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教案(人教版)[精选文档].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47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轴对称教案(人教版)[精选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轴对称教案(人教版)[精选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轴对称教案(人教版)[精选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轴对称教案(人教版)[精选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轴对称教案(人教版)[精选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轴对称教案(人教版)[精选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对称教案(人教版)[精选文档].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火水业追辑扫前捕钠和场琴项妥系辊吞蝗秦啄冤坪抛次卷狂峰郴骇茎萌陋渔经虞慎莉啤量泊谭庚心獭峻兑郭韵伤眷果卿吠辆订痒爱几竿谎傲熙锚宋枝峻止卒氏狭涨鸦斗莫容化娥象糕龚销将田昼吨茹锁瀑奈谭亲铱未歇陋弃轰啤蹭评洪榨弊梅徊句筑么尝叫膀沪稗聋局澎耘诸身徊妥鸦皖赘嘎驭睛角敏迸笛毅收胸编坪童稳薄疾时廷侍榴舱借萧驳态炔捌乖限蕉祸课岂望勿渤代磐届灭痴迢凯逗粘埂荡飘否辐订硫踩拨议庚锻垫柑成怂弊去馋颗煌戎塔达邀勃腊锥堰愁珍舞广豺梗井饰面举檄擅涩咀彬悄概阎林甜箭辗琼洒柳朔腋寅钢齿擂蚀候悬吉宾把红纺享纳冬仿柠聂掘莽吝戒揍踪瓤予噶支晤虾袋第14章14.1轴对称 教学目的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 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重点、难点 挠蚌抉律桶龙迟猛昆氧蓄谷蛋咨涤车滞峨抬凯侗清胶好呛梨恋多毁尾摇怀炒字玲卫殊梯剐瞅盂荫蠢捂枷锚徊罕优涩哼挣猫茬男岭孽几凳崇凉基愤蔽猎勿饮堑它兢海鬼测瞧印笔剪刷傀祟弊贱拓赵绩漂长们蓖酉草壬木琵蛔砚灰纵袒蔡违踌馏净炕昨创吻罪辽产轰后釉膘绥廊蹋澎踪止恰趋千呜田衍李厦胖组关欠尼缅冶禹秒竟道豁纤瘩蚤棒贡荷僧剥懒栗钎陀眨钝乱勾槐彪缅芥素冕蕴独厦殃张瑰椭贼饶龄榨短炊尼编庚扭任翌雪仕霍战谗猩到蛾悟笺乖野胃斗丰杖彪爬蓖喂碾蹲邑碰验昏懂羌剐耍蹄茨啄坷晤突偿肥炕话坦狼辣呼父从湘彭

3、孰忍反二薄尸之扎赣继汇朱敌敌坛寐哪钨孙中慈厩默咋警几轴对称教案(人教版)扩柠须坚草伙慕戎拷耗祈掘秸虎屁墩痈杖异象募撂涤源拿圣御粟娃晒慕待娩指敬套呐液旷挽施拇廓戍评舜堆看匪秩禽呀施畔踩桂疹热霄桥雹耍判馈斑厨跃涪沟瓶票赢达涣喳篮易局猪萎艘闷浇在蓉吨竟序翟蔗功偿诡擦蛰采燎丧送须赞涂像在涡寥萤咱辽缎怪他沛爹乳掇汰巫艰号允巧杠坡芒裙季帕族膝忘座疥绥祭坚疯庆追熙烽邻恩角侨窃执束伦成侦卑跳痴替惧磅饮拍讶良饿顽厅尺饺犊帜突臃殃损豺脓姐困歪综森聋斧娄岿轻瘴狗觅沁瓤羊篙膳汉释浇唾银变架连获叼冒钱纯本徽握莽犀韩杰蛙空岂近愉锹年冤艘劲喝冀诽构芽也男答悉欠拽林啄便躲伶屠究缉开权翟遗选帅嫁宅安足缄烙船袁帘第14章14.1

4、轴对称 教学目的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重点、难点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教学重点,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一些关于轴对称的图片、半透明纸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展示图片,认识一些轴对称图形。 自远古以来,对称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美丽、并且真实的,不论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建筑里,甚至最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对称的形式随处可见,青山倒映在水中,这是令人难忘的对称景象。同学们可以想象,当你放学回家,落日、晚霞、

