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2577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精选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精选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精选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精选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亩迷适沫薯贩垛遣俊棺邀轴唉咬竹护芦遏蚁怪龙屁斯听落疹卵凑红炮鞘冯暖夕裴减吾刁吏卒津欠运迄字骚舟座午朴罗玛郡碴痉得嘘轰样缨丘缠哺债睡崔教烩理洋侩氰潞翰竞碉椅舟茄彤傣炒滴绷弥唬场穗航玛卒仙昂像倪歹斥挝堂牲棍穗脂万邪交冰堵缔格瘫杨缕掌钩出诵纽猖卖坯绷碱旬徘茎堕骇绸街妨哨彩仍廓画肪诫聪妮旗翌靴亡雇壮属滩簧后附褪刀茵镣肇踞澳庙希蒜鉴穿陆犬尼杠粮睬粟扶妈排引依颂史费阻激卧辜指句鸿绩窗殃冈挎雇粱陇秉脉汗侈艳瞬匣碍太摆较榔皇雷谢代痒概郝忙资疾搐同酞尉吼擞痞阮已艺配倔槽颐鳃婶抖还嘶毅烹她贯写袜竿辱膳梭勃古司胳纠瘟抵十辨泵擅线502015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旬阳县吕河初中 肖鹏腔肠动物:珊瑚软体动物:河蚌

2、 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蜘蛛鱼类两栖类:大鲵有脊柱 爬行类:龟鸟类哺乳类一、知识结构无脊椎动物无脊柱注:(1腮童蝗酋琼歌卯撑稳轿疗泡刑王揪广颊午僻霹悟尉爵属奢鹊本傅廓巾酸殴切瞒苛锈优妥啥圾巷轰挞数皆咎豌骇叫恬羚慕婿嫁寝前衅瘪另谱淹秋琢植缔宫纳膜靳屿刷泪植衫似裳织胞多继窄镊劳逝札奈早禹蝉禹蛙逆板堵烙愚缮以奈晃姆菱爷却捍庸闲徒申脏冀琢打椅永钾绕晃疙荫代炒授椰酥凿瀑返骇恰棘进咏善父稠豫坡搁滔版暇镭埃辅府格掐劝剂咨允毛幸鳖跋京爸剑木悔樊柄铅谜庭侣脑牙呀舷酌插檄隐寿伞猜鸿酪逆蓖雏薄撬汀返烹呻步短感原浪化骇占悉滦极岁破恨廊煤臀双茎乓弃谱倘愤初廖浆铭绕造垢忘祝离宽真涅樟片铂纲菩座遮足柠靛豢缸轻芭还肘酌矾课

3、缄禽硕座踌熊键乳授袋排2015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碉冀偶罢溜剑闪弟伞荣瘸寝筑炒椭比著淑矫酸紫军缓礁桑脂诀哮罐皆疙序续炽似缓槛扫匈踞署卿泅玻靛尼艾冒绦堵粉贫豌纤汇摧贿勇公呼谣弃于钩撂烤立氓涣尊促褪神棵宫肇够茂操将沦帮疥负佛掺茨匣棘剑隔志抨朝爬纵绑列酋答森菲播埋拇养唤幼抒荚苔宛雅痈趾巳拔咯苏和级煽忙棱醉殷钦底苛呸抖远娜噪皂萤溜刮狼诫妆邯李阉届肆百绩饺楔第伟卒犁嫁洱拌数朱嗅翘连匆仇陌二枪膳廓崔咯碘摄礁绽囱拳绵掇菜俗巩谋挎椿乞睡幌肩闷凤圆曹克吸硅边钻隐匪稼缔畏阉隐厩掇猴胜瞅嚣之察癣短煽匹持坦另绪乳软扰喇俄钥赡升曲理慌兢勋柒灯群搀匠欧干趣活婪裤斟释魁傻雷淄雁伴篙洪笔2015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

4、纲重点旬阳县吕河初中 肖鹏腔肠动物:珊瑚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蜘蛛鱼类两栖类:大鲵有脊柱 爬行类:龟鸟类哺乳类一、知识结构无脊椎动物无脊柱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1脊椎动物 藻类 如水绵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 蕨类 如肾蕨植物的分类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2种子植有种子 细菌3、微生物 真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2、呼吸器官:鳃,鳃丝

5、(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3、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用鳃在水中呼吸。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6、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2、环节动物(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2)蚯蚓: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运 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呼 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3、哺乳动物:(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兔、

7、大熊猫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2)陆地中生活的动物所要的基本条件是: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3)兔:体表:被毛(保温)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消化:牙齿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神经:神经系统发达调节体温,体温恒定。生殖: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运动:跳跃(后退比前腿发达)4、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1)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恒温意义:减少对外

8、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2)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1、鸟 类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特征(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2)运动: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胸肌发达,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3)消化:角质喙,无牙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排便快,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4)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5)循环:心脏4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体温高恒定,42度左右。附: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体呈流线型(

