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x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2227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25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ppt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杜甫草堂,杜甫草堂,学习目标,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2.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资料助读,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背景,望岳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去

2、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N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2.文体常识,(颔联颈联一般要求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第一、二句,第三、四句,第五、六句,第七、八句,朗读诗歌,理解内容,1.自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正音。岱宗夫如何()决眦入归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di,z,so,zn,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造化钟神秀(2)阴阳割昏晓(3)会当凌绝顶(4)浑欲不胜簪(5)荡胸生曾云,聚集,阴:山的北面,阳:山的南面,会当:终当、终要,凌:登,简直,通“层”,层叠,3.朗读两首诗,注意节奏。,望 岳岱 宗 夫 如 何,齐

3、 鲁 青 未 了。造 化 钟 神 秀,阴 阳 割 昏 晓。荡 胸 生 曾 云,决 眦 入 归 鸟。会 当 凌 绝 顶,一 览 众 山 小。,/,/,/,/,/,/,/,/,春 望国 破 山 河 在,城 春 草 木 深。感 时 花 溅 泪,恨 别 鸟 惊 心。烽 火 连 三 月,家 书 抵 万 金。白 头 搔 更 短,浑 欲 不 胜 簪。,/,/,/,/,/,/,/,/,品味诗歌,感悟意境,(一)望岳阅读赏析(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极望。,岱宗夫如何

4、,齐鲁青未了 远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近望;,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细望;,(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泰山风景,泰山风景,泰山风景,栏目导航,(3)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是哪两句?说说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的理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4)作者当

5、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呢?,(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背诵全诗,掌握名句,1全班齐背这首诗。2默写其中的颔联和尾联,并同位之间相互说出自己对这两联的赏析。,(二)春望阅读赏析,依照我们上节课望岳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诗歌春望。,1写作背景: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2诗歌大意:首联写望中所见,满目凄凉。国

6、都沦陷,残破不堪,徒有山河依旧。春天业已降临,但人去城空,乱草丛生。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透彻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颔联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花鸟本应使人赏心悦目,诗人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此联以“感时”承上,以“恨别”启下。颈联表现为自开春以来,战火持续不断,因而与家人难通音信,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呢?情真意切,让人在哀伤中引起共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尾联写目睹眼前颓败之景,心念远方家庭的安危之状,不觉搔首踟蹰,可见伤痛、愁闷程度之深。“白

7、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他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因此更平添一份悲哀。,3题目的理解: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4诗歌描绘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5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起什么作用?,描绘了沦陷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满目凄凉。交代了写作背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颔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作者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的深沉感情。,拟人和反衬,(3)颈联写什么内容?,“

8、连三月”写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诗人与家人难通音信,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萦,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4)诗人写自己的肖像有什么作用?,通过描写自自己的肖像,具体形象地写出伤时、念家的程度。,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比较阅读,比较一下望岳春望两首诗,望岳,整体形象,青未了 绵绵不尽钟神秀神奇秀美割昏晓遮天蔽日,主观想象,生曾云气象万千入归鸟幽静深远凌绝顶抱负远大,神奇秀丽伟大抱负,春望,春城败相,国破 草木深花溅泪 鸟惊心,想念家人,家书抵万金白头不胜簪,感时,恨别,忧国伤时念家悲己,赏读石壕吏,必备知识,(1)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

9、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逆转,唐军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这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被迫离去,一路上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泣。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次经历所写。,(2)诗歌情节及大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写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写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3)作者思想感情: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人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10、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复述故事,石 壕 吏暮 投 石 壕 村,有 吏 夜 捉 人。老 翁 逾 墙 走,老 妇 出 门 看。吏 呼 一 何 怒,妇 啼 一 何 苦!听 妇 前 致 词:三 男 邺 城 戍。一 男 附 书 至,二 男 新 战 死。存 者 且 偷 生,死 者 长 已 矣!室 中 更 无 人,惟 有 乳 下 孙。有 孙 母 未 去,出 入 无 完 裙。老 妪 力 虽 衰,请 从 吏 夜 归,急 应 河 阳 役,犹 得 备 晨 炊。夜 久 语 声 绝,如 闻 泣 幽 咽。天 明 登 前 途,独 与 老 翁 别。,1.朗读指导,/,/,/,/,/,/,/,/,/,/,/,/,/,/,/,

11、/,/,/,/,/,/,/,/,/,自编课本剧,整体把握课文,(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诗人夜晚投宿石壕村,看到官吏捉人的故事。,2.整体把握课文,(2)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深表同情,对统治者压迫老百姓的残暴行径极为不满。,2.整体把握课文,(3)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或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有吏夜捉人,2.整体把握课文,(4)为什么要夜间“捉”人?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夜晚百姓才敢回家。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2.整体把

12、握课文,(4)文中主要人物是谁?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各个人物的表现?反映了怎样的现实?,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凶暴和老妇人的哀怜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差役如狼似虎。,老妇人和官吏,2.整体把握课文,(5)老妇人的“致词”说了哪些家事?,一家三男被征;两个男儿战死;剩下一对孤儿寡母;儿媳妇衣不遮体,疑难解答,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前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能从老妇的回答中想象、推测出“吏”都问了什么话吗?,汝家有男丁否?,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尚有他人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今必得一人,谁应河阳役?,

13、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吏,老妇,主题聚焦,本文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去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石 壕 吏,时间,(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社会动荡不得安宁,老翁:逾墙走,官吏:呼一何怒,凶暴蛮横 冷酷无情,老妇:啼一何苦,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杜甫:沉默,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事件,地点,睡卧不宁,拓展延伸,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要求:1.不改变课文原意,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2.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适当使用描写方法3.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拓展延伸,2.请展示你积累的杜甫诗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达标检测,作业,1赏析春望中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诗句。2描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吏”,的“怒”状和“妇”的“苦”状。3查寻搜集杜甫一生不同的创作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