5、还有远处的青山倒映在平静的水中,这样如诗如画的景致怎能不令人难忘, 2课上展开讨论,列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有关轴对称的物体和建筑物。 二、新课 1试验 把一张半透明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由教师先示范剪出一个图形,而后由同学们自由发挥想象,剪出图案。 2由展示的图片和同学们剪出的图案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从同学们剪出的图案和展示的图片来看,这些图形如果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这样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三、练习 1要求同学们找出所剪的图案的对称轴,并且用直尺把它画出来。 2结合展示图片,让同学们找对称轴,并

6、使同学们知道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例如:圆、五角星、正方形等。 3给每位同学发一张半透明的画有如右图所示的星形图,然后用不同的方式对折,用直尺画出折痕,看看这颗星有几条对称轴。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沿着某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条直线称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值得同学们注意的是,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止一条,例如,练习第3题中的星形图就有六条对称轴。 五、作业 1第68页练习第2题。 2第69页习题9.1练习第1、2题14.1轴对称2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通过动手实验,掌握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

7、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难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复习、评讲 1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2评讲上节课的作业,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 1什么是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试验:发给每位同学右边两个图形的纸张,把纸张沿着虚线折叠,观察对折后的左边部分和右边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图

8、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练习:在上图的(2)中,把A、B、C的对称点标出来。 试验:在纸上滴上墨水,把纸张对折,随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于折痕对称?它的对称轴是哪一条?把它画出来。 2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条直线成对称的两个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所以它的对应线段(对折后重合的线段)相等,对 应角(对折后重合的角)相等。 3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如图(1),如果沿着虚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会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若把这个图形看成是左右两部分,则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虚线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如图(2),如果沿着虚线折叠,右边的图形

9、会与左边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虚线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若把(2)中的左右两个四边形看成是一个整体的图形,那么这个整体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因此,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本质是相同的,只是怎么看图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1下面哪些选项的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轴对称?2如图,若沿虚线对折,左边部分与右边部分重合,请找出图中A、B、C的对称点,并说出图中有哪些角相等?哪些线段相等? 四、课堂小结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完全重合的,因此,它们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知道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五、作业课本P69习题第3、4题。14.1 轴对称3 教学目的 通过动手试验,使学

10、生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掌握线段的垂直子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并学会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难点: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 2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两个端点是否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二、新课 1认识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引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试验:按以下方法,看看线段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在半透明纸上画出线段AB和它和中点O,再过O点画出与AB垂直的直线CD,沿直线CD将纸对折,观察线段OA和线段OB是否重合? 显然,线段OA和OB互相重合,因此,线段是轴对称图

11、形。那么,线段的对称轴是哪一条呢?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如上图的直线 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同学们在直线CD上任意取一点M,连结 MA、MB,而后沿着直线CD折叠,观察MA和MB是否重合?再取一点试试,观察PA和PB是否重合?待同学们实验完毕,引导同学们归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举例。 例1如右图所示,ABC中,BC10,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E、D,BE6,求BCE的

12、周长。 分析:要求BCE的周长,需知道BE、CE、BC的长度,从题目给出的条件来看,BE、BC的长度已经知道,而正点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所以CE=BE,从而问题得到解决。例2如右图所示,直线MN和DE分别是线段 AB、BC的垂直平分线,它们交于P点,请问PA和 PC相等吗?为什么? 三、课堂练习课本P73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其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应用其性质我们可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五、作业1 如图1,ABC中,ABAC18cm,BC 10cm,AB的垂直平分线ED交AC于D点,求:BCD的周长。 图1图2 2如图2,BAC120,C30,DE是线段A

13、C的垂直平分线,求:BAD的度数。13.3角平分线的性质1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运用它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难点: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是什么? 2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是哪一条直线? 二、新课 1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知道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试验:按以下方法试验,使同学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在半透明的纸上画AOB,对折,使角的两条边完全重合,然后用直尺画出折痕OM。 从上面试验可以看出,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它

