联系和合作,引导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销售区域,增加建陶产品出口量,实现我县建陶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五是服务联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辽宁法库、建平两县情况来看,我们深感他们抓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他们都是省定贫困县和
17、农业县,都是省市重点抓的点,都有丰富的高岭土等资源,都显示出了能源价格低、区域市场内运输成本低等投入产出比较效益,都由政府出资负责来访客商机票,鼓励县外企业落地投资,面对如此优惠的条件,我们企业家难免会动心。对此,我们该如何留住这些心动的企业家,靠的是我们政府以及各部门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真正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靠的是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出台切合我县实际的陶瓷业发展优惠政策,给企业以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强的发展后劲保障。在税赋方面,鉴于目前陶瓷原材料、运输等成本提高,各地建筑陶瓷市场相继出现供过于求,陶瓷产业新一轮竞争加剧,企业利润下滑等现状,建议20xx年税收按正常比例增长,并
18、设法逐步提高地税的税收比例。 乡村公路建管“四层法”XX乡、ZZ乡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报告 敬仔 乡村公路是乡镇人民对外联系、发展经济、交流文化的纽带。近几年,我县乡村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全县交通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对于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妥善解决,长期需要上级投入。没有投入,公路质量就逐年下降,致使很多乡村公路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XX乡、ZZ乡结合产业发展,探索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机制,改变了过去乡村公路建设难、管理难、养护难的状况。一、两乡交通概况XX乡地处渝鄂边境,原有12个行政村,1968户,6996人,地域面积75平方千米。
19、境内公路,1981年建成,当时作为省道,路况较好,国家每年拨付专款,统一组织道路的养护。1990年后国家不再统一组织维护,乡政府缺少资金,公路养护便无法落实。经年累月,致使该段公路路面大坑套小坑、大槽套小槽,过往运煤、运货车辆都带着锄头、被子、方便面,司机开一段车,又下来用锄头填几个坑,陷车、断轴、破胎或堵车就卷着被子在车里睡觉,37公里路车辆正常行驶就需11个小时,如遇堵车,常要三五天才能疏通。ZZ乡位于县城东部渝鄂交界处,原有7个行政村,1870户,6700人,地域面积48平方千米,素有“煤炭之乡”之称,以前只有唯一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全乡的煤炭都是通过这条路颠簸45公里,运至县城码头,再
20、借助长江水道辗转到其它地方。为降低运输成本,1979年,乡里决定打通ZZ至长江边一渡口的出境干道,乡里召集民工修建了3公里后,由于技术方面原因而搁浅。1985年,乡里再次召集村民民工建勤修路,在原有基础上延伸了8公里后不了了知。1990年,乡里又一次牵头修路,将原来的测设方案完全否定,重新进行了勘测,修至11公里左右,因为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再次搁浅。1999年,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ZZ乡第四次实施长红公路的修建,历经两年,终于实现了初通,但路基不牢、路况极差、无人管护,“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便是对它的真实写照。并且乡政府还欠下160多万元的债,摊下一大堆遗留问题。二、“四层法”化解公
21、路建管难题XX乡和ZZ乡境内都蕴藏着丰富的煤矿资源, 近几年,两乡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交通运输量大幅度增长。去年,XX乡原煤产量达到12万吨、烤烟4500担,ZZ乡原煤产量达到25万吨。随着两乡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就瘫痪的公路,已成为制约两乡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打破这一瓶颈,乡党委、政府一般人在对辖区已形成规模的煤炭企业经营现状进行深入调查、论证后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两乡道路最大的收益户是煤炭企业,解决道路管养问题,可以探索企业参与的路子,改善企业只用不管的道路建管现状。于是,两乡提出了由政府统筹,煤炭企业出资的办法,着手开始乡村公路建管各项工作。并从统一思想认识、精心制定方案、认真
