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开展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汇编4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街道开展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汇编4份).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主题活动方案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做好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决定于月8日至18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二、活动内容1 .宣传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应对法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应对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XX省教育系统突发事应急预案XX第一师范学院突发事应急预案等各类应急预案。(2) 传介绍各类突发事特点、危害以及有效应对方法和措施。宣传公众应急手册。三、活动形式1、视频宣传:校团委于月8日至18日安排专门时段,通过X义广场1.ED屏播放公众应急知识动漫宣
2、传片。2、网络宣传: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于月8日至18日在校园网首页通过弹幕的形式播放公众应急知识动漫宣传片。3、广播宣传:宣传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应急知识。4、主题班会宣传:各学院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公众应急手册。通过布置宣传展板、黑板报、部门网页、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险救护能力(相关资料可从保卫处网页安全知识版块下载)。四、活动要求1、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宣传教育活动,按照通知要求,精心组织,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2、宣传部要做好活动期间的有关新闻报道工作。活动结束后,各学院要及时总结活动情况,于XX月XX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含影像资料)报送保卫处
3、。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主题活动方案自2008年起,XX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为认真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特制定本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XX为指导,坚持以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二、活动主题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三、活动时间2023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20日前将活动情况报教育局基教处)。四、活动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全体班主任五、活动内容1、大力营
4、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3) 5月11日之前,在校内悬挂横幅,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学生发展中心负责)(2)各班围绕“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3-6年级出3-5张防灾减灾小报。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班级具体落实,年级组于5月15日上午收齐小报,并交学生发展中心,下午布置成版面,在校园橱窗内展示。小报统一制成八开大小,手抄或电脑制作均可)(3)发放告家长书,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学生发展中心负责)(4)出一期以“防灾减灾”为主题内容的板报,大队部将组织评比。(各班级负责)2、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
5、施、方法等。(4) 5月11日上午,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5) 5月12日,将利用红领巾广播观看“防灾减灾”宣传片。(6) 5月11-16日,组织学生参加省教育厅、省地震局联合开展的全省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网络知识竞赛,具体登录地震科普网下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由年级组负责,信息老师落实)(7) 5月11T6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一次防灾减灾知识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6)在学期初开展的紧急疏散演练的基础上,总结演练经验,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
6、发事件的能力。3、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由校长室、总务处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室、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4、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五、活动要求1、各年级、各班级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使每位同学知晓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自护能力。2、强化责任,严密组织,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主题活动方案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检验各级防空防灾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经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于5月12日组织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并开展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为圆
7、满完成今年“防灾减灾日”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活动目的1、提高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2、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提升综合减灾能力。3、提升街道、社区人防机构组织应对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指挥能力。4、检验社区疏散方案的可行性。二、活动内容(一)防空防灾警报试鸣1、试鸣时间:5月12日14:2814:38o其中14:2814:31鸣防灾警报信号,14:3514:38鸣空袭警报信号。2、试鸣方法:全市统一试鸣,防空防灾警报器,电视、广播、公共通信、网络等形式同时发放警报信号。(二)防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防空防灾知识图板巡回展示。向市民发放防空防灾宣传资料。制作
8、防空防灾知识多媒体在市区城市广场电子屏滚动播放。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三)组织疏散演练1、参加演练单位:市人防办将组织XX街道XX社区、XX街道XX社区居民及XX实验学校学生开展疏散演练,市属其它街道人防办要组织1个以上社区开展疏散演练。市区有关中小学可视情组织疏散演练。各区、县(市)至少组织一个社区、一所学校开展疏散演练活动。2、演练重点(1)社区疏散组织指挥程序。(2)疏散引导员熟悉职责及引导方法。(3)居民疏散编组及行动。3、演练时间:5月12日14:28至14:38分。(与全市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同步实施)4、演练方法:以社区疏散方案为依据,坚持就近就便原则,可疏散至附近防
9、空地下室或疏散集结地。原则上不组织往疏散场所疏散。三、组织领导市人防办成立“512”防灾减灾活动领导小组,下设计划协调、警报试鸣、综合保障、工程保障和宣传报道组五个组。各级人防办、开展疏散演练的社区民防工作站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四、有关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实质举措。是全面提高基层综合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防范各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实需要。是人防参与社会管理,扩大社会影响的有效载体。全市人防系统要高度重视,把“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作为当前主要工作谋划好、组织好。(二)要精心准备。要根据市人防办统一部署,落实各项准备工作,把
10、问题想的复杂一些,把工作做得细一些,把方案做得实一些。要认真检查各种警报发放设备,确保完好率,要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万无一失。各区、县(市)要根据此方案,制定一个实施计划,确保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开展疏散演练的社区要制定确实可行的疏散方案,市属参加的疏散演练的社区、学校的疏散方案,于5月8日前,报市人防办备案。各项准备工作务必于5月11日前完成。(三)要严密组织。要严格警报操作规范,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警报发放工作“零失误社区、学校疏散演练时要指定指挥员、引导员、安全员等,确保疏散群众安全。(四)要做好保障。市本级活动经费由市人防办和社区民防工作站共同承担。活动疏散引导牌,疏散引导
11、员袖章由市人防办统一制作下发,其它器材由街道、社区自行解决。(五)要及时总结。要做好宣传报导工作和新闻记者接待采访工作,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保存。各社区要做好居民疏散的录像、摄影工作。各地于5月13日12时前将活动总结报市办。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主题活动方案今年5月12日是我国15个“防灾减灾日”,根据上级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一、活动时间5月7日至5月13日。二、活动内容围绕“防灾减灾”知识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知识、三防知识、地震及防震知识、气象灾害知识、灾后救济等,具体宣传内容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整理并提供书面或电子介质材料。三、职
12、责分工(一)XX宣传部、文广新局:负责协调市、镇新闻媒体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并组织专题宣传节(栏)目。市有关部门配合。(二)民政局、红十字会:负责灾后救济工作宣传,并提供相关材料给其他部门。(三)教育局:负责在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利用课堂、主题活动、广播、板报等各种形式开展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宣传。(四)信息产业局:负责协调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单位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工具进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的宣传。(五)团XX:负责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在宣传周开展志愿者服务周宣传活动。(六)“三防办”:负责三防知识的宣传,并提供相关材料给其他部门。(七)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并提供相关
13、材料给其他部门。(八)地震办:负责地震和防震知识的宣传,并提供相关材料给其他部门。(九)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并提供相关材料给其他部门。(十)科协:负责提供防灾减灾救灾有关的科普资料给各部门作为宣传材料。(十一)体育局:协助提供宣传活动所需的场地。(十二)xx区管委会,各镇XX、区办事处:负责在辖区内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并在各村、社区,主要街道、公众场所利用横幅、宣传专栏、宣传车等方式进行宣传。四、其他事项(一)“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经费、互相配合,确保宣传周活动取得实效。(二)“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的宣传经费原则上由各地、各部门自行解决。(三)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精神,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报市防灾减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