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6476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制度为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年度考核的评价、激励和导向作用,制定本制度。一、德(7分)1 .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以及违反从教行为“八严禁”等相关规定,受到市县教育局通报的,分别扣5分、3分;受到教管办通报批评的每次扣1分。2 .拒不接受教管办、学校安排工作的,每次扣5分。3 .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以及违反从教行为“八严禁”等相关规定,经学校查处尚未造成严重影响的,每次扣2分。4 .学生或家长评教,满意度测评95%以上为满分,每增一个百分点加0.2分。5 .无故不参加上级培训的每次扣0.5分,不参加校本研训的每次扣0.2分,完不成研训任务的每次扣0.1分6 .值班、上课

2、发现学生睡觉等违纪现象不及时制止和教育的每人次扣0.1分,完不成值班任务的每次扣0.1分。本项项为倒扣分项,如有减分从总分中扣除。二、能(15分)1 .备课(6分)根据XX学校教学常规要求,进行纸质备课、纸质备课按1:1:1的比例分三档分别计4分、3.5分、3分;无该项目的教师按最低档计分、检查时应上交不上交的教师不得分。2 .上课(3分)根据学校安排公开课(录课)打分进行量化系数修正后按1:1:1的比例分三档计入课堂能力分值,分别是3分、2.5分、2分。无该项目的或因特殊情况未参加的教师,此项不得分。3 .作业(2分)根据作业检查量化进行系数修正后按1.1.J的比例分三档计入考核,分别计2分

3、、1.5分、1分。无该项目的教师按最低档计分、检查时应上交不上交的教师不得分。4 .听评课(2分)。教导处根据个人填写的听评课和课例研修记录卡和签到表计算节数。学期结束时,每人至少听课10节,质量和数量各计一半分,没完成的按实有节数换算成分值加入。5 .学习笔记、计划与总结(各0.5分,共计1分)根据学习笔记完成情况按1:1:1的比例分别分三档分别计0.5分、0.4分、0.3分。计划总结按1:1比例,各占0.25分.根据计划、总结分别完成情况按1.1:1的比例分别分三档计0.25分、0.2分、0.15分。无该项目的教师按最低档计分,检查时应上交不上交的老师不得分。6 .其它项目1分:学情分析报

4、告、征文、各种网络平台使用等。根据完成情况按1:1:1的比例分别分三档分别计1分、0.8分、0.5分。无该项目的教师按最低档计分,检查时应上交不上交的教师不得分。三、勤(28分)(一)工作量(18分)本项上不封顶。1 .担任一个班语数外记(9分),担任一个班理化者记6分,担任一个班政史地生者记4.5分。音体美教师按照实际课时数以及训练情况计算得分(最高不高于两个班语数英工作量),兼课备课按实有备课时数加分。担任社团活动的教师按实际指导活动时间记入课时数(值班领导督查,学生活动记录结合)。初三文化科任课教师及初二提前会考的地理、生物任课教师按实际工作量的1.2倍计算。兼两门学科或不同年级学科者按

5、照所兼学科1.5倍工作量计分(仅限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学科)。处室人员承担课程达到标准工作量85%的视为标准工作量,低于标准工作量85%的或者超过标准工作量85%的按比例加减分数。处室工作量原则上按标准工作量的15%上下浮动记入,学期末考核小组听取分管副校长、处室主任、副主任的汇报并参照处室人员书面工作汇报综合评议赋分。为兼顾课时,以某学科平均课时为参照,每周多上一节课加0.5分(如初一语文每周9节,初二语文每周7节,初三语文8节,则语文平均课时为8节,初一语文则加0.5分即9.5分)。录课上传1节顶2节计入工作量。为兼顾年龄,女53周岁(1968年12月31日前出生),男56周岁达到标准工作量

