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角的分类实录3汇编.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310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角的分类实录3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角的分类实录3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最新角的分类实录3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最新角的分类实录3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最新角的分类实录3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角的分类实录3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角的分类实录3汇编.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角的分类课堂实录 秦 辉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关于“角的分类”这部分内容是分三个阶段来编排的。第一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尺画角,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画直角。第二个阶段,是在二年级下册,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三个阶段,就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分类”( 教材第41页的例2、例3及相关的练习)是这个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是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又认识了直线和射线,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根据角的度数分类,区分直

2、角、平角、锐角、钝角和周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掌握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并体验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角与周角的定义;掌握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关系。难点:了解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掌握平角和周角的本质特征。教具准备用硬纸板做的活动角、量角器、纸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整

3、理旧知 屏幕上出示一个点。 师:以这个点为顶点,怎样画出一个角?(屏幕演示角的画法,画一个锐角。) 师: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角吗?根据是什么?(板书:锐角 小于90)师: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下面的每个角你认识吗?它们是什么角?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屏幕上的角:固定一条边不动,另一条边向左边不断地张开,角越来越大。在角的大小变化的同时,让学生跟着说出分别是什么角。当变成直角的时候停住。师:现在是什么角?(板书:直角 等于90)师:现在这个角还能继续变大吗?它会是什么角呢?(继续演示屏幕上的角,另一条边向左边再继续张开。板书:钝角 大于90)二、认识平角和周角(1)平角的形成。教师继续演示屏幕

4、上的角,另一条边继续,向左边张开,直至和固定的那条边在一条线上。师:现在还是一个角吗?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 提前预习过的学生知道这是个平角。 认为是一条直线,不是一个角。 认为可能是一个角,但心存疑问:在一条直线上了,那么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在哪里?通过再次演示(可将课件的速度放缓慢些)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另一条边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结果,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得出结论:这仍然是一个角,不过这个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了。这样的角我们叫它平角(板书:平角)。追问:从平角的特征出发,你可否猜出这样的角为什么叫平角呢?(2)介绍平角的画法。教师说明可以依据平角的形成过程画一个平角,并板演平角的画法。(3)生

5、活中的平角师:你能用手中的活动角做出一个平角吗?并将这个平角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流。课件演示生活中的平角。(4)平角和直角的关系。师:观察屏幕上的平角,你发现平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观察从0到90是一个直角,从90到180又是一个直角,所以一个平角里包含了两个直角。)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个平角=2个直角=180(5)钝角和平角的关系。设疑: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的大于90的角是钝角,那么180大于90,它还是一个钝角吗?给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钝角不仅要大于90而且要小于180。从而得出结论:钝角大于锐角和直角,而小于平角。2、初步认识周角。(1)周

6、角的形成。师:如果这条活动的边继续向左下方张开,这个角会变得怎么样呢?(生:大于180,越来越大。)演示到270的位置停住,问:你能说说现在这个角是多少度吗?根据是什么?让学生明白这个角里面包含三个直角,所以是270。猜想;这个角还能继续大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讨论。)教师演示角的变化:活动的边继续向右上方张开,直至和固定的边重合。问:这还是一个角吗?如果是,角的两条边有什么特征?因为有了上面关于平角的形成过程的了解,学生在这里可能会立刻想到这应该也是一个角,只不过角的两条边重合了,变成一条射线了。师;你能依据这个角的形成过程,给这个角起个名字吗?(绕着顶点旋转了一周。)(板书:周角)(2)

7、介绍周角的画法。师:你能依据周角的形成过程画出一个周角吗?(请一名学生上前板演,其余学生尝试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交流后教师再板演周角的画法。(3)生活中的周角。师:你能用手中的活动角作出一个周角吗?并将这个周角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360。三、巩固内化,提升认知1.想象探究活动“角的家族成员大讨论”。创设情境:学习过的各种角汇聚在一起开讨论会。请你分别代表某一种角,说说其特征,并用活动角或手势表示出其大小及其形成过程。最后再根据每种角的特征排列出它们的大小顺序。2.下图中共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3.教材第41页练习题:

8、下图中只量出一个角的度数,你能说出其他三个角的度数吗?四、课堂总结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回答的有:(1)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吗?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吗?师:平角和周角仍然是角,仍然有两条边,只是两条边的位置关系比较特殊。直线和射线是线,它没有两条边。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2)大于180而小于360的角是什么角呢?(3)活动角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那会是一个角吗?如果是,会是一个什么角呢?师:同学们问得真好,这说明你们认真思考了具有钻研精神,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这节课只能上到这了,课下同学们自己查找一下资料吧,下一节课我们再共

9、同交流。五、作业布置教材第4345页第3、4、5题。 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锐角 小于90直角 等于90钝角 大于90平角 1个平角=2个直角=180周角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360课后反思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活动角的演示。通过转动活动角其中的一条边,角的大小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由锐角直角钝角平角270周角,学生直观地感知着角的大小在随着两条边张开的大小而发生着变化,更充分认识到这几种特殊角的特征所在;也因为活动角的直观形象,学生更易把握平角和周角的概念,而不是单纯、机械地理解“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就形成一个平角,角的两条边重合成一条射线就形成一个周角”。借助这个活动角的演示,直

10、角90和270这两个处于分水岭的角也让学生能轻松地看出平角、周角和直角间的关系。另外,通过活动角的演示,亦能进一步完善对钝角的认识和把握。二年级下册关于钝角的认识仅局限于与直角的大小比较,只给出了钝角的下限的定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才对钝角的定义进行了完整的诠释。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逸夫小学 秦辉一、现状分析优势: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多年,中学高级教师,年从事高段语文、数学教学,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近几年来,个人专业发展在原基础上有了不小进展。有较强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曾获得市优秀教师称号。关心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能高标准地严格要

11、求自己,以身作则,曾多次获得中心学校行风建设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不足:(1)、工作踏实,但缺少光顾细节的意识。由于工作繁忙的原因,与家长联系沟通较少。对一些后进生关心还不够。(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不够上乘,个别软件制作课件还不会。二、人发展目标1、积极认真实施新课改,并能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新课程的实施;2、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研究,做出成绩,不断提高个人的研究能力,提高个人素养。3、积极参加每个学年的论文评比,争取获得奖次。4、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素质,5、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再上一个档次,争取会做FLASH课件。三、行动策略:1、加强专业文化学

12、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指导个人成长实践;2、通过自学和培训学习、提高个人班级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校;3、注重行为规范的渗透和教育,关心每一个各方面的发展;4、发挥班级集体团结互助精神,抓好细节,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5、积极与同事经常性交流,努力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达到共同提高;6、积极与后进生家长交流沟通,找到对策,帮助后30%学生的学习,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和发展。心 得 体 会 -学家乡党史,强理想信念密山市逸夫小学 秦辉通过近一段时间“学家乡党史,忆革命征程,强理想信念”的网上学习,我对家乡的历史

13、了解得更多了,清楚了过去许多对党史模糊的理解。生我养我的家乡密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并创造辉煌的“新开流文化”。密山是一片美丽神奇而古老的土地。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了人类活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密山人民的反抗斗争始终不断,从对沙俄侵略中国领土的斗争,到反抗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以至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及工人运动,无一不体现密山人民的爱国精神。而密山的悠久历史以及密山人民的反抗斗争精神,正是共产党在密山建立的基础和条件,也使共产党在密山建立成为可能,并培育出党在密山发展壮大的沃土。密山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早在1930年8月,中共北满特委就在当壁镇建立了中共密山