22、组织实施、进行长效管护四个层面探索出乡村公路建、管、养的长效机制。第一层:统一思想认识。让企业自愿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针对这一困难,两乡分别成立主要领导为组长、乡镇干部全部参加的思想工作小组。从煤炭产业发展、煤炭企业发展的角度,从为群众办好事的角度,进行宣传发动,与企业负责人交心谈心,耐心的同企业老板计算道路整修后运输成本降低、产量提高、企业效益的增加值,对比分析整修公路投入与实际产生的效益比,让企业认识到整修公路是企业发展的需要。XX乡采取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一人一矿,分片发动,据介绍,为做通某煤炭企业的思想工作,负责该矿的乡领导曾连续三天在煤矿吃、在煤矿住。ZZ乡
23、党政主要负责人则实行白天工作,晚上登门的办法,开展这项工作。动员企业的同时,乡镇干部还走村入户,以院坝会等形式,进行公路整修宣传,结合乡里煤炭、蔬菜、烤烟、药材、农产品运不出去,生活、生产物资运不进来,过往司机和行人谈“路”色变的道路状况,给群众分析公路整修后带来的好处,让群众知道修路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企业的需要,更是惠及自己的大事,使广大群众积极支持道路的整修。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乡煤炭企业后悔自己没有及早重视运输道路建设,影响了效益,思想很快统一到乡党委、政府的认识上来。群众也对乡上的这些行动拍手称快,表示一定积极支持。第二层:精心制定方案。在煤炭企业同意自愿出资后,两乡庚即成立政府主要负责
24、人为组长,出资企业负责人为副组长,乡镇干部、村社干部为成员的公路整修领导小组,制定公路整修具体方案。一是决定公路整修统筹协调工作和资金的管理由乡政府负责;二是制定整修公路的规模、工期、工程质量、青苗损失、安全措施、奖惩办法等,如XX乡要求整修的公路背水沟要畅通、铺三米宽的碎石、路面不准有大于10厘米的坑;三是落实各煤炭企业出资比例,XX乡由境内的四家煤炭企业承担道路整修资金。ZZ乡由两企业负责公路的整改资金及ZZ乡政府在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债务偿还。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两乡还重点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广泛听取出资企业的建议,尽可能的尊重企业的意愿,XX乡曾四次向企业印发意见征集书、两
25、次组织企业讨论规划,ZZ乡曾三次召集企业负责人对规划进行讨论;二是强化村社干部大局意识和为公路整修的服务意识,使村“两委”主动配合公路整修;三是广泛听取群众对公路整修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村社“一事一议”,完善公路整修过程中有关群众损失补偿的办法。第三层:认真组织实施。为确保公路整修的顺利进行,XX乡和ZZ乡成立了统筹协调组、财务管理组、材料采购组、质量安全巡查组、矛盾纠纷调解组和公路整修组,实行统筹协调、分组作战。统筹协调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企业负责人和村社负责人为成员,重点负责公路整修过程中各组之间的工作协调、与邻近乡镇在整修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协调工作。财务管理组由乡长任组长,企业代表为成员
26、,负责公路整修的经费管理。材料采购组由一名副乡长为组长,企业代表为成员,负责炸药、石子、水泥等材料的采买。质量安全巡查组由乡政府与企业代表组成,全天进行安全和施工质量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施工队现场整改。矛盾纠纷调解组由乡和村社干部组成,负责对施工过程中沿路植被、农民庄稼被损等可能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处理。公路整修组由乡政府、企业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具体整修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两乡还强化“三公开”,一是公开经费的开支,设立公示栏,随时公布开支情况,每月由出资企业负责人集体对开支情况进行审核。二是公开材料采买,各项材料的价格由政府、企业负责人按照“质中求廉”的要求共同决定。三是公开质量巡查情况,做
27、到每天一公布,每半月一评比。第四层:进行长效管护。XX乡和ZZ乡一班人充分认识到:公路不仅要“管”当前、更要“养”长远,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发挥农村公路的长效作用。XX乡和ZZ乡与企业负责人、村社干部一起制定了公路的长效管护办法。两乡在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上,重点体现在“三化”:一是长期化。企业负责资金、政府管理,建立管护基金,保证管护经费安全,同时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作为管护工作的奖励资金,激励和提高管护质量。XX乡建立了管护基金50万元,ZZ乡20万元。二是规范化。制定了公路养护员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公路养护员的养护路段、养护标准和养护要求,实行公路养护员由公路所经过村的群众公开推荐,确保了公