6、75%视为标准工作量。2 .按照考勤规定,超过规定天数(5天),每天扣0.5分;超过15天,每天扣1分。(本人生病照顾一半,直系亲属照顾三分之一)特殊时期(假期学习、会议、重要活动、考试监考阅卷等)不允许请假时,请假的加倍记入。无故不参加的按旷工处理。考勤不实,弄虚作假,每查出一次扣1分,三次以上师德考核不能评优。考勤扣分无上限,本项扣完之后再从德、工作量等项中扣减。特殊情况须经考核小组研究后执行。四、绩(40分)各类人员成绩按以下办法计分:(1)上课人员的考试成绩,根据平均分计分,计算方法一:按名次计分,第一名记40分,最后一名记19分,其他名次均匀递减记分。计算方法二:按考试成绩计分,第一

7、名记40分,最后一名记19分,其他成绩按下列公式计算:19分+16(某科最高分减某科最低分)(个人所教成绩减该科最低分),科最高分及科最低分是指某年级某学科的第一名教师成绩和最后一名教师成绩。两种计算方法各占50%。毕业班教学成绩:第一名记40分,最后一名记22分,成绩列最后一名且成绩特别差的记19分。工作量达到标准工作量及担任毕业班课程的教师所教学科教学成绩一律上浮5%。在此基础上,初一初二与联考学校相比达到第一名上浮10%,其余达到1/2名次以前的上浮5%;毕业班课程考试成绩与联考学校相比列1/2名次以前的上浮10%o成绩上升一个班名次(全县联考取校名次)加计1分。处室工作人员等任课达到标

8、准工作量85%(含85%)以上加上所承担处室工作累计能够达到标准工作量的其教学成绩可按上述标准上浮。与组织联考学校比较,年级学科平均成绩第一名的所有学科教师加2分;当学期在全县抽考中成绩A+B等率达到35%以上的教师加1分,A+B等率低于25%的减1分。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成绩按3:7比例计分;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按一模成绩计分;一学期组织多次考试依据情况研究决定。(2)处室工作人员所承担处室工作由校长办公会以及相关处室进行评议,最高记40分,最低记19分,任课成绩占80%,处室成绩占20%。(3)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等(1)若有比赛、活动等成绩时,成绩和民主评议各占80%.20%.成绩部分分

9、校级、镇级、抽测、县级四种情况计分:校级成绩(10%)按照学校日常检查及比赛成绩分两档计3、2分。县抽测成绩(30%),全县前六分之一名次同文化科第一名,全县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按文化科第二名成绩划档计分,全县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名次按文化科第三名划档计分,全县二分之一名次之后的同文化科最低分(此项成绩计入本学科所有教师考核成绩)。镇级比赛成绩(20%)同文化科成绩计算。县级比赛成绩(40%)计分办法同县抽测计分办法计分。同级别多次比赛的取平均成绩计算,成绩核算时不足四类成绩的按实有项目成绩扩大比例计算成绩,其中比赛成绩计入参与训练的教师成绩,本学科未参与训练的教师成绩列参与训练的教师之后(项成绩

10、由德育处负责提供);民主评议部分占20%分三档记6、5、4分。(4)不上课人员的成绩民主评议确定。民主评议由校长、副校长和考核小组中的一线教师民主评议确定名次。民主评议第一名与上课教师教情学情最高分的80%相同,最后一名同上课教师教情学情最低分记分,列文化课教师之后。五、学(5分)1 .按要求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完成培训任务,无故不参加的扣0.5-1分,迟到、早退的每次视情况扣0.105分。积极参加校本研训和读书会,请假的第一次扣0.1分,第二次扣0.2分,依次类推。不请假而缺席的加倍扣分。不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的扣0.12分。提供二次培训效果突出的计0.51分。2 .教师专业成长测试:按等级分别