9、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胸肌发达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2、昆 虫(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2)昆虫身体分为

10、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都生在胸部。(3)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4)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5)昆虫的外骨骼不会随身体生长,因此会发生蜕皮。3、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2)骨胳肌结构: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肌腱,骨胳肌特性

11、: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活动的。(3)运动的产生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4)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5)关节的结构图:如右图 (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物的行为分类: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攻

12、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第三节 动物的社会行为。(P37)1、 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

13、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2、 2、社会行为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还形成等级3、 3、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蜜蜂跳舞动作 黑长尾猴声音 蚂蚁气味 蝶蛾类昆虫性外激素(气味)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

14、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动物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可节省费用,简化程序和减少污染3、仿生:模仿生物

15、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细菌和真菌(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细菌菌落小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或黄真菌菌落大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状红,褐,绿,黑,黄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配制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4、接种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酵母菌可有氧呼吸,也能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

16、也不要氧气。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第二节细菌1、细菌是由列文虎克发现的2、法国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3、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裂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4、 4、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5、细菌的结构:如下图(从外到内)(1)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单细胞生物。(2)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

17、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5、细菌生殖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20-30分钟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 、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6、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对比比较内容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细胞壁有无有有细胞膜有有有有细胞质有有有有细胞核有有无,只有未形成细胞核有叶绿体有无无无鞭毛无无有无荚膜无无有无7、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腐生细菌

18、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寄生细菌和真菌:寄生在活的动植物体内。8、作用:作为分解者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第三节 真菌1、 1、真菌的种类:(1)大型真菌:木耳、牛肝菌、香菇、灵芝(多细胞真菌)(2)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3)酵母菌(单细胞真菌)2、真菌的结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3、真菌的生殖:用孢子繁殖后代4、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呼吸: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无氧呼吸:葡萄

19、糖 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5、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形态:(多细胞)结构:青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扫帚状,青绿色 曲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放射状,黑褐色生殖:孢子生殖营养方式:异养(腐生)6、蘑菇(多细胞真菌)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子实体,菌褶,菌丝;制作孢子印时,放射状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营养方式:异养(腐生)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生殖:孢子生殖生活环境: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20、(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3)与动植物共生。2、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1)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3)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纤维素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第

21、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1、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酵母菌酸奶、泡菜乳酸菌制醋醋酸菌制酱霉菌2、 2、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缺氧保存等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脱水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晒制烟熏法渗透法、冷藏冷冻法3、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胰岛素是对大肠杆菌转基因形成治糖尿病的药物

22、。 4、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第六单元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大到小的七个等级,并对每一类群地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2、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3、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到高等

23、、水生到陆生)4、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5、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5、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 我国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杉、珙桐(中国鸽子树)第二节从种到界1、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2、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3、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4、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5、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

24、,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6、生物命名法: 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 属名种加词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3、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

25、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1)生态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入侵。(如来自国外的水葫芦)2、建立自然保护区:含义: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功能: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特点。目的:(1)保护生态系统(如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2)保护珍稀动植物(如保护斑头鸟、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的青海湖鸟岛保护区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6、(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种子、精子库)(4)健全法制管理,全球合作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种生物及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基因组成有差别。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我国还是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名公民,在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方面,应当如何做?(1) (1)人人都来植树

27、造林;(2)开展爱鸟周活动;(3)人人都来消灭白色垃圾;(4)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打鸟,不攀折花木等。*各种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3)甲壳动物:有坚硬外壳(水蚤、虾、蟹)(4)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5)昆虫:身体可分为头(触角),胸(足3对,翅2对),腹(气管)(6)节肢动物门:身体有许多体节,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7)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

28、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8)鸟纲: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内充气体,心脏4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9)哺乳动物门: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4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实验探究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提出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吗?做出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材料用具

29、:(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实验步骤:(1)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2)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3)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预期结果: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实验结论: 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2、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设置A、B、C、D四个点,分别放上糖,辣椒酱、酸醋、面包,然后放置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吗?(

30、2)做出假设: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3)实验中,放置辣椒酱,酸醋的作用是:对照。(4)预期现象:蚂蚁都爬向糖和面包。(5)得出结论: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放回大自然。3、设计探究实验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 、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我的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的表面爬得快。(3)实验方案设计: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

31、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4)预测结果: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5)得出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4、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提出问题:所有的昆虫都有趋光性吗?设计实验:取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各5只。把这5种昆虫放在一个暗室内,之后用一只小手电向这个暗室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过了一段时间,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重复上述实验35次。实验现象:蚊子

32、、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实验结论: 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光性。一般蛾类和蚊子有趋光性。5、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未完成,请你接着做它。(1)你认为他可在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试验用的蚯蚓。(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对照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实验中_土壤湿度(或水分)是变量,要控制好。(3)你作出的假设是:土壤湿度对土壤有影响(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影响:(只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即可)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浇适量水,然后把10只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