14、特别党支部,宣传革命道理,开展农民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密山抗日游击队、东北抗联第四军等抗日武装,以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斗争,谱写了密山历史上最雄伟、最悲壮的章。1946年6月22日,三五九旅解放密山,成立了东安地委。解放战争时期,密山是我军巩固的后方战略根据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东安发射药厂、东安电器修造厂、东北军区卫生部第九医院等许多重要机构先后来到密山,建厂建校建医院。在党的领导下,密山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大批物资支援前线,为东北全境的解放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密山被誉为中国人民空军摇篮,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的诞生地、中国人民解

15、放军通讯部队的发源地和军事发射药制造基地,是军事医学的摇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密山历史,不仅成为密山近现代史中最为光辉的一页,而且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密山人民永远的骄傲,也是密山人民永远的财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旧中国。从此,她说像一座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旧中国黎明前的海岸。她就像舵手,指引着中国革命这艘航船前进的方向。历史如镜,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使我更加敬仰我们的党,有了党,苦难的中国人发才能翻身得解放;有了党,革命才会走向成功,中国才会由弱到强;有了党,社会主义事业才更加兴旺发达,创造了一个

16、又一个的奇迹与辉煌。通过学习党史,我进一步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加懂得:报党恩,爱祖国,爱家乡,就要从自己本职工作做起。我作为一名从教三十多年、受党教育多年老教师,更要满怀激情地投身工作,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以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做榜样,以强烈的责任心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还要认真钻研业务,以严谨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工作,用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敬业精神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出力,以实际行动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密山市逸夫小学 秦辉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乐事、趣事,他们感觉到的是苦和烦,他们之所以学习好

17、,是在家长的看管、逼迫下才学习的。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兴趣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就数学这门学科来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重中之重。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迈进,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兴趣是学习的根本保证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到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因此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

18、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课的内容发生兴趣时,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则把学习看成是精神负担,效果必然降低。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其次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乐学的兴趣,近些年来,我有这样一些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动机目标是构成人的积极性行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树立动机,有了动机才能确立目标。一个人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

19、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此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行为时,这种学习行为才可进发而成一种有利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反复向学生强调学习的重要地位及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数字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掌握这个交际工具才能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事务中作出更大的贡献。2精心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我们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因此,要使学生学好,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

20、。”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绝不“戴有色眼镜”看人。我努力地去了解每个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并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掌握其心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热情帮助。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教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好、学好的基础。3根据实际适当运用讨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平等坦率的讨论,由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融会贯通,既实现了学习和运用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约束,并保持学生的热情,同时也保持了课堂纪律良好,更激发

21、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4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只有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课堂小游戏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又一种妙法。经常做游戏能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我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几名学生上台表演,其它同学竞猜。通过这种既有主角又有全班同学参与的游戏,不但使学生知识得以巩固,更能在大范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2)、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活动就是指为学生提供运用的机会所开展的

22、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兴趣。徐胜三说:“实践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把握小学生好新、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的特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实践活动,在运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一个好的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浅谈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密山市逸夫小学 秦辉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数学离不开思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23、。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探索新规律的能力就越强,创造性思维的水平就越高。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研究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许多专家、教师著文论述其经验,值得借鉴。我在教学时也进行了实践和尝试。以下谈谈我采用的方法。一、发散思维的培养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起着主导作用,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使学生能够打破思维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

24、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唯有“发散”,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从不同方面去思考,才能深刻地理解、巩固并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题的讲解应该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即条件发散、过程发散、结论发散,强调思维的发散,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数学题目,由于其内在规律或思考的途径不同,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在例题教学中,可叫学生先做例题,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探求多种解法,然后教师再给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法的优劣,找出最佳的、新颖的或巧妙的解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求“三角形的面积”方法很多种,只要学生理解、明

25、白题意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教师绝不统一让学生用一个方法。 二、求异思维的培养 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教逆向思维。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对于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往往习惯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用,极易形成思维定势。在解决新问题面前,这种思维定势是一种负迁移,作用是消极的。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所以,在重视正向思维的同时,养成经常逆向思维的习惯,“反其道而行