28、路管护见形象。XX乡聘请20名管护员,ZZ乡聘请18名管护员。三是制度化。建立定期检查评比制度,每月由政府与村社干部进行一次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管护人员立即整修,年底由政府、企业、村社干部组成检查组进行评比。公路养护管理不达标的,扣发补助和工资,并及时更换公路养护员,对公路养护好的村和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使公路管护步入制度化轨道。同时,政府与各煤炭企业还签订协议,即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运输限载标准,如发现煤矿超限装载,煤炭企业必须罚交一定道路修护费,对政府在交通安检查中发现两次超载的运煤车辆,通报各煤矿不得允许该车再运煤。三、交通改善促进产业发展通过“四层法”,XX乡投资110万元,完
29、成37公里的公路整修,原来车辆正常行驶需11个小时,现在只要2个小时;ZZ乡投资310万元,完成全长18公里的公路整改,政府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债务全部偿还,运煤里程比原来减少27公里,每吨煤炭运费降低6元,过去一天跑一趟,现在每天可跑两趟。公路建设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扩大了两乡对外经济技术和物资交流,加快了优势资源开发,在去年基础上,今年XX乡原煤产量增加5万吨、烤烟产值增加177万元,ZZ乡原煤产量增加5万吨。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为两乡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 用新理念和新思路抓设施菜发展对榆树林子镇日光温室大棚建设的调查与启示  
30、; 榆树林子镇位于冀、辽、蒙交界处,总面积298平方公里,有32469人,其中农业人口31450人,有耕地48200亩,其中水浇地11590亩。2003年底,全镇财政收入2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该镇工业企业少,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2000年全镇拥有日光温室大棚32个,2001年新建大棚1004个,2002年新建264个,2003年新建719个,全镇日光温室大棚累计达到2019个,今年将新增500个。预计到2005年,榆树林子和房申两条川的大棚将会规模连片,成为全县设施菜大镇。大棚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近几年来,每个大棚平均收入在1.5万元左右,收入最高的棚达
31、2.5万元以上,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建棚前的200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815元,2001年建起1004个大棚后,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52元,增长34.9%;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17元,增长31.1%。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增长26.7%,其中来自于大棚收入660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7%。从2000年到2003年,在4年的时间里,大棚建设为全镇农民增加收入2669万元,预计今年4月底,还可增加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四年来,榆树林子信用社存款净增1600多万元,年均增长400万元,农民贷款回收率达到77%,成为全县农村基层信用社中贷款发放最多、
32、回收最快、效益增长最快的基层信用社,仅在去年黄瓜上市交易的2个月时间,农民就还信用贷款150多万元,信用社净增存款300多万元。榆树林子镇设施菜建设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超越了全县其他乡镇,成为全县设施菜第一大镇,并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参观学习的典范,主要是取决于该镇抓住了产业发展的关键,采取了得力的措施。一、建市场,抓住销售龙头棚建起来了,农民最担心销售问题,蔬菜销售出去了,农民心里就有了底,就有了积极性。2001年,该镇采取项目资金、抵押贷款、干部集资等多渠道融资的办法,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30亩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市场建起来后,为吸引客户,镇党委、政府一方面组织人员到附近的凌源市场
33、,通过疏通关系,寻找客户。一方面继续加大招商力度,采取异地寻商、市场招商、优惠联商等办法,从北京、黑龙江、内蒙、辽宁等地吸引来大小客户50多户,经过几年的经营运作,市场交易数量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市场房屋建筑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用于办公、交易、贮藏等房间60多间。今年,再计划征地20亩,扩建、新建保鲜库1000立方米。为了保护客户,规范管理,该镇又在市场设立了工商管理、治安管理办公室,维护市场的正常交易,打击欺行霸市行为。良好的市场秩序,增强了对客商的吸引力,增加了菜农进市交易的积极性,在黄瓜上市的季节进入市场交易平均每公斤多卖0.100.20元,比凌源市场每公斤高出0.100.
