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种群和群落课件.pptx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2206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种群和群落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北京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种群和群落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北京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种群和群落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北京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种群和群落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北京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种群和群落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种群和群落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1种群和群落课件.ppt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考点1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1.(2018课标全国,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五年高考,答案D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种群密度就会制约种群数量增长,A、B正确;当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高于或低于最适密度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均会下降,即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C正确;培养

2、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制约作用逐渐增强,D错误。,规律方法影响种群密度因素分析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凡是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均影响种群密度,如食物、天敌、空间、气候、传染病及种群的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2.(2018江苏单科,19,2分)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

3、密度相同,答案B据题干“某种松鼠”可知,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C项错误;据题干“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可知,农田的存在,减少了松鼠的活动空间,A项错误;据“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可知,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B项正确;林木密度相同而斑块不同时,松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不同,D项错误。,审题方法该题干以文字形式呈现试题情境,准确获取信息关键词“某种”“分隔”“连接”是解题关键。,3.(2017课标全国,5,6分)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

4、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对种群数量数学模型的分析及应用。由图可知,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增长率先增加而后减小,当增长率减小至0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即达到了S型增长的K值;为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应使该种群维持在较高的增长率,故选择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开始捕获,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仍可以保持较大的增长率,D正确。,4.(2017江苏单科,5,2分)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5、()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B.转速150 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答案B本题考查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其数量及代谢等相关知识。在培养初期,酵母种群密度较小,其种内竞争较弱,生长缓慢是其为适应环境而调整的结果,A错误;由于是在摇瓶中培养,其环境资源条件有限,转速150 r/min时,种群增长曲线应呈“S”型,B正确;酵母计数应采用显微计数法,C错误;酵母的呼吸场所只在胞内,D错误。,易错警示在有限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6、5.(2016浙江理综,5,6分)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答案A蝉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般34年繁殖一代,在夏季部分蝉发育成熟羽化后进入生殖期,夏末和秋初产卵后会在一周内死亡。所以蝉的生殖前期(卵和若虫阶段)特别长,生殖期特别短,生殖后期等于0。据此判断A项符合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6.(2016课标全国,5,6分)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

7、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2016课标全国,5,6分)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

8、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答案CA项表述的是逐个计数法,不是样方法,A错误;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求得的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较正常数值偏低,B错误;随机取样后,应先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C正确;D选项得出的是甲地蒲公英的总数,不是种群密度,D错误。,知识归纳样方法适合不能活动或活动范围很小的生物,其基本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及范围、选取样方(随机取样)、计数、计算。先计算各样方的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密度的平均值。,7.(2015广东理综,4,4分)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

9、述,正确的是()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B.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D.K值约为120 000个,答案D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故增长缓慢,在接近K值时,种内斗争加剧,增长速率变小,A错误;在封闭培养体系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呈“S”型增长,不适用“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B错误;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抽样检测法,C错误;由图知,K值为121 00010=120 000(个),D正确。,8.(2015北京理综,4,6分)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

10、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答案A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土壤含水量和大蚂蚁的存在都影响了小蚂蚁的活动范围,进而影响了小蚂蚁的数量增长,A错误,C、D正确;实验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观测点,这种调查方法是样方法,B正确。,解题思路本题是一个双自变量(定时灌溉与不灌溉、驱走大蚂蚁与不驱走大蚂蚁)的生态学研究实验

11、题。因变量是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9.(2011北京理综,2,6分)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答案D达乌尔黄鼠是一个种群,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该种群的密度;采用给海龟安装示踪器、给大雁佩戴标志环的方法,可对其移动路线进行调查;样方法研究的对象为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的生物,如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10.(2015课标,31,10分,0.677)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

12、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答案(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3分)111保持稳定(每空2分,共4分)(2)活动能力(

13、1分)(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及其与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关系、标志重捕法及适用范围、能量流动的特点等。(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依据题给条件,幼年个体数为92+187+121=400,成年个体数为70+69+62+63+72+64=400,老年个体数为55+42+39+264=400,故幼年、成年、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111,为稳定型。未来一段时间内,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2)鱼类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而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的特

14、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1.(2017课标全国,5,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答案B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要对个体进行标记,而样方法只统计其数量即可,A错误。由于陆生植物数量较少,因此进行随机取样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且应当适当增加样方数量,B正确,C、D错误。,审题方法抓住题中“个体数量较少”这一关键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来确定种

