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试卷部分课件.pptx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577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X 页数:134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试卷部分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山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试卷部分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山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试卷部分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山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试卷部分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山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试卷部分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试卷部分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版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试卷部分课件.pptx(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组20142018年山东中考题组考点一分子、原子、离子,五年中考,1.(2018山东青岛,8,1分)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答案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正确;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错误。,2.(2018山东潍坊A,3,2分)6 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质量很小,答案B6 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

2、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变小,故选B。,3.(2018山东济宁,3,1分)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答案D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不合理;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或原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B不合理;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滴水成冰,分子仍在不断地运动,故C不合理;食品变质,是由于分子

3、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故D合理。,方法总结用分子的性质解释自然界的现象,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考查: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解释闻到气味等;分子间有间隔,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体积变化等;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解释化学变化、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等。,易错警示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的大小不会改变;微粒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不会因为状态改变而停止运动。,4.(2018山东泰安,15,1分)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4H4个氢元素C.Ca+2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答案DH2O

4、表示的意义其中之一是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A错误;4H表示4个氢原子,故B错误;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Ca2+,故C错误;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故D正确。,解题关键正确理解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个数;上面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该原子的个数。,易错警示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微观粒子既论种类,又论个数。,5.(2018山东泰安,16,1分)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种元素B.化学性质相似C.均表示离子D.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答案B和的质

5、子数不相等,不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和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和的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离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原子,故C错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故D错误。,6.(2017山东济南,6,2分)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该粒子是原子C.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D.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答案C由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为17,故A正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17,该粒子是原子,故B正确;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C错误;该粒子为氯原子,属于非金

6、属元素,故D正确。,解题关键正确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和元素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易错警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7.(2017山东潍坊A,6,2分)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B.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C.2 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 LD.满架蔷薇一院香,答案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A错误;空气被压缩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B正确;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发生反应生成了水,故C错误;满架蔷薇

7、一院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D错误。,8.(2016山东泰安,3,2分)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不同种元素B.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的化学性质相似D.表示的是离子,答案B的质子数都是17,是同种元素,故A错误;从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B正确;因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性质不相似,故C错误;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阴离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故D错误。,方法指导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种类;根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确定微粒的种类;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易

8、错警示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或相似时,特别注意H和He。H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是属于非金属元素,与其他最外层电子数是1的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同;He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但是达到稳定结构,与其他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不相同。,9.(2016山东泰安,5,2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答案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变大,故C错误。,解题关键应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10.(2016山东威海,10,2分)右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

9、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答案C从该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可知,a为电子,b为中子,c为质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故A错误;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C正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则集中在b和c上,故D错误。,解题关键解题的关键在于从示意图中看出:带负电荷的是电子,带正电荷的是质子,不带电的是中子。,易错警示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11.(2015山东泰安,4,2分)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氯

10、化钠C.氧气D.金,答案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错误;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方法指导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12.(2014山东潍坊,15,2分)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答案Aa烧杯中溶液变红,是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至a中,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故A正确、B错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酚酞分子运动速率远慢于氨分子,因此,b烧杯短时间内不会变红,故C、D错误。,13.(2017山东临沂,2

11、3,4分)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CDEF(1)D所表示的粒子是(填写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填序号)。(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填序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序数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a 钠23.0,17 Cl 氯35.2,A B,答案(1)Na+E(2)NaCl(3),解析(1)D所表示的粒子是钠离子,符号为N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E。(2)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3)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14.(2015

12、山东济宁,11,4分)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1)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2)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4)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答案(1)O2、O3(2)Fe2+、Fe3+(3)H2O、H2O2(4)S、S,解析(1)由同一种原子可构成不同的分子,如O2和O3;(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可能不同,因此同一种原子可形成几种不同的离子,如Fe2+、Fe3+;(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的例子在化学中最常见,如CO和CO2、H2O和H2O2、CH4和C2H2等;(4)含有两种原子的不同离子有:Mn和Mn、S和S、

13、N和N等。,1.(2018山东聊城,3,2分)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的是()A.干冰CO2 B.苏打NaHCO3C.熟石灰CaOD.纯碱NaOH,考点二化合价与化学式,答案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O2,故A正确;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B错误;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故C错误;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D错误。,解题关键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018山东潍坊A,12,2分)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