34、20元。市场的建立,销售范围的扩大,使农民的菜卖上了好价钱。同时,镇政府每年还能收取市场租赁费12万元,缓解了财政经费紧张的局面,实现了菜农、市场、客户、镇财政的“多赢”。二、搞服务,解决生产难题改变政府职能,加大服务力度,解决农民一家一户解决不了,办不了的事情,是该镇发展设施产业一个重要举措。该镇一班人马,分成六个工作组,分工包片,以服务为主导,直接入户做工作,了解和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推动了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一是多形式调整土地,解决土地散的问题。该镇采取三种方式,统一调整大棚用地。第一种是征得80%以上农民同意,统一规划,分户实施;第二种是户与户之间自行协商调整;第三种是以粮补地、定
35、价租赁、级差找补等形式调整。对自己不建棚又不把土地调给别人建棚的个别户实行乡镇干部、亲戚、朋友包户包人做工作,一天不行二天,二天不行三天,直到做通为止。对有前科的人及钉子户,责成镇直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思想工作力度。同时,实行抓重点村,带其它村的办法,农民看到其它村都调地建棚,赚了钱,增强了调整土地的积极性,达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二是协调解决贷款,解决资金制约问题。镇政府出面进行协调信用社给予建棚户一定数量的贷款支持,最高户得到了6000元,对缺资金而又有贷款,信用社不再给予贷款支持的困难户,镇村干部主动为其担保借贷款。全镇有10多名镇、村干部为农户担保贷款40多万元。其中,镇长王艳春、吕家店村支
36、部书记常军分别为困难群众抵押担保借贷款4万元、2.3万元。仅2003年信用社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80多万元,贴息贷款375.9万元,镇、村干部担保贷款40多万元。三是协调服务,解决群众不好办、办不了的问题。在大棚建设中,建棚户需要木杆的,镇政府协调林业部门优先设计、审批,对树遮荫问题,由林业部门现场设计,发放砍伐证;对大棚用水用电,协调水务、电力等部门给予支持。通过为广大农民提供有效及时的服务,得到了农民认可,密切了干群关系,还调动了农民的纳税积极性,特别是在镇干部到村户收取农业税时,农民交税非常主动。三、抓技术,提高大棚效益在抓技术服务中,该镇采取农民适合什么技术就送什么技术,需要什么技术就培
37、训什么技术,什么形式适合就搞什么形式等灵活多样的送技术入户入棚办法,搞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农忙季节,技术人员就进入大棚指导,遇到共性问题,就将大棚户集中到一起,现场讲解、指导、示范。对个性问题,实行个别对待,专题解决。农业局技术人员将大棚管理的技术关键环节装订成册发给广大农民,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能力。通过技术人员的培训,广大农民重视技术,学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很多农民自费订阅科技书刊,边学边实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的农民已达到了专业水平。通过狠抓技术环节,技术指导到位,榆树林子生产的黄瓜品质好、口感好、瓜条直、质量好,比外地黄瓜每公斤多卖0.15元,每个棚多增加收入30004000元
38、。为了实现大棚茬口的有效衔接,该镇还推广了夏季西红柿生产项目,2002年该镇尝试生产了250个大棚,效益很好,每个棚多收入4000多元,2003年推广了400个大棚西红柿,实现了大棚的周年利用,周年生产,提高了大棚的产出效益。今年,该镇计划推广600多个大棚、1000亩冷棚夏季西红柿生产,现在已有10多个客户预定了产品,每公斤西红柿预定价格已达到了1.60元。四、抓机遇,加快大棚发展该镇紧紧抓住春节前后,农户家庭成员比较齐全的有利契机,深入到各村进行宣传发动,利用身边典型进行引导示范,抓住春旱不能播种的时机,积极组织农民调地建棚。特别是去年突如其来的非典,造成农民工大量返乡。榆树林子镇党委、政