15、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2.(2016江苏单科,10,2分)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能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的是()A.海拉细胞悬液 B.浓缩培养的噬菌体C.自来水中大肠杆菌D.蛙卵,答案A海拉细胞悬液已分散成单个细胞且浓度较高,可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A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B错误;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浓度太低,无法直接计数,可以通过滤膜法来测定,C错误;蛙卵可直接用肉眼计数,D错误。,知识拓展血细胞计数板可用于对人体内红、白细胞显微计数,也常用于对一些细菌、真菌、酵母菌等微生物计数。,13.(2014福建理综,3,6分)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

16、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答案B由图可知,1972年每样方中的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的,所以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的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高,A错误;5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数量不呈“S”型增长,D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应取全部数据的平均值,C错误;分析图可知,每年的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

17、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的死亡率,B正确。,14.(2014浙江理综,4,6分)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上,种群最大数量是在一个平均值的上下波动,这个平均值才是环境容纳量,A错误;环境容纳量不受种群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影响,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无K值,C错误;由于食物的影响,植食

18、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冬季最小,D错误。,15.(2014广东理综,2,4分)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B.C.D.,答案D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的调节方式。血糖浓度的变化会作为信息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汗腺分泌的变化不能作为信息调节运动强度;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变化不能作为信息调节降雨量;害虫增多,其天敌鸟类数量增多,而鸟类的增多又可使害虫减少,即天敌鸟类数量的变化能作为信息调节害虫的数量。故存在反馈调节,D正确,A、B、C错

19、误。,评析本题主要考查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试题难度适中。掌握反馈调节的概念是解题关键。,16.(2015山东理综,27,12分)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法。(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

20、中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答案(1)水平样方(2)BF甲(3)生产者抵抗力就地,解析(1)该湿地由浅水区到陆地的种群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2)图中直线p上的点(如A、F)表示种群数量稳定,该曲线上方的点(如B、D、E)表示种群数量会增长;Nt小于a时,甲种群数量(Nt+1)低于直线p,乙种群数量(Nt+1)

21、明显高于直线p,由此可知甲种群数量在减少,更易消亡。(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17.(2017课标全国,31,9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22、(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答案(1)J(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没有环境阻力,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2)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药物使山鼠的死亡率升高之外,造成此结果的因素还可能是山鼠的迁出率升高等。(3)引入的天敌主要是与山鼠存在捕食关系的动物。(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知识拓展天敌自然界中某种生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生物,从生物群落中的种间

23、关系分析,二者之间可以是捕食关系或是寄生关系,如猫是鼠的天敌、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虫的天敌、噬菌体是某些细菌的天敌。天敌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考点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2018江苏单科,13,2分)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答案D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A错误;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结构比较简单,但已经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阶段由阶段演替而来,两个阶

24、段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部分相同,C错误;和阶段、相比,阶段沙丘上的群落结构复杂,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D正确。,名师点睛本题以群落演替为背景,对群落演替类型、群落空间结构、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进行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群落相关生物学核心概念的透彻理解。,2.(2017江苏单科,24,3分)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D本

25、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种间关系及群落结构的特点。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A错误;热带雨林的物种多样性高于三北防护林,其营养结构复杂性强于三北防护林,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B正确;由于不知道两只猛禽是否是同一个物种,因此不能判断两只猛禽的关系,C错误;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可反映种群分布特点,而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误区警示对捕食关系的理解:“捕食”是针对“种间关系”而言的,种内的摄食不属于捕食。,3.(2015课标,4,6分)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

26、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答案D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演替为灌木阶段,灌木阶段物种的丰富度大于草本阶段,A错误;与草本阶段相比,灌木阶段群落的空间结构更为复杂,B错误;与草本阶段相比,灌木阶段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C错误;与上一个阶段相比,草本阶段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大幅度增多,导致异养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越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从而为灌木阶段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D正确。,4.(2015浙江理综,5,6分)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

27、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答案B该灌木群落随生长进程的不同,空间分布会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群落水平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演替是随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现象,而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该灌木群落中物种种类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不是演替所致,而是该灌木群落内的种内斗争、种子的传播等因素引起的,B项错误。一个种群种内竞争(斗

28、争)加剧,不利于集群分布,而均匀分布能降低种内竞争;沙漠干旱缺水,大灌木种内竞争加剧,易形成均匀分布,C项正确。植物通过风吹、动物携带等方式传播种子,如果种子传播能力弱,不能远离母株,易造成集群分布,D项正确。,疑难突破本题主要考查群落与种群概念的区别。题干中是“某种灌木,其分布型”明显只描述了一个物种,属于种群水平,不属于群落演替的范畴。,5.(2017天津理综,7,12分)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演替。与相比,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结构。(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

29、争时获得的。(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以加快氮磷循环。,(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如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答案(1)次生垂直(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光逐渐减少(3)阔叶树(4)S3,解析(1)火烧迹地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和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该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相比,垂直结构更复杂,对光的利用更充分。(2)题图显示,火烧15年后,随乔木数量增多,草本、灌木物种数减少,最后趋于稳定,主要原因是草本、灌木在与乔木竞