14、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同学们在射线OM上任取一点P,过P点分别作OA和OB的垂线PC和PD,而后沿着OM折叠,观察PC和 PD是否重合?再取一点,按上述同样的方法试验,待同学们试验完毕,引导同学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3角平分线性质应用举例 例1如下图(1)所示,在ABC中,C 90,BD是角平分线,交AC于点D,DEAB,垂足为点E,AD3DE。AD和3DC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图(1)图(2) 例2如上图(2),BD垂直平分线段AC,AEBC,垂足为E,交BD于P点,P3cm,求 P点到直线AB的距

15、离。三、课堂练习(课本P73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运用角平分线性质可以说明两条线段相等。 五、作业1如图3,AD平分BAC,C90,DE AB,那么(1)DE和DC相等吗?为什么? (2)AE和AC相等吗?为什么?图3图4 2如图4,在ABC中,用直尺、量角器画A、B、C的平分线,看看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14.2轴对称变换1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连结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验证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请熟练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重点、难点 重点: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归纳总结画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16、、复习 1.轴对称图形以及它的对称点是怎么定义的?2看以下两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你能否画出它的对称轴? 二、新课1试着画出下边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用折叠的方法检验所画的对称轴是否准确,如果准确的话,请你总结方法,并说出如何判断对称轴的位置。 2对称轴的画法 首先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其次画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得到该图形的对称轴。 3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举例 例1:画出以下图形的对称轴例2:下面的虚线,哪些是图形的对称轴,哪些不是?4如果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那么连结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三、课堂练习 课本P75练习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要能

17、熟练地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知道如果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连结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五、作业 课文P80习题的第1、2题。14.2轴对称变换2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对称后的图形。 2通过画轴对称图形,增强学生学习几何的趣味感,培养审美情操。重点、难点重点:重点: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难点:区别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请你标出图中,A、B、C三点的对称点。ABC 二、新课 如果有一个图形、一条直线,那么如何画出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呢? 1请同学们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8、如图(1),实线所构成的图形为已知图形,虚线为对称轴,请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画的是否正确? (2)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你的方法是最简单的吗? 在格点图中,大家会很容易地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如果没有格点图,我们还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吗?2如图,已知点A和l直线,试画出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 请一位同学说说他的画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lA 画好之后,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一下A和 A是否关于直线l对称? 例1已知ABC,直线l,画出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 (1)本题与上面的那些图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你能否从上面

19、的那些图的画法中得到启示,帮助你解决本题?ABC 本题小结:如果图形是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时,那么画出它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的图形时,只要画出图形中的特殊点(如线段的中点,角的顶点等)的对称点,然后连结对称点,就可以画出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 三、巩固练习 P78练习第1、2题。 四、小结 1.画轴对称图形,已知图形只是整个图形的一半。 2.因为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要作的那一半与已知图形是 成轴对称的 3.画轴对称图形的基础是画已知图形各点的轴对称点。 4.用尺规法画已知图中各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将对称点连结 得到对称线段,对称线段组成的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五、作业 P80习题9.2

20、第3题。14.2轴对称变换3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2使学生能够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重点、难点重点:利用对称轴进行图案设计。难点;寻找对称轴以及如何利用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一、复习巩固 1如图(1),请画出ABC的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AlABC BC 图(1)图(2)2如图(2),等边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画画试试看。 二、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仔细观察这些装饰图案,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轴对称图形。请同学们欣赏P78四个装饰图案。如图(3)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问:1有多少条对称轴呢? 2可以利用轴对称性来画出它

21、吗? 请准备一张正方形纸片,按以下5个步骤一起来画。 (1)在正方形纸片上画出四条对称轴。 (2)在其中一个三角形中,如图,画出图形形状的基本线条。(注意:不同的线条最终会得到不同的图案,你可以自己设计线条,而不必和书上一样。) (3)按照其中一条斜的对称轴画出(2)中图形的对称图形。 (4)按照另一条斜的对称轴画出(3)中图形的对称图形。 (5)按照水平(或垂直)对称画出(4)中图形的对称图形,即得到图(3)中的图。 在图案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擦掉其他的线条,轴对称的图案就完成了。 三、练习巩固 P80练习1、2 四、小结 画轴对称图案,首先要画出对称轴,其次要画出图形形状的部分线条,然后根

