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汇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8页例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过程方法:通过观察物体、想象猜测、合理推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分工、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捐款箱一个。学具:学生每六人一组,每组学具一袋:捐款箱、
2、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观察表一张;每人记录单一张【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推理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教学过程】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要干什么?生:(看大屏幕)观察物体。师:你在平时有关茶的习惯吗?老师先来测一测你的眼力,看到照片后思考是什么物体?课件逐一出示杯子、电话图,学生回答是什么物体。师:通过看这两组照片,你有什么感受?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不同。师:同学们不仅会观
3、察,还善于思考。这节课咱们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观察物体”(板书)二、活动交流,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师:老师带来一个物体(拿出捐款箱)在哪儿见过?生:(交流)师:5.12大地震时,各大厂矿、机关、学校甚至街道上都设置了很多捐款箱,全国人民纷纷慷慨解囊,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个捐款箱里也有同学们的一份份爱心,其实也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今天咱们先对这个捐款箱进行仔细的观察。要观察这个捐款箱有个要领:把捐款箱放在桌子上不让它移动。请小组长拿出捐款箱放在桌子中央,同学们确定一个位置进行观察,告诉你的同伴你看到了几个面。小组活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生(1):我看到了三个面: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生(2):
4、我看到了两个面:正面和左面(正面和右面,正面和上面)生(3):我看到了一个面:正面(上面)师:通过观察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生(1):最多只能看到捐款箱的三个面。生(2):站在人以位置都不能看到所有的面。2、从三个方向进一步观察师:刚才我们对捐款箱进行了整体观察,现在我们要对他的每个面进行仔细的观察。观察面又有新的要领:视线要与被观察的面垂直。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师:请小组内每个同学分别从他的正面、上面、左面去观察,把你看到的形状告诉你的同伴,并完成记录单。小组活动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分别说出从正面、上棉、左面看到的形状。(实物投影出示学生成果)师:透过观察你又有什么感受?生: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5、,看到的形状不同。(板书)3、观察其他物体师:刚才咱们观察的捐款箱时以前认识的什么立体图形,你还向观察那些立体图形?生: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师:老师也正好准备列这些立体图形的实物,请同学们运用咱们刚才观察物体的方法对这些物体进行观察,把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图形化在表格内。小组活动从上面看A.管理B.信息C.系统D.信息系统从正面看从侧面看200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3600-3600/10*2-307.83=2572.17(万元)借:应付账款 500贷:应收账款 5003)编制系统分析报告。即对上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采用图表描述的逻辑模型进行适当的文字说明,这是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
6、。答案 在DIC出现的溶血性贫血中, 外周血涂片中出现一些形态特殊的变形红细胞,其外形呈盔甲形、新月形、星形等,统称这些变形的红细胞为裂体细胞。答案 E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丙公司股权的成本,并说明由此发生的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0分)答案 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降解成纤维蛋白单体,而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原)降解成FDP,纤维蛋白单体和FDP中的早期X片段可与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晚期降解产物结合成可溶性复合物。副凝试验利用鱼精蛋白使上述可溶性复合物中的纤维蛋白单体和FDP中与X片段解离,然后纤维蛋白单体和FDP又各自聚合成肉眼可见的凝胶状物析出,这种不经凝血酶的作用而引起的凝集反应称副凝反应。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三、巩固应用,简单推理师:刚才我们对那么多物体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观察的经验作出合理的推理课件出示: 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请你说说可能是什么物体?再出示 这是我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请你说说可能是什么物体?师:通过猜测、推理你又有什么感受?生(1):不同的物体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生(2):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物体?四、总结归纳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