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556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传染病基本概论1.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 言一、定义和任务 动物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家禽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总论: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各论:研究各种动物传染病的全部特性以及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各种动物传染病包括人畜共患病、猪病、牛病、羊病、禽病、兔病和犬、猫、貉的传染病。全部特性是指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生机理、病理变化、临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二、传染病的危害性1、传染病可以引起流行,造成大批死亡,带来重大经济损失。2、一些人畜共患病严重的危害人类的健康。3、一些传染病引起的死亡率不高,但能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

2、。4、影响外贸信誉,1、与兽医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关系 研究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分类鉴定、抗原抗体反应及有关应用的科学。2、与病理学的关系 运用大体病变的观察或组织切片技术来辅助诊断。3、与临床诊断学的关系 运用临床诊断的办法进行检查比较,区别正常与异常的方法。看、听、摸、测、问。4、与药理学、统计学的关系5、与兽医流行病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关系,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传染病的研究方法1、观察的方法2、实验的方法 病原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科赫法则(Koch postulates):(1)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相同的微生物,且在健康者体内不存在;(2)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

3、基中得到纯培养;(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免疫学试验 人工感染试验,第一章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第一节、感染和传染病(一)、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地比较弱时,动物在临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称作显性感染。隐性感染: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

4、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毒)者。,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不一定都能引起感染过程,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侵入者消灭,从而不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诊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抗感染免疫。换句话说,动物机体对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动物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非特异免疫:动物生来就具有的对某种致病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的不感受性。1、皮肤、粘膜、淋巴结2、血管和血脑屏障作用3、体液中的杀菌灭毒因素4、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5、炎症反应

5、,特异性免疫:动物在出生后获得的对某种致病微生物及其有毒产物的不感受性1、天然主动免疫2、天然被动免疫3、人工主动免疫4、人工被动免疫,(二)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大多数耐过传染病的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4.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如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可以用血清学等方法检查出来5.大多数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特征性的临诊表现。,第二节、感染的类型,1、按感染来源分: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2、

6、按感染的部位分: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3、按病原的种类分: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4、按症状是否典型分: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5、按疾病的严重性(死亡率)分: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6、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性、急性、亚急性(3-4w)、慢性感染(1month)7、按临床症状分: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一过型感染、顿挫型感染,病毒的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临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慢病毒感染:又称长

7、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1、潜伏期:病原微生物(病原体)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到出现临诊症状为止,这段时间称潜伏期。2、前驱期:潜伏期过去以后即转入前驱期。3、明显(发病)期:前驱期之后,表现出该种传染病的特征性的临诊症状。4、转归期(恢复期):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可以转入恢复期。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增强,或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则动物可发生死亡。,第三节、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一)、流行、流行过程 流行:畜禽传染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能在家畜间相互传染,构

8、成流行。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第四节、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二)、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外界排出病原体的动物机体称为传染源。传染期: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患病动物 前驱期、症状明显期病畜带菌(毒)动物:这些是外表无症状的感染动物,但体内有病原体存在,并能繁殖和排出体外。这样的动物往往被人们忽视,是危险的传染源。潜伏期带菌(毒)恢复期带菌(毒)健康带菌(毒)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

9、的方式再侵入健康动物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 水平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传播途径 垂直传播 经胎盘传播 经卵传播 经产道传播 经母乳传播,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等传播。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母体到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健康动物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引起传播。特点是病例一个接一个发生,有明显的连锁性。由于这种方式使疾病传播受到限制,一般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间接接触传播: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参

10、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污染的物体、饲料、饮水、土壤、空气、活的媒介物等)间接地使健康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通过空气传播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通过污染的土壤传播通过活的媒介物传播(机械性传播和生物学传播),3.畜禽的易感性:易感性是指畜禽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感受性的大小。1、畜群的内在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差异2、畜群的外界因素3、特异性免疫状态,1、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疫点:通常指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区:许多在空间上相互连接的疫源地所组成。2、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的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赖于人和家畜而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才传

11、给人和家畜。,第五节、疫源地、自然疫源地,1、流行形式:在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根据在一定时间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即流行强度),可区分为四种表现形式:散发性(sporadic):发病数目不多,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只有个别的零星发生,称为散发。,第六节、流行过程发展的某些规律,地方流行性(endemic):在一定的地区或畜禽群中,发病动物的数量较多,但传播的范围不大,带有局限性传播的特征。流行性(epidemic):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疾病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相对名词。大流行性(pandemic):发病数量大,流行的范围可达几个省甚至全国或几个国家。,2、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季节性是指某些畜禽传染病发生在一定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内发病率升高。周期性是指某些家畜传染病的发病率呈现周期性的上升和下降,即经过一定的间隔期间可见到同一传染病再度流行,这种现象叫做家畜传染病的周期性。处于两个发病高潮的中间一段时间,叫做流行间歇期。,1、自然因素:气候、气温、湿度、阳光、地形、地理分别作用于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2、饲养管理因素 小气候,第七节、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丰富你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