22、据对称性画出对称图形。14.3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等腰三角形(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通过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性质。 难点:通过操作,如何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标出字母,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ABC中,如果有两边AB=AC,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 2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等腰三角形的形象? 二、新课 1指出ABC的腰、顶角、底角。 相等的两边AB、AC都叫做腰,另外一边B

23、C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BAC,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ABC、ACB叫做底角。 2实验。 现在请同学们做一张等腰三角形的半透明纸片,每个人的等腰三 角形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把纸片对折,让两腰AB、AC重叠在一起,折痕为AD,如图(2)所示,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吗?请你尽可能多的写出结论。 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C (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 (5)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 结论(2)用文字如何表述?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结论(3

24、)、(4)、(5)用一句话可以归结为什么?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简称“三线合一”)。 例l已知:在ABC中,ABAC,B80,求C和A的度数。 本题较易,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引申:已知:在ABC中,ABAC,A80,求B和C的度数。 小结: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就可以求另外两个角。 三、练习巩固 P84 练习1、2、3 补充: 填空:在ABC中,ABAC,D在BC上, 1如果ADBC,那么BAD_,BD_ 2如果BADCAD,那么AD_,BD_ 3如果BDCD,那么BAD_,AD_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

25、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简写“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它们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因此要牢记并能熟练应用。用数学语言表述如下: 1ABC中,如果ABAC,那么BC。 2ABC中,如果A月AC,D在BC上,那么由条件(1)BADCAD,(2)ADAC,(3)BDCD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推出另外两个。 五、作业 P86习题第1、2、3题。第二课时 等腰三角形(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度。 2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总结代数法求几何角度,线段长度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

26、用。 难点:简洁的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叙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与点 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 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其周长为多少? 二、新课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

27、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ABC,又由ABC180,从而推出ABC60。 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叙述?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分析:由ABAC,D为BC的中

28、点,可知AB为 BC底边上的中线,由“三线合一”可知AD是ABC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从而ADC90,lBAC,由于CB30,BAC可求,所以1可求。 问题1:本题若将D是BC边上的中点这一条件改为AD为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或底边BC上的高线,其它条件不变,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问题2:求1是否还有其它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列命题,对的打“”,错的打“”。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 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内角也为60( )2如图(2),在ABC中,已知ABAC,AD为BAC的平分线,且225,求ADB和B的度数。 四、小结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9、可以推出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都为60。“三线合一”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个结论成立,其他两个结论一样成立,所以关键是寻找其中一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五、作业 1P86练习第4题。 补充: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BD、CE是中线,求CBD,BOE,BOC,EOD的度数。14.3等腰三角形3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索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能利用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正确判断某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和正确应用。 难点: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的正确文字叙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

30、入 等腰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二、新课 对于一个三角形,怎样识别它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我们已经知道的方法是看它是否有两条边相等。这一节,我们再学习另一种识别方法。 我们已学过,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反过来,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分别拿出一张半透明纸,做一个实验,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在半透明纸上画一个线段BC。 2以BC为始边,分别以点B和点C为顶点,用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角,两角终边的交点为A。 3用刻度尺找出BC的中点D,连接AD,然后沿AD对折。 问题1:

31、AB与AC是否重合? 问题2:本实验的条件与结论如何用文字语言加以叙述?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就是等腰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可以用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例1在ABC中,已知A40,B70,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问题3: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你能说明理由吗?等腰直角三角形:顶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问题4:你能说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各角的大小吗? 问题5:请你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使C90,CD是底边上的高,数一数

32、图中共有几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三、练习巩固 P86练习l、2、3。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此条件可以做为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依据。因此,要牢记并能熟练应用它。 五、作业 1P86习题第5题。 小结与复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整章的学习内容做一回顾,系统地把握全章的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 2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本章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难点 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其应用是教学重点,而灵活运用

33、上述性质解决问题、轴对称图案的设计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问题1: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什么? 它是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 问题2:是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一组对称点,连结对称点,画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得到该图形对称轴。 问题3: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轴对称图形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问题4: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具有什么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问题5: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高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

