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6494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考研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反切的原理是切上字与被切字的相同,切下字与被切字的、相同。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案】声母;声调;韵母【解析】反切法是中国古代汉语中注音法的一种,反切上字的声母加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母组合即被切字的读音。2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其方法是。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案】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起来就是被切字的读音【解析】反切法是中古代汉语中的注音方法,相较于直音法,它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仍然有很大的缺陷,如若不认识反切字就起不到注音效果。1.康熙字典按部首排列,共部。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214【解析】康熙字典

2、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几乎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2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这部字典把汉字分为部,结构分析基本上是以字体为依据。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相关试题:(1)说文解字作者,全书分部首。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o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案】说文解字:540;小篆【解析】我国的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许慎,字叔重,是

3、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他历经21年著成说文解字十五卷,这部书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收字9353个,将其归入540部首,另有重文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然后进行解说,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3.清人编写的经籍卷诂,是按照进行编排的。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案】阮元;平水韵106韵【解析】经籍饕诂由清代阮元主编,这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以一韵为一卷,全书106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3 .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的专门解释古汉语虚

4、词的著作是o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经传释词【解析】经传释词是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出版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全书共解释虚词160个,编排次序是按照古声母的顺序排列的。这本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的材料,分析排比,作出了许多精彩的结论,纠正了前人的失误。但是在虚词的通常用法上,却谈得很少。4 .助字辨略是一部词典,作者是清人O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案】古籍虚词;刘淇【解析】助字辨略是一本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古籍虚词的书,清代刘淇所著。5 .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是明代的。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陈第【解析】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等,开中国古音韵学研究之先河。他

5、反对朱熹的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他考证古音,以诗经、楚辞韵例作为本证,以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直音、异文、又读等材料作为旁证,二者交相考辨,证实古音本读。条分缕析,主次分明。他还对诗经韵例做了分析,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韵的统一关系。陈氏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巨大影响。6 ”小人有母,旨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中“羹”的意思是o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肉汤【解析】上古的“羹”一般指带汁的肉,到战国时期指调和五味的汤。7 .“不如早为之所”是结构,“为”是词

6、。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研【答案】双宾;动【解析】“不如早为之所”意思是“不如早点安排他个地方为,动词,在这里指“安排”之类的意思。“之”,指共叔段,作“为”的间接宾语。“所”,处所,“为”的直接宾语。8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中的再的意思是o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两次【解析】再:再一次,两次。9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之字的意思是。南京大学2010年研【答案】这【解析】“之子”:之,这;子,古代兼指儿女,在这里专指女性:“于归”:古代指女子出嫁。二、名词解释1 .直音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直音是指用同音字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即直音法。直音法是古代汉语中较为常用的注音方法之一,如

7、:炎B,音谈。(经典释文左传僖公四年注)2 .反切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0、2012、2013年研;武汉大学2012年研答: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法中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用反切注音时,被注音字称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取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组合在一起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坛,徒干切。”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但是使用起来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认读反切注释时

8、不知道反切字的读音,那么反切就没有起到注音的效果。3 .尔雅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相关试题:尔雅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4 .康熙字典I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康熙字典是一部成书于清

9、朝康熙年间的汉语辞典。由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担任主编,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康熙字典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一个字的不同音切和不同意义都列举进去,是古代汉语的学习者必备的工具书。5 .汉语大字典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汉语大字典是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两省有关专业工作者写作编写的一部字典。它注重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在字音方面,除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汉语大

10、字典全书共八卷,一千五百多万字。它共收录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按部首排列,它的部首是以传统的康熙字典214部首为基础,删并成200部。单字归部也基本上与康熙字典相同。每卷前面都列有该卷的检字表,第八卷列有全书的笔画检字表,可供检索。6 .大同典中南大学2011年研答: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全书五千余万字,共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这部词典收集的复音词语空前丰富,传世古籍中的复音词语基本上都能在这部大词典中找到。他所收词目有单字条目和多字条目之分,单字条目按部首排列,有200部,多字条目按“以字带词”的原则,列在单字条目之后,多字条目的次序再按字数和笔画的多少排列。辞典另有检

11、索和附录一卷,列有音序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可供查检。1 .说文解字首都师范大学2011、2012年研;武汉大学2012研)相关试题:文解字浙江大学2010年研答: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它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解说,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的阐述了“六书”理论,并首次提出540部首,将9353个字归入这些部首,为后世的部首检字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说文解字也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也是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