14、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C.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答案D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5)=125,故B正确;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确;一个汉黄芩素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D错误。,3.(2018山东聊

15、城,10,3分)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答案C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每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由化学式可知,银杏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C正确;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

16、的质量比为(1222)(134)=13217,故D错误。,易错警示本题容易把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误认为是原子个数比而错选D。,4.(2017山东泰安,3,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O:“+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Na中的“2”表示两个钠原子,故A错误。,5.(2017山东聊城,10,3分)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7、.青蒿素中共含有42个原子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g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答案D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共含有42个原子,故A错误;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B错误;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C错误;从各元素的质量比可以看出碳元素占的比例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D正确。,采分要点熟练掌握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和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是得分的关键。,6.(2015山东滨州,9,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

18、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对化学用语的叙述或使用正确的是()A.H3NH3中氮元素显-3价B.4H4个氢元素C.镁离子Mg+2D.氧化亚铁Fe3O4,答案A元素化合价应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A正确;4H表示4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B错误;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C错误;氧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O,故D错误。,易错警示元素不能论个数;化合物中铁元素显+2价时,一般读作亚铁。,7.(2014山东泰安,11,2分)稀土元素

19、铕(Eu)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A.EuOB.Eu2O3C.Eu3O2D.EuO3,答案B氯化铕的化学式为EuCl3,氯元素显-1价,设铕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氧化铕中铕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Eu2O3。,8.(2018山东济宁,17,2分)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60 mg维生素C。请阅读信息后回答:(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2)维生

20、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答案(1)9112(2)176,解析(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2)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9.(2017山东临沂,19,4分)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2个氮原子;(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3)小苏打;(4)铝元素。,答案(1)2N(2)3P2O5(3)NaHCO3(4)Al,解析(1)2个氮原子表示为2N;(2)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3P2O5;(3)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4)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10.(2016山东聊城,18,8分)化学与人类息

21、息相关,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1)生活离不开化学。下表列举了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剂,且NaClO+2HCl NaCl+Cl2(黄绿色、有毒)+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二者不能混合使用c.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2)农作物增产依赖化学。NH4Cl、KCl、KNO3、Ca(H2PO4)2都是常用的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3)新药合成和发现依靠化学。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一个青蒿素分子共含有个原子;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

22、整数比)。,答案(8分)(1)c(2)KNO3(3)42901140,解析(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HCl,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故a正确;“洁厕灵”和“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能反应生成有毒气体,不能混合使用,故b正确;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1)+x+(-2)=0,x=+1,故c错误。(2)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3)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共42个原子。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

23、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采分要点熟知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易错警示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B组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一分子、原子、离子,1.(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7,2分)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B.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C.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B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导致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不变,故B错误。,2.(2018河北,11,2分)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

24、子是运动的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A尘土飞扬是宏观现象,不能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A符合题意。电解水的微观过程是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该实验可以说明分子是可分的;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变化较大,能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C、D都不符合题意。,3.(2017山西,8,2分)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

25、的是()A.它有两个电子层B.它的核电荷数为12C.它表示阴离子 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答案C从题中所给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粒子为镁离子,为阳离子,有两个电子层,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错误。,4.(2017上海,37,1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B.分子间距C.原子大小D.原子种类,答案B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分子间间距变小,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和大小均不变,故选B。,5.(2016安徽,8,2分)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B.团簇中的水

26、分子不再运动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答案C氢、氧两种元素可组成水(H2O),也可组成过氧化氢(H2O2),故A错误;一切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团簇中的水分子也在运动,故B错误;水蒸气冷凝成水,气态变液态,分子间隔减小,故C正确;可燃冰是混合物,故D错误。,6.(2016河南,7,1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NaCl、CuSO4B.CH4、HClC.Si、CO2 D.Ar、Au,答案ANaCl、CuSO4都是由离子构成的;CH4、HCl都是由分子构成的;Si是由原子构成的,CO2是由分子构成的;Ar、Au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本题选

