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论文.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6489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摘要: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会动的书,不要安静的书;要用过的书,不要读过的书。综上所述,我们要引导的生活为中心,而不是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教学。指出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实际生活为探索对象的思想与陶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拥有独特的课程资源优势,根据这一优势,做好活动时间、活动形式上着手,在活动指导上下功夫,以科学的活动评价为抓手,以生活为课堂,以实践为载体,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对现象的调查、研究、分析、设计、操作、服务等活动利用所学知识发现解决问题,农村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一定能绽放出不

2、一样的光彩。关键词:综合实践,农村,课程资源,评价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要求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结合学校实际,农村中学虽拥有丰富的地方课程开发资源,但由于缺少方法、思路,使大多数老师觉得无从下手,综合实践活动仍处于上自习或围绕书本照本宣科阶段。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学习研究,调查分析,觉得农村中学有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优势,由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以期能为农村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供些微的思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没有固定的教材依托,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兴趣所在、知识储备、地域资源进行教学内容开发,农村有着丰富的民俗传统,独特的聚落结构,古老的文化传承

3、以及近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不竭的资源。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各种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学生实践。突出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活动的趣味性,让这门课程充满活力。一、利用农村地域优势,开发独具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或体系化的教材,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并放丽空中促迸学生生活活泼地发展增长学生对百然对衽会对百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4、”根据课标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思考。1 .家乡村庄的名称起源、名称与结构的关系以及村庄结构形式的演变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究。如某谷堆的名称来源于村庄所在地的什么历史遗迹,蕴含了什么样的历史传说;某寨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使老村庄的结构具备了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大多数的老村庄周围都有深深的壕沟等。近年来村庄的结构大都打破了原有的形制,由原有的团状村落变成了条状村落,这种变化与近年来社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联系。2 .学校所在集镇的演变。历史上学校所在地是方圆数十公里内的中心集镇,省级主干道东西贯穿,商业繁荣,在当时它具备什么样的优势,现在的集镇中心地位为什么

5、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3 .关于环境变化的探究近年来家乡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垃圾少了,臭水沟没有了,街道整齐了,探寻这些变化与国家政策之间,居民素质变化的关系。4 .关于贫困与扶贫的探究扶贫攻坚是国家近年来的一个重大战略,走访探寻贫困户的贫困原因,分析贫困户的特点,思考贫困户致贫给青少年同门们带来的启示,通过了解贫困户所享受的帮扶措施,思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5 .关于学校布局与发展的探究观察学校的布局结构是否合理,这种结构布局的形成具有怎样的历史局限性,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诸如这些课题的提出贴近同学们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可通过所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

6、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对家乡的实践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为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二理安排活动时间,开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玩家群体结构和游戏规则我们可以看出新生代中学生参与群体活动的欲望是强烈的,他们具有可以随机组队、快速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协同的优良品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要根据学生特点,打破固有的上课模式,灵活安排时间,开创灵活多样的活动组织形式,引导分工合作,指导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时间安排灵活化综合实践活动要以主题为单位,一个主题分为若干个阶段,一个阶段

7、安排一个子主题并使该出题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时间上打破课堂限制,灵活化安排。以任务为线将寒暑假,周末、节假日、课余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2 .组织形式多样化上文提到,新生代中学生的社会化分工形式具有随机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应尊重学生特点在多样化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可以是参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课题研究,劳动技能培训和科研等组织形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家庭住址、少先队小队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活动形式,任务分工,活动分组。在不同的活动阶段,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调换任务和分组,总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三、科学设计活动过程,精心指

8、导课程实施综合活动的科学设计是取得活动效果的前提条件,过程指导是活动成功的必要保障。在具体操作中,老师要制定科学完备周密的活动设计并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确保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1 .计划周密活动计划要兼顾总的活动目标和阶段目标相结合,整体活动目标和小组活动目标相统一,老师根据活动目标的设定,将整个实践活动分成若干个活动阶段,每个活动阶段设定具体的阶段目标,细化成若干个具体的活动任务。根据活动任务需要建立活动小组,继而招募小组成员,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性格、爱好和资源选择所要参加的小组。做好小组组织架构和分工,例如在资料收集阶段组长负责资料整理,组员A负责走访调查,组员B负责网络信息搜集,组

9、员C负责文案查询等等。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时限丽,2 .指导及时到位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有效实践探索方法,在不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前提下的指导学生分步骤,控节奏,使他心中有想法,做中有方法;做细过程指导确保实践活动的现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按照集中一分散一集中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表格化管理,有收获、有汇报、有收集、有任务派发,确保现场无混乱。充分发挥小组负责人的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一步步追踪,一环环相扣,保持良好态势水平。3 .成果及时总结交流活动成果交流是综合实践活动当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活动计划,可分为阶段性成果交流和终结性成果交流。可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堂,进行恰当及

10、时的阶段性成果交流,让同学们始终拥有在活动过程中的成就感。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可根据成果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用文字报告、图片、ppt、数据表格等适当的形式以组为单位对该组的调研成果进行展示。让同学们在展示中实现信息的交流碰撞,各组及老师形成探究式学习的共同体,综合组在成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形成阶段性活动成果并根据阶段成果及时调整部署下阶段活动目标和内容。在成果交流会上学生集中提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老师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四、多维度做好活动评价工作,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1 .参与维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可采用表格化记录的形式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如:自我记录与组长记录相结合,收集学

11、生参与情况,强调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认可学生的参与价值,不过分强调每个学生的活动结果,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2 .过程维度: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活动贯穿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各阶段全过程,注重实践体验,促进能力发展。使评价过程成为实践和思考过程中必要的存在,成为学生认识自我价值,认可他人价值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乐土。综合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评价应遵循以激励学生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价值,肯定学生的活动成果。重视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关注学生个性品质的提升。总之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实施与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纵向成长,充分肯定学生在纵向评价工作过程中可以反映出来的进步。扩大实践中的经验获取价值,稀释最终的结果,通过评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收获,激励广大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参与和创造型开展实践活动。参考文献:1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7年10月30日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