12、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说文解字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国人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同时它的训解更是国人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因此说文解字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2 .典释文南开大学2011年研相关试题:经典释文(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经典释文是由唐代陆德明所著的一本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书。以考证古音为主,兼辨训义,引用古书周易、尚书、诗经、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庄子等。是保存古代音训较早的一部字典,为后世推崇。3 .籍纂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籍纂言古是由清代阮元主编的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

13、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以一韵为一卷,全书106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的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这对我们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4 .王氏四槿南开大学2011年研答:“王氏四种”是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二人代表作的合称。分别是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它们是乾嘉学派最负盛名的著作,也是训诂学的经典著作。5 .词诠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答:词诠是近人杨树达著的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

14、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字五百以上。通俗易懂。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6 .诗词曲语辞汇释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相关试题:诗词曲语词汇释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诗词曲语辞汇释是研究唐宋元明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辞的一本典籍。近人张相所著,195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释单字、词语五三七项,附目六百有余。每条排列的次序,先诗后词再曲,引证相当丰富,对阅读诗词曲等作品很有参考价值。诗词曲语辞汇释一般是解释单词或词组的意义,有时还由意义的解释推及于词源(或语源)的探讨和语法的分析。被解释的单词或词组,都是唐宋元明间流行于诗词曲中

15、的特殊词语。这部书能帮助读诗词曲的人了解这些特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使用这部书时,可利用书末附载的笔画索引进行查阅。7 .钱大昕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钱大昕是我国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汉族,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钱大昕是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响誉海内的著名学者,王昶、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江藩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公推钱氏为“一代儒宗1.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啊并称“南钱北纪1.又与修音韵述微、续文献通考、续通志、一统志及天球图诸书。8 .古白话武汉大学20I1.年研答: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

16、。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城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9 .词义的更替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J答: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的一种词义演变现象。例如“脚”,本义为小腿,变为指足后,就不再指小腿了。10 .本义I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武汉大学2010年研答:本义一般指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从字面上讲,也就是本来的意思。一个词往往不只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

17、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是引申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而来。如“年”字,它本来是指谷子熟了,后来才引变成为计时的单位。有的时候也指词的基本(常用)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赞赏、赏识的意思,如:“这出戏(这首歌)唱红了。”三、解释下列加点或划线词1 .都城遇百雉,阈之害也。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都:都城。2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且:而且,连词。3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I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毙:倒下去。4 .既而大叔命西逃北鄙虱:於己。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鄙:

18、边邑。5 .爱其母,施及驻公。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施:y,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6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1)都:城池。(2)国:国都。7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兵:兵车。8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焉:指示代词兼介词,可以译为“在那里”。9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诸:“之于”的合音字。10 .IW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瓢以缩酒,寡人是徵。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征:索取。11 .师进,次于隆。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次:军队临时驻扎。12 .君若以

19、德睁侯,敢不服?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安抚。13 .君其问诸水滨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表示委婉的语气词。14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如:往,到去。15 .晋不可放,寇不可配。I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舐: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16 .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介词,表示对事物的处置。17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武汉大学2010年研答:(1)其:语气词,加强反问。(2)再:第二次。18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武汉大学2010年研答:(1)假:借。(2)以:目的连词。19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0、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1)鄙:边邑,用如动词。(2)陪:增加(土地)。20 .行李之往来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外交使节。21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执事:办事人员。这是客气话,实际指秦伯本人。22 .观其辟丸也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躲避。后来写作“避23.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1)亡:逃亡。(2)竟:“境”的古字,后写作“境”,边境。(3)反:“返”的古字,后写作“返”,返回。24.初,宜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田:打猎,后来写作“畋25,宜子骤谏,公患之,使鹿贼之。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

21、:(1)骤:多次。(2)贼:杀。1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答:趋:快步走。2 .食之,舍其半。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食:S1.,给东西吃。3 .韩厥执紫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中南大学2()10年研答:(1)再拜:再拜稽首是比稽首更重的一种礼,先拜,然后稽首。(2)奉:捧。4 .苟有随,绘必下推审。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答:险:难走的路。5 .撮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末及死,吾子勉之。中南大学2010年研答:(1)即:动词,走向。(2)勉:努力。6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卓。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陂:难走的路。7

22、.下臣不幸,蜀常戎行。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恰巧。8 .此串一人殿之,可以集事。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殿:镇守。集:成。集事,即成事)9 .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宣也,两释爨囚以成其好。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答:宥:宽赦,这里当原谅讲。10 .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直焉。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有:表示所属。26 .晋不可启,寇不可逝。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舐: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27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1)越国:超越(跨过)晋国。鄙远:把遥远的郑国作为边邑。(2)翻译:(秦国)跨过晋国把郑国作为边