27、A。,考点二化合价与化学式,1.(2018山西,5,2分)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也排列其中,其化合价分别为-2、0、+4、+6价,依次对应的化学式错误的是()A.H2SB.SC.SO2D.H2SO3,答案DH2S中氢元素为+1价,则硫元素为-2价,A正确;单质S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B正确;SO2中氧元素为-2价,则硫元素为+4价,C正确;H2SO3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2)3=0,x=+4,D错误。,2.(2018山西,6,2分)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

28、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的分子内含四种元素B.它含有氮分子C.它共含有27个原子D.其中的碳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答案D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A错误;色氨酸由色氨酸分子构成,不含氮分子,B错误;一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C错误;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有O、C、H、N等,D正确。,误区警示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3.(2017山西,6,2分)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gC

29、.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D.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答案C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而不是氮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尼古丁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1014=57;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C。,4.(2016河北,5,2分)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A.Mg金属镁B.镁原子C.O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D.N2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答案B镁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镁元素、一个镁原子和镁单质,A正确;根据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相等可知为镁离子,B错误;在氧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C正确;氮气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由两个氮原子

30、构成,D正确。,5.(2015福建福州,4,3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A.O2-氧离子B.3H3个氢元素C.Fe3O4四氧化三铁D.2N22个氮气分子,答案BO2-表示氧离子;3H表示3个氢原子,元素属于宏观概念,不能论个数;Fe3O4表示四氧化三铁;2N2表示2个氮气分子。,6.(2016天津,25,4分)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计算:(1)CO(NH2)2中共含有(写数字)种元素;(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若CO(NH2)2中含有3 g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g(计算

31、结果精确到0.1)。,答案(4分)(1)4(2)60(3)6.4,解析(1)由尿素的化学式CO(NH2)2可知尿素是由碳、氧、氮、氢4种元素组成的。(2)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2=60。(3)含氮元素3 g的尿素的质量为3 g6.4 g。,C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分子、原子、离子,1.(2018山东泰安,4,1分)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二氧化碳B.氯化钾C.铜D.氧气,答案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正确;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2.(2018山东潍坊A,5,2分)下列符号

32、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2B.2H2C.2HD.2H+,答案CH2表示氢气或一个氢分子,故A错误;2H2表示两个氢分子,故B错误;2H表示两个氢原子,故C正确;2H+表示两个氢离子,故D错误。,3.(2018山东青岛,17,2分)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答案D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错误;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错误;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故C

33、错误;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故D正确。,4.(2018山东德州,8,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银元素AG B.3个氧原子O3C.4个水分子4H2OD.镁离子Mg+2,答案C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A错误;3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B错误;4个水分子表示为4H2O,故C正确;镁离子表示为Mg2+,故D错误。,5.(2018山东临沂,6,2分)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答案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

34、断地运动,故A正确;1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B正确;醋酸和蔗糖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不同种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故C正确;空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D错误。,6.(2018山东临沂,9,2分),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横行C.该粒子核外电子数是17D.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答案C该元素是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氯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故B正确;从粒子结构示意图看出,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故C错误;氯原子的最外层电

35、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Cl-,故D正确。,7.(2018北京,6,1分)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2B.2Cl2C.2ClD.2Cl-,答案BA项,Cl2可表示一个氯分子;C项,2Cl表示两个氯原子;D项,2Cl-表示两个氯离子;B项,2Cl2表示2个氯分子。,8.(2018河北,4,2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答案AA项,Al3+表示铝离子,正确;B项,2K表示2个钾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错误;C项,F2可表示1个氟分子或1个氟分子中含有2

36、个氟原子或氟这种物质,2个氟原子表示为2F,错误;D项,2SO3表示2个三氧化硫分子,错误。,9.(2017山东聊城,3,2分)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答案B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故A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观粒子,故B错误;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正确;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故D正确。,10.(2017山东临沂,11,2分)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A.分子 B.原子C.阴离子D.阳离子,答案D根据微粒中

37、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可知,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故选D。,11.(2017山东潍坊A,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可能组成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B.物质都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C.核电荷数:S2-S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答案A同种元素可能组成性质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石墨和C60,故A正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B错误;S2-和S的核电荷数都是16,故C错误;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D错误。,12.(2017上海,45,1分)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 gB.1 g氧原子和1 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

