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球圈层结构导学案学生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球圈层结构导学案学生版汇编.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罗田县育英高中 必修一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生版)编写者:徐爱秋 校对:方孝华 时间:2013-11-8 学生用时:120分钟目标定位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特点。 2、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地壳、地幔、地核的界线及主要特点。 3、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 划分依据:地震波_的变化。(2) a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表示横波较_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表示纵波较_b.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代码名称深度波速A波B波C_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_D古登堡界面地下2 900千米处_
2、传播速度突然_ (2)C以上为_,C、D之间为_,D以内为_(由E_和F_组成)。(3)岩石圈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_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地球的外部圈层(见右图)(1)A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_。(2)B_: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但不规则的圈层。(3)C_: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_的底部、_的全部和_的上部。1大气圈 (1)低层大气的成分及作用:(2) 大气的垂直分层2.水圈(1)组成:海洋是 。陆地上的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泽水等都是其组成部分(2)作用水分和热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不同的 和自然景观类型。水溶解岩石和土壤中的营
3、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水循环可以调节 、净化大气。【问题思考】1地壳、地幔、岩石圈、软流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探究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华网北京2008年8月12日电:我国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处发现了一个新的油气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工作获得了新的进展。该新油气田的成功发现,进一步展示了黄河口凹陷处的勘探潜力,对渤海湾油气资源的产储量规模的稳步提升发挥更大作用。地震波被称为“照亮地球内部的明灯”。人们对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其物理状态的认识,主要是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1) 为什么能根据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4、(2)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探究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回答问题。(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2)B层_部冷_部热,气流以_运动为主。(3)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层;现代飞机多在_层飞行,因为该层_;_层中有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状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特点。2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特点的描述,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叙述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天气现象复杂多变A B C D【反思归纳】列表比较地球的
5、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及其中的悬浮物,即_、水汽和固体杂质厚度2 0003 000千米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连续但不规则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分布于岩石圈上部、大气圈底部和_中;最_的圈层一、选择题(2011南京质检)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较大城市。据此回答12题。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
6、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3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 ()4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 B位于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 C位于地面以下,上地幔以上 D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52010年3月以来,冰岛发生了大规模火山喷发。此次火山喷发出大量炽热的岩浆,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 () A岩石圈 B
7、地壳 C下地幔 D软流层(2011铜陵模拟)中国经济信息网2008年3月25日电: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2 000米超深钻机日前在川西海相科学探索井(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川科1井上安装调试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6此次科学钻井的最大深度位于 ()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7大陆科学钻井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 A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 B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获得的 C大陆科学钻井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 D科学钻井并不能有效地监
8、测某些地震活动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89题。8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 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 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 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9图中M和N所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 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10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A B C D11若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A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 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C外核、内核、地核 D地壳、地幔、地核读“秀丽的
9、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215题。12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13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14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15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16地球低层大气的三部分组成是() A氮气、氧气、空气 B一氧化碳、水气、氧气 C氧气、氮气、灰尘 D干洁
10、空气、水汽、固体杂质17大气层由近地面到高空分为三层,按序排列正确的是()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 D电离层、臭氧层、对流层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1)二、综合题6() 单核细胞内含有较丰富的促凝物质,内毒素可促使单核细胞合成和释放组织因子而加速凝血过程。18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5下列哪一项不是直接引起DIC出血的原因?(0.461,0.388,03临床)(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A和BC是_,D是_,CDE是_的一部分。(2)(3) 15、用原型法开发系统时,使
11、用、评价系统原型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不连续界面F是_。11() 妊娠三周开始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I、V、X、(a未增高,只有在产科意外时才增高,所以凝血酶含量未增高)等逐渐增多;而AT-、t-PA、u-PA常降低;胎盘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多。机体血液渐趋高凝状态,表现为高凝血及低纤溶状态,到妊娠末期这种状态尤为明显。应激时机体常表现为血液凝固性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儿茶酚胺可增加血小板及某些凝血因子的数量,又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使其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酸中毒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下的胶原纤维等暴露,促发凝血因子的激活,启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引起DIC的发生。另一方面
12、,由于血液pH降低,使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升高;相反,酸性环境下,体内肝素的酸性功能基团如羧基、硫酸基等作用减弱,故其生理性抗凝血活性减弱;血小板聚集性加强,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同时聚集后的血小板释放促凝血因子增加,易引起DIC。(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C凝血酶时间延长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营业收入调整金额=-42+1000-600=358(万元)。 A当雄 B成都 C上海 D北京(2)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到() A先左右摇晃
13、,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5.FDP(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5、开发人员、用户(3)西藏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 _。(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西藏地区地球各圈层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其研究原理是 _【练后反思】题组题号错因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答案课前准备区传播速度慢快固体、液体和气体莫霍界面明显增加完全消失下降地壳地幔 地核外核内核地壳大气圈氮和氧水圈连续 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1 大气圈 生命活动、基本成分、保温作用、光合作用、紫外线、成云致雨、太阳辐射、
14、 无线电通信、升高、水平运动、平稳、递减、对流、天气现象、 主体、自然带、气候问题思考1.厚度范围联系地壳平均17千米地表至莫霍界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圈平均100千米地表至软流层2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均是由无机成分构成,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共同组成的。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指生物圈。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着通过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而改变。(2)对火山喷发出来的
15、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等进行研究探究点二 1、(1)地面 (2)下上水平 (3)AB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BC 2、B反思归纳 干洁空气水圈活跃课后练习区1A2.B第1题,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这个不连续面处,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第2题,塔劳群岛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0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上地幔。3A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呈正相关,陆地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震波从莫霍界面传播到测定点的时间越长。4D地壳与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都由岩石构成,被称为岩石圈。5D软流层存在于上地幔顶部,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6B7.B第6题,此次科学钻井的
16、深度达到12 000米,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故B选项正确。第7题,目前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是依靠物理方法间接获得的;大陆科学钻井成功后可揭示的只是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等信息;科学钻井可监测地震活动;故B选项正确。8C9.D第8题,由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直接读出。第9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定位可确定M、N的位置。10A由于原油主要是液态物质,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在其中传播时波速变慢。11A该图示反映了岩石圈、地幔及地壳的关系。岩石圈是由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和地壳组成的。12C13.B14.C15.B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
17、;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16.D 17.B18(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几千米。解析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19(1)A(2)B(3)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4)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壳较薄。第(2)题,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第(3)题,西藏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第(4)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