30、争阳光过程中获得的光逐渐减少。(3)针叶植物叶较阔叶植物叶难分解,火烧后最好补栽阔叶植物,以加快氮磷循环。(4)草本、灌木均较乔木植株个体小,故图示的三条曲线中,选取的各样方面积对应物种数最少的曲线表示的是乔木物种数随样方面积变化的规律。样方面积为S3时,乔木物种数不再随样方面积变化而变化。故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为S3。,方法技巧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辨别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

31、演替,如火灾过后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等。,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6.(2014课标,6,6分,0.962)某种植物病毒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A分析题意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二者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和青蛙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植物病毒V与水稻是寄生关系,C、D错误。,7.(2014江苏单科,5,2分)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

32、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种群,灰喜鹊属于同一物种,A正确;壁虎活动能力强,所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有变化,但一般变化不明显,C错误;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评析此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内容,大多属于知识理解水平,难度较小。,8.(2014海南单科,19,2分)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

33、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D该种鱼的幼体可以捕食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也可以捕食浮游植物,所以两者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幼体可捕食动物和藻类,但成体仅捕食动物,可见幼体和成体所处的营养级有区别,B正确;水体中不同物种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而该种鱼的成体和幼体属于同一种群,其分层现象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D错误。,考点1种群特征与

34、数量变化1.(2018北京东城期末,21)为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其中标记个体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数据显示随着灯距的减小回收率下降B.实验结果表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杀虫灯高度无关C.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会改变该种群的年龄结构,A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D.若诱杀总量为N,回收率为A,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表示为A/N,答案C实验数据显示随着灯距的减小回收率上升,A选项错误;实验数据显示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杀虫灯高度有关,B选项错误;种群数量/释放

35、总量=重新捕获数/标记数,则种群数量=(重新捕获数/标记数)释放总数=重新捕获数/回收率,若诱杀总量为N,回收率为A,该种群的数量可表示为N/A,由于调查面积未知,不能确定其种群密度,D选项错误;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将会破坏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选项正确。,2.(2017北京西城期末,16)科研人员对一个6公顷海岛上的歌带鹀的种群数量与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成年雄鸟总数量增加,有领域与无领域的雄鸟数量均会增加B.繁育期繁殖雌鸟的数量增加,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C.歌带鹀的领域行为和环境资源共同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D.该岛上的歌带鹀种群数量会不断

36、波动,种群K值约为80只,答案D根据题图可知,随成年雄鸟总数量增加,有领域与无领域的雄鸟数量均会增加,A正确;根据题图可知,繁育期繁殖雌鸟的数量增加,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B正确;歌带鹀种群数量的增长受气候、食物、天敌等环境资源的影响,也受自身领域行为的影响,C正确;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即K值,从题干和曲线图中不能判断出该种群的K值,D错误。,3.(2017北京丰台期末,16)一种群居的狐猴,只有少数个体可以繁殖,不能繁殖的个体当年可以帮助照顾新生的幼仔。将不能繁殖的个体分成幼年、少年、青年和成年4个年龄组,记录它们在种群内帮助照顾幼仔

37、的时间比例。据图分析,对帮助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雄性比雌性花费更多的时间B.整体趋势上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花费更多的时间C.成年组提供照顾的时长显著高于青年组D.4个年龄组中幼年组提供更多帮助,答案B根据柱形图提供的信息,在照顾幼仔时间方面,帮助者中雄性比雌性花费的时间要少;整体趋势上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幼仔;成年组中雌性提供照顾的时长显著高于青年组,而雄性则低于青年组;4个年龄组中幼年组提供的帮助最少。,解题关键结合题干信息,读懂柱形图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4.(2016北京丰台期末,46)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

38、生率与死亡率相等B.标志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偏大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答案A当种群数量为K/2值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出生率大于死亡率。,5.(2016北京海淀期末,19)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B.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C.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增长不受自身密度制约D.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近于零,答案B对于以“S”

39、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刚开始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上升,在种群数量为K/2值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之后种群的增长速率开始下降,至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停止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6.(2017北京东城期末,35)白桦是一种喜阳、耐寒的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山区。为研究白桦的生长状况,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1)研究者采用法进行调查,并对乔木进行尺检,测定等特征,据此对乔木的树龄进行划分,分为幼龄林(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2)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

40、结果如图。,由图1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上层林冠茂密,林下,导致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型。综合上述分析,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答案(1)样方胸径(或“株高”)(2)光照不足幼龄林逐渐减少 增长水曲柳,解析(1)调查种群密度的主要方法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比较弱的小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胸径(或“株高”)与树龄有一定的关系。(2)由图1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

