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pptx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47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ppt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作为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会采取什么行动来挽救民族危机?,一、公车上书,1背景:,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人们觉醒。,2兴起:,1)上书时间:2)发起人:3)上书主要内容:4)结果:,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反对议和,请求变法。,上书失败,维新变法运动由此揭开序幕。,公车上书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那么,维新派开展了哪些活动呢?,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后来就用“公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省南海县人,人称康南海

2、,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二、维新思潮的传播,1维新派的活动2严复与天演论A 主要观点:B 影响:,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等,“物竞天择”“自强保种”,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国闻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南学会,万木草堂,严复(1853-192

3、1)福建侯官人,少年考入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严复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天演论,维新报刊,北京强学会,湖南 南学会,广州 万木草堂,维新人士的积极活动迅猛发展,引起清政府中的顽固派的仇视和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VS,维新派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作用:维新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维新派:主张在保存中国传统的君主政体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部分的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教育。,三、“百日维新”,1开始:1898年6月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2.变法内容:,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4、的发展,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4意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是一次进步的爱国政治运动。,3结果:,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扼杀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变法持续103天,最终失败,因而有“百日维新”之称。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失败的原因:,A、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和妥协B、维新派将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C、变法脱离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谭嗣同 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学习他坚持变法的斗争意志和义无返顾的英雄气概,以及为国家前途不惜以热血生命唤醒国民的精神和气节。,公车上书1背景: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意义: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维新思潮的传播1创办报刊:中外纪闻时务报等2严复与天演论:主要思想、作用“百日维新”时间:1898年6月-9月 历时103天内容:经济 军事 文化 教育 政治(具体)影响:起到思想启蒙作用,第六课 维新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