26、之”,破除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通过直观因素来解决抽象问题,进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观察力和概括能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无疑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四

27、、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求异思维占主导地位,也有求同的成分,而且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从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反复结合,才能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新奇性。五、由易到难逐层延展如:(1)一班40人,二班比一班多10人,二班有多少人?(2)一班40人,二班比一班多10人,两班共有多少人?(3)一班二班共有90人,二班比一班多10人,两班共有多少人?(4)一班二班共有90人,从二班调入5人到一班后,两班人数相等,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5)一班二班共有90人,从二班调入3人到一班后,二班比一班多4人,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6)两个班共有90人,二班调给一

28、班8人后,二班比一班少6人,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这样的练习思考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练习也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是书本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这种方法是依照思维递进的程序性数学的逻辑性的统一,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总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数学教学等途径来实现,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姜 艳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

29、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我班的卢昭,她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她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她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她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

30、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行程问题课堂实录 姜 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p54。教学目标:1、理解

31、“速度”的含义,掌握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2、通过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3、经历将简单的行程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全过程。4、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上学情境图:“小红上学走了6分钟,小林上学走了8分钟,谁走得快些?”学生无法判断,因为缺少条件。2、师:还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判断谁走得更快些?(引出路程)课件再出示:“小红家离学校300米小林家离学校480米,那

32、谁走得快一些呢?“师:小红和小林的家分别住在学校的两侧,根据下面的信息,你知道谁家离学校更近些吗? 学生汇报方法各异,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先分别算出两人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在比较谁走得快。 3、师:刚才同学们分别计算出小红和小林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叫做速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速度、时间与路程的行程问题。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速度” 1、感知“速度” 课件出示一些教师收集的速度。(刘翔跨栏每秒跑8.5米,火箭燃气美妙喷射约为2千米,猎豹每分钟奔跑1800米,声音每秒传播340米,蜗牛每小时爬行8米,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等)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 2、分析“速度” 课件出示:刘翔跨栏每秒跑

33、8.5米。师:到底有多快? 学生兴奋地说:“滴答一下,就8米多”“眨一下眼,就近9米了。” 课件出示:猎豹每分钟奔跑1800米。 师:有什么感受? 生:更快!(引导学生换算出猎豹奔跑的速度是每秒30秒,比刘翔还快!) 课件出示:蜗牛每小时爬行8米。 生:刘翔1秒跑的,蜗牛要爬一小时。 课件出示: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 教师适时介绍为什么在电闪雷鸣时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 3、理解“速度” 试着说一说什么事“速度”,同桌间互相说,在自学教材第54页例3上面的一段话。反馈:像以上这样“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每分钟走多少米”“每秒钟行多少米”

34、都是速度。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如:每小时行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小时。你能试着写一写每分钟走60米、每小时行8米吗?学生练习写法。 (二)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1、迁移应用已有知识经验(1)自学例题(课件显示例3题目)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巡视。 (2)自学反馈 学生板书演示,并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还提出别的方式方法。师生共同评价。 802=160(千米) 22510=2250(米) 2

35、、抽象概括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小组讨论:比较这俩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积极表述自己的发现。 (2)师生共同分析算式中的数量各表示什么? 80 2 = 160(千米) 225 10 = 2250(米) 速度 时间 路程 速度 时间 路程(3)小组合作、写出关系式展示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3、质疑,释疑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54页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问题。从学生的质疑和释疑中,得出: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三、应用提升1、教材第56页第5题。让学生巩固对速度的认识和理解,并检验速度的统一书写方式。2、(1)运载火箭的平均速度约为2千米秒,当它