11、记2、1.8、1.5、1分,免试的按合格记分,不参加的不加分。3 .远程研修:根据研修成绩分别加0.51分。六、安全与其他:5分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并按时值班,按照学校制定的值班奖惩办法记分(不承担安全值班任务的教师各项不计分);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但未造成影响的视情况每次扣2-3分,造成影响的加重扣分,直至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无安全值班任务的从其它项目中扣除)。七、加分项1. (1)班主任及班级管理团队成员:依据XX学校2021-2022学年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和2021-2022学年度班级管理团队考核细则计分。(2)级部工作:级部考试成绩在全县1/3名次以上的记6分,全县1/2名次以上的记5分,全县

12、五分之三名次以上计2分。若无全县统考,按与联考学校成绩对比折算。(3)兼职教研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按履行职责情况以及取得成绩酌情加分。视教学、教研工作完成情况分档记12分;在期末检测中第一名或县统考中AB等率超过35%以上的学科备课组长加记12分。(4)办公室组长、功能室管理员、工作室主持人等其他工作的,按照实际工作量大小和完成情况计0.5-1分。(5)语文素养提升工程视实际工作情况加0.1-0.5分。(6)临时性工作对领导安排的临时性、应急性工作任务,愉快接受并努力完成的,按工作情况记分,最高记1分。临时工作按天(每天8小时)计算,每天加0.2分。把加班纳入考核中,每加班一天考核加0.2

13、分,最高记2分。教师加班由分管副校长批准,中层干部以及处室人员加班由校长批准,加班后及时填写加班记录单,注明加班安排人和加班事项,相关人员签字后及时交学校办公室存档。加班情况一月一公示,供全体教师监督。加班审批必须把握原则,不是急需的任务或者由于本人工作日期间工作拖拉导致任务未及时完成的不计入加班。(7)参与信息化课程实验(项目研究)的教师,根据教学成绩和使用情况加0.5-2分。(8)党员履职尽责,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会议培训,群众评议满意度高,加计1分。其他根据群众评议、会议培训和履职情况按0.8、0.5、0.3三档积分,根据群众评议、会议培训和履职情况情况,列后五分之一的减计0.3分

14、。2.成果奖励:(10分)(1)由县级及以上教学业务部门鉴定并结题的科研课题,在立项和结题年度根据国家、省、市、县级分别赋予该项课题所有参与人员2、1.5、1、0.5分,学校可根据参与人员贡献大小实行二次分配得分,研究过程中不加分。参与校本课题研究的根据贡献大小计0-0.3分。(2)获得省、市、县教学能手分别计4、3、2分。县级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特色教师分别计3分、2分、1分。(3)优质课、教师技能大赛,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3、2.5、2分,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2、1.5、1分,县优质课一二等奖计1、0.5分,教案、课件等按上述标准折半计分。(4)业务部门举办的省、市、县、街道、学校

15、公开课每次分别计3、2、1、0.5、0.3分。累计不超过4分。(5)各级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奖,记分标准分别按省、市、县一等奖第一位3、2、1计分,每降低一个等次减1分,在此等次基础上,每降低一个位次减0.5分。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成果奖、重大问题行动研究成果奖、创新奖、燎原奖、金点子奖按上述标准折半计算。(6)所撰写材料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研部门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奖的,国家、省、市、县一等奖第一位分别计2、1.5、1.0、0.5分,每降低一个等次折半记分,在此等次基础上,每降低一个位次折半记分。本人作品如征文、网站、博客、课件等在镇、校级(含校级)以上评比中获奖的按获奖级别、等次、位次等分

16、别加0.11分。本项限记2分。(7)辅导学生参加比赛获奖的,国家级一二三等奖每人次分别计2、1.5、1分,省级一二三等奖每人次分别计1.5、1、0.5分,市级一二三等奖每人次分别计1、0.5、0.3分,县级一二三等奖计0.5、0.3、0.1分。该项满分为2分。(8)发表的业务论文等,属于国家核心期刊的加3分,属于省级、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刊物如现代教育导报山东教育等加2分、1分,省级、市级教科研部门主办的减半计分。学会组织的在此基础上再减半计分。评奖的论文按县、市、省分别加0.2分,0.3分,0.5分。同一内容论文只记最高奖项,同一类型同一级别论文最多记2篇,2人以上合作论文,或者第一作者记

