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八上).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64002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道之行也(八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道之行也(八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道之行也(八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道之行也(八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道之行也(八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道之行也(八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道之行也(八上).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洪秀全2、梁启超3、林觉民4、孙中山,孔子的理想 成为人类理想社会的启蒙,“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洪秀全,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梁启超(1873-1929)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界名人。1890年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求学于万木草堂,受康有为的影响锐意维新。参与“公车上书”。,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一位男子大义凛然地向监斩官高喊:“你过来,我有话说!”监斩官不敢理睬,示意刽子手立即行刑。这名男子面对围观群众,大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

2、哉!”随后就倒在屠刀下。这个人叫谭嗣同,跟他一起就义的还有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后人称他们为“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林觉民,1909年,林觉民从日本潜回国内,将自己信奉的主义和为此不惜牺牲一己性命的决心告知妻子,陈意映听闻之下,潸然泪下,深恐某一天夫妻二人会阴阳永隔。林觉民强笑劝慰妻子:我为国家为中华而死,死而无憾。接着又说:与其我先死,倒不如你先死。你身体太弱,怎么能禁得起失去我的悲伤呢?我先死了,将痛苦留给你,我实在于心不忍,所以我宁愿你先我而死,就让我担起失去你的悲痛吧!陈意映听完,心中愈悲,涕泣不已。,1911年4月24日林觉民 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诀别书,民族、民生、民权,孙中山,南京中山陵孙中山先生陵墓,孙中山先生手迹,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了与世隔绝的美好的世界世外桃源,儒家经典礼记中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矜”通“鳏”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wi,j,m,gun,fn,w,比比谁读得准,初级朗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高级朗读:,读出韵味与感情,大道之行也,_,选_与_,讲_修_。故人_,_,使_,_,_,矜、_、_、_、废疾者皆有所养,男_,_。货恶其弃于地也,_;力恶其不出于身也,_。是故 _,_,故_,是谓大同。,顶级朗读:,熟读成诵,大道之行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施行。,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修,培养。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亲,以为亲,用作动词。这里可以译为奉养、赡养。亲,名词,指父母。,理解第一步,疏通词义,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皆有所养不必藏

5、于己,子,以为子。这里用如动词,可以译为抚育。子,名词,指子女。,所终,终其天年,养老送终。所用,为社会效力。所长,顺利成长。,供养。,私藏。,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10、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1、外户而不闭12、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杜绝,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理解第二步,通译全文,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

7、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参考译文,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理解第三步,理清文章思路,“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2至3句),(第1句),(第4句),全文结构,“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总结全文。,“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讲信修睦”(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天

8、下为一家,共同拥有)。,选举什么样的人管理国家?,“选贤与能”(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提倡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人人都受到关爱 物质生活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思想观念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精神生活,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请你推测当时的现实社会。,理想社会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

9、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今天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有“大同”的踪影吗?我们的社会与“大同”相比,有什么差距?,和谐社会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讨论:要实现大同理想社会,需要什么条件?,1、人们的生活水平;2、人们的思想观念;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4、经济的发展;5、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在当时看来:、在现在来说:、能否实现?,不满现实,向往美好,激励人们,仍有意义,世外桃源,美好空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