23、邑,您知道这是很难的。28 .犹不改。宜子骤谏。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骤:多次。39 .(晋灵公)犹不改,宣子骡谏。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骤:屡次,多次。40 .封目:“子卷正卿,亡不越竟,反不封贼,非子而Sft?”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答:(1)亡:逃亡。(2)竟:国境,边境,后来写作“境”。41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1)“阙”通“掘”,挖掘。(2)翻译:如果掘地至黄泉,挖一条隧道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谁说这样不行呢)?42 .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陷公元年)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及:连词。略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和”。43 .君

24、若哒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在意义上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用或拿44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答: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在意义上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用或拿45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武汉大学2011年研答:相:辅助、辅佐。四、翻译下列句子1 .齐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了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驱车进击晋军。2 .笺云女德贞静然后可畜美色然后可安又能服从待礼而动自防如城隅故可爱也。中国传

25、媒大学2011年研答:郑玄注释说:女子德行坚贞沉静,因而值得喜爱。长得美丽,所以令人安心。又懂得听从,依据礼节而行动,自我防护得像城墙一样,所以讨人喜欢。3 .宰夫加j熊躅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有一次厨子燃熊掌没有燃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五、分析题指出“节”字的含义,并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4)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5)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6)节器用。(7)每闻琴瑟之声,

26、则应节而舞。(8)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9)今臣智不能存国,节不能死君,勇不能待寇。(10)而擅离职一节,实臣部职掌,臣待罪校曹,不得不言。答:(1)节:竹节。(2)节:骨节。(3)节:季节,节气。(4)节:礼节,仪礼。(5)节:限制,管束。(6)节:节约。(7)节:节奏,节拍。(8)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9)节:气节,节操与义行。(10)节:段,截。节是形声字,从竹,即声。其本义为“竹节”,其余义项均为引申义。六、简答题说文解字的文字学和辞书学价值。北京语言大学2011年研答: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较为完备的字典,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另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它的价值主

27、要体现在文字学和辞书学两个方面:(1)文字学价值说文解字尊重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汉字的说解大部分是可信的。它收录了汉代能见到的古文字,是研究古汉语和古文字学极为重要的资料。由于许慎的收集和整理,使得一大批篆文形体能够有系统地保存下来,使我们能够了解到汉字形体演变和古今字义变化的基本情况,这是许慎的一大功绩。(2)辞书学价值许慎对篆文的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类,从中概括出五百四十个偏旁部首,把说文解字所收的九千多字分别列入五百四十个部首中去,这也是他的一大创造,对后世字典、词典编排的部首检字法有极深远的影响和启发。七、标点翻译1 .为下文加标点并翻译。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宰夫加j熊踊不熟杀之

28、真诸畚使妇人毂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土季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日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日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答:(1)标点宰夫肺熊躅,不熟。杀之,真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土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季日: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日:“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

29、惟群臣赖之。又日: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2)译文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晋灵公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土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土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土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土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

30、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2 .翻译下文,并解释文中划“”的字。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逢丑父与公员位。将及华泉,骏于木而止。丑父寝于帽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萦马前,正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日:“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日:,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交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遢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

31、饮。郑周父御佐车,宛枝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日:“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日:“人不筵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助事君者。”乃免之。相关试题:标点、翻译下列古文。I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J答:(1)全文翻译于是逢丑父和齐侯互相调换了位置。将要到达华泉时,齐侯战车的骏马被树木绊住而不能继续逃跑。(那天晚上)逢丑父睡在栈车里,有一条蛇从他身子底下爬出来,他用小臂去打蛇,小臂受伤,但他随瞒了这件事。由于这样,他不能用臂推车前进,因而被韩厥追上了。韩厥拿着拴马绳走到齐侯的马前,两次下拜并行稽首礼,捧着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给齐侯送上去,说:“我们国

32、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不要让军队进入齐国的土地。我很不幸,恰巧碰上了您的军队,没有地方逃避和躲藏。而且我也害怕逃跑躲避而使两国国君受辱。下臣勉强充当一名战士,谭向君王报告我的无能,但由于人手缺乏,只好承当这个官职。“(假装是齐侯的)逢丑父命令齐侯下车到华泉去取水来给自己喝。郑周父驾着齐君的后备车,宛茂担任后备车的车右,见齐候来了,装上齐侯就跑掉了,使他免于被俘。韩厥献上逢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他喊叫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代替他国君受难的人,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郤克说:”这个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了他,用来勉励事奉国君的人。于是就赦免了逢