17、分,或者均分所得分数。与教育无关的论文不计分。本项最高记3分。(9)关于信息宣传:暂定(具体可参照教育局或者教管办对学校考核办法)校级0.1分,县级稿件0.6分,市级稿件1分,省级1.5分,国家级2分,该项满分3分。(10)单项工作受到表彰或奖励、提供经验及现场、管理教学方法创新(含简易实用管理教学流程研制)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按照校、镇、县、市等级别分别加0.12分。本人教学工作、教学方法、管理工作、管理方法等受到市县教育局通报表扬(发文或者情况交流等形式)的,由考核小组研究酌情加分,最高记2分。(H)其他获得表彰应该在考核中得到加分的,由考核小组视情况决定。以上奖项必须是按程序

18、逐级上报获奖的,累计加分不超过10分;未经业务部门层层推荐的获奖按评奖论文计分。本人加分项在县督导中不及时提供证件的下学期考核中扣除已得成绩。八、其他规定1 .违反从教行为“八严禁”一次的;旷工超过1天或累计旷工超过3天的;教师专业测试初次不合格的;学期内累计病事假超过15天(含15天),连续病事假超过8天(含8天),完不成值班任务的,师德(年度)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考核成绩2/3名次以前或者教学成绩1/2名次以前的除外)。病、事假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的,年度(师德)考核结果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教学成绩列本学科第一名或者考核成绩列5名以前的除外)。连续旷工超过3天或累计旷工超过5天的;教师专

19、业测试补考不合格的;绩效考核中评议成绩低于60分的;病、事假累计超过60个工作日的,年度考核结果确定为基本合格(基本称职)等次。违反从教行为“八严禁”两次的;连续旷工超过5天或累计旷工超过7天的;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年度考核结果确定为不合格(不称职)等次。2 .毕业班升学综合指数最高的班主任(学校进入前8名)直接认定为县优秀教师或绩效考核优秀;单科教学成绩在学校排名第一且A+B等率达到35%以上(A等率不少于15%)的老师和音体美完成指标2倍(含)以上,直接认定为考核优秀教师;初二地生单科总A+B等率达到35%以上(A等率不少于15%),成绩最好的教师直接确立为考

20、核优秀教师。3 .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分配时,毕业班教师应占指标不少于优秀指标的50%(进位制)。非毕业班教师优秀指标不多于3个且每个年级不少于1个。担任毕业班课程达到标准工作量50%以上的所有任课教师师德考核原则上定为优秀等次,下列情况除外:(1)违反八严禁等受到教管办以上部门通报的;(2)所教学科成绩列街道最后且成绩低于本校平均分5分以上的;(3)其他造成严重影响经校委会评议不能定为师德考核优秀的;(4)按其他规定不能认定为师德优秀的。4 .女教师年满53周岁(1968年12月31日前出生),男教师年满56周岁的所有任课教师(必须任考试科目)考核成绩单独排列,考核成绩最高的(且考试成绩两学期均

21、列1/2名次以前,学期内病事假不超过15天,连续请假不超过8天)给予一个考核优秀指标,若最高者不符合上述条件,则优秀指标取消。5 .关于优秀教师的评选:市级以上按考核成绩择优推荐;县级优秀教师按考核成绩依次推荐评选,当年度评上县级及以上优秀教师(或工作者,优秀党员)的,年度考核不能评选为优秀等次。参与城乡交流的教师交流考核优秀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档次。6、工作量(含值班等兼职和乘系数后的工作量)达不到教师平均工作量一半的,师德考核不能评优,不享受绩效工资。教学成绩列全县后三名的(质量底线),师德考核不能评优,绩效工资减半。本管理制度由考核小组负责解释。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行,以前与本管理制度不一致的规定,以本制度为准。如遇上级政策调整,考核制度将按照程序进行修订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