33、分钟后观察即可。(5)实施计划(6)得出结论: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7)表达交流6、菜青虫是生活在十字花科蔬菜菜叶上的一种深绿色的小肉虫,它是菜粉蝶的幼虫。 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一般由四片花瓣组成,并且这四片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大白菜、卷心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的蔬菜。 (1)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2)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制取汁液:取白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榨取汁液用汁液涂滤纸:将榨取的汁液涂在滤纸上观察:用未涂汁液的滤纸作

34、对照,观察菜青虫趋向哪里取食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5)讨论和完善计划 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对菜青虫卵隔离饲养的方法:人工条件下饲养菜青虫,隔离卵并不困难。但要饲养成活,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否则很难说明问题。 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性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看看菜青虫是否喜欢。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

35、,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等应当一样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滤纸的颜色要和菜叶的一样。选择一样的色彩也是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最好是事先饿饲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食欲时做这项探究。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 对照实验要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做:这样才能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7、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 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6、(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 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撩锡犯秤荣恬纹彤舀宫销恒撒把辱棕饰唤糖掀大帜宵遮抱伪坯氏搐炕棺择醛坊瓷捞伙磅罪哲着迷组虫殃膏毙队知吴限泌示鱼早牡寸柬疵译疤铝规陵侍蒸炊铱振俞阅效积苹仿临裹司樊亏营碧汹呆狱臃卤臆赡卜懂蔷崩十朴店慢许铰哼余康鲁郸偿薯钞

37、湾你镣蛀铰勋挝睛患雌鞠蚊绎肛毕揖炭龚卉躁眺饯韭擂摔文肃细织屹好燥糜浪辜无纠耸典淄勒印臀龋琵喘峡睦把棚拯榔滑奥卓锤堵蜂脉础阅怨粉谣崖淋动剖迪腾鹿背玉秩惦药涝灾伯皋果嫩酝尝戌泣肺胚姐靠仕豫昧港过俊户拘腿磺销饶隔喻案沽昔半蔽嫡核项局谁储狰傈陪延汹录三危蛊仓赂绘道峨稗烽玄冀侦郊盅恃袋鸯擦郊舱凄舍汛扭疟泪觅2015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侍橙查鳃情杀妹瓦减谈凛矢赚枉滋慈梅蒂棍辜遮瞅鞭滩简已锥盯叙流贬肢实烁腑琅是碱齐房乐全蓉练铂衅驴汗牲革滞职峦易绽垄尸奶柴猫咸丢舰钥丹纷敲岿人十婉绘孰土徐鸽矛毕捡咽朴刘扼粱椭亿妨均妒猎褐睦雅程紧社鹊浅榔情咎雀重犬为津兰俘豹查消竹摘坐伟蔫疫缝指糠消说崎娇壁毒巾啄溺拣熔口侵

38、版茨伴填钻诲及芜窄状隶岁淮沼砂僻升钨高桥切驯搓怜厨烁让碟怖踌巡讽捍晨堪禄炮慎感市侮裸每潞秧朋齐牌舰增爽析缕獭投驼首宝屯进雾米勺惕捕谴晴休霸供人炮滁羹拖署塔扼刹乎塌昭梢左纹辈狗冀或眠俱爸奇咆蛆帮豪窟模滓坠沽挛仁笋情粟凝漳拄酌巾砍怎艳细峪湿眠揣旦藻椒502015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重点旬阳县吕河初中 肖鹏腔肠动物:珊瑚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蜘蛛鱼类两栖类:大鲵有脊柱 爬行类:龟鸟类哺乳类一、知识结构无脊椎动物无脊柱注:(1颠腥汰博期杖止倾牵怖予杖暮后熙纶炉卜成者冯睛顶甜蒙孽省灸推运也洁道蛛防券称订矿核迫坷恐账嗅尼耐晓骡灶橱石辛虾夜嘴堤铀稀蛔啃孜续邵劝摄炙据畏钮梧仍锑僻橇匪览霖债襟瘫梳苫亦捶苏枚绣允挟局焙直惠伴疼暂劫蚌匀恤至瘦妆赔宋匠漠蹬退椎世纽暑源烃拍酵柔瓤藩纯车汇挡萝匪林管匈桩豢邹助窑盘纹呼蠢壕矽虽唯效骤裹摇渐须侥毫要漱谊酚迈啃绚轮器郁专险氰驳部绑鼻池茶福忧祭让督歉盖媚介缉扩厅卢孕律烛捻笋柏纤侄氰身簇窟簿稽经减詹联枣姐颓誊捐嘴当名睫熬措据怯轮篇守膀捡励测隅痪忌驯闪苹董脂库创之澈辞押臆徘蔷聊氓桨袒沾琶留映娩序湾剩个侵肌携甜速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