33、丑父。(2)词汇翻译易:换。紫:拴缚马足的绳索。再:两次。舆师:许多军队。属:恰巧。戎行:兵车的行列,指齐军。忝:辱。摄:兼任。摄官即兼职。承:承担。如:动词,往。任:承担。难:患难。劝:鼓励。3 .请抄录下段文字加上标点,并译为现代语体文。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勾践於阈人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舆大阈秋豌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更於是葬死者冏者餐生者用有夏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悲W1.民之不足然彳爰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吴其身貌卷夫差前焉(【明者吾越上)答:(1)标点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

34、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2)翻译勾践对国人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而又与大国(吴国)结仇,使百姓们横尸荒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自请改过。”所以给死者下葬,慰问伤员,抚养活着的人。安慰有忧患的人,祝贺有喜的人。有来的人,亲身相迎,要走的人,起身相送。革除人们所不喜欢的,补充人们所不足的。然后卑恭地服侍夫差,派了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最后还亲自做夫差的马前卒。4 .先标点后翻译。中山大学2012年研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端

35、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疚歇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日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日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仗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口不然问之怨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上也已答:(1)标点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端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

36、喊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人也。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2)译文宁戚想向齐桓公谋求官职,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替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来到齐国,晚上露宿在城门外。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了城门,让路上的货车避开。当时火把很明亮,跟随的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声后,抚摸着自己的车夫的手说:“真奇怪!那个唱歌的不是个平常人。”就命令副车载着他

37、。桓公回城后,到了朝廷里,跟随的人员请示桓公如何安置宁戚。桓公赐给他衣服帽子,准备接见他。宁戚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国家的话劝说桓公。第二天又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很高兴,准备任用他。群臣劝谏他说:“这位客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桓公说:“不能这样。去询问他的情况,是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丢掉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之所以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八、综合题1 .囿下列短文并回答冏题。浙江大学2010年研初哪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驻公及共叔段驻公寤生籍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悲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于武公公弗吉午及驻公

38、即位卷之制公曰制燃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京使居之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遇百雉阈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遇叁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耨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封曰姜氏何厥之有不如早卷之所辗使滋蔓蔓辘圈也蔓草猾不可除沈君之弟乎公曰多行不羲必自薨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品曰阈不堪式;君耨若之何欲典大叔臣事之若弗典印信等除之瓢生民心公曰辗庸招自及大叔乂收冢以卷己邑至于縻延子封曰可矣厚招得冢公曰不羲不昵厚揩崩大叔完聚甲兵具卒乘夫人招敬之公其期日可矣命子封部串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须段段入于鄢公伐鄢五月辛H大叔出奔共善日哪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耦哪伯失教也需之哪志不言出奔辘之也遂

39、置姜氏于城而誓之白不及黄泉辗相见也既而悔之颖考叔谷封人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周之封日小人有母皆管小人之食矣未售君之羹以遗之公日豳有母遗我考叔日敢冏何需也公忘吾之故且告之悔f日君何患焉若地及泉隧而相见其日不然公优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攀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攀也泄泄。遂母子如初君子日考叔触孝也爱其母施及驻公爵日孝子不直永豳其是之需乎(左柳)(1) “寤生”一能,杜以悬“寐寤而驻公己生”,或以卷“捂之通假,或以卷“侑”之通假。你熬g如何理解此前J?言青明理由。(2) “卒乘”一同,杜注悬“步日卒,串日乘左傅中遢有“商晨工置不敷其Jg而卒乘斡睦“、子反命罩吏察夷(舞,衲卒乘,甲兵,展事,喝”、“

40、使S1.1.1.卒乘,貌以臆命”、“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以优于下里“、”吾罩加播梁,卒乘兢勤”、“其所常者,卒乘舆焉”等虑用至IJ卒乘”一1王力古代澳注卷“卒,步兵。乘,兵串“。你熬悬古今理解是否一致?正硅的解释是什么?(3) “外”和“泄”在古代是磬相同还是醺相同?为什么?(4)注音并解释上文中的黑股字。丞佗梦辟普羹遗匮幡:(1)寤生的解释应该取第三种解释,即“寤”为“悟”之通假。由于古“悟”同“梧”,意义相近,所以第二种解释也可取。针对古文中的字词理解,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由下文可知,因庄公出生时使其母受惊,因而厌之。据杜预所言,“寐寤”一词意为“睡眠和觉醒,引申为生活起居”,明显不

