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子和原子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2478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分子和原子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分子和原子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分子和原子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分子和原子教案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分子和原子教案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分子和原子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分子和原子教案汇编.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子和原子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两个单元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2)能力目标:运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和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

2、识,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3.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二、教法分析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并不完全是陌生的,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但是,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他们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采取情境激学,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教学。三、教学程序活动过程活 动 内 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引入新课人们

3、常说: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现在正是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飘香”?这一问题与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关。现在,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板书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动画模拟 桂花花香粒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得出结论 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图像展示 苯分子图像,以及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最小的汉字图像“中国”。进入情景,思考桂花“飘香”是什么原因?猜想:边观看、边思考,感知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初步形成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话题,提出富于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问题,确立正

4、确的学习导向。从动画和实物图像中感知分子的存在。活动过程活 动 内 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启发诱导,探索新知1.分子思考问题1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我们知道,水有“三态”的变化,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生氢气和氧气。那水有“三态”变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为什么可生成氢气和氧气呢?肉眼看不透的物质内部到底隐藏有哪些奥秘呢?播放水分子的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

5、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我想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会运动吗?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板书(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疑惑,边听、边思考,从具体的数字中感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从猜一猜的问题中引发探求新知的欲望。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拟人化的手法,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分子会运动和分子之间有空隙的问题,从而顺利的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 【探究活动一】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 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浓氨水酚酞溶液分组实验一: 分组实验二:氨分子的扩散实验浓氨水酚酞溶液思考问题2 烧杯A与烧杯B哪些

6、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动画模拟 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板书(2)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思考问题3 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分析推理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思考问题4 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演示 品红在不同温度的水中的扩散实验。结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迁移运用一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组实验,讨论、分析实验条件,归纳、交流实验现象。从微观角度认识分子运动的客观真实性。疑惑,从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

7、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举例说明。采用逐步引导,抽丝剥蚕的方法将学习推向深入,使“分子不断运动”的抽象、枯燥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活动过程活 动 内 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启发诱导,探索新知【探究活动二】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否有空隙演示 用带刻度的长玻管做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的实验。演示 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板书(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迁移运用二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这一现象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吗?思考问题4构成物质分子间的

8、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结论 气体物质粒子间的间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粒子间的间隔比较小。迁移运用三 举例说明,利用分子间隔距离可以改变的这一性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实际运用? 思考问题5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分子是一种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微粒,那么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通电动画模拟: 水水蒸气 水 氢气氧气板书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的最小粒子。2.原子动画模拟 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变化过程。归纳 原子与分子相似,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不停的运动和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等特征。板书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11

9、2,提出猜想与假设。从沙子钻到石子空隙中的真实情境里获得启发,理解分子间是有空隙的。思考,回答。(运动溶解扩散,空隙液面下降) 气体和液体的压缩性比较 水 空气分组实验通过实验得出: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第一种情形: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没变。 第二种情形: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归纳分子的基本特征,给分子下定义。观看动画,理解变化过程。发现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从而建立原子的概念。把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解释一些相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观

10、察、思考与讨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当学生形成分子微粒特征的认识后,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不仅使学生对这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得出分子、原子的定义。 活动过程活 动 内 容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归纳小结,巩固提升归纳小结 分子、原子的定义,分子的基本性质。激疑思辨为什么在分子定义中只强调化学性质,而不提及物理性质? 在学生分析解释的基础上点津:如同一个人站不成任何队形一样,单个分子既无色、态、味可言,也无气、液、固之分,所以在分

11、子的定义中自然不会提及物理性质。迁移运用四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是否正确?(1)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2)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快,主要是为了美观吗?课外延伸列表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在教师引导下,从颜色、味道、质量等方面分析出:能体现和测量出这些物理性质的必然是许许多多分子的聚集状态,肉眼看不见的单个分子是谈不上这些问题的。从释疑解惑中加深对概念严密性、深刻性的理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析实际问题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

12、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列表对比归纳、总结分子与与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章节“原子的构成”做好准备。四、教学反思鉴于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理解的能力,在设计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1.两个体现:(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展开联想,形成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表象;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附:1.板

13、书设计2.分子和原子学案附1: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1.分子(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分子之间有间隔。2.原子(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性质:与分子的性质相似,体积、质量小;运动;有间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附2:分子和原子学 案【问题情境】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问题设疑】桂花为什么会“飘香”?猜想观看模拟动画和实物图像得出结论: 。【问题思考】 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它们有哪些微粒特征(基本性质)呢?(提示:是否有质量和体积?能否运动?微粒间

14、是否有间隔?)从“水分子的自述”我知道了: 。【探究活动一】 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B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 E凝血因子和凝血因子5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中,不会影响发生当期营业利润的有( )。 6内毒素可促使单核中性粒细胞合成和释放组织因子而加速凝血过程。( )图 12甲公司203年度实现账面净利润15 000万元,其203年度财务报表于204年2月28日对外报出。该公司204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以及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浓氨水(3)8月1日,甲公司收到政府拨付的300万元款项,用于正在建造的新型设备。至12月31日,该设备仍处于建造过程中。酚酞溶液1. 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

15、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现象: 。(4)20X4年10月1目,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某管理用同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10年调整为20年,该项变更自20X4年1月1曰起执行。董事会会议纪要 中对该事项的说明为:考虑到公司对某管理用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发生变化,将该同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调整为20年,这更符合其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情 况。2. 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解析】:现象: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0贷:所得税费用 36.96图 2酚酞溶液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75浓氨水通过上述实验,我明白了: 。3. 将烧杯中的酚酞

16、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烧杯A烧杯B现象解释4.得出结论: 。5.讨论交流:烧杯A、B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这样设计起什么作用?迁移运用一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探究活动二】 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吗?1.观察演示实验: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 100mL。思考:为什么会产生上这种现象?猜想: 。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案: 。 讨论交流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2.观察演示实验:等体积的石子和

17、沙子混合后体积 。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迁移运用二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其中放入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变甜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下降了。这一现象用分子的知识如何解释? 图 3 水 空气思考问题 构成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分组实验:如图3所示,用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水,一支吸空气,两者等体积,用手堵住末端注射孔,慢慢推压栓塞,观察现象。发现: 。结论: 。迁移运用三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的间隔是可以改变的?【思考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分子是一种 、 、 微小粒子。分子还能不能再分呢?通电【观看

18、模拟动画】 水 水蒸气 此变化属于 变化,分子本身 变化。 水 氢气氧气 此变化属于 变化,分子本身 变化。 分子的定义: 。【观看模拟动画】 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变化过程,理解发生变化的实质。归纳 原子与分子相似,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具 、 、 等基本性质。原子的定义: 。学完本课题我知道了: 1. 。2. 。3. 。【激疑思辨】为什么在分子定义中只强调化学性质,而不提及物理性质? 【迁移运用四】 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是否正确?(1)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液体中分子是静止的。(2)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2.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有关问题。(1)在距加油站一定距离的范围内为什么要严禁烟火?(2)常见的混凝土水泥地板分成许多块,主要是为了美观吗?【课外延伸】 列表比较分子和原子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分 子原 子定 义基本性质区 别联 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