41、50年生的数目较多,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预测白桦种群未来的变化趋势是数量逐渐减少,原因是上层林冠茂密,林下光照不足,导致幼龄林生长难以进入下一龄级。由图2可以看出,水曲柳1020年生的数目较多,而4050年生的数目其次,其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综合上述分析,水曲柳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知识归纳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取样器取样法(蚯蚓等);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微生物)。,考点2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2018北京丰台期末,19)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

42、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下列有关苔原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衣是苔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B.苔原生物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C.寒冷利于苔原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质的积累D.南部森林群落会影响苔原的演替速度和方向,答案B群落是某一时间、某一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具有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时间结构包括季节变化和昼夜更替等,故B选项错误。地衣是苔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活,A选项正确。寒冷不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利于苔原生态系统的土壤有机

43、质的积累,C选项正确。,2.(2018北京东城一模,4)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答案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A选项错

44、误;群落演替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C选项正确;由图中信息知B、D选项正确。,易混易错丰富度是群落水平的概念,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种群密度是种群水平的概念,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3.(2017北京西城期末,15)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D.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

45、到达顶极群落时均是森林群落,3.(2017北京西城期末,15)在由裸岩向森林的原生演替过程中,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延续的时间最长,草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快,木本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又逐渐减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B.在草本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年生植物逐渐取代了一年生或二年生植物C.木本植物群落演替速度较慢是因为木本植物生长周期较长D.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到达顶极群落时均是森林群落,答案D地衣和苔藓植物群落演替速度最慢是因为土壤的形成和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A正确;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原生演替可概括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46、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分析题意及选项,可以得出B和C均正确;不同地区的群落演替,与当地的气候(如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等)和土壤等条件有关,处于平衡状态时,群落演替到达顶极群落,但顶极群落不一定是森林群落,如干旱地区就不能演替到森林群落,D错误。,解题关键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极群落,顶极群落是与当地的环境和气候相适应的、结构复杂的群落。,4.(2016北京西城期末,15)头细蛾帮助小叶黑面神传粉,并将卵产于雌花中。每颗小叶黑面神果实中有6粒种子,而每条头细蛾幼虫发育需消耗24粒种子。含头细蛾幼虫的果实中多只有一条幼虫。调查小叶黑面神的两种果实中头细蛾幼虫的存活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

47、的是(),A.种子适度保留利于小叶黑面神与头细蛾互利关系的维持B.有梗果实比例上升会造成第二年头细蛾的种群密度降低C.头细蛾幼虫成活率越低,小叶黑面神种群数量将会越高D.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由题意可知,头细蛾帮助小叶黑面神传粉,头细蛾幼虫发育需消耗24粒种子,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这两种生物之间互惠互利,头细蛾幼虫成活率越低,小叶黑面神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高。,5.(2016北京海淀期末,35)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下表。,(1)调查时,科研人员

48、要在小叶章入侵斑块选择若干个1 m1 m的样方,统计样方内的植物、株数、高度等信息,通过记名计算法统计出整个群落中植物的。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鹃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2)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逐渐消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植株的高度。,(3)小叶章不同入侵程度下,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答案(1)随机种类丰富度(2)增多增加(3)垂直和水平次生演替,解析(1)样方法取样时应该随机选取若干样方,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算法。(2)由表可知,轻度入侵程度下的植物为小叶章,中度入侵程度下的植

49、物为小叶章和大白花地榆,重度入侵程度下的植物有高山乌头、藜芦、毛蕊老鹳草、大白花地榆、小叶章。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增多,植物的高度增加。(3)小叶章不同入侵程度下,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种类及高度都在变化,说明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改变,水平结构也发生了改变。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本题中原有的土壤条件还保留,所以为次生演替。,B组20162018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40分钟分值:65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2018北京海淀一模,4)蛞蝓既取食牧草A也取食牧草B。为

50、研究牧草间的竞争和蛞蝓的捕食对牧草A存活的影响,生态学家在牧场内选择多个样方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作出的分析,合理的是()A.该牧场的群落仅包括牧草A、B和蛞蝓三种生物B.应选取牧草生长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样方进行实验C.没有蛞蝓捕食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存活影响显著D.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减少了蛞蝓对牧草A的取食,答案D图例中从上到下定义为1、2、3、4组。1组与2组比较,自变量是有没有牧草B,在没有蛞蝓存在的条件下,牧草A的相对数量几乎没有变化,推知没有蛞蝓捕食条件下,竞争对牧草A存活影响不显著,C选项错误;3组与4组比较,自变量是有去除牧草B,结果表明去除样方中的牧草B减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