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系统复习夯实基础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pptx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6372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系统复习夯实基础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历史系统复习夯实基础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历史系统复习夯实基础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历史系统复习夯实基础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历史系统复习夯实基础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系统复习夯实基础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系统复习夯实基础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课件.ppt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秦兼并六国概况: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_制国家,定都_。意义:结束了诸侯国长期争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促进了历史的发展。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上:统一_;统一_(圆形方孔钱);统一_、_。思想文化上:以_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文字(后来隶书流行);“_”。军事、民族关系上:修筑_,抗击匈奴;统一百越,设置_等郡,兴修_。,中央集权,咸阳,度量衡,货币,车轨,修驰道,小篆,焚书坑儒,长城,南海,灵渠,3评价秦始皇(1)功绩: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他还统一了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筑长城

2、,修灵渠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过错:秦始皇以“焚书坑儒”的方式巩固政权,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实施暴政、刑法残酷等,这些都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1汉武帝大一统措施政治上:(1)采纳_的建议,颁布“_”,削弱诸侯王国势力;(2)强化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经济上:统一盐、铁的经营权和铸币权(铸造五铢钱)。思想文化上:“_”,在长安设_(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把_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军事上:派_、_出击匈奴,并在河西地区陆续设郡,派兵屯田驻守,巩固西北边疆。对外交往方面:_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

3、域以至中亚的“_”,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2评价汉武帝评价: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达到鼎盛。但是汉武帝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晚年下诏“悔过”,改正了自己的错误。,主父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儒家,卫青,霍去病,张骞,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西域的概念:汉朝将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概况:为联络_夹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于公元前_年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没有达到出使目的,但了解到西域各国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公元前_年第二次出使西域,最

4、终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2西域都护设立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汉宣帝时),西汉设立_,总管西域事务。意义:标志着今_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月氏,138,119,西域都护,新疆,3丝绸之路形成时间:西汉。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欧洲(大秦)。得名原因:中国的_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4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交流中原地区的丝织品、水稻、漆器、丝绸等物品以及冶铁、凿井、开渠、造纸、印刷等技术相继西传,西域的汗血马、葡萄、胡萝卜、石榴、苜蓿、胡桃、胡麻等以及

5、佛教、魔术、雕塑等纷纷东来,这促进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丝绸,1官渡之战200年,_同_大军在官渡大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2赤壁之战208年,_率领大军南下,欲消灭_、_,统一天下。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在赤壁大败曹军,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_国,220年建立,建立者是_,都城在_。_国,221年建立,建立者是_,都城在_。_国,229年建立,建立者是_,都城在 _。,曹操,袁绍,曹操,刘备,孙权,魏,曹丕,洛阳,蜀,刘备,成都,吴,孙权,建业,1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原因:西晋末年,自然灾害不断;皇族

6、纷争影响;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南下。概况:从东汉末年以来,_、_、_、_、_等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对后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2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得到开发原因:(1)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_、先进的_和_;(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生产的政策;(3)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匈奴,鲜卑,羯,氐,羌,劳动力,生产工具,经验,1背景北魏统一_流域后,各

7、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为趋势。2措施(1)494年迁都_;(2)改穿汉服,学说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3)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令;(4)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3性质一场_性质的改革。4影响(1)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2)丰富了中原文明。,黄河,洛阳,封建,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是秦始皇为防御匈奴而修建的。2造纸术西汉时期发明。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等为原料制造,被称为“_”。3数学成就(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周秦至汉代的数学成就。(2)祖冲之:南朝人,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的数值

8、计算到小数点后第_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_年。4医学成就(1)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写成_,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世尊为“_”;(2)华佗:东汉末年名医,擅长针灸和_手术,创制了全身麻醉药剂“_”。,蔡侯纸,七,1000,伤寒杂病论,医圣,外科,麻沸散,5农学_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作者是北朝时期著名农学家_。6地理学水经注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名著,作者是北魏时期的郦道元。,齐民要术,贾思勰,1史学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_编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实。2书法东晋王羲之被誉为“_”,代表作_称“天下第一行书”。3绘画东晋顾恺之_

9、。4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发现于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5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其中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_石窟、河南洛阳的_石窟。,司马迁,纪传体,书圣,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龙门,1如何认识统一及对我们的启示(1)对于统一的认识:统一国家:就是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的各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这就是统一国家。国家统一,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

10、历史的进步。(2)对我们的启示: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主流,符合两岸人民的意愿;维护国家统一,完成统一大业也是我们青年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但是也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要坚决反击“台独”势力,积极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2正确理解匈奴和汉朝之间时战时和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战与和。匈奴南下掠夺,给北方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是非正义的。西汉之初在白登之围后由于实力不敌匈奴而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与汉武帝时期的繁荣和强盛是分不开的,反击匈奴的胜利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宁,有利于中原农

11、业文明的发展和民族之间的融合。在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后,汉朝已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又采取和亲政策(如昭君出塞),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3正确认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才正式进入三国时期。此后蜀、吴相继建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因此三国时期与东汉末年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相相比,确实是历史的一个进步,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原因,曹、刘、

12、孙三个政治势力谁也无法马上统一全国,但三国鼎立的局面是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环节。,1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AA点 BB点 CC点 DD点,A,2(2015,永州中考)20世纪 90 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篮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用泥制陶的事实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3(2016,连云港中考)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4(2016,福州中考)

13、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他”是()A秦始皇 B汉武帝C唐太宗 D宋太祖,B,B,5(2016,青岛中考)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导学号:73582005)A加强中央集权B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C加强思想控制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A,6(2015,梅州中考)目前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关于丝绸之路说法

14、正确的是()A最初开通于明朝B开通功劳最大的是张骞C起点在今新疆D开通功劳最大的是班超7(2016,德州中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B,B,8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中外交往 B民族交往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9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A关汉卿 B苏轼 C王羲之 D曹雪芹,B,C,101988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

15、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列举反映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各两例。汉朝: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设立北庭都护府;册封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等。(2)说一说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友好交往;武力;和亲;册封;设立机构等。,(3)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意义何在?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