38、原子个数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 mol氧原子的质量,答案B氧原子的质量很小,1 mol氧原子的质量为16 g,故A错误;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1 g氧分子中含有1 g氧原子,故B正确;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1,1 mol氧原子的质量为16 g,C错误;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单位为“1”,1 mol氧原子的质量为16 g,单位为“g”,二者只是数值上相等,故D错误。,13.(2017河南,8,1分)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钠

39、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答案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A正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11=2+n+1,n=8,故B不正确;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C正确;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因此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故D正确。,方法点拨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电子层数=周期数,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该元素就位于第几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是几,该元素就位于第几主族。,14.(2016山东东营,7,4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B.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改变,表明发生了化学变化C

40、.河北科技大学杨春雨发明的“诺贝尔奖”级的新基因编辑技术,说明人类可通过肉眼观察 DNA分子并对基因进行编辑D.人们研究物质变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所需要的物质或能量,答案C人类不能通过肉眼观察DNA分子并对基因进行编辑,故C错误。,15.(2016山东济宁,4,1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答案C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且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A项正确

41、;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B项正确;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状态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C项错误;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项正确。,16.(2016山东青岛,11,1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两个氧分子:2OB.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C.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H2D.一个钙离子:Ca+2,答案B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A错误;三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故B正确;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应表示为H2,故C错误;1个钙离子可表示为Ca2+,故D错

42、误。,17.(2015山东潍坊,12,2分)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答案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是唯一的一种,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故A错误。,18.(2014山东烟台,8,1分)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不同种元素B.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的化学性质相似D.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答案D的质子数都是17,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

43、其符号是Mg2+,故B错误;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错误;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D正确。,19.(2018山东威海,11,5分)征服原子揭开原子的神秘面纱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1)1803年,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Dalton J)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道尔顿原子论”:一切物质都由原子构成,原子很小、呈圆球状、不可再分但由于受当时实验条件限制,道尔顿无

44、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的观点。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构成的,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2)道尔顿的原子论,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思维的产物,体现了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作。原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这三位科学家都运用了 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答案(1)电子原子不可再分原子核

45、和核外电子(2)推理模型,解析(1)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根据原子的构成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在科学研究中,像汤姆森和卢瑟福这样,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的过程叫推理;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原子的结构,他们都运用了模型来表达他们的理论成果。,20.(2018天津,18,8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2)下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OSSe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

46、液中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硒元素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山药等食物中富含硒元素。硒(Se)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回答下列问题:A.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相同。C.写出硒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8分)(1)离子(2)得到2NaOH+SO2 Na2SO3+H2OA.34B.最外层电子数C.Se+O2 SeO2,解析(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

47、+SO2 Na2SO3+H2O。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B.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硒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e+O2 SeO2。,21.(2017山东聊城,17,6分)地壳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等。下图分别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铝离子的符号。(3)铁在地壳中主要以铁矿石的形式存在,其中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价。,答案(1)14(2)Al3+(3)+3,解析

48、(1)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4。(2)铝离子的符号是Al3+。(3)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得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3价。,22.(2015新疆乌鲁木齐,11,6分)下图为六种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六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元素名称),己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填元素符号)元素相似。(2)在化学反应中,戊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该元素的离子符号是。该元素单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甲、乙元素和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一种常见氮肥的化学式为:。,答案(1)钠、铝F(2)失去Al3+4Al+3O

49、2 2Al2O3(反应条件可不写)(3)NH4HCO3或(NH4)2CO3,解析(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2)戊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即铝离子,符号是 Al3+。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是4Al+3O2 2Al2O3。(3)甲、乙元素分别是氢元素、氮元素,和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常见的氮肥为碳酸氢铵、碳酸铵等,化学式分别为NH4HCO3、(NH4)2CO3等。,23.(2015山东日照,11,4分)钙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它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图是钙原子的结构示

50、意图。A B C D请回答下列问题:(1)中x=。(2)图中A、B、C、D四种粒子属于种元素。(3)C元素与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4)A、B、C、D四种粒子中与图所示的钙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A”“B”“C”或“D”)。,答案(1)8(2)3(3)MgF2(4)D,解析(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20=2+8+x+2,x=8。(2)图中A、B、C、D四种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2、12、9、12,B和D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粒子共对应3种元素。(3)C粒子与D粒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9、12,分别对应氟元素、镁元素。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