41、合文意。而“悟”意为“逆,倒着”,依据常识,婴儿出生是头先出来,如果倒着就会难产。难产在古代尤其是春秋那种医疗极其落后,又没有所谓剖腹产的时代,无论是产妇还是婴儿都是很危险的。所以由武姜受惊且厌恶自己的亲子的反映推断,庄公是倒着出生。所以“悟皿悟”都可以讲得通。(2)对“卒乘”古今理解是一致的,王力古汉注即正确解释。(3) “外”和“泄”在古代既不同音也不同韵外:广韵集韵五会切,韵会鱼会切,集韵五活切,音机。泄:唐韵余制切集韵韵会正韵以制切。广韵集韵私列切正韵先结切。所以,外,和,泄,在古代既不同音也不同韵。(4)解释文中的黑体字亟:qi屡次,多次。佗:场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42、SanIWuHw(繁体字作/)。辟:bi“避古字,躲避。启:qi开门。羹:gCng带汁的肉食。遗:Wei赠与,送给。阙:ju6通“掘”,挖掘。(9)匮:kui尽。锡:CI通“赐”,给予。2.文献粽合题。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熬真囿下列古文及注释文字,然彳奏做相JSig目。祁奚老晋侯冏嗣)耦解狐其微也符立之而卒又冏焉封曰午也可於是羊舌死矣音侯曰孰可以代之封日赤也可於是使祁午悬中窜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耦祁奚於是能聚善矣稠其辘不立其子不卷比聚其偏不卷藁(注媚也偏爆也音羲解音蟹解他横反比毗志反)商害日辗偏瓢藁王道藩蔼其祁奚之耦矣建一官而三物成(疏正羲曰尉佐同掌一事故卷建一官也三事成者成其得聚得位得官也官

43、位一也燮文相辟耳)能聚善也夫唯善故能聚其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左傅襄公三年)(1)解释静赭吾:G青老嗣耦孰堂)(2)原文“建一官而三物成”,下列哪句最能合乎其意,且能衲足原文省略空缺处?A.晋侯怒需羊舌赤曰合侯以悬荣也B.以不愤君陶之使旬乞盟C.解狐得聚祁午得位伯莘得官D.羊舌四族皆福家也解狐之(3)注文媚也”、“解他横反”及【疏】之彳爰文字各卷作?(4)根撅文中注音和反切,嘉出“解”唯留“比”三字的中文拼音。(5)祁奚蔚聚了哪些人推任麟矜,探:A,午也可B.赤也可C.羊舌D.祁午E.伯辇F.解狐G.以上答案只有ABC正硅(注:以上卷多值Ii1.撵题,多)1!少i1.均不给分(6)徙原文

44、看,祁奚据任的是什麽I1.矜?(7)卷什麽祁奚可以德肾?用文中一句话回答。答:(1)解释词语请老:告老,请求退休。嗣:名词用如动词,指接替中军尉职务的人。M:举,推选。孰:谁。:动词,这里指袒护自己的侪类。(2)【答案】C【解析】全文大意是祁奚荐贤,C句最符合文意,并且和“建一官而三物成“衔接紧凑。(3)左传最通行的注疏本来自于十三经注疏,由晋朝杜预作注,唐朝孔颖达等人作疏。(4)根据句中的反切注音解:X沁谄:Chan比:bi(5)【答案】ABDF【解析】原文中可知,祁奚先后推荐了午也可、赤也可、祁午和解狐私四人。(6)祁奚担任的是中军尉,中军的军尉。平时掌军政,战时兼任主将的御者。(7)祁奚

45、能荐贤的原因: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3.招上段文字(第2题“祁奚蒿的正文部分檄黠抄於答题金氏上(可以用曾髓字),然彳炎翻群成班1代文。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祁奚老晋侯冏嗣耦解狐其辘也符立之而卒又冏培封日午也可於是羊舌颗死矣膏候日孰可以代之f日赤也可於是使祁午悬中里尉羊舌赤佐之君子需祁奚於是能聚善矣耦其辘不立其子不卷比率其偏不焦(注Ig媚也偏腐也音羲解音蟹解他横反比毗志反)商舌曰辗偏辗常王道藩藻其祁奚之需矣建一官而三物成(疏正莪日尉佐同学一事故检建一官也三事成者成其得聚得位得官也官位一也燮文相辟耳)能聚善也夫唯善故能聚其爵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左停褰公三年)答:(1)标点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日:“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日:“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为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左传襄公三年)(2)译文祁奚请求退休。晋侯公问祁奚谁可接任,祁奚推荐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