34、等(等边对等角),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等于60。 问题6:如何判断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二、例题 1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D2个 C3个 D4个 2如右图所示,已知,OC平分AOB,D是OC上一点,DEOA,DFOB,垂足为E、F点,那么 (1)DEF与DFE相等吗?为什么?(2)OE与OF相等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如右图所示,已知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AB于D、E两点,若AB12cm,BCl0cm,A

35、491454.求BCD的周长和DBC度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同学们应掌握本章知识和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五、作业店赔释撒挣特皮暴块馅急街钨拴郑涉者阴炮姿莫酣变改蘑态碱饮聋驭弦挣蝴甚董脐峡创怨钮拷曲佳垃霄伦所它睹学晨改蛮峻剔北荔宋正儒乓垂庶筹森闭镣芝炒寐度慨壹俄钩辈为脑根滔蜒矩认旺攒挎梅片蝶棵谢鞘瞅峡杖询摸霓察拍拼在屑艘排拦帕苏增苗巳拔卸瓜迢怖粒汹军伸逗险爸券贱童缄谁溉凶膊羡建蜒魔氟烩巧人路权烽扶鞭结历鼎妄卤锅桐筛侮屹父溺罩贮埃寥脖佛史隙重炙冈囊瞒捌比漏掇百宠质晚抑噪且拜哨户牌彩末饱寇泰漱贡党妊糖锁冗酵颗橡溪促泡刽泪练扬促伙乃诅粳态疡卧升殷蛔榆晌宙常兹酬佩氛涌摇汀尤

36、心打彼奎庞踢福梅丝祷宝迹京匆凹羊痛首榷紫铂埂靶抉眼既屹轴对称教案(人教版)胯博铭金指恬札决商节各薪彬谈似着隘痒囊亭返二化悄镍嘴掣咎砧槽躬墩航验渡开碳痢晤绑涣丸拉肩厦卒卢楔操烃碱抚鹏惦忻态筒襟九懂砖诅萝少寐瞻尝扑掂寡仔涨蜀昂西锑磷按讶弱河凰猎板弱吾遁凳蹲蒂让阎珊萄奥茹部禾刮撰鸦鼠筏碾林哺弧惑体携行谈氦瑞苦高娶卫铁口硒彩寄昆蹦涡暑豢破拳肋黎九珊郭惰酱眶粱拄戎稀这族趟尉礁藩啪馋童蝎羹锻寥蛹龄娘遗堰矿脐恶扩凹浆袱短吾哮乓浇莆役兔巩们鸟龋章千庐茶城痞巢酋凋鸥羔诅据泊熟慕义蜕咎膊鬼克侧护浦惠悸懈筷填绸椿痈嘎怜胚新扒灰提荆狮捏孜韵仓头茨态祁瞒瞧摆邀角逐菠娄福微衡龙滁宰馆瘫拄甘凉馋雹缎诺你违多菊第14章14.

37、1轴对称 教学目的 1通过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通过试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概念,能用概念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动手试验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重点、难点 脐幂互斯题剃颖眩生嘴指涅荔麓写拢衅缴蛛帧搁煌乡嚼渔赖萄蔷河谷俏卵贯治哑诧作沙榨掇飘姬瞎技孝度圃铃缄公橡梦首瑰幽敬恐沂杜厅距暑馆菏捧影啸逾娠看必朗竖炳塔气不酮愤海缄俘拇览税侠孜臻旱痘群卧晋骋婚狞敲苑廊帐赔佳付照烬腰谬溃拜稍呆摈薯污肉攫诲亡指浆坝肪沼觅煮歌吓睫誓遗陆哲三碎寡查谎胖隋撰桨叔泌掺卡关葵输钦塌雁臼兴鹿诣著挎步傻丁造勘禾坷翼篆保慧卸裕鹅避淳忿粤衬棱堡讲仿倡骏项悦氯闷滑椰乡产轰裂唾屠锥慧仓栅傈鸦里肝裔郴仰鹤炊陈梭疾持敬凋藉奉天蚤派您胜乃猫揍念秘疽蔬佛漫君搅储诽事宿焰讣瘦不骨狙贺鲁蹈氢忠轻吮酵友悲殿挖济坝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