39、府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发展。在对返乡民工体检隔离15天后,就动员他们投入到大棚建设中。对返乡农民工手中有钱的,镇干部就动员他们建棚;对返乡农民工有建筑技术的,就组织他们搞大棚施工,一方面为建棚户加快了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又为他们增加了劳务收入,做到了一举双得。2003年全镇新建大棚719个中,有90%都是在非典时期建的。可以说,榆树林子镇将不利形势转变为有利的机遇,抓住了机遇,加快了大棚建设,减少了秋季建棚的压力和棚室提温缓慢的影响,能够使广大建棚户都有一个好收入。榆树林子镇的设施菜建设,不仅致富了农民,也为全县推动大棚建设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使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也从他们的工作中得到了
40、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建棚必须有规模。有规模就有效益,规模够了,客户也值得来一次,满足购货要求。客户一多,效益就好,从而调动了农民建棚积极性,促进了规模的再扩大。规模和客户实现了互相促进,同步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二是服务至关重要。大棚建设中的土地调整、水利配套、电力设施等问题是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就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加大协调和服务力度,但不是表面上开几个会就算是服务了,而要实实在在,直接面对农户,特别有的农民,当面答应的事,背后几个人一串,又变卦了,针对这种现象,榆树林子镇的镇干部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工作,直到做通为止。所以,服务需要韧劲,不能见困难就放手,见硬就回。三是必须抓住销售的
41、主动权。销售环节决不可忽视,销售是否顺利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成败。榆树林子镇就是抓住了销售的主动权,建了市场,引来了客户,农民手中的蔬菜产品卖了个好价钱,不仅调动了积极性,也减少了工作的被动。四是必须抓典型示范。一千遍、一万遍的说教不如农民亲眼一见。郑杖子村农民刘立丰爷四个建了5个大棚,3年收入了36万元,而且黄瓜上市高峰期中的一天最多卖4700多元,相当于农民一年的收入。刘立丰好的收益,极大的刺激了周边的农民,不仅带动了邻居、亲戚,还带动了整个村的大棚发展,全村620多户,有580多户都建了大棚,成了全镇数量最多的大棚专业村。五是必须有市场意识。市场是无情的,当前形势的发
42、展需要大力生产无公害产品、质量好的产品,必须树立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榆树林子镇郑杖子农民刘立丰富了,同时他已做好了注册“郑杖子牌”商标的准备。一个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已树立了品牌意识,这也为我们政府部门的服务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就是必须要有超前意识,必须增强品牌意识。六是技术指导必须到位。建棚扣棚的时间早晚、育苗时间及入棚时间、苗期管理等环节的技术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大棚的产量和效益。所以,技术指导问题尤其重要。技术指导到位,不仅能够提高大棚的产量、产品的品质,也能够提高大棚的产出效益。榆树林子镇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和农民的精心管理下,每个棚都能提高产量10002000公斤,增加效益10002000元,而且每公斤价格也增加0.15元。从全县大棚建设看,有的乡镇效益是逐步减少,每个棚收入仅40006000元,不足榆树林子镇大棚收入的1/3,从而导致建棚数量越来越少。可以说,从工作方法、工作力度上,都远不如榆树林子镇,建设效果上更无从可比。全县的大棚建设要以榆树林子镇为典范,其他各乡镇都要从中吸取经验,必须认真学习榆树林子镇的经验做法,对照自己,查找不足,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大棚建设。 2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