36、飞行了9秒后,火箭与发射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适时进行爱国教育,再次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个关系式,并理解“路程”与“距离”。) (2)神七飞船运载火箭的平均速度约为2千米秒,当它飞行了18千米的时候,火箭在空中飞行了多长时间?(3)神七飞船运载火箭在9秒内大约飞行了18千米,火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出示情境图:限速60的交通警告标志。(说明最高限速是每小时60千米。)(1)李叔叔开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你想对他说什么?你建议李叔叔按什么样的速度行驶?(2)照你建议的速度,行驶3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3)照你建议的速度,行驶3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独立思考,小组交流。4、出示信息,在括号

37、里填上你们选择信息的序号,并根据所选信息提出问题列式计算。(1)我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2)我家到外婆家大约600米(3)我从外婆家走到少年宫大约要用5分钟(4)自行车的速度是200米分我们选择( )和( ),列式:我们选择( )和( ),列式:四、总结交流,布置作业。1、课堂回忆请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了怎样求速度、时间和路程。知道了速度的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复合单位,有米分,千米分等。2、作业布置。(1)教材练习八的6、8、9题。(2)大白兔和小乌龟赛跑。大白兔傲慢地说:“我一定跑第一!”2千米赛跑一开始,小乌龟立刻使劲爬,每分钟爬20米。大白兔先睡

38、了90分钟,然后才开始跑,每分钟跑200米。猜一猜,它们谁胜了。(完成后出示)如果大白兔想获胜,它该怎么办?板书设计 行程问题 80 2 = 160(千米) 225 10 = 2250(米) 速度 时间 路程 速度 时间 路程 答:2小时可行160千米。 答:10分钟可行2250米。 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课后反思本节课知识点日常应用广泛,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容易理解,针对本课难点“速度”含义的理解,教学中立足于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创设具体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的实例中充分理解“速度”的含义。通过一些例题自学,抽象概括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质

39、疑、应用中内化理解。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体会成功的喜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密山市逸夫小学 金霞一、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能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2、能说出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力目标3、会通过操作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扩大缩小的规律,并推导出基本性质。4、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数学问题。情感目标5、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6、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德。7、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第十册数

40、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难点: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运用性质解决问题解决措施: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相关软件;大小不等的圆形纸片、剪刀、水彩笔等。四、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高年级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通过顺迁移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规律,并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下,利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运用,更易给他们直观的体验,反馈也更及时有效,因此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数学课程标准

41、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本节课的思路是:1、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把学生分成每组4 人的学习小组若干组,每组利用长方形纸片、剪刀等学具,让每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把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4份、8份等,找出分数的分子分母扩大缩小的规律,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2、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3、充分发挥多媒体

42、直观、具动感、易交流的优势,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舞台。六、教学媒体设计本课件在设计和使用时力求体现各教学媒体组合整体优化的原则,并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教材的特点,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目的,并做到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交互灵活。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手段贯穿始终,始终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视觉、听觉上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尤其是重点、难点突破上给学生形象直观的帮助。使学生在教师和课件提供的指导下进行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案,顺着学生的思路灵活地运用课件进行教

43、学。七、教学过程:(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1、教师讲故事。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2/6。老三分到了这块的3/9。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讨论: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 引导:聪明的阿凡提是讲了什么话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一上课,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

44、欲望。 2、在下面中填上合适的数。 12=(15) (2) =(1) (24)3、你能把“12”这个除法算式改写成分数形式吗? (二)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分别说出黄色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再用分数表示出来。 (图略)、 1/3 2/6 3/9 (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再翻开教科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1)从左往右看,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1/3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2/6。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

45、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2/6。 (2)引导口述:1/3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2/6,分数的大小不变。 (3)2/6=3/9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同时乘相同的数 ) (4)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 都除以)(5)引导思考:都乘、都除以两个“都”字,去掉一个怎么改?(去掉第二“都”字,换成“或者”)再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板书: 零除外) (6)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都”、“相同的数”、“零除外”等。然后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师生共同读出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设计意图: 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老爷爷分地”和分析三组相等的分数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材料,出示的思考题是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教师环紧扣的提问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